没错,这是一篇小作文,而且这个地图炮我可能有无限开火权,因为我就是东北人。熟悉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对于国内的设计竞赛一直非常关注,东北地区鲜有竞赛的信息发布。这次这个竞赛同样,只在管委会的网站上发布了征集信息,没有做推广,也没有将竞赛组织与评审的工作交由竞赛平台执行。现在回想,可能业主并不想太多人知道这个事吧。
竞赛内容
征集的主要内容,是要为长春长征郊野公园的主峰重新设计观景瞭望塔、观景台与辅助服务设施。场地现状现存一个老旧的防火瞭望塔,可将其拆除。在社交网络上搜索,长春市民有不少人喜欢在这个顶峰向西欣赏落日。峰顶的面积并不大,有时人们会站满这个山头,同时这里还缺乏公厕、休息和饮水购物等空间。

任务书为参赛者框定了三个设计内容的选址意向以及大概的建筑面积,但是我们都明白这些指标在竞赛阶段往往是不算数的。另一个问题是,设计成果的形式是什么?业主在征集文件中并没有说明,这就看出业主本身是极其不专业的。我随即发邮件询问,成果是图版还是文本?A1还是A3?横板还是竖版?电子还是实物?邮件回复我说,随便。结果在截止日快到的前两天,可能是参赛者普遍询问了此事,业主又改口说,那你们搞一个A1的竖版吧。。。
好,不专业就算了,对自家人别要求这么高,咱好好做设计。
顶上新峰
总得放一下我们的方案,可能真的不怎么样,但是我放上去好和后面获奖的方案做个对比。
我的第一判断是,这个场地的观景台与瞭望塔是不能分开设计的,原因很简单:场地太小。分开设置的结果就是,并不能提供更多的观景容量,瞭望塔占据的空间也很难被日常使用,管理的问题也好,无障碍的问题也好,最终的命运就是被门禁起来。防火瞭望塔需要在制高点设置一个房屋,放置监控监测设备与容纳防火员的空间,我们将传统的钢结构瞭望塔的塔身进行了拉伸,使整体的造型顺应山势,拉长的平台架空在山头上以修复山顶的地貌,逐级上升的平台由于有足够的尺度可以设置坡道,无障碍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最终的观景塔台,很像一个游乐场中的设备,人们在每层都可以获得无死角的视野。防火瞭望室位于最顶部,各自独立使用。山腰处的服务设施,使用了同样的形态,做了两个较大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几个小型的露营营地木屋。






反正就是这些东西了,没获奖肯定是因为做的不好,这个我认了。
评委是谁
不知道,自始至终业主都没有公布评委的名单。一般来说,一个公开征集的竞赛,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必须在事前或事后公布评委的信息。一是彰显评委的专业度,二是杜绝可能的裙带关系,也就是可以避嫌。我要求公布评委信息,人家根本不理我,但我是天蝎座呀。我于是在获得二等奖的参赛者的抖音上发现了一些端倪:


这位陈老师因为出去画画没有参加评审,但是业主是找过他的。那么他除了画画,到底是规划还是建筑还是景观的专家呢,我于是点进去他的头像,还真是个画画的,是省艺一个室内设计的教授。不过他最终没能参加评审,我不理解的是,一个暗标评审的竞赛,为何他参评的优势就会更大呢?
谁获了奖
正如本地参赛的石老师所说,他以较大优势排名第一,此时是7月3日,当7月11日公布时结果时,不知道他作何感受,因为:

沙疯了这是,连自己人都不放过,业主征集之初号称的几十万重奖不翼而飞了。这么大优势排名第一都不给一等奖,老家看来是真没钱了。那么二、三等奖都做的怎么样?
先看二等奖,也就是以较大优势获得“第一”的:

乍一看是一个放大版的马工在浮梁的装置,不过咱不说这些。我上来先找,防火瞭望,在哪里瞭?四周都被半透明的材料覆盖住后,怎么观察火情呢?服务设施去哪了?哦,在这里:

整个山头都不要了哇,好一个“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珍惜保护现有树木、植被”、“不得大幅度改变山顶自然形态”。这位老师是吉林建工的教授,以至于我很担心吉林建工的学生们在这种设计取向下能学到什么东西。顺藤摸瓜一搜,呃哦,这个获奖单位曾经赞助过业主单位主办的活动,不过我们那里小地方,也好理解。
而三等奖的三家单位也很有意思,首先它们全都是北京的单位,如此统一的单位所在地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理解。那么还是看作品吧:

好像还行,如果要求不高的话,这毕竟是一个上世纪很流行的具象建筑手法,该有的功能也都做了,像不像市花君子兰见仁见智呗。服务设施和观景台这个曲面的形态好歹建模得花个几分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下面这个我就不理解了:

老哥在山里做了个环形的高架桥啊。这是干啥用的?你们都是学建筑的嘛?做的最扎实的是最后这位,头部大院的作品,费了不少劲,弄出了一个标准的景区建筑:

但我腚眼一瞅,山顶不见了!变成了硬质铺地的广场,塔身侧对主要的观景方向,主打一个不care你们长春的风景。

我觉得正常人看到这些作品入围并获奖时,有疑惑应该是正常的吧。
经验教训
1、人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人都说不要去东北做项目,无奈你还是很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所以被嫖一把无怨无悔。可是不禁对家乡未来的建设担忧起来,在高质量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我们东北面对的是怎样的行业环境,连一个政府主办的、如此不重要的概念设计竞赛都要被运作成上面的结果,就问你怕不怕。
2、主办的业主其实根本就不想理你们,因此在任务书中明确说明了不给任何针对评审的解释。可以,同意,但是评委名单也不公布,是不是过于傲慢了,是不是过于摆烂了。所以,的确,我们不能再去做东北的竞赛,也不可能再去主动争取东北的项目了,我准备把我对南湖和桂林路的研究也统统停掉,实在是没有意义。
3、当评审标准明显跑偏的时候,参赛者可以争取更多的公平么。当然不可以,只要行政流程完整,他的结果就具备了合法性。哪怕是7个瞎子评出来的,它也是唯一的获胜方。中国的竞赛从不惯任何人毛病,出钱的最大。所以改革的发起者永远不可能是我们,乙方们又不团结,你看我在这给人家一顿挑刺。
补充说明
1、对获奖单位表示祝贺,我只针对方案的设计与技术问题进行了指出,对于参赛者的人格不做评价。
2、由于业主免责的一干二净,所以结果不会改变,此文目的更多是为了提出问题,作为亲历者我想至少我有这个资格。
3、我记得最搞笑的是,在业主提供的场地资料中,山地等高线的cad里是一张图片。

4、所有图片均来自业主网站上的公开信息,场地等高线图片由于业主的应征确认函内未提出对于其资料需进行保密不得外传,则认为可以公开(这也是他们不专业的体现之一)。
信息来源:净月区人民政府 (changchun.gov.cn)
以上就是我们在东北做的一个建筑竞赛,我知道主办方即便看到这些文字也是无动于衷,咋说呢,给小伙伴们提个醒吧,他们平时不办竞赛,办的时候那就真的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