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翼”到底有没有用?浅谈空力套件和“定风翼”的发展史

2022-08-14 星期日

   


很多车友在后台提问,想了解关于“定风翼”的一些内容。既然已经说了安排,就趁着周末就和大家简单聊聊关于“定风翼”的发展过程吧。提到这个小翅膀,就离不开两个赛事,一个是F1,另一个便是MotoGP;说起“定风翼”自然就要涉及一个概念,空气动力学。



  前身 导流罩  

空气动力学最早跟摩托车以及汽车的设计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从20世纪初人类靠流体力学飞上天之后;大约过了50年,在赛事中才逐渐意识到,降低空气阻力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极速,从而提高圈速。于是才有了带大面积导流罩的仿赛车型。在此之前,大多数人都在挖掘内燃机的功率;导流罩都被视作额外重量,当时主流思想认为,影响圈速的因素只有“大力”。



  定风翼的出现  

1957年的摩托古兹V8是当时观念下的典型车款,某种意义上,能算作仿赛车型的鼻祖了。1968年路特斯在F1赛事中率先引入了前后“定风翼”;到了1970年后,石油危机爆发,而后人们对燃油经济性才逐渐被重视起来。汽车则开始重视“低风阻系数”的流线型车身设计;而摩托车因为油耗本身就不敏感,依然安逸的向不同的车系进化着;在1976年,汽车和摩托车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进化之路。那一年,涡轮技术大放异彩,不过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空气动力学的认知逐渐深入;摩托车的造型也逐渐有了近代仿赛样子。顺便说一下,那个时代,真正统治赛事的是2冲程发动机的赛车。在2002年之后,随着规则变化,GP500 才被唤作Moto GP。



  前定风翼在摩托上扎根  

和F1不同,2016年MotoGP才开始允许使用定风翼的设计;因为当时规则并不严谨,所以空气套件大的离谱的“杜卡迪飞机”便顺势而生,当时杜卡迪车队的“机长”之一便是“油箱骑士”洛伦佐。




2014年加入GP围场的KTM则形成了鲜明对比。KTM在2017年改规之前,都采用不明显的边条翼型的定风翼外形,不过成绩也基本是“陪跑”。当然,跑车设计方面的经验不足也是一方面原因。



2017年后,随着赛事规则在空气套件方面的逐渐完善;以及各大厂商的不断尝试后,已基本有了各自的答案。即便是坚信力大砖飞的KTM,在被花式吊打之后,定风翼的尺寸也越来越大,足见内卷的残酷。



2022赛季之初,空气套件是这样的。



  后定风翼时代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杜卡迪在前挡泥板,前叉都做了降低风阻的优化;甚至发动机下方也作出了类似文丘里通道的造型,不过这个角度看不到具体的造型。



空气套件,还得看杜卡迪;在英国银石赛道上,格雷西尼车队23号车手,巴斯塔尼尼在车尾部分新添加了4片定风翼,看上去像条剑龙尾巴。从布局来看,第一组导流片将来流梳理之后,会形成类似飞机舵翼效果的侧向稳定力矩。



在穆杰罗赛道测试时,阿普利亚也测试过后尾翼。不过从造型来看应该是提供纵向下压力,与“剑龙尾”有些区别。



  定风翼的作用  
在动力超过250马力,重量不到160kg的赛车上的空气套件,主要是在高速状态下起到提供下压力,提升稳定性和抑制浮举状态的作用,当然也会一定程度的增加风阻;颜值反而是附属产物。而在市售车上的定风翼通常只是颜值挂件,实际功效嘛,只能说高速状态下,有,仅此而已。对仿赛车型而言,这可能是下一个改装趋势。




你觉得定风翼改装会是下一个风口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心中所想。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