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机器人安进FAST?最初我很惊讶,但幸好忍住了

2023-11-04 星期六



我们不相信望远镜的建成就是它的巅峰之时,

我们相信我们还有能力

可以让它走向更远的未来。


姚蕊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青年研究员
格致论道第78期 | 2022年3月26日 北京

大家好,我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姚蕊。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中国天眼,以及中国天眼里的机器人技术。


中国天眼,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它位于我国的贵州,是在1994年提出、2016年建成的。2020年1月,它通过了国家验收。2021年3月,它正式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开放。迄今为止,它已经发现了500余颗新脉冲星,还有最近特别火的快速射电暴。不过今天,我想让大家跟着我的目光,从一个工科生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FAST。


我们要一台怎样的“天眼”


把时间调回到2005年,那是我刚认识FAST的时候,也是我刚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时候。那一年年底,老师提议聊一聊我的研究选题,问我要不要试试将实验室的机器人技术用在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里面。我的脑海里浮现了疑问:望远镜怎么会需要机器人技术呢?但幸好我当时没有问出来,因为老师马上给我看了下面这张图,我才知道,原来我想岔了。

 

 

我确实是个天文小白,因为我的专业一直都是工科方向,对天文方面的了解甚少。但是当老师给我看这张图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忍住,问了一个很怯场的问题。我说:这不就像是小时候的电视天线吗?就像那个天线大锅,不就是用来反射和汇聚信号的吗?

 

老师说:它们的原理其实还真的有点像。不过在天文里面,它有一些不一样的专有名词。那个叫反射面。我又问,那个接收的东西不就是一个接收器吗?老师说,那叫馈源接收机,天文学家可以用它接收到的信号开展研究。但我还是不太明白我们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望远镜。

 

  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


后来,我们的天文学家回答了我的问题。他给我看了上方这张不太一样的图片,这是美国的阿雷西博(Arecibo)望远镜。我说,我一直以为我们要建老师给我讲的那种望远镜呢。他说,不行,因为结构上的要求,那样的望远镜最多也就是百米尺度。要是建500米的可能会做不到。我们未来的望远镜,样子可能会有点像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建射电望远镜,又为什么要建500米这么大的呢?

 

 

这时候,老师回答了我这个问题。他说:射电望远镜跟我们平时了解的那种望远镜不太一样,它接收毫米波到米波范围内的信号。如果要问它的成就,那在过去的七八十年间,射电天文才算是刚刚开始发展,但是发展是非常神速的。它得到了宇宙辐射、脉冲星、宇宙演变、恒星演变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还获得了不少次诺贝尔奖。

 

 

这么一说,我觉得这个东西确实是高大上。可是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建500米这么大的呢?他告诉我:因为射电望远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灵敏度,这其实和这口锅的大小直接相关。想要接收从天体而来的这些信号,锅越大,能汇聚的能量就越多。接收的能量越多,就有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暗弱信号。而500米就是指这个大锅开口处的直径尺寸,一般用这个尺寸来代表望远镜的规模。

 

那为什么要建500米的呢?老师说,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美国就建成了305米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在70年代的时候,德国建成了100米波恩望远镜。而刚刚提到的那么多重要成果,都是依靠着国外这些先进设备而得到的。我们中国要想做射电天文,怎么能没有观星利器呢?

 

确实如此。在2005年我刚刚得知要建FAST的时候,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25米口径的,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中间的差距。对于天文学家来讲,这种感觉就像国外的人都用着智能手机,在接收着最新的信号,而你却偏偏用着老年机,根本得不到那些最新的信息,而且还得借别人的手机来用

 

所以,我们也想拥有自主可控的设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建FAST,而且要建这么大口径的FAST。但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说:我们是不是要建成阿雷西博望远镜这样的呢?老师说:好像不太行。阿雷西博的反射面是球面的,在球面反射的情况下,信号只能在小范围之内汇聚出一些,肯定会损失很多其他的信号。这就意味着,虽然有了300米口径的大锅,可是还是会损失很多接收到的能量,很多暗弱的星体是看不到的。

 


而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这种损失,阿雷西博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馈源支撑机构,就是上图中悬在高空的白色架子。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桁架结构,上边有个导轨,用来装一个小馈源舱,馈源接收设备就放在馈源舱里面,来进行小范围的运动。它只能依靠地球的自转和自身的小范围运动,来实现大概20度的观测天区。

 

而我们想观测得更大,得到的信号更多,也想观测到更暗弱的信号。而且像阿雷西博这样的望远镜,我们真的也建不成。因为尺度更大了之后,重量是呈指数上升的,所以中间的这个馈源支撑系统可能要有上万吨重,这在结构安全的层面上是不可行的。那该怎么办呢?

 

中国天眼是一枚“灵动”之眼

已完成:30% //////////


中国科学家对这种设备的渴望和需求,带来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南仁东老师和当时那一代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有焦点的抛物面天线好、原来的小口径射电望远镜都是抛物面……那么,我们还能不能让球面变抛物面呢?后来他们发现,在300米口径的这个尺度上,如果将球面变成抛物面,面板之间的距离好像要调整半米左右。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让这个面板可以上下移动半米,我们是不是就拥有了一个瞬时的抛物面天线了呢?

 

 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


但是也有人问,说要建比阿雷西博还大的望远镜,还要比它的灵敏度更高,那它的口径都305米了,你这怎么就倒退到300米了呢?这是因为我们用的是抛物面天线,能更好地去汇聚这些信号,所以即使我们的尺寸跟它相当,灵敏度却是它的3倍。这也是为什么FAST在建成之后,可以那么快得到那么多的重要成果。

 

 

那怎么把它建成呢?即使你在现场看着这个大锅,好像也很难用肉眼看出它是怎么从球面变成抛物面的。连我的很多机械背景的同学都会问我说:这底下是有什么灵巧的小东西,在推动这个面板上下移动吗?我回答:你们只看到了它的“肉体”,而没有看到它的“灵魂”。它的灵魂是里面的大索网,是用6000多根长约11米的绳索编织成的巨大索网

 

 全可动的反射面变形技术

 

请大家看着上方动画想象一下,一个大大的网兜被吊在了500米口径的圈梁上,这是一个钢结构,把网兜外面的那一圈给固定住了。网兜中每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处都是一个结点,一共有2225个结点。图中散发出的短短的蓝线,就是朝向地面的下拉索。如果每一个下拉索下面都有一个驱动装置的话,我们就有2225个驱动装置去驱动这些蓝色的小索,让整个索网产生变形。

 

 

在实际变形中,同时有1000多根的绳索,正在偷偷地拉动面板进行变形。我们再在索网上面搭上金属面板,就能实现望远镜的面形变化。上方的动画中就是切切实实的面板在上下移动,在变形。所以你就能想象,我们在这500米的大锅里能实时得到300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而且是无数面

 

 如何实现馈源的大空间定位?

 

那我们怎么观测呢?请看上图。假设我们现在正在观测S1方向来的信号,那么我们就在图中灰色的地方,把那部分的面板变成抛物面天线,这样就能把信号汇聚到图中红色的点上。如果这时候把馈源接收机放到红点上,我们就能接收到信号了。当需要观测的信号移动到了S2方向的时候,我们就调整面板,就是图中左边S2所对应的那个范围,将那部分面板变成抛物面天线之后,它会重新将信号汇聚到蓝点处。

 

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观测大天区的时候,意味着馈源接收机需要在红蓝点间来回移动,它的移动距离最大要达到207米。这么大的范围,到底怎么能让接收机自如移动呢?而且还是在距离面板140多米的高空上,那可是有30多层楼高啊。


用机器人驱动天眼的瞳孔

已完成:50% //////////


有人说,我们用绳子来驱动它吧。这好像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我给大家看一张更直观的图片。

 

 

用几个大吊车控制绳子来驱动,把重物放在目标处。这看似没有问题,但是还需要关注几个问题:第一,绳子到底该如何布局;第二,要驱动绳子时,哪根伸长,哪根缩短,伸长多少,缩短多少,这都要考量;第三,索的受力必须很给力,要是哪根绳索突然不受力了,设备说不定就会晃一下,这可是很重很珍贵的设备。

 

而且,在207米的这个范围之内,在运动的同时还要定位精度。因为反射面板已经那么辛苦地把信号都汇聚起来了,要是定位精度不行的话,那还是一样会损失灵敏度的。定位精度是多少呢?200多米的运动范围,它的定位精度是10毫米,大概也就是一个比乒乓球还要小的精度。

 

所以,这么高的精度要用几根绳索来实现,听起来很难吧?这背后用到的就是机器人技术。这也就是当时我的老师找我来做这项研究的一个原因:做索并联机器人。

 

 

电路里面也有串联和并联,在机器人机构学里面,确实也分成串联和并联的构型。请大家看上方动画,这就是一个串联机器人。它很像我们的胳膊,还有一节一节的关节。我们通过驱动关节来实现它的大范围运动。

 

但是有时候,这种运动的精度好像还不太够,就像用手拿起重物走远路时手会抖一样。那怎么办呢?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并联。用两个手合在一起,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链连接。虽然运动范围小了,但是精度确实会提高,感觉更扎实了。这就是并联机器人。我当时所在的实验室就在进行并联机器人的研究。

 

 

但是,我们以前做的都是像上方动画这样刚性的并联机器人,用的是硬梆梆的金属,从来没有做过柔索的。这也是一个值得试试的全新的挑战。但是索并联机器人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需要我们仔细考虑它该如何运用在FAST上面。

 

 

上方这个索并联机器人是不是很酷?在索并联机器人的研究中,如果需要大的工作空间,需要受力好,还要控制好精度的时候,最好是要同时有向上拉和向下拉的绳索。这能够让它既有大的工作空间,又能把它绷得更直一些,有好的精度。

 

这是我们做研究时的直观感觉,但是天文学家却说:不行,我们满足不了你的要求。第一,绳索要少,因为不能让辛辛苦苦变形的反射面板被绳索遮住了,那样的话会损失灵敏度。第二,不能有向下拉的绳索,因为那有可能会碰到反射面板,整个反射面的要求就完全达不到了。

 

 

所以,我们最后只能用几根绳索提着馈源接收机来进行运动,就是上方动画的样子。

 

 各类尝试

 

在进行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这些年,有很多的研究所和高校都做了相应的研究,也有很多尝试:4索、6索、8索……我们发现,这样确实会有大的工作空间,也能满足俯仰角部分的要求,但还是达不到毫米级的精度。这就是在2006年我们面临的问题。

 

后来,我们研究了一个“外柔内刚”的方案:用外面的6根绳索来实现大的运动空间,并把设备送到差不多的位置;然后在里面加一个刚性的机构,来实现它的俯仰角度和定位精度。大家请看下面的图片,是不是有点像我刚刚展示的并联机器人图片?它就是一个6杆并联机器人,只不过它反了过来。

 

 

所以在2006年时,我们就大致有了一个方案:外面用尽可能少的绳索,用6根绳索牵着馈源舱进行运动;馈源舱里面再加一个6杆并联机器人,来实现它的精确定位。这样就实现了大的工作空间、大的俯仰角度和高精度的要求。

 

看起来已经很完美了,但在应用之前,我们还是得先试一试,总不能一下子就建到500米的望远镜里面去。所以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所在的清华大学团队和国家天文台进行了合作,想一起建个模型试一试。

 

 

上图就是在北京密云的1∶15相似模型。在最初的设计中,我们发现FAST在用6索进行馈源定位时,6索分布的圆的直径是600米。所以我们建了一个1∶15的40米的模型。建成之后,我们发现它的精度确实不错,几乎跟测量需要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同一水平,达到了毫米级。

 

 

从2009年夏天建成,到2010年数据出来时,一切都非常完美。我也在那一年进入了国家天文台,开始了从40米到600米的新征程。

 

过五关斩六将的建造之旅

已完成:70% //////////


2011年,FAST正式开建了。在2012年时,我被定为了馈源舱负责人。

 

 

上图是2012年底时,我第一次到了开挖后现场的照片,我站的地方就是之后要建馈源舱的地方。图中红色圆圈标注的尺寸大概就是40米,所以当我真正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突然觉得40米和600米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这个工程的巨大和艰难,而这仅仅是开始。在600米的范围之内,我们用6根索来驱动馈源舱进行精确的定位,这个过程中最应该担心的是什么呢?一定是安全。万一哪根索断了呢

 

 

如果有对天文感兴趣的朋友,在2020年年底时一定关注到了一则新闻:因为年久失修,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绳索断了,整个坍塌了。在天文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我们设计之初就明确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经过了非常非常多的研究和计算,计算馈源放在任何一个位置下的索力变化、索长变化、控制精度、使用寿命、安全系数等等,我们似乎已经做到万无一失了,可是这中间还是有一个隐患。

 

 

我们在之前的实验中发现,移动到馈源定位点的时候,索力、位置精度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但是偶尔再移动到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发现索力会突然有变化,有时变化还不小,最大索力的限值还会“哔哔哔”地报警。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某个索力突然变化较大,这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来说都是致命的。

 

这个现象的专业用语叫虚牵,就是指当索并联机器人的其中某一根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时,它有可能会造成稳定性和精度巨大的下降。虚牵的问题不解决,就绝对会存在隐患。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我们辛辛苦苦计算、选取的安全系数,可能也没办法保证它的使用寿命。

 

怎么办呢?这也是我当时主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我翻阅了很多之前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它其实就是索力和控制精度的敏感度的问题。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某些位置时,控制精度稍微有了一点变化,索力就会出现巨大的变化。在那个时候,索力对于控制精度的敏感性是极高的。但是这个敏感性高到了什么程度,又为什么会高呢?这些必须要揭示清楚。

 

 重要安全隐患——虚牵

通过数值分析,我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数值的对应关系。我把这个对应关系分析、建立出来之后,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非常简单的系数关系了。在运用这个系数关系进行尺寸设计、结构的设计和分析之后,我们就相当于在设计阶段避免了虚牵的问题。

 

 

上方动画展示了6根绳索牵引着馈源舱在高空运动的画面。它能根据我们的要求灵活移动,拥有的是高于10毫米的精度。动画中的圆圈移动轨迹看起来很小,但它其实可是直径207米的一个圆。在天眼边上,这个馈源舱似乎用望远镜都几乎看不到。但它足足直径13米,重30吨,就是由我负责设计的。

 

 精度分析+基于控制和测量方案
=关键点的结构变形许可区间

 

2012年刚刚开始馈源舱详细设计的时候,领导告诉我说:馈源舱初步设计在25吨左右,在后面的设计中绝对不能超过30吨,否则绳索可能就不安全了。我回答说:应该没问题。但是很快就被打脸了。因为设计中在不断输入新的变化,加入了各种新的设计和技术要求,设计重量一路飙到了35吨。那时候这个问题是非常紧急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安全。

 

▲ 30吨,重量要省着点用

 

30吨的限值不能变,我们该怎么办呢?馈源舱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就是6杆并联机器人(上图中的Stewart平台),它是用来实现最终的精度的。也就是说,馈源舱精度是最高的一个性能要求。我就根据这个精度进行了分解,来了解到底哪些结构的变形对于精度影响最高,哪些影响微乎其微。这样在设计的时候,影响高的地方,我就给它加一些结构来让它更结实,它的结构变形就会小一些,对终端的控制影响也会小一些;在影响并不大的地方,只要满足安全,就放一放它。就这样,我们最终用29.6吨完成了这个任务。

 

建成的FAST还有新的使命

已完成:90% //////////


终于在2016年7月,馈源舱第一次升到了空中。


 

现在FAST在运行时,馈源舱一个月差不多才能下来一次。它很忙碌,要24小时不停地进行观测。而在FAST建成之后,我们也一样很忙活。

 

▲ 还有遗憾:向银河系中心进军

 

FAST工程陪伴我们长大,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作为FAST的工程人,其实心里还是会有一点小遗憾,就是我们还没能观测到银河系的中心。我们现在的观测天顶角是40度,离银河系的中心还差十几度,看似差距不大,但其实这中间的技术难度是巨大的。

 

以前,由于材料、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我们未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我们还想朝着那里走一走。因为银河系的中心有更多的恒星演变,能观测到更多重要的发现,也许那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个重大的突破。

我们不相信一个望远镜的建成就是它的巅峰之时,我们相信我们还有能力可以让它走向更远的未来。这也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现在守护着这个望远镜,也希望用我们的技术带着望远镜再往前走一走,这也是我们作为工程人的坚守和等待。

 

非常感谢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天眼的大家,也希望我们能带着中国天眼给大家带来更多灿烂的发现。

 

谢谢大家!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


版权说明: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
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更多阅读

第一时间观看格致论道演讲视频?
请关注“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官网和B站号







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演讲,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主办,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self.org.cn,微信公众号:SELFtalks,微博:格致论道。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