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年前的顶流老菜谱里,偷师了一个厉害技巧;)

2022-09-09 星期五
大家好呀,我是沉迷提升厨艺的Pepsi。
今天来分享一个厉害的下厨技巧:它可以让平平无奇的食材,瞬间变得华丽,就连5块钱的杏鲍菇,也能做得比肉还馋!
不仅如此,高级餐厅处理贵食材,比如一盘动辄要价上千的海参、大黄鱼,也很常用到这个技巧。它能无限放大食材的口感优势,又能让滋味更上一层楼。
这种技法叫干烧,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先煎(或炸)后烧,最终把汤汁几乎烧干,让食材彻底酥软入味的烹饪方式。
比起蒸炒,它更不考验食材品质;比起焖炖,它又能让食材更紧实入味、鲜香更浓郁,尤其适合对付本身没什么味道、或者品质不太好的原料
但研究了一圈,发现餐厅能把“干烧”做得标准的不多:有些看起来干巴巴的;有些又很水汪汪,仿佛焖煮菜,根本算不上只见红油不见汤”的干烧……
为了找到最靠谱的做法,还原老味道,我们试做了很多老菜谱,最终锁定了大名鼎鼎的《中国名菜谱》。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出版的第一套菜谱,集结了全国各地的名厨和老字号餐厅的“顶流菜”。配方也是参考各方才定下来,经得起推敲、适口性也最强。
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请教了名店大厨,把每一步的做法抠到最细。新手一步步跟着做,在家也轻松复刻出餐厅里卖大几百的镇场硬菜!

无敌下饭的川式干烧鱼


01
怎么给鱼去腥入味

我们有些小技巧

第一步,处理鱼。先以流水冲洗鱼鳃和鱼腹,洗净血水、去除腺体,这些都是腥味的来源,一定不能马虎。

生鲜平台的鱼,一般鱼腹处理得已经比较干净了,但是鱼鳃和腺体还需要手动清洗一下。
鱼肉洗净擦干之后,在两面打上花刀,目的是为了让鱼肉熟得更均匀,也更容易入味。打一字花刀或是菱形花刀都可以(区别就是菱形的看起来更美一些),但要注意:
1、每刀间隔2-3cm,刀和鱼呈45°角切入,切到脊骨。(如果习惯垂直于鱼身来切,刀口建议深0.5cm,太深了肉容易散)
2、不管哪种切法,都要避开鱼腹部,因为本来这里肉就很薄,打上花刀后更容易烂。

再用3g细盐抹匀鱼身内外,提供一点底味,之后把它挂起来晾着(或者用厨房纸擦干),就可以准备配料啦!
02
拿好这个调味秘方
你的川式干烧算是学成了一半!

我们实操后发现,这个老菜谱有两大调味亮点。
一是比例。正宗川式调味,一般都会用到红泡椒、郫县豆瓣酱和糖(有些菜谱会以醪糟代替)。这个方子也不例外,但配比是关键。

大厨提到一个小细节:当年的豆瓣酱,油量并不多,如果想尽量接近原版,可以把郫县红油豆瓣撇去红油后使用。
一条600g的鱼,大约用到20g糖,跟豆瓣酱的咸味正好平衡了。其中更为关键的是泡椒和豆瓣酱的比例,泡椒:豆瓣酱=4:1,混合在一起剁成碎末。

具体配方见文末,糖量也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不得不说,这样做出来的味道确实很妙:原本很抢味的豆瓣成了柔和的底色,支撑着泡椒明亮的鲜辣和酸香,回味还有一抹淡淡的甜。
另一个重点在于,菜谱中用到了肥瘦猪肉和猪油(没有现成猪油,也可以直接用五花肉切丁榨油来代替)。猪油让鱼肉更加丰腴、香气更足,而经过煸炒和炖煮的猪肉丁糯中还带点弹,也成为了浇头里的一个小惊喜。

03
不粘锅、不炸锅
稳稳煎炸不劝退!

鱼和调味料都备好,下面我们可以正式开始煎鱼了!
知道你会担心粘锅。我们帮你把五花八门的方法都试过了,什么用姜擦啦、撒盐啦、摊蛋啦,其实只要记住两个要点就可以了:
一是用油充分浸润你的锅(特别是铁锅),锅烧热加入100g左右的油(比平时炒菜多一些),打圈润锅2分钟,这个过程可以让锅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油膜到位了就不会粘。

二是下锅时锅要热透,直到油冒小青烟(大概170-180℃)鱼的表面和内部的水分都要擦干(拍点薄芡粉也是这个原理),这一步是为了保证煎鱼的温度足够高,能让鱼皮快速凝固,还能避免炸锅。
煎鱼时用大火第1分钟不要动锅,这时候鱼皮正在尽力定型中,每面各两分钟左右,鱼煎到表面金黄就好啦,记得把锅歪一歪把尾巴也煎到。

煎鱼的时长取决于鱼的新鲜程度,新鲜的鱼可以不用煎太久,鱼皮煎到金黄就可以了,不太新鲜的鱼建议煎得更干一点。
煎好的鱼黄澄澄的,香气直往外冒。这时千万要忍住,好吃的还在后头!

04

最后一步:烧它!
鱼捞出来之后我们留一点底油,把五花肉丁放进去煸炒。等猪油慢慢煸出来,肉粒也变成金黄色的时候,就可以下之前切好的泡椒豆瓣末了。
这一步,是这道菜味道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小火慢炒把豆瓣和泡椒的香气尽数激发出来,接着下姜蒜末炒香。

下锅后“刺啦”一下开始冒烟是不对的,要像这样慢慢咕嘟才好。

炒至油色红亮,闻到浓郁的香气后转中火,依次放入料酒、肉汤(没有的话用水代替)、糖、酱油、醋(留下5g最后再用)、大葱,汤汁几乎没过鱼身就好。

炖煮的时间比较长,手残党翻动鱼肉容易散。分享一个从大厨那里学来的小妙招:盖个盘子焖煮10分钟(利用虹吸原理,水会充满盘子),不用翻鱼、不用一直浇汁,也能轻松把鱼煮到位啦。
10分钟之后,盘子拿掉,转大火,开始收汁
因为汤水比较多,收汁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大概十几分钟),这个过程中可以用汤勺给鱼浇浇汁,不时晃动一下锅底(因为有糖和鱼皮,长时间不动比较容易粘锅),快收干的时候把剩下的5g醋倒进去烹香。
汁水越来越少,不要慌张,要达到“只见油不见汤”的效果一定得沉得住气。
但如果你实在担心粘锅,也可以在最后阶段把鱼先盛出来,单独收汁。汁收到油亮就完成啦!
大厨说此时里面还是有水分的,但是在20%以内。
小料和酱汁浇在鱼上,再撒上葱花点缀,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身价才20块的普通冷冻鱼……

别看这道菜油好像很多,其实基本上全都被逼出盘底了。
鱼肉经过半煎炸,再吸饱了酱汁,质地紧致而不失油润感。即便是已经不那么新鲜、肉质有些松散的鱼,都能被完美拯救!
而且真的好入味噢!鲜香弹嫩里还有轻快的辣,回味的酸甜让人吃得停不下来。鱼皮的口感非常惊喜,像鳗鱼一样软糯,又吸满了滋味,再拌上小料,简直就是米饭杀手,我一个人就能吃一整条!
PS:老菜谱里用的是鲜鲤鱼。因为四川属于内陆地区,当时的交通也不如现在发达,所以没有更好的鱼可用。
大厨告诉我们,这道菜对鱼的品种其实不太讲究,身形比较扁的鱼都合适(黄鱼、鲤鱼、鲫鱼、罗非鱼、武昌鱼、鲈鱼、带鱼等,用海鱼的话注意要减盐量),身子圆圆肉很厚的鱼(比如黑鱼)就不太合适,容易老。


把平平无奇的素菜
做出比肉更华丽的香气

其实,不止肉和海鲜能干烧,素菜用来干烧更惊喜!
这是因为,很多素菜本身没什么味道,不如荤菜那么鲜美,可能还有生青味(比如豆角)。干烧正好弥补了这些缺点。
就说本身味道比较清淡的杏鲍菇吧,一般不是被拿来焖炒(入味,保留口感),就是用来干煸(增加香气和味道,但丧失了口感)。而干烧,就完美结合了焖炒和干煸的优势。
同事们纷纷表示,从未吃到过如此入味又弹牙的杏鲍菇,口感几乎接近鸡腿肉,出锅2分钟就被抢光了!
它的做法跟干烧鱼类似,不过用油会少很多:)
杏鲍菇切滚刀块,撒适量盐煸炒至表面焦黄(稍微过一点也没关系,香气会更足)提前撒盐,能加速水分流失,加快烹饪过程
这一步,在梅拉德反应下,杏鲍菇会散发出非常诱人的焦香……以至于整个办公室都在问:是谁在煎肉???
煸炒好后,杏鲍菇大概会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大小。接着加入葱蒜末、小米辣一起炒香,然后加入没过杏鲍菇的水,再加入少量酱油、醪糟汁(可以用一点糖代替)、少量醋调味。
水收干之后加入葱花翻炒两下,出锅!
这样烧出来的杏鲍菇,能做到又嫩又紧致,滋味全吸进去了,满足感完全不输吃肉,一筷一筷完全停不下来。


最后总结一下干烧技法的特点

其实,除了川菜中有干烧,鲁菜、湖北菜、本帮菜等菜系里都有这种做法,做法大致类似,但调味和细节各不相同。
比如鲁菜的干烧,就不用川菜里的豆瓣酱、泡椒,而是用炒糖色来增色增香。(鲁菜大厨表示,糖色不好掌握,也可以用辣椒酱、老抽甚至韩式辣酱来代替)
配料也更丰富,除了肉丁,还会加入香菇丁、酸菜丁、毛豆。

想要颜色鲜亮,毛豆可以先焯水,出锅前再加入。

所以,干烧其实是个调味和配菜都很灵活的做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
炖煮的过程中,配料的味道会融合进汤汁里,而汤汁的味道最终会全部进入主料里,滋味层层叠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也因为如此,干烧格外适合本身味道不足的食材,比如有土腥味的河鱼,或者没什么味道的海参、鱼肚、裙边。
蔬菜中,比较耐煮的比如冬笋、芦笋、茄子、豆角、菇类都很适合做干烧,比炒菜更入味好吃。像比较容易糊化的根茎淀粉类食材,就不是很合适干烧啦。

干烧笋丁和芦笋头,嫩香嫩香的!

但干烧也有缺点,它的调味偏重,会一定程度上掩盖食材的本味。并且煎炸也是双刃剑,虽增香去腥,也免不了损失一些风味,如果食材本身很鲜美,建议不要干烧
感谢当年的老菜谱,以及大厨们的倾囊相授,让我们普通人也能学会这门曾经不外传的厨艺秘籍。
如果你还没试过干烧大法的话,拿好这份菜谱,下次在家做做看吧!

Tips👇🏻 「干烧菜谱」请查收,可上下滑动

文 - 佩普西 / 编辑 - eimo 

图 - 卤咸 / 设计 - ZN

特别感谢鲁采海鲜主厨王太震、川菜大厨杨代清对本文的帮助!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