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松弛感”,能否等价生活的最优解

2022-09-07 星期三

“松弛感”并非万能解药,也并非衡量爱意的标准。

>>>

在飞速旋转的社会时钟下,“松弛感”成为又一脱颖而出的自省追求。

从“内卷”出圈到“松弛感”出圈,年轻人们似乎总是游走在生活的边界,尝试在努力与躺平之间取得平衡,从而为自己打造一个体面的人生。

“松弛感”一词走红于博主“黑猫白袜子”对一组家庭面对意外平静处理的感慨,相对于许多家庭中面对矛盾的暴躁指责,博主文中描述的家庭则显得更为和睦,其间松弛有度而令人舒适的氛围则被定义为“松弛感”。

图片来源:博主黑猫白袜子

“松弛感”的走红可以窥见许多网友们对此类氛围的向往与共鸣。当下,“松弛感”不仅流动于家庭子代之间,也向着朋友、爱人等不同亲密关系蔓延。

在“松弛感”的形成过程中,舒适的双边关系成为这一氛围形成的底层逻辑,并像暖流一般在人海中扩散,温暖着不同的人。

但在“松弛感”走红的过程中,营造“松弛感”似乎成为一种必修课,“松弛感”一词本身似乎也被贴上了标签,成为一种人设或是“躺平”的象征。

因此,我们该如何定义和界定“松弛感”?松弛与躺平的边界又该如何区分?在不同的亲密关系中,“松弛感”的强弱能和爱意的多少挂钩吗?

1

“松弛感”:

在空间、流动和平衡中


对“松弛感”的定义似乎没有准确的表达。
当“松弛感”这一词语走红后,《人物》向读者收集了生活中的“松弛感”瞬间,将“松弛感”描述为一种松弛的氛围,即“原来,这样也没关系”。

图片来源:《人物》

在这样的语境中,“松弛感”更多表现为一种亲属关系中的包容,例如犯错后的包容,挫折后的鼓励。这其中,亲属关系本身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换言之,“松弛感”更多表现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松弛。
如此看来,松弛感便具有了两类出发点。
一种是我“个人”拥有“松弛感”,另一种是在“你我”的双边关系中形成一种松弛感氛围。由此可以看出,“松弛感”由两大部分组成:主体和客体。客体既可以是事情或物品,比如对待糟心的事情可以泰然自若,也可以是其他人,比如家人或伴侣在自己犯错之后的包容。
从这一角度出发,松弛感似乎总是建立在一种关系之中,以一段关系的舒适与否作为“松弛感”的衡量标准。
与此同时,《人物》收集故事后发现“松弛感”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可以传递。
“被理解、被接纳的那个人,也会变得松弛和从容,再去尝试着去理解和接纳其他人,让这种力量流动起来。”
在这些对“松弛感”案例的描述中,角色成为重要的节点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松弛感同样带有流动性,在节点之间流动和传递。

图片来源:《人物》
既然作为一种描述双边关系的词语,“松弛感”必然会被应用到不同的人物关系中。而“松弛感”在不同的角色关系中似乎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在家庭关系中,“松弛感”更多表现为一种长辈对晚辈违反相应规则的包容和理解,不可否认的是,“松弛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倾斜的权力关系之上,通常是长辈运用自己的权力来决定“松弛感”是否能形成。
而在恋爱关系中,“松弛感”表现为一种平等关系和空间感。此时,“松弛感”更多表现为一种“主心骨”作用,即面对困难和突发状况时能够情绪稳定地解决问题。其背后映射的是一种安全感的需要,换言之,即通过对方对自己的谅解和包容,体会到其中爱意的表达,从而实现自己的安全需要。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评论
因而“松弛感”和“安全感”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在恋爱关系中,经常会有一方出现患得患失或者向对方施加过多的情感压力,其背后本质上是安全感的丢失,因而挤压空间感,从而导致“松弛感”的缺失。
因此,一方面,不具备“松弛感”或“松弛感”钝化的人并非在这段关系中缺少投入,恰恰或许是投入过多导致情感纽带打结,施加给对方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松弛感不是固定公式,而是需要双方不断平衡互动的天平。
由此可见,“松弛感”并非万能解药,也并非衡量爱意的标准。
在当下,追求“松弛感”成为一种生活需求,甚至想要去主动营造“松弛感”瞬间。尽管说“松弛感”有利于维护情感关系,但这段关系中的角色双方及其背后隐含的地位差异仍然不容忽视。
显然,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松弛感”的出现建立在一方的情感弱势中,例如犯错,但更重要的是犯错后没有被指责。因此,“松弛感”固然是维系情感的良药,但刻意追求“松弛感”则忽视了其背后角色地位的差异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事件。“松弛感”可以作为生活的解药,但更希望的是永远不需要使用解药。

2

松弛、躺平和内卷:

你中有我的包容并蓄


与“松弛感”绕不开的话题便是躺平与内卷。
除亲密关系外,“松弛感”还表现为一种生活节奏和状态的松弛,例如没赶上电影的开场能够平和应对,在繁忙的工作日中能够有自己生活的仪式感……这些松弛的生活节奏成为当代年轻人向往的生活状态之一。
在繁忙的生活中退一步、停一下成为年轻人们对“松弛感”的追求,而相比于内卷,后者则常常被贴上负面色彩的标签。
都这么累了,还这么卷吗?
在当下,“松弛感”的出现似乎与“摆烂而积极”的生活心态不谋而合,从创造营利路修的被迫晋级到乘风破浪张蔷的率性而为,拥有“松弛感”的人似乎比“内卷”的人更受到青睐,其背后表现出的是年轻一代对与世不争态度的追求。
图片来源:张蔷直播
显然,在“内卷”人和拥有“松弛感”人之间,形成了一条潜在的鄙视链。即拥有“舒适感”的人似乎生活得更为自在,比起内卷者们的焦头烂额,前者似乎更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
在这一过程中,努力与“内卷”的界限被模糊,成为同样喊打的对象,被迫披上内卷外衣的努力不得不在追求“松弛感”的社会氛围中小心翼翼。但同样讽刺的是,营造“松弛感”掀起了一股内卷浪潮。
当“内卷”被反复鞭尸时,“松弛感”似乎成为抵抗内卷的正义战士晋升为新一代备受追捧的词语。因而追求和营造“松弛感”人设成为一种新的“内卷”趋势。
换言之,“松弛感”从关系中的良药变成吸引他人的法宝,当本应该描述坚持自我本色的成语成为人人向往而经营的对象,讽刺感便在其中油然而生。
松弛感一旦嵌入特定的角色,标签便也不可避免地产生。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
但营造“松弛感”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松弛感”大多表现为处事不惊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松弛感”的前提是有其他选择。
不论是家庭与恋爱矛盾中的突发状况,还是自己面对挫折时的从容处置,“松弛感”的出现本质上只是放弃当下的最优解而选择了其他通往罗马的道路。
因而“松弛感”的背后必然是有“可选择空间”,只是当事人能否在最优解被画叉时承担期间的损失和代价,并愿意选择其他的备选方案。因此,松弛感的背后是把握生活的自信和底气,即松弛感只是在有把握的生活中最大化自己的可接受度。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评论
由此可见,生活有着天然的容错率和包容度,不论是“内卷”还是“松弛”,都是自己与生活的周旋,以及应对困难和机会的调整。有选择时“松弛”,无选择时“内卷”,二者并非非黑即白的二极管,在情感与状态的转换中,年轻一代寻找着自己生活的最优解。
在当下,“松弛感”在很多情况下不妨描述表现为一种“和解”。与关系中的另一方和解,与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和解。在一些让步与体谅中,“松弛感”正在为“和解”正名,将飞速转动的社会时钟放缓。
而“松弛感”的出现也表明年轻一代有了更多选择和放慢脚步的资本。
因而,不去嘲讽努力甚至参与内卷的人,或许他们只是努力为自己的生活多一些选择。也不去指点躺平的人,也许他们只是想要把握当下生活的最优解,找寻前往罗马的最佳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 人物原来,这样也没关系

  [2] 新周刊:《“我就是没有松弛感,有什么好羞愧的?”》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