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个移民大熔炉|大象公会

2021-05-25 星期二


来自五湖四海的犹太人组成了多元的以色列。


文|柳展雄


无论以色列的支持者或是反对者,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国家的民族结构单一,文化信仰单一,所以国家团结,拥有今天的强大实力。

 

实则不然,以色列从一开始就是多样性极其丰富的移民国家。

 

19 世纪末以来,从五湖四海来到这片土地的犹太人之间堪称天差地别,从金发碧眼的西欧犹太人,到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人犹太人,他们彼此的差距,甚至比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差距更大。

 

• 纽约哈莱姆区的埃塞俄比亚裔黑人犹太人
 
二战后乘坐「帕姆克莱森特」号运输船前往以色列的各国犹太移民中,既有穿着性感比基尼在甲板上晒太阳的匈牙利姑娘,也有在一旁震惊于此等伤风败俗行径的摩洛哥男人,他们老家的犹太女性都要用袍子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
 
这些文化背景天差地别的犹太人,组成了今天在外人看来铁板一块的以色列社会。
 
哪些犹太人想建国
 
人们心目中,犹太人的苦难总是与纳粹德国的大屠杀联系在一起。
 
但是,从近代以来的犹太复国主义先驱,到以色列建国后的政府高层,都很少有德国犹太人。
 
• 犹太复国主义又称「锡安主义」
 
复国的理念主要盛行在东欧,沙皇政府发起多次屠犹暴行,犹太复国运动的早期几次移民潮,以东欧人为主。
 
• 「移民潮」,希伯来语「阿利亚」,既有移民之意,也有上升之意,第一次阿利亚时间段为 1882 年到 1903 年
 
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出生于波兰,劳工锡安主义提出者大卫·戈登出生于乌克兰,右翼锡安主义提出者雅博廷斯基出生于波兰,创立「锡安热爱者」 (最早帮助欧洲犹太人前去巴勒斯坦的移民组织之一)的列奥·平斯克出生于俄国。
 
在希特勒出世之前,德国犹太人虽然遭到歧视,但总体太平,没有萌发出另起炉灶的念头,只有锡安主义的首倡者西奥多·赫茨尔是奥地利犹太人,算日耳曼文化圈。
 
• 西奥多·赫茨尔
 
即使在东欧,复国只是选项之一,由于宗教理由,犹太教拉比明确反对建国。
 
虔诚的信徒认为,必须等待上帝亲自降临,拯救本民族,世俗之人建立一个世俗政府的以色列国,违反了神的旨意。
 
锡安主义组织的自由化气息,也引起正统派拉比的不安。
 
犹太教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定时祷告,不能食猪、动物的血和虾之类的活物,男人要带头巾或小帽子,女人要穿袍子以遮蔽身体。
 
古里安等人不遵守教法戒律,生活基本世俗化。更有极少数锡安主义者思想激进,作家摩西·赫斯(1812-1875)与马克思联系密切,他宣称犹太复国主义不能脱离社会主义而存在。
 
• 摩西·赫斯
 
锡安主义的核心人群政治光谱中间偏左,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拥抱启蒙思想,但大部分情况下,与极左派保持谨慎的距离。
 
过于激进的犹太人,如托洛茨基,直接参与世界革命,不满于小小的巴勒斯坦。完全保守的人,则守着老一套习俗,不愿掺和民族独立。
 
1903 年,沙俄城镇基希涅夫发生惨绝人寰的屠杀,高达百万的犹太居民逃离东欧,但是只有 3.5 万人去了巴勒斯坦,绝大多数人奔向西方大城市,犹太教正统派信徒涌入柏林、伦敦、纽约。
 
• 基希涅夫屠杀
 
虽然西方国家也存在排外主义,但远远好于沙皇俄国,作家安兰德、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的家族都是从沙俄逃到了美国。
 
最排斥这些犹太移民的,恰好是这些国家的老犹太人,他们世代居住于西方国家,跟当地居民通婚,同化程度高。
 
在他们看来,东欧犹太人一身俄罗斯民族服装,留着长鬃角,带来了俄罗斯农村的习气,当街吵架,大声喧哗,如同八竿子打不着的乡下穷亲戚,避之唯恐不及。
 
• 喀尔巴阡鲁塞尼亚犹太人
 
犹太原住民甚至编造了一些反犹谣言,通过仇恨东欧移民,来树立爱国荣誉感。
 
因此,希特勒刚上台的时候,不少德国老犹太人怀有盲目的乐观,坚信自己已经融入日耳曼文化,纳粹要迫害,也只迫害外来的东欧犹太人。 
 
结果当然是,纳粹一视同仁,谁都没放过。
 
在以色列争取民权的犹太人
 
与纳粹屠杀相比,沙俄的反犹主义只是小巫见大巫,众多犹太教正统派社区付之一炬,完全铲平。
 
拉比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犹太人已经只剩下复国一条路可以走,但他们仍然抵制世俗主义。
 
大屠杀中幸存的欧洲犹太人纷纷来到以色列。其中包括不少人出身中产阶级背景、生活方式现代化。按照这个趋势,以色列会转型为高度欧化的国家。
 
但是,中东犹太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 中东犹太人即「米兹拉希犹太人」 , Mizrahim
 
数百年来,这些犹太人世代居住在中东地区,生活习惯受阿拉伯同化。他们从未支持锡安主义,也没打算过效力新生的犹太祖国。
 
然而,本想置身事外的中东犹太人,并未因此免遭阿拉伯人的迫害。
 
1948 年以色列建国独立战争后,阿拉伯世界陆续发生排外暴乱,反犹主义迅速兴起,犹太居民沦为暴徒抢掠的目标,水晶之夜在阿拉伯世界不断重演,当地人抢劫犹太人的店铺,往犹太住宅区扔炸弹。
 
生活在恐惧中的中东犹太人,不得不投奔以色列。
 
同样的故事,此前在巴勒斯坦就已经发生过一遍。
 
东欧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之前,当时生活有五万土著犹太人,他们效忠奥斯曼苏丹,对复国事业漠不关心。
 
以色列的建国历程系由东欧犹太移民主导,包括成立军事自卫组织,开垦荒地,建设城镇定居点等,土著犹太人几乎全程未参与,也不打算为以色列建国出力。
 
• 日后的以色列行政中心特拉维夫就是这些建国先驱的开拓成果
 
这些土著犹太人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意识形态,都与远道而来的犹太移民格格不入,土著犹太人讲拉地诺语(Latino,又名Judaeo-Spanish),夹杂大量阿拉伯语词汇,衣服打扮跟阿拉伯接近,维持古老的习俗。
 
耶路撒冷的犹太名门望族,例如安特比家族(Antebi)和埃利亚查尔家族(Eliachars),结交本地的阿拉伯贵族,形成社交小圈子,跟外来的犹太同胞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极度猜忌。
 
1908 年,安特比家族的埃利亚胡宣称:如果我当选上土耳其的议员代表,我会抓住一切机会限制新移民。
 
然而,随着族群宗教冲突的白热化,土著犹太人也不得不慢慢转变立场。
 
1929 年希伯伦惨案,狂热分子打死 64 名犹太人,妇女儿童都遭到毒手,另有 339 人受伤。
 
• 1929 年希伯伦惨案中被摧毁的犹太会堂
 
巴勒斯坦的土著犹太人,开始公开支持以色列建国。
 
1948 年以后,中东、北非各国的犹太人也是在暴力迫害之下纷纷「投以」,如伊拉克本来有 15 万犹太人,今天只剩下不到 10 人;1948 年埃及有 7.5 万犹太人,阿尔及利亚也曾经有 14 万犹太人,今天分别都只有不到 50 人。
 
当时以色列刚刚诞生,政府无力为难民提供食物、医疗、就业等基本需求,中东犹太人只能住在漏雨的帐篷,生活凄苦。

• 难民营里的中东犹太人
 
在以色列国内,中东犹太人初来乍到时也遭到欧洲犹太人的排斥,被视为缺少现代文明的乡巴佬。
 
国父本-古里安认为,中东犹太人在生活上更像是阿拉伯人,因为他们跟阿拉伯人相处过久。他甚至提议对中东犹太人和欧洲犹太人的子女进行隔离,分开教育。
 
• 难民营里阅读希伯来圣经的中东犹太人
 
受到屈辱的中东犹太人,成立各类组织争取民权,其中有激进组织名为「黑豹党」,显然模仿自美国的那个同名组织。
 
• 1970 年代的以色列黑豹党示威
 
有趣的是,美国的黑豹党很大程度就是受到犹太复国主义启发诞生的,他们要求建立一个独立主权的黑人国家。
 
• 以色列大热的电视剧《泪之谷》也提及了「黑豹党」, 梅拉希、马科两位重要角色都是以色列「黑豹党」的成员
 
最后一代落叶归根
 
经过长期抗争,到了 1980 年代,中东犹太人已经站稳脚跟,融入以色列社会。子女们大多都已经脱离父祖的习惯,和欧洲犹太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一起上学,一起参军。
 
此时,仍然有一大批犹太同胞生活在以色列之外,那就是苏联犹太人。经过沙俄压迫、二战浩劫,仍然有犹太人留在俄罗斯。
 
莫斯科高层实行歧视性政策,限制犹太人获得公务员等职位,工作岗位也有天花板。
 
犹太人如果申请移民以色列,就会遭到牢狱之灾,苏联犹太人团体的领袖拿单·夏兰斯基即被栽赃为美国间谍,入狱服刑 9 年。后来他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获释,前往以色列,成为一个政治家。
 
• 夏兰斯基抵达以色列后与时任总理佩雷斯握手
 
苏联解体后,犹太人摆脱束缚,仅 1990 年,迁徙人口就有 185227。
 
• 终于得以离开苏联的犹太人
 
因为苏联犹太社团和其他民族普遍通婚,按照严格的犹太教律法(halakhah),不能算作为犹太人。即便按照宽松的世俗法案(《回归法》规定,祖父母当中有一人为犹太人即为犹太人),来到以色列的苏联犹太人中,也只有 25% 属于犹太人。
 
在民众的呼吁下,当局放宽了移民门槛,总共接近 120 万的苏联犹太人进入以色列。按照比例来推算,相当于美国接收整个法国人口。
 
由于苏联移民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现代知识技能,很顺利融入了新环境。超过十分之一的移民为工程师、技术员、程序员。
 
高科技公司梅蒂诺 85% 雇员左右都是苏联移民,自动化光学巨头奥宝同样以苏联犹太人为主。 
 
苏联解体是以色列最近一次移民大潮,但 21 世纪以来,规模较小的人口流入仍在继续。
 
比如有数千西欧犹太人为了躲避日渐猖獗的民粹主义、反犹主义,搬家到以色列, 2015 年西欧移民人数创下新高。
 
• 2008-09 年加沙战争期间,以色列驻挪威大使馆附近的反以示威演变为骚乱,大批穆斯林青年以阿拉伯语高喊「杀光犹太人」,向以色列使馆投掷燃烧弹,殴打支持以色列的示威者
 
从炎热的摩洛哥到冰天雪地的俄罗斯,犹太人从三大洲不同地方返回以色列。如果说美国是种族大熔炉,那么以色列就是种族小熔炉。
 
民族融合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有过争吵,有过暴力冲突,但是在逃离压迫,获得自由的共同愿望下,犹太人实现和平多元化共处。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