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回世界舞台的100天里,拜登留下了匆忙与混乱

2021-05-09 星期日

“抱歉,我们无法再让朋友在贸易上占便宜……必须以美国工人优先!”

 

3年前,七国集团(G7)峰会前夕,特朗普的推文不断,指责欧洲盟友对美贸易的“不公平”。

 

峰会现场,剑拔弩张。特朗普挑衅地看着德国总理默克尔,嘴角微微扬起。默克尔双手撑桌,表情冷漠,望向特朗普。

 

一旁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半张着嘴抱着文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双手环抱、一幅看戏姿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淹没在领导人之中。

 

这张由默克尔在社交媒体放出的照片,暗示着美国与G7成员国关系降至冰点。

2018年6月,加拿大魁北克省,G7盟国不欢而散
2018年6月,加拿大魁北克省,G7盟国不欢而散

成立于1973年的七国集团,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七大发达国家组成,象征着以美国为核心的旧盟友体系。英国是2021年的轮值主席国。

 

今年5月初,英国气温仅10℃。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飞抵伦敦,参加G7外长会。

 

刚到兰卡斯特宫,布林肯与英国外长拉布撞了撞手臂,两人一见如故,笑意盈盈。他们与其他国家外长拍了一张合照,外长们站得笔直,位置恰到好处。

 

站在头排的布林肯,替拜登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美国回来了”。

 

2021年5月4日,英国伦敦,七国集团外长会持续进行。 图源:CFP
2021年5月4日,英国伦敦,七国集团外长会持续进行。 图源:CFP

 

这是新冠以来G7高官第一次线下会晤,作为拜登的外交政策操盘手,布林肯正为美国总统6月的G7峰会打前站。

 

一个月后,拜登将开启就任来的首次海外出访。

 

拉拢旧盟友、重返多边主义、中东收缩、印太扩张,视中国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用美式民主继续向外输出价值观,这是拜登的对外政策基本方针,美国也依此重塑全球范围内的领导地位。

 

拜登一路突飞猛进,100天里,美国重新加入了多项全球治理协定,但尚未处理好盟友关系。面对中俄两国,则匆匆上阵。

 

执政百日之际,他再次抛出了自己的决心:“我们不仅要证明,美国回来了,而且要在这里留下来。”口号响亮,可重新“赢得21世纪”,并非易事。

 

温和版的“美国优先”

 

过去四年,美国在国际社会的旧格局早已分崩离析。

 

特朗普振臂一挥,数万推文招来全美7400万支持者。一句“美国优先”的对外政策,让他在多次个外交场合与盟友撕破脸。

 

2018年,默克尔连任后访美,特朗普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安吉拉,你欠我1万亿美元。” 特朗普对盟友毫不客气,毕竟这个数字是过去14年中,德国加入北约后,实际防务开支超过了承诺防务开支的差值。

 

频繁的退群、弃约,单边主义将美国推向孤岛。

 

特朗普离开那日,美国仍深陷新冠大流行,每天3000多人死于新冠肺炎。

 

控制新冠疫情是拜登上台的先决事项,拜登迅速捡起特朗普的烂摊子。100天后,美国单日新冠死亡率下降了76%。

4月27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民众出行街头。 图源:CFP
4月27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民众出行街头。 图源:CFP

最新民调显示,拜登赢得了53%的支持率,位居历任总统100天政绩中最高。

 

《金融时报》评论,拜登的100天是激进的,他领导下的美国是:一个更接近群体免疫力的美国;一个(经济)加速复苏的美国;一个重振对外联盟的美国……

 

1月20日,宣誓就职当天,拜登签署了十余项行政令中,其中两项标志着美国再次践行多边主义外交、回到全球治理的舞台:一是重回世界卫生组织,二是重返《巴黎气候协定》。

 

前者在疫情紧急之际,让公共卫生治理步入正轨;后者意在向欧洲盟友释放善意信号。

 

1月26日,拜登又延长了美俄间仅存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新裁减战略武器条约》,防止军备竞赛。

 

2月初,白宫内部传出消息称,拜登计划重回2015年的伊核协议,目的一是重拾奥巴马政府遗产,给民主党一个交代,二是改善与欧洲盟国的关系。

 

4月14日,拜登又接过特朗普任内达成的“撤军阿富汗”政治遗产,在20年前布什发动战争的条约室,宣布结束永世之战。

 

在拜登的对外事务班子里,民主党建制派精英占据半壁江山。

 

国务卿布林肯与拜登合作近20年,是欧洲求学、弹吉他写歌的文艺中年,善于欧洲事务,赞同采取预防性外交、支持军事威慑;国家安全顾问助理沙利文年仅44岁,是前国务卿希拉里的幕僚,也是2015年伊核协议的重要角色。

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 图源:AFP
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 图源:AFP

白宫气候特使克里曾担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2016年曾抱着孙女代表美国签署《巴黎气候协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是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战略总设计者,强调加强现有印度、印尼等盟友关系,正是拜登对华政策的核心主张。

 

如今的国际格局与奥巴马时代不可以同日而语,而特朗普执政的四年间,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增长了40%。民主党的思路,更看重外交对美国经济利益的影响,于是这个旧政府老班底,提出了新的理念——中产阶级外交。

 

“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没有明显界限。美国在国外的每一项行动都要考虑到美国工薪家庭、推进为中产阶级服务的外交政策。” 拜登在首次对外政策演讲中曾提到。

 

拜登在2020年3月的竞选文章《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中坦言:美国将与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凭借占据全球GDP一半以上的分量,塑造从环境、劳动力、贸易、技术以及透明度的规则。

 

事实上,布林肯、沙利文、坎贝尔等美国战略界大咖有一个共识,即美国近年来虽受到政治极化、社会不公平等因素影响,但中产阶级衰落,很大程度是上是跨国公司将大批就业岗位外流、制造业空心化的结果,其最大竞争对手是中国。

 

拜登的“中产阶级外交”,理念就来自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他参与了卡耐基国际和平组织长达两年的研究报告《让美国外交政策更好的服务于中产阶级》,研究报告根据美国三个内陆州几百名官员、社会领袖、企业家、中产阶级工人访谈而作。

4月27日,部分民众聚集在美国国会大厦附近,纪念拜登就职美国总统100天。 图源:CFP
4月27日,部分民众聚集在美国国会大厦附近,纪念拜登就职美国总统100天。 图源:CFP

报告指出,中产阶级是美国国力的关键支柱,但过去30年,全球化造成美国工作流失困局,疫情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并暴露出美国社会固有的不平等与种族分歧。要实现国内复兴,美国外交必须向这一目标调整,即把外交政策更好地与中产阶级目标结合起来。

 

毫无疑问,拜登的“中产阶级外交”便是温和版的特朗普“美国优先”。在对华战略竞争的定位上,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的政治遗产:只有在对华竞争中获胜,才能维护国内的中产阶级。

 

逐鹿印太

 

为了重回世界舞台,拜登迅速瞄准印太地区,并确定了未来四年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

 

竞选时期,区别特朗普的对外政策,拜登沿用了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概念,而执政后,拜登立即改口“印太”,并推动战略升级。

 

印太地区人口占世界50%,GDP占全球40%,更有几大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3月12日,拜登就任总统不足两月,便召集美日印澳四国首脑线上会晤,推动印太交流层级提升。拜登重申承诺,要确保印太地区“受国际法约束,致力于维护普世价值,不受胁迫”。

 

印度总理莫迪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从价值观层面做出了积极回应。

3月12日,美日印澳四方会谈在线上举行。 图源:AFP
3月12日,美日印澳四方会谈在线上举行。 图源:AFP

此举勾勒出拜登的印太战略框架:联合日澳韩印等国家推广民主价值观,对抗中国和所谓威权主义对国际秩序的威胁。

 

早在2月,白宫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明确指出,中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将经济、外交、军事、技术力量结合起来,对国际体系产生持续挑战的一个潜在竞争对手。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专家认为,这明确了拜登政府的战略优先事项。

 

华盛顿的对华强硬态度早已是共识,但与特朗普政府不同,拜登政府没有把中国当成“敌人”,而是当做 “长期性挑战”。

 

姗姗来迟的中美通话长达2小时,拜登选在了美国2月10日晚上,正是中国农历除夕的上午。

 

第二天,拜登在白宫向媒体吹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拜年电话,气氛良好。但他指出,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中国就会“吃掉我们的午餐”。同日,美国国防部决定将成立工作小组审视对华战略。

 

3月19日,安克雷奇中美高层会晤受到世界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会面。

 

阿拉斯加寒冷如旧,双方对话辣味十足。

安克雷奇中美高层会晤。 图源:AFP
安克雷奇中美高层会晤。 图源:AFP

杨洁篪、王毅明确驳斥了美国所谓的民主价值观、两国战略竞争等问题。作为美方领衔人的布林肯,继续输出建制派精英的价值理念,将谈话内容聚焦在价值观、经济、地区安全和全球治理层面。

 

中国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安克雷奇会晤中,中方一个比较明显的态度变化是,现在承认竞争的存在,这在以往从没有表达过。

 

整个3月,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动作频繁。中美高层会议前,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刚与日韩对等官员磋商。

 

在印太地区的美国旧盟友里,日本算是一个代表,美国也将日美关系称作印太战略的基石(corestone)。日本首相菅义伟是拜登上台后,第一位访问白宫的外国领导人,这暗示着日本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4月16日,菅义伟在白宫玫瑰园里谈论了美日军事同盟与海上演习,以及加强印太四边机制(Quad,始于前国务卿蓬佩奥,旨在打造美日印澳版本的“印太北约”)。之后,美日双方发了联合声明:日本“决心增强自己的国防能力”,以进一步加强地区安全。

4月16日,菅义伟与拜登在白宫玫瑰花园发表联合声明。 图源:AFP
4月16日,菅义伟与拜登在白宫玫瑰花园发表联合声明。 图源:AFP

英媒《金融时报》评论,菅义伟访美是印太四国峰会后,美印日澳四国再一次在区域平衡中国的举措。

 

拜登积极拉盟友都是在为“对抗中国”做准备。

 

欧洲在犹豫

 

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拜登试图用善意推动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入主白宫100天,拜登抢占先机,主动给盟国领导人打电话,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法国……

 

“和拜登打了通非常棒的电话,希望两国能推动疫情后的绿色和可持续复苏,及加深两国之间‘长期的同盟关系’”。1月23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拜登打完电话,心情激动地发了推特,通话中的英国首相笑呵呵,神采飞扬。

 

唐宁街在官方社交媒体放出照片:约翰逊和拜登通话时,高举手臂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特朗普四年,旧盟友终于松了一口气。

 

约翰逊兴奋地竖起大拇指。 图源:唐宁街官网
约翰逊兴奋地竖起大拇指。 图源:唐宁街官网

但善意也是有条件的,即便是旧盟友也会面临着重重壁垒。

 

拜登上台后的第一通电话打给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月22日,电话里两人语气友好,笑容灿烂。

 

特鲁多同意加强防务、商定新冠疫苗合作。可特鲁多也难掩失落之情,他提到了拜登上台后的行政令——撤销“拱心石XL”输油管道项目。

 

拱心石项目是美加2015年签订的项目,已过四年还未完工。停建,是拜登上台后清算特朗普政治遗产的举措,也符合拜登主推清洁能源的主张。但此举会令加拿大石油业遭受巨大打击。

 

现任国务卿布林肯访欧2次了。作为熟悉欧洲事务的高级幕僚,布林肯少年求学于法国,他的家族与欧洲政界关系密切,克林顿政府期间,布林肯生父曾任美国驻匈牙利大使,叔父则任美国驻比利时大使,继父皮萨曾是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坐上宾。

 

1月28日,布林肯与欧盟外长博雷利线上讨论了如何“修复、振兴以及提高美国与欧盟关系的雄心”,并“强调了美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合作,应对包括新冠病毒、气候变化等在内的共同挑战并加强经济合作。

 

“爱的盛宴”,一些欧洲外交官高调赞许这次虚拟会议,但四年的隔阂,也让欧洲盟友心生嫌隙:与其听美国差遣,不如自理地区安全问题。

 

拜登上台后,2月,马克龙便称,强化欧美盟友关系并不影响欧洲追求战略自主,欧洲应“更多地负责自身安全”,以“重新平衡”跨大西洋关系。

 

默克尔则表示,德国支持跨大西洋关系进入新篇章,但同时强调,欧美之间的利益并不总是相同,“我对此也不抱任何幻想。我们应该开诚布公地探讨我们的分歧”。至今,默克尔未援引过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的言论,她似乎把中国看作对外出口的巨大经济机会。

 

美国愿与欧洲重新结盟,欧洲多国政府如释重负,但维持美欧盟友关系,也要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

4月14日,布林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会谈上。 图源:CFP
4月14日,布林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会谈上。 图源:CFP

3月22日-25日,布林肯亲自出访北约。记者会上,布林肯可没给德国留面子,公开表示,“拜登总统说了,德国和俄罗斯共同建设的‘北溪二号’管道,不是一个好项目”。

 

德国能源供应中,严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2017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了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德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默克尔支持“北溪2号”项目,但是该项目遭到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的反对。

 

拜登政府在拉回旧盟友的方式上有些着急,为了迅速回到传统外交体系中,美国想把作为军事联盟的北约政治化——即组织军演不应再是北约的主要任务,取而代之的是各成员国制定共同战略,以应对俄罗斯的扩张野心以及军备计划。

 

北约演讲中,布林肯再次抛出价值观外交。

 

“我们的一些盟友正在朝错误的方向前进。” 他没有点名,但说道,北约盟国必须“在一些国家破坏民主与人权时,全部响应。”这是对北约盟国的隐蔽警告,提醒例如匈牙利、波兰和土耳其等盟友在民主实践中的倒退。

 

4月中旬,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从俄罗斯购买了防空电池,也激怒了美国和其他北约盟友。拜登强势回击,承认土耳其在20世纪初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种族灭绝”。

 

可布林肯几句自由价值观,并不能让欧洲国家完全与美国站在一起。

 

就像2019年末,北约70周年峰会前夕,马克龙公开表示,北约内部缺乏协调合作,正在“脑死亡”(brain death),实则暗指特朗普对北约盟友的破坏。

 

气候外交,唯一的生机

 

100天里,拜登还没想好怎么同俄罗斯总统普京相处。美媒《新闻周刊》称,美国对俄政策是“混乱不堪的卧室”。

 

新政府上台,为防止军备竞赛,拜登普京立刻互动,迅速将延长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至2026年。

 

一转头,拜登便在采访中指控普京干涉2020年大选,是“杀手”。普京对此未做过多回应,俄罗斯政府仅是召回驻美大使。

 

4月初,俄罗斯在乌俄边境集结军队,美俄冲突有升级趋势。这是自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最大规模的军队集结。4月15日,此前约好的两国首脑会晤成为泡影,拜登以“干涉选举”为由向俄罗斯发出制裁名单。次日,俄罗斯予以同等制裁。

 

克林姆林宫对白宫“软硬兼施”感到疑惑。俄罗斯专家尤瓦尔·韦伯说,这些制裁“似乎是我们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强大的制裁方案”,他说拜登团队正在寻求“制造某种威慑力”,而不是制造新冲突。

2011年3月10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 图源:CFP
2011年3月10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 图源:CFP

其实,拜登没什么兴趣对话普京。美俄长年的大国角力,已不是美国现阶段最紧迫外交战略了。

 

“全球范围内,拜登政府有一系列明确目标要实现……俄罗斯不能成为任何(一个目标的)解决方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萨姆·格林(Sam Greene)分析。

 

面对俄罗斯的不确定性,美国只能将气候问题作为与“竞争对手”进行对话的重要议题。

 

4月23日早8点,华盛顿虚拟会议厅里,拜登与副总统哈里斯站在房间两侧,面向全球40位国家领导人,开启了拜登执政后,首个美国主导的国际峰会——气候领导人峰会。参与国有40个,中国和俄罗斯位列其中。

 

拜登的开场发言不到8分钟,蓝色屏幕前的他面色凝重,偶尔抬起双手,声音过于机械,甚至有点像读报纸。

4月23日,美国华盛顿,领导人气候峰会持续以视频方式举行,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 图源:CFP
4月23日,美国华盛顿,领导人气候峰会持续以视频方式举行,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 图源:CFP

执政百日里,唯一彰显美国领导力的国际峰会上,拜登表现的有些生硬,如同他的对外政策一样,试探中,带着慌乱与不安。

 

眼下,美国还在试探欧洲盟友的态度。

 

4月30日,在布林肯参加G7外长会之前,美国国务院国际组织局资深官员埃里卡在简报会上说,“美国不会强迫欧洲盟友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作出选择。”在对华问题上,美国难与欧洲达成一致,期间牵扯到中欧的经贸、政治、人才交流等多种因素,共识很难。

 

特朗普四年,全球格局早已改变,中国和俄罗斯在美国眼中更具对抗性。《卫报》称,这对拜登是极大挑战。

 

而在华盛顿内部,拜登还面临着更深层的挑战,即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在两党斗争中达成一致。

 

“共和党正日益成为旧邦联的政党,他们甚至不再假装支持美国的民主原则。”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所说,“拜登的野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抗衡历史,保留明年(中期选举前)在华盛顿的控制权。”

 

参考资料:

https://www.ft.com/content/47eb1c2d-eb25-4591-a27c-9b8a1d25ff3f

How Does Biden's Foreign Policy Stack Up After His First 100 Days? | Opinion (newsweek.com)

Joe Biden's Plan to Rescue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rump | Foreign Affairs

https://theconversation.com/joe-bidens-first-100-days-a-nostalgia-for-past-foreign-policy-bravado-158750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1/02/04/remarks-by-president-biden-on-americas-place-in-the-world/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1/03/03/blinken-biden-global-strategy-china-47318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reign_policy_of_the_Joe_Biden_administration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1/04/08/allies-us-europe-nato-trump-biden/

https://www.csmonitor.com/World/2021/0428/America-is-back.-But-for-how-long-the-world-wonders

https://www.ft.com/content/1d48f23d-c297-45fe-bb41-25dd280fa9b8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1/04/28/biden-europe-allies-russia-china-ukraine-taiwan-crisis/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24/world/europe/Blinken-Biden-NATO-Europe.html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