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帮剧里,只有「教父」才有资格佩戴礼帽?|男装100年

2021-03-05 星期五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Goodbye Pork Pie Hat Charles Mingus - 40 World Jazz Hits Vol. 2

每个男人心中都曾有过一个「黑帮梦」,不是说想要提个酒瓶子到处违法乱纪,而是希望可以像黑帮剧里的男人一样,潇洒帅气有魄力。

而在最近几年里,论黑帮剧,首推「冰血暴」第四季。

这一季把时间线回溯到了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帮传说——

意大利人、美国黑人、希伯来人和爱尔兰人之间打打杀杀,每个种族和帮派之间都有自己独特的处世之道,说是为「信仰」而战,实际上都是在争夺地盘。

前脚刚和对方以交换「质子」的方式来维系和平,后脚就拔刀相向,背信弃义,还原当时帮派之间的勾心斗角。


除此以外,这部剧的服饰极为考究,虽然各帮派之间穿着打扮略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格外相似,那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戴了一顶帽子——

这部剧说是在还原当时的黑帮社会,在我看来,更是「男士礼帽史」的侧面缩影。

例如剧中的所有黑人帮「坎农家族」的首领Doctor Senator、意大利黑手党「法达家族」教父唐・法达,常佩戴的「Homburg Hat - 洪堡帽」与「Fedora Hat - 费多拉帽」,曾经都是不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或资本家的最爱。

这两顶帽子从社会身份的角度上说,都是传统正装「Top Hat - 高顶礼帽」的延续,代表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左 洪堡帽,右 费多拉帽

不光是「冰血暴」,几乎所有故事背景发生在1970年代以前的电影或电视剧,会发现帽子绝对是男人不可或缺的配饰,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帽子也曾被当做是男人的底线,但凡有点文化教养的男性,就必须佩戴礼帽。



今天就男士礼帽诞生之初开始,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其发展变化。

由于不同帽子诞生时间略有不同,一些帽型历史虽然久远,但并未在诞生之际就广泛流传,内文会根据帽子火了之后的时间截点进行整理。所以在时间上会出现重叠。

但即便是这样,每顶帽子在所属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文化价值,和相对应的服饰搭配。
曾经辉煌,如今落寞,形容「Top Hat - 高顶礼帽」再合适不过。

你现在戴个高顶礼帽出门,基本就和把脑袋前半段剃光后面留成辫子的清朝人一样,大清都亡了,你还在觉得自己挺复古。

可即便如此,这顶帽子依然是所有男性礼帽的鼻祖,贯穿了欧洲与美国自1790至1900年代所有的文化历史,从西方工业革命,到美国南北战争,再到两次世界大战,有照片地方,便会有这顶帽子的身影。

包括18至20世纪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欧美等地的统治阶级或财阀大亨,外出或参与正式场合时,也必定会佩戴这顶帽子。


从留下来的影像作品中,可以观察到高顶礼帽最大的特点就是——高。

阔边、平顶、高筒设计,大多由黑灰两种颜色的丝绒或海狸皮制成,看起来和兔子皮毛很像,到了18世纪90年代丝绸开始应用在帽子的制作上,并将其称之为丝绸帽。

从1790年代诞生至1900年代的沉寂,其高度发生过几次调整,但整体都维持在14-19厘米左右。


虽然这顶帽子形象最为鲜明,也陪伴了男人走过了近300年,但它的发明者可谓异常憋屈。

在设计出这顶帽子之后非但没有受到大家的尊敬,还被当时的英国政府以恐吓罪抓了起来,并罚了500英镑。



1797年,在英国国家帽子日当天,一位名为「John Hetherington - 约翰赫瑟灵顿」的裁缝店老板戴了顶高大、有光泽的帽子出门,以此表达自己独特的品味。

当街上的人们看到这顶帽子的时候,无一不受到精神攻击,狗对着它狂吠,小孩被得吓尖叫。

为了平息这场混乱的局面,英国政府下令把约翰和「它」一同抓起来,并罚款500英镑。

就算面对权威,约翰仍然坚持自己没有违反任何一条法律,并说道:

「我正在行使任何一个英国人都可以行使的权利——佩戴自己设计的帽子。」

果然,英国人只会执着于两件事,帽子和茶叶。


就这样,高顶礼帽以一种近似乎闹剧的方式,被人所了解。

由于当时上层人士穿的衣服通常是用毡制海狸毛皮所制成,和帽子的原材料为一种,在随后的30年里,这顶帽子渐渐进入西方社会变为小范围内传播的审美现象。

因为高定礼帽过高,无形中会给人一种压迫感,所以连当时要缉拿高定礼帽设计者的警察都开始佩戴,以表达自己的权威。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高顶礼帽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

——代表了统治阶级与资本家面孔。


而高顶礼帽在工艺上和西装比肩,制作复杂,且每个人的头型各不相同,需要通过专门的机器量「头」定做,否则会出现根本佩戴不上的情况。

为了精准测量出不同人的头型,因此打造出了一款名为「头形测量器」的机器,只不过这类机器少之又少,一旦有人售卖,必定遭到疯抢。

最终导致这顶帽子注定只能是富人的专属道具。


在高顶礼帽发展了近50年后,1840年代,因「Albert, Prince Consort - 阿尔伯特亲王」的佩戴,让高顶礼帽走向巅峰。

阿尔伯特亲王这名字大家会比较陌生,只说几点,就能知道这个人有多牛x。

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奴隶废除运动、组织了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筹办,并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如果没有他,19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历史都会改写。

在他的影响下,高顶礼帽彻底摆脱了少数人的审美趣味这一定位,转变成了国家权力与上流社会的象征,正式成为男士的标准正装帽。

当时的男士们穿着紧身,长度达到小腿附近的外套,里面套着单排扣或双排扣的马甲,无论多热的天,都要套上长裤。 

而与之相配的,只有比人脸还高,长的像烟囱的高顶礼帽。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

伴随着权力特质的愈演愈烈,高顶礼帽的样貌也发生了变化,其顶冠越来越高,帽沿越来越窄,并衍生出来了帽檐周围稍稍上翘的全新款式,并被大家称之为「Chimney Pot - 烟囱杆」的帽型。

其中把这顶帽子戴出圈的,正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Abraham Lincoln - 亚伯拉罕林肯」。

据说林肯本人会将重要信件放到在高顶礼帽中,以便携带。同时也成为了除林肯以外,美国总统最喜爱的帽子,没有之一。


直到190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高顶礼帽过于高调且并不便捷,其热度开始逐渐下滑。

虽然在二战结束之后,高顶礼帽依然作为权力的象征,是美、英、日等国家的外交服饰,但在世界上,已经出现反对这种配饰的声音。

与此同时,帽子的制作工艺因一次意外,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使传统高顶礼帽的原材料彻底消失。

60年代中期,全世界只有法国一家丝绸公司还在继续生产可以制作高顶礼帽的黑色丝绸,但由于创立公司的兄弟俩发生矛盾,其中一人赌气将工厂内的织布机和所有的资料一把大火全部烧掉,导致再也没有全新的黑色丝绸能够产出。

就这样,最为传统的黑丝绸高顶礼帽彻底绝版,目前生产的该类高顶礼帽,都是将旧礼帽上的丝绸拆开,重做翻新而来。

原版黑色丝绸礼帽

随着制作工艺的丢失,先提出质疑并想取消高顶礼帽的是苏联。它先是对国际公约上,外交是否必须佩戴高顶礼帽一事展开讨论,不久之后,他们采用了以宫廷图案为主的「Diplomatic uniforms - 外交制服」,并舍弃了大大的高顶礼帽。

继前苏联之后,美国也逐渐取消了将高顶礼帽划为传统正装的规则。

自打1965,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Lyndon B.Johnson - 林登约翰逊」在任职典礼上佩戴过这顶帽子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一任美国总统会将高顶礼帽作为任职必要配饰。

美国经典形象山姆大叔,戴的就是这顶帽子

反观英国对高顶礼帽的态度,就没有美苏两国那么和平,甚至将高顶礼帽作为万恶资本家和极权主义的象征,并强烈反对这种帽子再次出现。

英国作家「George Orwell - 乔治奥威尔」就曾在反乌托邦小说「Nineteen Eighty-Four - 一九八四」中写道:

「这些有钱人被称为资本家。他们是肥胖、丑陋的人,戴着邪恶的面孔,穿着黑色长外套和高顶礼帽,这是资本家的制服,并且不允许其他人这么穿」。

佩戴高顶礼帽的「万恶」资本家形象

1998年,在英国下议院正式废除了一项法案,该条例曾要求国会议员在提出问题时,佩戴大礼帽才能发言。

到今天为止,只有在少数情况下,例如英国赛马节或一些英属国家的国庆节上,才能看到它的影子,除此以外,几乎没有它合理出现的场合。

至此,高顶礼帽花了100年的时间走向巅峰,象征着男士最高礼仪;又花了100的时间,以阶级矛盾的符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你不是去参加英国赛马节,也不是英属国家公民,这帽子在当今社会,不管你穿什么,记住:都别戴它。

1935年,「Fred Astaire - 弗雷德・阿斯塔尔」将高顶礼帽引入舞台剧「Fred Hat」当中,其实从那时起,高顶礼帽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而非日常穿着
虽然象征着权力的高顶礼帽逐渐被遗忘,但权力本身不会消失,只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流传。

因此在大家抵制高顶礼帽的同时,同样带有政治统治意味的「Homburg Hat - 洪堡帽」悄然诞生。

而如今一提到适合正装搭配的帽子,洪堡帽还是会被第一个想起。文章最开始提到的冰血暴中,黑帮大佬最常佩戴的帽子,就是这一款。

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Douglas Fairbanks - 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于1918年的公众演讲前,几乎所有男性戴的都是这两顶帽子

洪堡帽设计之初就被定义为一款非正式帽型。全身由毛毡制成,特点在于帽子顶部有个凹痕,帽围一圈有宽宽的绸缎装饰,边缘扁平,多为黑灰两色。

帽子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最奇葩的说法是在1865年,一个佩戴高顶礼帽的人被人从后面撬了一棍,把帽子中间打出了个凹槽,随即被佛罗伦萨人利用并改造。

相对靠谱的说法,则说帽子的名字来自巴特洪堡在黑森州,起源于狩猎帽,由「Edward VII - 爱德华七世」参观德国巴特洪堡后,带回英国,并成为来男性时尚单品。


洪堡帽的制作工艺与材质没有高顶礼帽那么复杂,大多为皇宫贵族骑马或散步时佩戴。

而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工装与便携式西装慢慢取代了传统正装,给洪堡帽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空间。

除爱德华七世以外,英国最为著名的两任首相「Winston Churchill - 温斯顿丘吉尔」与「Anthony Eden - 安东尼伊登」,也都是这顶帽子的簇拥者。


到了20世纪后半段,洪堡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到经典黑帮电影《教父》问世后,因「Al Pacino - 阿尔帕奇诺」所饰演的教父形象,使帽子的热度迎来了第二春。

洪堡帽,也一度被大家誉为「教父帽」。

众多高光形象的加持,让这顶帽子彻底从高顶礼帽那里接替了象征着统治与集权的文化符号。只不过这一次,广大人民群众少了很多反感情绪。

随着工业的进步,圆顶礼帽不至于那么昂贵,就算是最普通工薪阶级,也能戴的起,且多数佩戴者也都深受大家喜爱,所以接受程度自然变高。

有高顶礼帽代表着严肃的统治阶层,就有其他帽子代表了大众娱乐。

从1880年代开始,多款帽子通过影视、音乐和体育文化的方式传播开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Bowler Hat - 圆顶礼帽」和「Pork pie Hat - 猪肉派帽」。

  • 卓别林最爱的圆顶礼帽


圆顶礼帽,又称作德比帽或博勒帽,由硬毡材质制作而成的圆形礼帽,四周帽檐卷曲上翘,多为黑色。

最初是由伦敦帽制造商,「Thomas and William Bowler - 托马斯和威廉鲍勒」于在1849,以半正装的配饰设计而出,保证当时的人在骑马时,不会被太低的树枝所刮伤。


而后在1880年代,圆顶礼帽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其成为了美国工人最常佩戴的帽子。

到了1900年代,美国在工业和娱乐方面有主要有个两个大事件。

一是工人集体罢工,以表对当局者不满;二是美国好莱坞文化迅速发展。两者一结合,衍生出了大批量以工人和社会矛盾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喜剧大师「Charles Chaplin - 查理卓别林」的无声电影。


电影中,卓别林常扮演出身社会底层的工人形象,所以戴的帽子必定都是圆顶礼帽,至此这顶帽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又一次定格,聚焦为好莱坞喜剧明星的最爱。

也正是通过卓别林,使圆顶礼帽成为了上世纪中期好莱坞电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帽子,使其一度风靡。


买的人越来越多,帽子的社会属性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到了1950年代后期,圆顶礼帽脱离穷困的工人形象,同样成为了美国银行家、社会中层和一部分绅士的喜爱单品。

转换到荧幕当中也是一样,包括反乌托邦电影「A Clockwork Orange - 发条橙」中,主角戴的也是这顶帽子。

所以圆顶礼帽背后,除了可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同人群,同样也见证了美国好莱坞上世纪的影视发展历程。


  • 喜欢听爵士乐的猪肉派帽


除电影,音乐领域也不甘示弱,延伸出了一顶名为猪肉派帽的爵士乐礼帽。

直到今天为止,听最为传统的爵士乐时,还能看到许多黑人都会佩戴这顶帽子。

猪肉派帽多以绸缎、稻草或者硬毡制成,外观与船夫帽很像,只不过帽冠更扁,一低头就能掉下来,檐内有边缘线,有时会在帽子的一侧上绑上蝴蝶结或者一两根羽毛。

绝命毒师中,怀特最常佩戴的就是「Pork Pie Hat - 猪肉派帽」

其诞生于1830年年代,最开始是女人戴的帽子,所以帽子的一侧有时会绑上蝴蝶结或者一两根羽毛作为装饰。

到了1920年代,因美国著名扑克脸导演「Buster Keaton - 巴斯特基顿」的佩戴,引领了男性佩戴的潮流。

到了1930-4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人民急需娱乐文化来弥补生活的空白,以黑人文化为背景的爵士乐异军突起,成为了当时夜场中的主流音乐。

Buster Keaton - 巴斯特基顿

常年佩戴这顶帽子的人,并非是身处上流社会的人群,更多倾向为黑人或音乐创作者,服装体系虽然不那么正式,但是范围却很广。

像前来听音乐的水兵或社会中层,都会戴上这顶帽子,以此放松心情。

在这过程中,帽子的外型也发生了些许变化,边缘更加硬挺,同时增加了帽冠的高度,方便乐手在演奏过程中不会出现帽子掉落的尴尬局面。

其中爵士萨克斯管演奏家,「Lester Young - 莱斯特扬」在20-50年代的演出生涯中,一直都佩戴着这顶帽子。


Lester Young - 莱斯特

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也有人创作了一首名为「Goodbye Pork Pie Hat - 再见猪肉派帽」的音乐,以此纪念他的荣誉。

而猪肉派帽,背后也代表了大众在流离失所的情况下渴望奋起的心情,同时也通过爵士乐,讲述了美国上世纪的种族碰撞。


男性礼帽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时,因报童帽、针织帽和棒球帽等现代帽型的出现与崛起,已经少有人佩戴,原因种类有很多,无法一一概述,只挑最无厘头的说。

根据上世纪的西方礼仪,男人在乘坐电梯或身处室内时,是不允许佩戴帽子的,除不礼貌之外,高大的帽子也会无意间碰到同行女士。

仿佛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在进入21世纪之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礼帽从男人的头上扯下来,换上更加轻便实用的日常帽型。

但不管怎样,礼帽作为配饰,早已深深刻入男装历史当中,其意义和影响,现代帽型也永远无法与之匹敌。



虽然今天讲到礼帽都已经已经随时间的推移退出历史舞台,但有的帽子也留了下来,比如与圆顶礼帽同时期带有统治意味的「Fedora Hat - 费多拉帽」,它因流行文化和外观的亲和力上,被流传至今。

而那些不再出现的帽子,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衰亡,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融入到了现代人的生活当中。

就像19世纪,佩戴高顶礼帽的男人见到女士打招呼时必须遵从的「脱帽礼」,就是希望男性可以忘记自己的社会标签,以最绅士且平和的态度面对每一个人,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帽冠两侧有明显「捏进」状的「Fedora Hat - 费多拉帽」

所以礼帽本体对于男人并非是最重要的,其精髓是在于它背后的文化与精神意义,也正是这一定,让男性礼帽成为了真正的历史符号。

就像已有344年历史帽子店「Lock & Co Hatters」的主理人说的那句话一样:

买下一顶帽子的意义在于,它可能会陪伴你整个余生,戴了十年或者二十年,它看起来仍旧如新。 

策划 Editor|王之啸
排版 Layout|于明焕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