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我们为何还带着“好孩子综合症”?

2023-07-05 星期三
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

高考落下帷幕。慢慢地,长大的我们可以风情云淡地谈论高考,它对我们个人生活的影响慢慢淡去,但留下的痕迹,又好像是刻在了骨子里。

最近和朋友聊天,大家笑着说,高考结束扔掉了错题集,却扔不掉“错题集综合症”。长期的教育模式让我们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订错”思维。“盯着和收集自己的错误,眼里总是自己的不足,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够好。看身边亲近的人也是容易看到缺点,难以容忍瑕疵。好多年才从这个模式里出来。”

每个人的高考会结束,“好孩子”“好学生”的怪圈却依然是很难真正摆脱的牢笼。

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孩子

在和国外的老师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同行们经常困扰于如何表达一些汉语体系中独有的词,其中很常见的就是“乖”“听话”和“懂事”。全世界的家长老师都爱“好孩子”,不过在东方文化里,对孩子要求“乖”“听话”和“懂事”似乎是独有的。中国的好孩子,除了不打架、说谎,按时上学,守规则,善良有礼,诚实,乐于助人等外,还被希望有好脾气,顺从,不以自我为中心,体谅父母,乖巧听话,最好还要成绩好。

从“好孩子”到“好孩子综合症”

“好孩子综合症”指的是孩子为了达到父母期待中的样子而过度努力。这样的孩子看似懂事听话和省心,却因为真实的自我不被看见,在长期发展中会遭遇很多潜在的困难和阻碍。

小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并尽我们所能得到父母的关注。但是,如果孩子不被父母长辈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个体,而是被当成父母自恋的延申,要为父母能成为别人严重的“成功父母”负责,去达到父母眼中“你应该怎么样”的标准,那么“好孩子”则会成为生命不能承担之重。

如果只在有成就时才能得到父母的爱,而在顽皮或失败时遭到父母的拒绝,孩子会感到害怕,只能呈现出父母喜欢的样子来获得爱,而无法表达真实情绪。

如果父母的控制欲强,孩子的反抗被当成忤逆,那么孩子的愤怒则可能被深深压抑。当父母将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强加给孩子、并代替他们做出决定时,孩子则失去了思考和独立的能力。尤其是在最近填报高考志愿这等重大的人生决定上,不难见到各路家长们伸长了手,也替孩子操碎了心。

“好孩子”长大后

我们早年的经历——我们成长的方式,父母说的话,以及他们没有说的话——都塑造了我们成年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和世界相处。

在心理咨询室中,虽然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故事,却也可以看见不少“好孩子”共同的影子。孩童时那种总是想满足其他人期待的感觉,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长大后,他们需要不断取悦他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失望和担心别人眼中的自己不够好。同时,内心深处特别需要肯定,需要外界不停的反馈来确认自己是否做得好,如果他们期待的反馈没有来,就会触发长期压抑的愤怒。

“小时候如果我做得好,这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从来不会表扬;而如果做得不好,他们也不批评,但是脸色会很难看。现在工作了,我特别在意领导的脸色,如果他脸色不好,我就担心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让领导不满意了。在亲密关系中,我又特别在意另一半的反应,如果我为了做了什么他却没有反馈,我就会特别失落和愤怒。”

还有一些“好孩子”在成人后,在权威或者父母面前,无法感到足够的安全,想尽办法也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就会在愤怒和讨好之间横跳。

好孩子长大后,或者会觉得自己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成就功名,而这背后也许最深层的、甚至不被察觉的动因是为了取悦父母。或者,孩子依然会尽其所能地做权威、或者外界、或者长辈希望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并不喜欢这件事情,甚至内心深处会害怕自己的真实的想法被发现。

“虽然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我的导师亲自录取,但是我总是有点怵他。导师很热爱他的事业,而我没有那么热衷研究,又觉得自己资质一般,我怕被发现其实我没有他想的那么优秀。”

好孩子总是会听到很多要求和标准,长此以往,外在的严苛的声音慢慢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内心深处总是被内疚和自责折磨。

“在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站在礼堂和我们说,我们实验班获得了非常多的教育资源,必须好好珍惜,不要浪费,要对得起学校和父母的期待。每到假期前,学校总是开会,激励我们,要争分夺秒,利用寒暑假,你在玩的时候,别人已经弯道超车。到现在,我觉得自己不能平庸,泯然众人是无法接受的。当我工作懈怠了,状态没有那么好了,会感到心虚和自责,觉得我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浪费时间。”

“每当我要坐在桌子前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总是会莫名其妙变得很烦躁,什么都做不了。心里总有一个声音,你反正什么都做不好。后面我忽然想起来一个场景。小时候爸爸总是出差,但凡他在家就会严抓我的学习,他会把他的桌子和我的桌子摆在一起,他工作的时候我就在自己的桌子上学习,我学着学着就会发呆,然后就听到他的一声怒吼。慢慢地,我根本没办法去关注自己在干的事情,我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我爸身上,生怕什么时候他骂我。”

“好孩子”即使有主意,也不敢发出不同的声音,因为他们害怕可能遇到的反应。长大后,找到自己的声音就变得很困难。

“我做决定一直都很困难,从保研还是留学,到和这个男生一起还是分手,到毕业后回国还是留下。每次都会反反复复考虑,问各种人的意见,在纸上列出一大堆的优劣。回过头看,明明我心里其实早有倾向,但是我无法相信自己。因为从小就有很多声音影响着我的决定,身边的大人总是给我各种不同的建议。我有种倾向,好像要做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选择。”

有时“乖”和“懂事”的代价是丧失自我内驱力和意义感。当外在的驱力退去,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或早或晚终将拷问每一个心灵。

“从小都是被推动着做这个那个,按照要求就好了,到了大学身边优秀的人越来越多,单一的标准里不能出挑,而且很多个人追求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没有目标,所学的东西也感觉索然无味。”

挺讽刺的是,其实“乖”和“懂事”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到精神控制和操纵。如果遭遇到不公平,他们很难为自己挺身而出,甚至觉得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让对方改变。

最近热播的电影《消失的她》中的李木子,在碰到索取利用自己的男性时,没有强有力地反击或者离开,最后被害致死。从有限的电影背景交代中,我们大概可以猜测李木子的成长经历,很可能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好孩子”。虽然电影中的角色被塑造得过于单纯和平面,但是这是很多在不良亲密关系中挣扎的女孩子的缩影。

我们都可以不做“好孩子”

在成为父母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自己的渴望,不甘和局限。然后我们才能知道,在履行父母职责时,我们的人格特质会如何影响教养,分清哪些是来自我们的人格特质,哪些是孩子的。尊重孩子的观点和人格,把自己的期待和情绪还给自己,把孩子的节奏和发展节奏还给孩子。

这很不容易,因为很多父母在孩子行为极其顽皮,或者不符合规范时的本能都是责骂或惩罚孩子。重要的是,与其说出伤人的话语,把他们锁在房间里,或者不和他们说话,父母必须冷静地让孩子明白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不可接受的。行为需要纠正,但孩子在那一刻需要知道,他们仍然被爱着。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一个以上所述的“好孩子”,接受它,原谅它,并努力学会更多地照顾自己。“好孩子”一直不被允许犯错,但是为了从“好孩子”的怪圈中走出来,你必须接受它,就像你努力接受身上黑暗的角落,这是你一直以来为了保护自己的方式,有力量和努力的挣扎。只不过孩童已经长大,旧的盔甲不适用了。

学会在生活中设定界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取悦。如果对某项事情觉得不舒服,说“不”也没什么大不了,礼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远离有毒的人,反而会得到尊重和道歉。

如果你觉得你必须得过度服从,勉强接受对方的要求而得到对方的帮助或者认可时,最终你会讨厌对方。因为你会感到委屈,而没有得到真正想要的。同时,当对方觉得你过于友善让步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时,你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尊重。

接受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作为一个孩子,你依赖于父母的爱才能生存。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不太可能也不需要依赖任何人。好消息是一旦接受了这一点,你就有希望开始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当你专注于自己眼中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你时,你会变得更快乐,也不会那么焦虑。

考虑走出“好孩子”吧。毕竟,没有人喜欢做“乖”和“懂事”的大人。

(作者章扬清,独立执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毕业,浙江省教职工心理健康委员会签约咨询师,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签约咨询师,浙江游戏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接受儿童青少年成人咨询预约[email protected]。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