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抵御集采冲击,ED药物的另类生存法则

2022-01-30 星期日

还有企业积极挤进来

1月24日,河南披露2021年度药品集采情况,其中治疗ED类药物西地那非去年销售额为120万元。这和实际市场销售情况相比相差甚远:


按照米内网数据,2021年全国西地那非的总销售额至少在30亿元以上。


“伟哥的国产仿制药降价了,每片最低2.082元!”2020年8月的时候,第三批全国集采在上海开标,齐鲁制药以最低价中标,独享集采后的医院市场。晖致、白云山、亚邦爱普森三家企业出局。


当时业内预测,男性健康市场将会出现颠覆性变化:“万艾可”和“金戈”会面临大幅销售萎缩。


不过,市场却没有按想象的发展。


抗ED类药物的主渠道在院外。这与产品的特殊属性有关,因此还有企业“迎集采而上”,不断加码。1月18日,悦康药业研发的抗ED领域1.1类新药枸橼酸爱地那非正式上市,悦康已经明确,主要针对零售市场。


公共舆论场里很少摆上台面的药物,反倒能躲过集采的冲击,成为特例。



集采影响有限,零售市场依然火热


抗ED药物是处方药,但由于特殊的治疗属性,广大消费者更愿意在院外购买。


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在中国公立医院和城市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分别是1.14亿元和人民币22.07亿元。纳入了集采视野后,市场并未出现大幅度收紧,相反又有同类新品宣布上市,进一步加剧市场争夺。


根据《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白皮书》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ED品类在京东健康平台上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


由辉瑞拆分出去的晖致一方面以调整架构等方式对冲集采影响,但另一方面还在继续推出“万艾可”的口崩片,发力零售以及电商渠道;礼来则调整团队,将零售大客户团队统一由商务团队进行管理;白云山更是低调地在2020年卖出去约8000万片西地那非仿制药


国内企业跟进者众多。2021年,包括扬子江、东阳光等企业的西地那非仿制药陆续获批,国内至少有11家本土企业能生产西地那非,在研企业则更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姜辉此前向健识局表示,很多患者在接受抗ED治疗时,价格并不是他们的首选因素,能完成双方满意的性生活才是他们更关心的话题。



每片2元的“伟哥”总给人一种用着不踏实的感觉,“万一效果不好,丢不起这人”,很多消费者抱有这种心态。


正因如此,抗ED药物成为集采中的异类。


市场竞争让老大哥“万艾可”备受压力,目前正牌的“伟哥”市场价格已从最高的每片120元降到30元。仿制药的价格则更低,白云山同规格的“金戈”每片售价一般不到25元。



有院外销售基础,传统模式还将延续


中国到底有多少ED患者?据国家卫生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ED总体患病率为40.5%,将近一半的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受到ED的困扰。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抗ED用药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业界预计,到2024年ED用药销售规模将逼近百亿水平。



大战来临之际,却已有人退出。2022年6月,礼来将抗ED药物“希爱力”向美纳里尼出售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权利。这款药物和西地那非不同,起效慢,在中国水土不服。


集采没能改变抗ED药物的销售模式,看明白市场之后,企业的动作大胆了很多。赶在集采两块钱一片的西地那非上市前,晖致的“万艾可”口崩片狠狠做了一波宣传,凸显自己的不同。


悦康药业这次拿出的“爱地那非”,主规格为60mg,“药量”更大,上市时曾引发争论。据称,这一剂量“更适合中国男性”


渠道方面,悦康直接选择零售端,和阿里、京东、百度、美团以及老百姓、漱玉平民、德开、泉源堂等60多家企业合作,几乎没考虑院内市场。


集采范围中,类似品种其实并不少。如目前湖北开展的中成药集采,不少品种就是零售常见品种;广东开展的12省联采中,生长激素在医院渠道的销售比例也是极低的。


对于这些有大规模院外销售基础的品种,集采很难破坏其价格体系,冲击有限。抗ED药物集采后的真实市场表现,正是此间一个标准样本。


文 | 小米

运营 | 廿十三


每天两篇深度稿件,解码医药健康

点击关注↓↓↓

往期推荐

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扫码加我:进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转载开白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