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居然还有比贝斯更惨的乐器!
2021-06-10 星期四
黑(爱)了贝斯手这么多年,最近我终于发现了一个比贝斯还惨......的乐器!Emm......长得像小提琴,没大提琴音色厚,没小提琴音色亮,不上不下,不高不低,基本只负责伴奏。虽然中提琴在圈外是无人知晓,但在圈内那可是无人不知,简直就是团宠(欺)......当中提琴手在乐团里时,经常收到一些非常亲切友好的问候:「中提琴手这么闲的吗?都不用solo只给各声部伴奏就行了,真好!羡慕!」「你的小提琴是不是比别人便宜啊,听起来没你旁边的清脆。」中提琴还经常得到指挥的特殊关照:「中提能不能再弱一点?」直到中提不再出声,开始了无实物表演,指挥表示非常满意:「嗯!这就对了!」当一个乐团的中提琴手参加中提琴的Master class时,乐团其他人的心情都如下图:在乐团里面,中提琴的角色就像是偶像剧里的男三号,男一男二争女主的时候,男三就负责和女主的闺蜜谈个恋爱,铺一下剧情,明明也不多他一个,但少了又觉得缺点啥。可是就连中胡都有翻身做男一的时候,中提却只能在自己的独奏曲目中看着那休止了一两百个小节的曲谱,开始思考人生。在各种乐手笑话里,中提琴也无私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让我这个黑贝斯老手,看完都直呼好家伙......

「如果一辆载着4位中提琴手的twingo不小心冲下了海里,你会怎么办?」指挥:「那可真是太可惜了,twingo原本可以载6位中提琴手!!!」其实中提琴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小提琴乐手们眼里,中提琴就是永远张开双臂等待你的幸福港湾。
作曲家瓦格纳对中提琴颇有看法,他曾说:「拉中提琴的往往是一些蹩脚的小提琴手或者偶尔碰碰弦乐器的老年管乐器手。」即便你的小提琴并不出色,但!!一年之后你肯定是一位知名的中提琴演奏家!(狗头保命)每当小提琴手拉得不容乐观的时候,一般老师总会友善地建议:「实在不行去换中提学学吧…」当你问一个中提老师:「老师,你的中提拉这么好,学了很久了吧?」老师们多半会眼神中带着三分诧异、三分冷笑外加四分漫不经心,说:「一周不到,我是小提,上周才转的中提。」俗话说「福祸相依」,拉中提琴虽然算不得什么祸事,但好处的确有,每次请假的时候,画风就是这样的:开头提到过,在18世纪中叶之前,中提琴只在管弦乐团中使用,之后随著弦乐四重奏的兴盛,成为室内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两个小提琴和一个小提琴拉的不好而转中提琴的中提琴,再加一个讨厌小提琴声音的大提琴而组成的四重奏」。
话说回来,中提琴在乐团中的确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不过别想多了,我说的不和或缺的意思是:它是个不可或缺的节拍器。它在合奏中的演奏技巧称得上「落叶归根,返璞归真,入门即巅峰」!只要你放下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你会发现,这钱也太好赚了吧……因为中提solo少,所以只要你会「空擦擦、空擦擦擦」就已经够了,像极了某某传奇的yo!yo! come on! baby go!不同于小提琴,在乐团里我们几乎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换把位,在别人嚷嚷着想当一条咸鱼的时候,我们已经付诸了行动。此时,一位小提琴手路过,痛心疾首:「早知如此,我学琴一个月就应该去乐团搞钱了呜呜呜……」既然提到privilege,那我就来说说中提琴的高傲在哪。因为作为独奏乐器,它缺少小提琴的辉煌性和大提琴的浑厚有力的音响,并且不如小提琴和大提琴那样在演奏协奏曲时可以和乐队进行较量,因此作曲家为中提琴写的协奏曲不多。甚至演奏起难度极大的钢琴曲《钟》也不在话下,你看这个中提琴,多帅……
黑了中提琴这么多,可绝对无法否认的是,没有中提琴的乐曲会略显单薄,就像没有放白糖炖出来的红烧肉,总是差点意思。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系列将中提琴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它采用两把中提琴,一把作为独奏,另一把作为和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而且在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里,中提琴和小提琴一样重要。在当代流行音乐中,尤其是先锋派音乐,有时会采用中提琴作为配乐,爵士音乐有时也有中提琴乐手出现,「地下丝绒乐队(Velvet Underground)」「一万个骗子乐队(10,000 Maniacs)」和其它乐队的作品中大量也应用了中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