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前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巴基斯坦驻沪总领事侯赛因·海德:海外对“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洗脑宣传,是想吓退中国

2023-12-05 星期二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2023年,中巴经济走廊(CPEC)迎来第十个年头。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直接投资254亿美元,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其成果之丰硕,成为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也成为中国和巴基斯坦友谊“新标杆”。

11月25日,复旦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了“中巴经济走廊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圆桌会议。会议邀请中巴双方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深入探讨了十年来CPEC的成就与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会议间隙,观察者网就中巴经济走廊的成就,以及中国读者关心的巴基斯坦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见证者——前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2013-2019在任),以及现任巴基斯坦驻沪总领事侯赛因·海德。

【采访/ 观察者网 高艳平】

观察者网:大使先生,您亲自参与和见证了巴基斯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的启动,可否跟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下当时巴基斯坦是如何做出这个决策的?这个项目对我们为何如此重要?10年后来看,我们又该如何评估这个项目的成果呢?

11月25日,前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接受观察者网专访

马苏德·哈立德:非常感谢!中巴经济走廊自2013年开始至今已经运行了十年。但是正如我在刚才演讲里所说的,中巴互联互通的想法从1950年代就有了,这一直是两国领导人心目中萦绕已久的想法。

1951年,毛泽东派外交部官员与巴基斯坦建立外交关系,因为毛主席早有远见,他认为巴基斯坦堪称中国的南部窗户。

1966年两国开始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将新疆的喀什和巴基斯坦连接起来。 这是中巴互联互通的第二步。

之后两国互联互通的想法始终都在。现在我们知道梦想已经成真了。

2013年5月,时任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提出中巴经济走廊设想;随后,2014年2月在巴基斯坦总统访华期间,中巴双方同意加速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提出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在此框架下,中巴签订了55个协定,涉及不同领域的合作,中国承诺为巴基斯坦提供投资。习近平主席还将中巴经济走廊列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体现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

十年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交通设施建设、瓜达尔建设,以及产业领域合作等四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在CPEC项目上投资了超过250亿美元,巴基斯坦从中获益良多。

现在巴基斯坦已经不再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10年前,这在巴基斯坦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巴经济走廊创造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建起了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拉哈尔市的一条27公里的高铁线路;能源项目最多,达到21个。由中国投资兴建的瓜达尔港,估计将于明年投入运营;瓜达尔地区的其他项目也在继续,包括学校、医院、工业园区和水处理工厂等等。

这是其中一些成就。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的合作。巴基斯坦正在努力设立工业园区吸引中国私人企业来投资。巴基斯坦政府也颁布了一些对中国私人企业和投资者的鼓励政策,并且承诺他们的安全将会受到保护。

巴基斯坦位于几个亚洲邻居的中心,在巴基斯坦做生意,中国企业可以节省物流费用,因为减少了长途运输的距离。这正是中巴合作的好处。

现在CPEC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中巴合作领域正在向农业、科学、科技和教育、健康,以及旅游等领域拓展。我认为下一个10年,我们将会看到中巴在这些领域更多的合作。

观察者网:正如您所说,中巴经济走廊给两国人民创造了很多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要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听到了我们专栏作者——一位教授在巴基斯坦的经历,他亲历了自己的朋友2022年在卡拉奇大学的一次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中丧生。我们知道巴基斯坦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称之为巴铁,但是我们很担心中国人在巴基斯坦的安全,因为在巴基斯坦针对中国人的袭击事件不止一次发生。您认为这种目标针对中国人的袭击为什么频繁发生,这多大程度上影响了CPEC合作的进行?也想请问下总领事先生,巴基斯坦是否采取了一些措施去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呢?

马苏德·哈立德: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没有受这些孤立事件的影响。对中国朋友的遭遇我们也非常难过,你们的任何损失就是我们的损失。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去保护巴基斯坦的中国朋友,无论是否参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发生这样的事我们都很痛心。一些反对势力、恐怖主义组织和受海外支持的军事力量,他们不想看到我们成功,不想看到中巴关系不断稳固。他们想制造这种恐怖事件来吓退中国人。

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后,政府加强了在巴中国公民的安保措施。他们都是我们的客人,我们的朋友,他们对巴基斯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对我们很重要。

另外,中国朋友来巴基斯坦也要格外注意保护自己,有时候他们可能没有遵守当地政府的提示,出去办事没有通知巴方工作人员或者他们的保护人。我们请求中国驻巴基斯坦的使馆工作人员和领事们,提醒在巴工作的中国人外出活动要事先告知,以便巴方提供安全保护措施。

他们必须要小心谨慎,因为恐怖主义活动有外国势力的支持,他们这样做就是想为我们两国的关系制造矛盾,但是我们的关系经得起考验。

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都知道,谁是这些恐怖袭击的主使。我们在互相协调调查这些恐怖袭击事件,我们在安全方面有更多的合作和协调,这很重要。

我也可以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观察。我住在首都伊斯兰堡,如果你来伊斯兰堡,你会在街上或者超市看到很多中国人。这里有很多中国餐馆,都是中国人开的,他们非常受欢迎。比如,你想吃兰州拉面,你就可以吃到。我看到很多中国人在餐馆用餐,伊斯兰堡并不是媒体所描述的那么危险。当然,问题是有的。我认为巴基斯坦政府已经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来保护中国人的安全。

侯赛因·海德:为中国公民以及资产和中国的投资提供安全保障,目前已经成为巴基斯坦政府的一项首要任务。我们已经组建了一支独立的巴基斯坦军队,专门负责CPEC项目的安保,其中有中国公民参与,也有来自中国的投资。

11月25日,巴基斯坦驻沪总领事侯赛因·海德接受观察者网专访

政府也在尽最大努力为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公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不仅是因为中国来巴基斯坦投资对我们非常重要,也因为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 1951年中巴建交时,两国至今有72年的友谊。

因此,巴基斯坦政府充分认识到,为来巴的中国人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至关重要,不仅仅包括CPEC项目人员,也包括为了旅游或探亲访友来巴基斯坦的中国朋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