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上海等地出现“隐形奥密克戎”BA.2分支,曾在港每日令数万人确诊

2022-03-14 星期一

与此前的几次新冠疫情相比,在中国香港特区第五波以奥密克戎病毒传播为主的疫情中,儿童感染比例偏高,且病情恶化速度较快

在奥米克戎毒株大量感染的情况下,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的资源占用太大。使用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自我测试,就是香港缓解检测及申报系统压力的重要渠道。图为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售卖快速检测棒的商店。《财经》记者 焦建/摄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最高峰时日超数万人、目前仍在中国香港特区官方统计中每日约造成近2万人确诊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下称“BA.2进化分支”),近日已在中国内地多城市出现确诊病例。

 

从1月初至2月底,中国大部分国内本土病例为BA.1进化分支。而截至3月13日,感染BA.2进化分支的确诊病例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吉林、山东、陕西等地出现。

 

3月9日,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对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前日确诊者感染的病毒属于BA.2进化分支;3月12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则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结果时称:当日一例确诊者标本结果亦为BA.2进化分支。与广州此前通报的两个病例BA.1.1进化分支是不同分支,为不同来源,有更强传播能力。

 

3月12日,吉林省疾控中心在通报中大致归纳了其特点:这种变异株比原始的变异株BA.1传染性增加了30%,传播力更强,如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数在2天到3天可以翻倍。

 

“隐形的奥密克戎”


在复制过程中,病毒的特性是一直在变异且更迭。而当病毒突变产生新变异株的时候,通常会分裂或开枝散叶成不同的进化分支(亚型、亚变体)。以新冠变异病毒株德尔塔(Delta)为例,其至今就有近200种不同的进化分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新冠变异病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也被称为B.1.1.529,目前它具有三个子变体:BA.1、BA.2和BA.3。其中,BA.3至今仍较为罕见。

 

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以来多地发生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不过此轮疫情中,江苏、安阳、天津相关确诊病例的病毒样本,均在属于奥密克戎BA.1进化分支。

 

随着BA.2进化分支不断扩散,全球疫情防控的复杂性日益提升。这源于其传播率更高、隐匿性更强,因此在一些地区被称之为其具有“偷偷摸摸的个性”(Stealth Omicron),或“隐形的奥密克戎”。

 

得此名称,与BA.2进化分支的一些特性有关:其没有奥密克戎“标准亚型”BA.1进化分支所具备的基因标记(“S基因脱落”),该基因标记能让研究人员确定感染病例是奥密克戎而非德尔塔。但BA.2进化分支感染者仍能用抗原检测(快筛测试)或PCR检测来确定是否确诊阳性,在需要更精准结果时才要进行更多检测。

 

因高传染性,WHO已多次提醒要提高对其的关注。2021年12月,WHO曾报告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中,通过测序发现有99%以上为BA.1。到2月的第一周,BA.2占全球所有新增病例的21.5%。该组织还曾在一份相关报告中指出:根据研究,BA.2的传播率比“原始”的奥密克戎高出约30%。

 

3月11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的信息也显示:9起疫情中,7起为BA.2进化分支,2起为BA.1.1进化分支。显示出前者较以往病毒株更容易造成人体的感染和传播,且隐匿性增加。

 

3月7日,中国香港特区疫情发展状况则是:当日新增28475名经核酸检测确诊感染者中,经卫生署核验的病例已无人确诊感染Delta变种病毒,1600多个可分析样本中则均带有奥密克戎病毒。

 

需重点关注儿童

 

因BA.2进化分支具有症状相对较轻、隐匿性强、发现难、传播力强等特点。多地仍在摸索如何更好防控的经验。

 

以广东为例,在3月12日通报相关结果时,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周斌就透露称:新增病例的自我检测意识比较强。3月8日从省外到广州后,当日就进行了一次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10号下午,又再次主动进行了一次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后,立刻对他进行管控、流调并及时开展处置。

 

“通过流调我们发现,他是专程来广州参加展会的。如果他没有自己主动开展检测,发现的时间就会晚一些。这就再次说明了早发现的重要性,能为疫情处置和社会防控争取宝贵的时间。”张周斌说。

 

此外,因奥密克戎病毒目前仍在中国香港特区持续快速传播,当地疫情防控的一些特点与事实,或可为内地疫情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在自我主动开展检测方面,在奥米克戎毒株大量感染的情况下,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的资源占用太大,可先通过抗原检测做到居家检测和隔离,把无症状的人控制住。而随着第五波新冠疫情开始快速传播至今,使用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自我测试,成为中国香港特区缓解检测及申报系统压力的重要渠道。从3月中旬开始,自我检测的阳性结果,亦会被特区政府纳入其疫情统计数据。

 

这类检测有其短板,比如新冠病毒载量较高的时间为感染后的3天—7天。其中,抗原快速检测可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时间为感染后3天—7天;核酸检测则是2天—14天。尽管如此,自我检测仍可起到重要的筛查作用。

 

此外,据2月21日披露的日本东京大学最新研究结果显示:BA.2进化分支不仅传播力更强,也可能引发重症。研究员分别以BA.2和BA.1病毒株感染仓鼠,结果发现感染BA.2的仓鼠病情更重、肺部受损情况较为严重。

 

从中国香港特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前几波疫情儿童感染病例少且症状轻微不同的是,在这一波以奥密克戎病毒传播为主的疫情中,儿童感染比例偏高,且病情恶化速度较快。

 

中国香港在本轮疫情中首名离世的四岁男童于2月9日发烧,11日凌晨曾呕吐后被母亲发现昏迷,送往医院后即宣告死亡;第二名离世的三岁女童于2月12日先后到威尔斯亲王医院及仁安医院急症室求诊,病情快速恶化,再转送到香港儿童医院深切治疗部,15日晚离世。

 

对此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相较德尔塔变种及原始毒株,奥密克戎病毒于人类支气管组织的复制速度更快,其病毒量高出近70倍,但在肺部组织的复制能力则低近10倍,意味奥密克戎病毒较少机会侵害肺部,致病程度可能较弱。然而儿童的气管一般较成年人细小,当奥密克戎病毒攻击上呼吸道时,容易引发幼儿出现细支气管炎和哮吼症状。

 

按照香港卫生署的相关资料:到3月上旬时,香港约一成的住院患者为儿童,且已有3万多名儿童染疫。

 

在研究多病病例情况后,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则向社会提醒称:部分感染儿童会患上“嘶哮症”,即上呼吸系统受损、气管溃烂致容易卡痰等,建议政府做好分流管理,令有需要儿童可尽快住院。

 

为增加对儿童的保护,从3月1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允许已打两针的12至17岁青少年预约接种第三针,儿童“疫苗通行证”亦因此会收紧。4月30日至6月29日期间,如上述年龄层儿童接种首针满6个月,须打第二针才可继续用“疫苗通行证”。

 

推动在各个群体中的疫苗接种率,亦是目前中国香港抗疫工作中的核心之一。部分专家提醒说:抗疫关键在第3针,打齐3针后,中和抗体提升,能减少重症及死亡风险。而完成加强针接种的感染者中,死亡率和重症率均比未接种者或不完全接种者更低。

 

在全国层面,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此前也介绍称: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现免疫逃逸;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对其预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未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果。



责编 | 周瑾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