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是神作,我不指望七年后的续集超越它

2023-01-07 星期六


Argoon


时隔七年,《误杀瞒天记》有了续集,而我们曾经以为一切尘埃落定,再不可思议的故事也会像童话那样,被截留在永恒幸福中。

 
之所以这么讲,也是因为续拍藏有一个冒险的意思。第一部已经是个相对完整的闭环了,经历过惊心动魄的脱罪后,维杰终于顺利让全家人得享安宁,也让对现实一度失望的目标观众,得到一些应对不公的虚拟希望。
 
也就是说,电影打动人心的地方,不仅在于精彩的烧脑和密集的反转,更在于情大于法和理的激荡。

 
但是续集的生发,必然要先打破这一局面,把故事推向失衡,再试图端平,而很显然,重新将维杰一家置放于脆弱的事实局面有两大危险,一是能否圆回来,甚至圆得好,二是共情度是否依然高企。


 

顺着这个思路去看《误杀瞒天记2》,感觉是并非拍得不好,但就是棋差一着,于是走到了可拍可不拍的地步。

 
要说可拍,在于它衔接前作的切入口,也就是故事本身的失衡,有不少互动的乐趣。

 
其实第一部不是没有漏洞,观众在这几年间,已经反复提过许多站不住脚的地方,譬如酒店住房登记不做笔迹鉴定,目击证人选择面过窄等等,甚至也有一些违法的「建议」,即对维杰他们进行监听,这样真相就水落石出。



只是当「合理」保护女儿,也即保护平民的情绪在高速运转的揭秘中淹没细节铺陈,大多数观众倾向于选择跟电影里的佐证邻里站在一起,维护维杰他们,哪怕总有恍然醒悟的时候。

 
那么,续集最为「恳切」的地方,就是针对许多现实漏洞,进行了一个反省式的补充说明。这一次,警方重启案件,也找到了能够证明维杰在案发当天跟供词相左的证人,甚至不嫌啰嗦地,布设了一位当晚看到他拿着铲子走出警局的角色,给他增加脱罪的难度。


 
主创甚至不惜让警方公然违法,也要在维杰家里全方位安装监听,甚至派出两位警员进行卧底。

 
至于当时遭受死者萨姆侵犯的大女儿安久,也听从了观众质疑,开始噩梦缠身,乃至于在高压状态下,会有猝死可能,这比维杰妻子娜蒂尼长期担当惊弓之鸟要严重得多。



《误杀瞒天记2》「顺应民心」,以这样一种堪称内忧外患的局面开场,在博得更高准度的现实支撑之后,大胆让前作的平稳成为历史。

 
更有意思的一个设定,是让维杰出版小说,而内容正好是他们一家在第一部电影里的经历,即如何在误杀过后瞒天过海。这相当于让罪人自己,「愚蠢」地把自己给全然袒露出来,授人把柄。

 
此间「精明」的地方则是,已经成为影院老板的维杰,在控制小说发行量的同时,借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机缘,通过编剧及其人脉,推敲人物会在未来遇到怎样的危机,以及应当如何避免锒铛入狱。而这,还只是他用以防身的其中一个办法。



曾让许多观众津津乐道的「迷影」模式,由此有了延展。因为文化程度被警方小觑的维杰从一个资深影迷,进阶成了电影创作者与投资者,这一能动性,将《误杀瞒天记》里借助电影桥段的被动应战,转化成续集透过电影模式的主动布防。

 
这样的升级处理,无疑是对前作的呼应以及升级,对于影迷而言,也有了更多遐想与感佩的空间。

 
奈何《误杀瞒天记2》的华彩,基本上止步于此。而过瘾程度的下滑,又在与第一部的对比中,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突出的一点,在于高能占据的比例。将近三个小时的篇幅里,《误杀瞒天记》仅仅花费四分之一的时长进行铺垫,就迅速开始差不多两小时的飞升阶段,强力维系掺杂着惊奇与痛快的观影乐趣。

 
续集则在比例上调转过来,虽说大部分电影都把精华浓缩到最后一部分的高扬,但珠玉在前,难免激发观众的贪婪。

 
再说,因为已是七年之后的重启,电影花了不少工夫,如同一位临考提点的讲师,絮絮叨叨地一再重提此前剧情,并不断划出重点,侵占了不少篇幅。



与此同时,绕着大圈子安排的目击证人大卫,模式化的故事线除了重申一家之主为了家人可以做出过火行为,几乎没有太多浓墨重彩勾画的必要。特别是,他在之后的故事线里,已经提供不了任何叙述增益,只能跟其他人物一样,沦为难免笨拙的赘笔。

 
这又涉及到第二个方面,即案件牵涉的人物群像进一步坍缩,不像第一部那样,全程关涉各色熟人与陌客,因为复杂,又因为相对缜密,可以带来步步惊心的持续震撼。

 
现在构成维杰新危机的证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凭空添加得稍显突兀的新角色,一个是存在感几乎为零的墙头草旧人物。要再增补的话,也就是前来警局报讯的编剧,但他更大的叙述作用,是替电影厘清维杰这些时日的作为,而不是营造紧张感的存在。



正因涉案人员之于案件相对可控,底牌几乎亮在桌面,「反派」面相过于非黑即白,电影就少了些被未知性包裹的波动,也少了些逐一拆解的快慰。

 
顺应这个,第三方面便是对手空有架子。证人只负责推波助澜,真正的对手还是警方。

 
萨姆的母亲梅拉在第一部里,就是维杰的头号劲敌。她身为警局高层,有手腕,也有气势,如同巨蟒一样,几乎是要吃尽羔羊一般的维杰妻女。失败之后的七年里,她不像丈夫那样放下恩怨,而是公然表示自己非但不会释怀,反而会让对方付出惨重代价。



观众期待这样一个角色重返战局,带来真正具有杀伤性的挑衅,可是受限于表现空间,更受限于角色塑造,梅拉实质上无法体现出足够的智慧和魄力,而只能穿针引线地,打折重复此前的刑讯逼供甚至不择手段,标榜一个偏执的复仇者形象罢了。

 
她甚至要被扯到跟手下盖同德一样的水平,忘却警察代表的正义,一味徇私枉法,一味滥用警力,无非继续抹黑整个警方群体。

 

在续集里,她还要输给新人物IG先生,一个被称为既是天才又是疯子的人物,能够看穿每个罪犯不同的作案模式。但他也是空有架势,仅仅剥夺了梅拉在上一部不怒自威的恐吓作用,完全对不起近乎神经兮兮的营造手法,相当浪费。



对手质量降低,就只能从数量上取胜,终归显得不是为了展示难关遍布,而是为了强行凸显维杰的才智,由此少了那种螳臂当车的悲壮。第四方面要说的,就是这个。

 
在未雨绸缪的过程里,维杰几乎进入无人之境,不再棋逢对手,但更重要的是,他少了一些此前感天动地的亲情表现,乃至有了过于冷酷的距离感。

 
诚然,因为要确保家人不被牵连,他始终不肯泄露藏尸地点与过程,这份小心也让他无意间避过了警方安插的监听。但是妻女在漫长的七年里始终无法安然放下的心理焦虑,却间接被扩大了。

 
为了能跟看守证据的保安成为朋友,他冷淡地拒绝妻子在雨夜渴盼他回家的请求,结合日常的疏落和嘲弄,反衬出电影开头共聚天伦的脉脉温情,有了不少遥远与虚幻。而在布局过程中对各色人等的有意利用,多少透显了计谋之下的冷漠甚至残酷。

 
这应和了路人们对他逃罪的恶意碎嘴,即一个绝对英雄,开始被现实改变,而这并没有增加人物的复杂层次与人性的幽微深度。

 
那第五个方面,则在于维杰妻女这些女性角色,就跟梅拉一样不进则退,非但不能构建电影的情绪回环,反而投射出某种愚昧,乃至成为阻力,这对于营造人物悲剧性或现实性,也没有任何增益。


 
在这些枝节的反作用力下,《误杀瞒天记2》整体上很难强势贯通各种巧思的妙用,反而会连浓厚的情感优势都被耽误,最终让人一面赞叹还能有如此精当的回应与接续,一面感慨自我拆解还是很有十面埋伏的风险。

 
也许若干年后,这一系列还会继续,毕竟IG先生还是一副壮志未酬的样子,而这要取决于原版《较量》系列能否梅开三度。

 
相对来说,阿贾耶·德乌干和塔布是更大的明星,由他们主导的《误杀瞒天记》系列,相当于《较量》系列的忠实翻拍以及推广,而不仅仅是印地语对马拉雅拉姆语的直接转译。


 
更多中国观众是要从《误杀》开始认识这故事的,但很显然,主角并不会得到全身而退的结局,自首的抉择也断绝了接拍正宗续集的可能。但即便有,也不值得期待。毕竟一部电影的翻拍,只学皮囊,不要精髓,终归没有办法在深层次的情感上予人触动乃至震颤,尤其是在对比之后。

 
哪怕是打了折扣的《误杀瞒天记2》,也有为弱势群体代言,对不合理、不公道与不正义进行抗诉,也会跟《宿敌》《杰伊·比姆》和电影里出现的《靶心》等片一起,集体在娱乐模式中汇入抗争潮流,这更为底层的服务思想甚或商业理念,就悄然划开了界限。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年度震撼,竟是一部巴基斯坦电影
这档综艺,该叫「无下限」
原本是今年最大冲奥热门,但现在悬了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