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政权为啥叫“第三帝国”?

2022-09-02 星期五
© The Conversation

利维坦按:




除“第三帝国”这个称谓外,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支持者也称呼其为“千年帝国”(Tausendjähriges Reich)。只可惜,别说千年了,这个政权从1933年到1945年,也就维持了区区十几年罢了。不过,即便是这个帝国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也并没有妨碍希特勒他老人家对于“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的痴迷,这在电影《帝国的毁灭》(Der Untergang,2004)中也可见一斑:

建筑师、纳粹战时装备部部长施佩尔在“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模型前。© 豆瓣电影


在希特勒的构想中,“大日耳曼帝国”(Großgermanisches Reich)才是纳粹德国计划在欧洲建立的一个政治实体国家的官方名称。德国在1938年占领苏台德地区后,希特勒声称神圣罗马帝国已然“重生”,但他在私下仍会声称他的帝国比旧“罗马”帝国更强大。建立这个国家并不是为了恢复中世纪的价值观,而是为了“推进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过往的优势将与现代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相结合”。

在网易云音乐搜索【利维坦歌单】跟上不迷路

我们有一个新号利维坦行星可以关注






是否有人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纳粹德国被称为“第三帝国”,如果这样的话,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又会是谁呢?好了,别再冥思苦想,下面为你揭晓。


首先,“第三帝国”这一短语首次出现在亚瑟·莫勒·范登布鲁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于1923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从德意志第三帝国这一名称的流行程度来看,不难想象,这本书受到了该地区极右势力的热烈追捧。


© Wikiwand


该书的作者是一名德国文化历史学家,在一战德国战败的余波中,便开始思考德意志民族的处境。他对魏玛共和国(指1918年至1933年期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为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译者注)的成立持怀疑态度,将其视为非自然实体,反之,希望有一个更加民族主义的解决方案。这场革命将带来德国形式的法西斯主义,摈弃马克思的思想,转而融入尼采的思想,并将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结合起来。


接下来你可以想象到,这本书对于尚处于发展萌芽阶段的纳粹党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在莫勒的理论体系中,他或多或少地预言了未来所有德意志民族(包括奥地利)的理想国家可以被称作德语中的“Drites Reich”(对应的英文为Third Reich)。当然,更完整的翻译应该是“第三帝国”(Third Empire)。


那么,在此之前的两个帝国或者王国是什么呢? 


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变迁。© wikipedia


至于“第一帝国”,它指的是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加冕后构建的横跨中欧大陆的神圣罗马帝国(罗马教宗认为查理曼大帝被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但从历史时期来说彼时只是法兰克王国,译者注)。理论上,这一帝国持续了几乎1000年,其结束时间并无争议:1806年,奥地利弗朗西斯二世(Francis II)在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战役中被拿破仑击败,不久后退位,神圣罗马帝国从此灭亡。


希特勒在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Welthauptstadt Germania)模型前。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是希特勒为德国首都柏林重建工程所起的名称,这是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后、对未来德国的部分想象。“第三帝国的首席建筑师”阿尔伯特·施佩尔制定了城市重建规划的很多部分,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得以实现。© Berliner Zeitung


对于细心的观众来说,1000年这个时间有点儿耳熟,让人不禁想起了希特勒著名的“千年帝国”宣言。希特勒的“千年帝国”美梦便是直接继承自后来所谓的“第一帝国”,是德意志人意识抬头的一种体现。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提及,除了纳粹,没有人将这一时代称为“第一帝国”,他们如今进一步将其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这一中世纪的实体并非典型的王国,后者以语言为纽带,有一个既定的首都和一种原生的种族同质性,正如法国或英国那样。而第一帝国并非如此,它虽然主要由日耳曼民族构成,但也吸收了许多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


双头鹰(1510年作)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象征。© wikipedia


“第一帝国”的第一阶段被称为加洛林王朝。查理曼的统治范围极为广阔,达到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西欧之最。他还帮助教皇抵御伦巴底人的侵略。当时的教皇利奥三世(Leo III)对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相当不满,于是决定向这位日耳曼国王请求结盟。他为查理曼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皇帝由罗马教皇加冕承认,这一举动表达了希望恢复西罗马帝国荣光的愿望。尽管如此,直至11世纪,当时的人们仍称自己的国家为“法兰克帝国”。


无须赘述,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这个帝国是一个由多个王国所组成的松散的政治联盟,起初由执政的君主行使监管权。每个王国都属于世袭制王朝,例如斯陶芬(Staufens)和萨利安(Salians)王朝。这一阶段从奥托尼亚(Othonian)王朝开始,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王奥托一世(Otho I),据一些历史学家记载,德意志民族起源于他的统治。这主要归因于他在955年莱赫费尔德战役(Battle of Lechfeld)中(靠近今天的奥格斯堡),说服大多数日耳曼王子在他的旗帜下联合起来抵御马扎尔人的侵略。


莱赫费尔德战役,西格蒙德·梅斯特林 (Sigmund Meisterlin) 的纽伦堡历史抄本插图,1457年© wikipedia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直至文艺复兴早期,皇帝一开始那如日中天般权力,也开始逐渐衰落。其中首要原因是皇权与教皇权力的不断冲突,削弱了皇帝的威望。而二者最著名的冲突结束于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Heinrich IV)被革除教籍,最终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Canosa)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Gregory Ⅶ)忏悔罪过。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在庞大帝国中,较小的王国难以控制,帝王权力鞭长莫及。


从13世纪伊始,皇帝的头衔便不再世袭,转而采取选举的形式,因此被称为“当选罗马皇帝”(electus Romanorum imperator)。而选举特权便从可以对君王进行加冕的教皇手中落入权盛的主教以及所谓的选帝侯(prince-electors)等诸侯的手中。


快进到15世纪后期,“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全称首次出现,因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德语区。


© Militär Wissen


与此同时,皇帝的权力却日益如强弩之末。在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30 Years War)结束后,帝国内部细微的裂痕愈发扩大。同时,诸如法国以及西班牙等其他欧洲列强的威权不断得到巩固【参见路易十四(Louis XIV)的名言“朕即国家”(L’état, c’ést moi)】,区域凝聚力与认同感不断加强。


在查理五世(Charles V)统治时期,在新教改革的影响下,帝国在宗教方面开始分崩离析。伏尔泰讽刺道,“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甚至不是一个帝国。


在这个“帝国”的最后阶段,德意志世界的主要力量开始分裂为北部的普鲁士和南部的奥地利。在普鲁士,统治者是勃兰登堡(Brandenburg)选侯国的选帝侯,即霍亨索伦(Hohenzollern),他于1701年宣布成为普鲁士国王。奥地利是由哈布斯堡(Habsburgs)王朝领导的,哈布斯堡王朝是最后一个拥有(皇帝)头衔的人,直到帝国覆灭。


《纽伦堡编年史》(Die Schedelsche Weltchronik)中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描绘,居于宝座的是帝国皇帝,在他的左边是三位传道人。© Militär Wissen


帝国最终伴随着一场风暴而土崩瓦解,这场风暴就是拿破仑,他以革命的名义席卷了所有国家,高喊着“打倒贵族”的口号……而与此同时,他或多或少还试图自立为皇帝。


时间来到19世纪,彼时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浪漫主义登上历史舞台。这种艺术类型影响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在欧洲中部表现为所有德国人渴望统一成为一个国家的愿望。


再将历史快进一点,(纳粹诞生后)神圣罗马帝国便被其视为诸侯割据状态的终结和中世纪德国身份的诞生。因此,神圣罗马帝国诞生出的强有力的帝王被大加褒扬,虽然他们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查理曼大帝曾经因为异教徒的原因屠杀了成千上万的撒克逊人,对此,“撒克逊爱好者”希特勒颇有微词。


然而,在浪漫主义思潮之下,许多古老的君王如巴巴罗萨(Barbarossa)以及前文提及的奥托依然被描述为德意志民族的英雄。


而这些国王的传家宝也被半神圣化,或者说被政治化了。例如著名的帝国王冠和其他象征皇权的信物,即最后一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座,这些在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被纳粹直接从维也纳带到纽伦堡。


纽伦堡是中世纪的城市中心,也是古城堡所在地,再加上城市本身的重要性,这些光环使其成为了旧时代的象征。它是帝国议会的所在地之一,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最高的司法机构之一。同时因为位于战前纳粹政权的中心附近,坐拥地利之便,因此纽伦堡也成为被神化的古代德国和现代德国的中心——一种意识形态上的首都。


希特勒和里芬斯塔尔。© Military History Matters


于是纽伦堡便成为了纳粹最声势浩大活动——纽伦堡集会的大本营。1934年的集会由莱妮·里芬施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并被制作成一部名为《意志的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的宣传片,最为人熟知的纳粹形象大多来自这部电影。



《意志的胜利》海报以及剧照:该片记述了1934年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的全国党代会,此次党代会共有逾700,000名纳粹支持者出席。希特勒委托里芬施塔尔制作了这部影片,元首的名字亦在片头出现,其在制作过程中起到了执行制片人的角色。© Goethe-Institut


1938年9月,在德国与奥地利合并6个月后,从维也纳带来的帝国文物在党代会上展出。这些文物还包括圣矛,也就是当年朗吉纳斯刺穿耶稣的那把长矛,(当然)有传言称它被赋予了某种魔法的力量,拥有它的人将战无不胜。


然而不幸的是,魔法没有告诉纳粹,1945年4月,在一场激烈的战争后,美国陆军第三、第四十二和第四十五步兵兵团将占领这个城市。


圣矛,又称为朗吉纳斯之矛,现藏于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宫殿。© wikipedia


由于纽伦堡的象征意义,它被盟军选择成为审判纳粹战争罪行的地方,即纽伦堡审判。


所以,毫无疑问,纳粹相当在乎他们所谓的那个“第一帝国”,当然也别忘了,这个帝国是被拿破仑打败而走向终结的。自然,当法国人失利时,又将是另一番场景。


而这些将我们带入了“第二帝国”。


无需赘述过多细节,在经历了动荡的19世纪后,1871年,普鲁士——德意志最强大国家——的国王在将领们的骁勇善战和宰相俾斯麦的纵横捭阖下,打败了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统治下的法国人。之后,在普鲁士大军依旧占领巴黎之时,普鲁士国王于凡尔赛宫加冕成为德语区国家的领主和皇帝。


普鲁士王国(红色)领土最大范围(1876年吞并萨克森-劳恩堡后)。© Britannica


街头巷尾无不在谈论神圣罗马帝国的复兴。仅仅把这个新国家命名为“德意志帝国”或“日耳曼帝国”的行为就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那个被法国人推翻的旧帝国,现在又在击败法国人的基础上重新团结起来东山再起,而两次的对手都是拿破仑【推翻神圣罗马帝国的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而在普法战争中被打败的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前者的侄子,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Charles-Louis-Napoléon Bonaparte),译者注】


屈夫霍伊瑟的纪念碑,约1900年。© wikipedia


最具象征意义的例子是(这一时期修建于)屈夫霍伊瑟(Kyffhäuser)的纪念碑,它是德国第三大同类纪念碑。纪念碑上,沉睡中的国王巴巴罗萨庄严而肃穆,在他的上方,国王威廉一世(Wilhelm the first)仿若从群石中破土而出,象征着预言的化身和国家的救世主。


尽管如此,此时德意志人没有想到称这个帝国为“第二帝国”。是的,这个政权确实与过去有相似之处,但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主权的现代国家。这是一个冉冉新生的帝国,并且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二代。


然而,1918年“第二帝国”的灭亡让许多德意志人想起了拿破仑时代,当时德意志帝国土崩瓦解,受到外敌的打压。正如之前提到的,他们将此时视为另一个过渡期,一个没有国王的时期。从本质上讲,普罗大众——尤其是那些反对民主制度的人——开始寄希望于一个新的帝国。


正如范登布鲁克所言,“第三帝国”是前两个帝国的传承者,如今二者都被视为是德意志统一命运的轮回。而这个第三帝国即不像神圣罗马帝国或第一帝国那样是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也不像德意志帝国或第二帝国那样包括所有讲德语的民族,相反,它还将包括奥地利和波西米亚(当时属于捷克)在纳粹的民族赞歌“全能的德国(Deutschland über alles)”中,明确提及了该地区的范围,第三帝国的统治范围南起意大利北部(如今天所见),北至波罗的海,西及荷兰,东抵爱沙尼亚。


所以在自封了“第三帝国”的头衔之后,纳粹成为德意志民族历史的一个自然延续,甚至实现了预言。这也让他们与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德意志帝国建立起了一脉相承的联系。


当然,感谢所有人,也包括他们自己的国民,让这个“第三帝国”并没有像纳粹期待的那样国祚长久。




文/Nasser Ayash

译/药师

校对/左致使、Rachel

原文/www.todayifoundout.com/index.php/2022/07/if-hitlers-regime-was-the-third-riech-who-were-the-first-and-second/

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药师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往期文章: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西文学术书1元起拍,点击阅读原文入场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