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这一波的房地产维权?

2023-05-20 星期六


直面这一轮调整以来房地产维权问题。全国的咱就不看了,没办法搜集那么多,仅看深圳一域,一斑窥全豹,都差不多。


大略搜罗了一些比较显著的维权事件,2021年以来至少30多起,加上一些不那么显著的,50起是打不住的。如果你有买房群,那么就会发现,很多“买房群”后来变成了“维权群”。


这么说吧,过去3年,基本上深圳入伙交楼的楼盘,七七八八都陷入了“交楼即维权”的风波(似乎只有西丽几个盘交付的口碑还不错),涉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对抗程度之深,都大大超过了2008年那一次调整。


我将之形容为“全行业交楼大滑坡”,这是我们首先要正视的一个基本事实,问题比想象的严重。和1993-1994那一次相比倒还不如,因为得益于监管,还不至于会产生明显的烂尾楼——有一部分事实上是“烂尾”了。



01

怎么看待这一波的房地产维权?


市场流行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维权和房价跌有关,如果房价涨了就没这些事了,这是最主要的一个通行看法。另一类是,开发商毫无道德底线,是奸商,卖楼赚了钱却搞这些烂交付。


两个都有道理,但都难以解释这一波的特征。


对于第一个观点,我自己的看法一直很简单,坚持并捍卫“契约精神”,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保障。基于这一精神,因为房价下跌而展开维权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是买方违反了契约,没有人保证你买房不跌价。


但如果你去细看,这一波维权的主要特征难说是房价下跌,反而交付安全和交付质量的问题更加突出,类似像无力交付、预售监管资金被挪用、楼盘质量严重缺陷等等,引发了更为激烈的对抗。这是行业要坦承并正视的,不能各站各方说话,互朝对方泼脏水。


这一问题,不管是在房价跌还是房价涨的时候,买房人其实都会维权,因为这是卖方违反了契约。这样的维权,应该得到认同,谁买到房子如果是这样的交付,他也会维权。人同此心,道理就好讲明白。是以,在这一点上,我不认同上述那种“房价下跌论”,确有一部分,但显然解释不了全部


而对于第二个看法,我认为没有太多意义,也不是事实,首先它是一个道德范畴的问题,其次,如果一个行业某一两个开发商如此交楼可以鞭挞其道德水准,但如果全行业都是如此,那就绝不是道德问题可以解释得了的为它违反了基本的市场竞争逻辑,在竞争中,你的商品和服务很差,会很快被同行淘汰,所以如果企业想在市场血河里站住,就只能选择把活儿干好,获得更多客户。


所以正常的市场,企业一定是互相比拼着做的更好,或者是有落有涨,但不会出现全行业一体化滑坡。


今天这个房地产全行业交付大滑坡,根本不是道德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开发商因缩表导致无力兑现交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市场各方的对话/对抗方式,也直接影响着管理部门应该选择的政策取向。


行业先前强调了一个看法,限价的缘故。我在2018年深圳推行加强版“限价令”的时候也撰文谈到过,限价会削弱企业的利润,进而造成产品质量下滑。以今天的市场反应来看,应该说还是站得住,但不足够解释了。


为什么这么说?限价会扭曲价格信号,带来商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这个道理不需多讲。但是,如果我们考察限价政策的历程会发现,仅仅是限价政策,确会导致交楼质量下滑,但绝不至于像今天如此大面积爆发甚至交不了楼


对比来看,一开始的限价政策是最狠的,因为只限开发商的房价不限政府要收的地价,这方面最典型的是龙华金茂府,没赚到钱,交楼也爆发了维权,但没有今天的可怕。


客观说,这样的设计对开发商是“不公平的”。后来的限价政策,政府也做了“退让”,各地推行了“房地联动”,也即:地价房价一起降,在卖地的时候,政府在官定开发商未来楼盘价格的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地价溢价率(低于15%),这样在削薄开发商利润的同时好歹也给到了一些空间——类似搞代建。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2.0版的限价政策,是完全不至于导致深圳房地产的整体交楼水平还不如金茂府的,退一步说,就是比它还略低,那也不至于每个楼盘交次楼,业主就集体扯T幅维权一次。


但事实偏偏是这样了。



02

更深层的理由应该是房地产企业集体的“大缩表”所致,史无前例的“大缩表”导致开发商没有能力保质保量的交楼,包括一部分头部在内


在先前顺周期的时候,开发商的操作有多夸张?如果大家不那么健忘,会记起,比如在进入北上广深这些超级城市买高价地的时候,有激进扩张的开发商会直接讲,这个项目亏钱也要干,因为这是战略性的进入,先占个坑,让大家知道我们来了。


大家都是上市房企,都是要奔千亿、冲3000亿的,说出去你还没有在北上广深有项目,腰不硬。


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


但2020年末“三道红线”的推行,导致房企出现流动性大危机,资产负债表一夜之间完全坏掉了。


对房企而言,“三道红线”相当于是提前索债。要满足它的要求,老板们发现,手里的钱还不够还贷款,只好被迫缩表。而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展开的大调整,开发商进的钱赶不上出的,越来越不够还贷款,开始暴雷……一直到今天,可以说这个大违约风波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这个过程前后,开发商从原来的借贷扩张,转为现在的裁员降薪还贷款,抠成本是第一位的事情(这跟居民端现在是一样,节衣缩食还贷款)。


抠成本还不行,就得动其它资金的主意,如提走预售监管资金,走一步看一步……搁1993-1994上一轮,去年7月波及数百个城市的楼盘,实质上就是烂尾了,只是后来是又给他垂死病中大力救起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港股、A股上市房企的降薪情况。2022年51家A股样本房企的员工成本整体下降16.17%,最大降幅68%;56家港股房企员工成本8.21%,最大降幅67%。


我上次也做了一张图,亏损超百亿的上市房企达到13家,一共亏了超过2100亿。


2021年以来,所有的房企都处在这样的困境里,不论头部尾部,也不论上市非上市,都一样没有钱。


暴雷的不论,好理解。头部上市房企为什么也会交付不给力?因为大家都在缩表,有人说“国央队”一直在托底,他们拿地的钱哪里来?又要给城市托底,又要确保上市业绩过得去,可不得千方百计的从其它方面抠出来。本土非上市房企是“最后一道闸”,一样不好过,民企除了银行没有什么融资管道,房子一旦不好卖贷款都难以还得起,也只能是往死里抠成本。


但由于大量的民营非上市房企公开信息不透明,外界难以第一时间获得企业财务数据,一旦违约爆发引发的问题将更为麻烦,因而他们现在的处境反而更需要关注。

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好转?那一定是跟着开发商的财务危机走,财务有好转交付就会好转,要根本性的好转,那一定是这一轮缩表出清完成。买房人在其间没有过错,但是,在这个行业缩表出清完成之前,交楼质量恐怕都难以真正的好起来。


由此,我认为,有必要警惕,我们现在看到的房地产交楼大滑坡有可能可能会长期化。而且,买房人和开发商之间的对抗,也会逐渐的走向无解。只有少数开发商有能力,大部分开发商现在看来都可能会陷入一场长达数年的缩表痛苦中。


要认真的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是管理部门更加积极主动的介入,不能再被动的应对,这是买房人的期待,也是行业的呼唤。


其一,不能再将之简单的理解为是房价下跌惹的祸,房价下跌只是加剧因素,这和2008有根本不同。


其二,确立一个较长时间的应对准备,没有迹象显示这一轮的交付危机会在短时间内结束。我依然提醒,非上市的民企是“最后一道闸”。


其三,最好是成立一个跨部门的房地产交付危机专门小组,进行专业化应对。没有必要任由买卖双方旷日持久的互闹互撕,及早让双方回到正常的生活和生产里去。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