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顶尖怀石 遭遇车祸现场

2022-09-12 星期一

上海的日料到底还有多少坑?记录我最近踩到的一个……HORITA堀田·小羽开在宝格丽酒店的裙房,风评算很好了,于是预定了2180一位的晚餐,准时落座板前。


桌上一纸餐厅的简介,略显褶皱,大致是说主厨是一位日料天才,开出了上海最早的本格怀石料理,还曾是日本领事的御用餐厅。

开餐前点酒,葡萄酒的选择很少,于是选了配餐最保险的香槟,可是,慢着,为什么标记来自新西兰?我问服务员:“香槟都出自法国的法定产区,你确定没有搞错?”“没错呀,我们的酒单一直是这样的……”

好吧,不争辩了,请她把酒拿来,确定是我们常喝的香槟没错,跟着服务员又问:“请问你们需要一个冰桶嘛?”香槟进冰桶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这还需要问嘛……这侍酒服务,令人哑然失笑。

我只好把期待放在当天的料理上,象征季节风物的八寸开场,用到了日本传统的虫笼,夏天用来防飞虫的,饰以芒草一根,电子蜡烛透过白萝卜灯发出幽幽的蓝光,恕我欣赏不来这摆盘的审美。

五盏小品:鹌鹑蛋渔泥、茼蒿配舞茸、烤无花果和碳烤西京银鳕鱼,滋味并不精细,只能说平淡无奇,银杏叶下一组秋天的果实:核桃板栗、松子南瓜也只是简单的堆砌,没有细致处理。

跟着椀物,按照高级日料的传统,喷一层水雾以表达食材的新鲜和主厨的心意,但今天这汤碗上并非细密的水珠,而更像是水渍吧,更加令我意外的是,去拿盖子,竟然不是温热而几乎是凉的。

当晚的菜单上写这道是秋海鳗,但我们吃到的却是鲷鱼,师傅解释说因为当天偶尔进到了好货,“是来自爱媛的甘鲷,吃橘子饲料长大,鱼肉天然带柑橘香呢!”国内日料神秘莫测的进货渠道我并不了解,只觉得这鱼肉发柴,柑橘类香气更多是来自柚子皮吧,菊花也很香。

下一道是向付,酱油碟先来,但刺身等了很久,奇怪当晚板前的十个座位共坐了八位客人,并没有全满,可师傅们还是忙不过来的样子。

眼看着师傅匆忙切出的生鱼片,载着小舟而来,这器物也谈不上美观……

当天的金枪鱼不错,大脂肥润,赤身鲜酸,大竹荚和金目鲷是正常水准,但鱿鱼的吃口偏硬了。  

一道甜虾寿司,捏得很随意的样子,虾不大,舍利倒很大,米粒吃口稍显绵软,我问这是哪里的米?师傅一脸茫然,模糊答说是日本的米,就转头去忙了。

师傅们可实在太忙了,几乎无暇跟客人沟通,我们只好一边对着空盘干等下一道菜,一边看他们在料理台前手忙脚乱,连N95口罩从鼻尖滑落都没顾得上去扶。

总算等来了海胆,品质不行,略微腥气,我还吃到了一粒碎海胆壳,问女将这是哪里的海胆?答说是长崎,奇怪,国内用到的海胆一般产自北海道或者北朝鲜海域,很少听说长崎的,我后来特意查了一下,长崎确实出产海胆,但那是一种罕见的赤海胆,我们吃的,应该不是,可能是从长崎的海鲜市场进的货吧?

每道菜都要等七八分钟的样子,以至于下一道鲍鱼料理厨师急促炒出来,索性绕过女将,亲自端给我们——大连的两头鲜鲍,调味寡淡,肝酱也淡而无味,是不是师傅太急了忘记放盐?

烤黑喉鱼蒸蛋,虽然加了鱼翅显贵价,但鱼味很闷,蒸蛋也没入味。

强肴是牛柳一片,自己倒牛尾汤烫熟,我已经无意跟师傅讨论这是日本还是澳大利亚的和牛……

雪蟹本应鲜甜,这里只咸不鲜,而葡萄却很甜,整个味觉分裂。

食事的米饭里拌进了牛蒡、豆腐皮和鸡头米,吃得还算落胃,但配的竟然是平价的秋刀鱼和寻常三文鱼子,我也只好无语。 
味噌汤出奇咸……

餐后水果的品质让我想起了东航休息室的果盘,特别是两块生青的蜜瓜,不要说静冈蜜瓜了,感觉就像楼下水果摊买来的便宜货。 

和果子是店里自己做的萩饼,日本秋天常见,这里把传统的糯米换成了小米,很奇怪的口感,我放弃了。

收尾一盅抹茶,直叫人怀念黑木女将的优雅出品……而这家店的女将,整晚都在我们身后来回穿梭、大呼小叫,把怀石店的气氛硬生生搞成了居酒屋,进出包房上菜的时候,还能闻到飘出的香烟味道,但那已经丝毫都不重要了。 

高级日料粗疏至此,我心里只有四个字:礼坏乐崩。

相关阅读:
内地的日料已经疯狂至此了吗?

更多生活片刻欢迎关注微博:吃心一片儿
更多美食,请进入一片吃心主页: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