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啥豪宅?这届年轻人已经回乡盖别墅了

2021-11-30 星期二

「好好住」新栏目

中国特色生活实录:我们在这里,有态度地活

 vol.05 回村建房的非专业年轻人 


提及「农村自建房」,很多人都会自带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它不够洋气,不够特别,千篇一律,很多房子都仿佛靠着同一张设计图在原样复制。


· 百度搜索「农村自建房」的结果


抛开一些建筑师的返乡个性之作,大部分的农村自建房,即便「豪」得宛如城堡,似乎也少了些独树一帜的精气神。



然而,就在最近两年,我发现不少特别的「三无版」平民自建房正在慢慢涌现——无专业建筑师、无专业设计师、无专业装修队。


听上去有点「草台班子」,但他们却在重新定义着中国农村自建房的样貌。



“别人以为我住别墅,

其实我住的是村屋。

@枕小路-Kimchi | 坐标:广东佛山 | 五层

房屋面积:300㎡ 整体花费:80w


我们决定重建村屋,是因为家属家的老宅被判定为倾斜危房。2017 年底开始动工,2019 年正式入住。


无论是外立面还是室内设计,整栋楼都是我和先生俩人共同设计。结构上基本由先生设计,我则主要负责室内的软装(我是视觉设计师,也算是跨界建房子)



我们这里的村屋,多是握手楼,房与房的间距很近,所以在整体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尽可能引入更多的自然光。


而家人们也很喜欢植物,所以在主要楼层保留了大阳台和落地窗,保证采光和种植空间。



关于自建房,之前我们了解不多。也是从打算拆旧起,才去了解报建规则、收集家人需求,好多基建知识,是从那时候知道的。

 

因为希望家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外观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内部装修反而沿用了很多老家具,总共花了 80 多万,非常经济。


<<向左滑动,解锁更多空间细节>>


房屋内部一共五层,四五楼是我跟家属两个人住,楼下是父母居住。


父母的年代,有属于父母的审美和回忆,所以楼下的设计是完全按照父母的审美而行,木质家具,中式摆设,要符合他们的喜好和习惯,不能把我们的想法强加。



虽然双方风格有差,但我们都以彼此尊重为前提,多沟通,多理解,毕竟没有谁规定一个家必须风格统一。不过也多亏楼层带来的自由度,现在我们很好地做到了——既能住在一起,又能使用各自独立的空间。



当时身边也有朋友不理解,我搬离市区住进村屋,上班通勤往返需要花费 3 个小时,听上去就很累。


但自从我搬进来之后,一开始虽然不适应,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对村屋渐渐从抗拒到习惯再到喜欢。再后来,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周末不太去商场逛街,更多时间用来宅家养花或户外活动,有了更多生活上的慢体验。


<<向左滑动,解锁更多外立面细节>>


总之,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平衡。设计的时候,要平衡自己和家人想法;施工的时候,要平衡效果与成本;搬进来之后,要平衡工作与生活。


这个过程当然累,不过每次夜晚回家,看见村中亮起的家,我都会很臭屁地想:呀,谁的家这么漂亮?




“我全靠网购,

回老家盖了一栋楼

@二公主号 | 坐标:海南 | 三层带露台

房屋面积:380㎡ 院子面积:220㎡ 花费:160w


因为厌倦了大城市的喧嚣,2016 年我和先生离开了生活 10 年的广州,回到海南老家,决定把时间留给家人,过一种慢节奏的生活。


2017 年,我们筹备在家乡的土地上,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


· 房屋全景,可见与周围其他自建房的差别。


海南大部分乡镇的房子,基本是自建房。风格很固定,半红瓦顶带些中式风格,那么多年看着也习惯了,但我和先生还是希望它更现代一些。



一开始,家里人不太接受。但不顾别人的否定,我和先生只好一边说服家人,一边硬着头皮上。

 

因为我有一些绘画基础,就没选择找设计师。参考了许多外国别墅设计案例之后,在尊重当地传统与家人理念的基础上,有了家的雏形。

 

<<滑动查看屋主手绘户型图>>


然而相比设计,建房子的过程其实更操心。


这个过程里,我深刻体验到:想要建一个不太一样的自建房,难度系数非常高。设计、地基、框架、水电、硬装、软装……每一个环节都相当于从零搭建,即便与工人师傅沟通过无数遍,但在施工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



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们没有请本土设计装修团队;由于当地市面建材选择少,我们几乎靠网购盖了一栋房子;因为施工水平有限,我们干脆轻硬装重软装,只为降低施工难度……


顶着不少压力,最终完成了这座屋子的建造。



房建好后,许多人才意识到原来自建房的可能性不只是惯常认知里的那种。甚至有不少朋友还想参考我们家的设计,盖一栋一样的。


在千篇一律的传统自建房里,其实有不少人开始想去做些不一样的尝试。这时我都会告诉想抄我家作业的朋友:大胆跳出固定的思维框架吧,你们肯定都能比我盖得更漂亮!


<<向左滑动,解锁更多空间细节>>


现在家的外貌看上去很新,其实我搬过来了许多结婚时父母为我添置的家具。我始终相信,家是为人服务的。家是新家,但有不可替代的旧物才能感到安心。


·客厅紫檀三人罗汉椅,是父亲设计并指导木工师傅做的。


现在家里人搬进来后,住得非常舒适。之前他们的疑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建房子这件事情上,因为我们走了一条不太主流的路,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会更多。但我个人认为,随着年轻人回乡建房越来越多,这最终会成为一种趋势。




“年轻人纷纷去城市,

我却选择卖房回农村。

@陈小踢 | 坐标:浙江台州 | 三层外加一个阁楼

房屋面积:350㎡ 院子面积:30㎡ 花费:120w


我家农村自建房,是在一座浙江十八线小城。

 

旁靠杨梅山,村口有大河,上班车程 15 分钟。一家三口,周末带娃河里捉捉鱼,山里摘摘花,离自然很近。



决定回到老家,是在 2016 年。我们卖掉了市区的房子,返回家乡,正式开启了自建房的改造。


理由很朴素,我想要一间做手工的工作室和衣帽间,我老公想要一个独立的小院。


·家中的阁楼,专门开了一扇能看见山的圆窗。


房子 2017 年开始动工,因为是新农村改造,设计图是城建局出的,外观是村里出钱做的,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对内部结构进行改造。



听起来限制多,但房子的外立面并不像别人想象中的那样不够洋气。其实现在浙江的很多农村自建房都挺漂亮,早已不是很多人传统认知中的样子。



虽然村里出了部分钱,但因为预算有限,我们没有请设计师。结果装修起来,我们才发现自建房的复杂性,简直比商品房大太多。

 

就拿我想要的风格来说,许多当地施工师傅都没办法很好地理解。那时我每天都疯狂刷好好住,想着怎么用实操性高又好理解的方法,让师傅最快明白我的想法。


<<向左滑动,解锁更多空间细节>>


血压升高的时刻很多,但入住之后一切值得。

 

毕竟打开窗户就能看见山,四季能装进窗景里。小朋友也能有更大的空间玩耍,能与大自然为伍。



不过,我也算不上是真的归园田居。因为离市区只有十五分钟的车程,我们的生活刚好达到了一种非常好的平衡——离热闹有一定的距离,但也不至于太过冷清。

 



之前有一款很火的像素游戏叫《星露谷物语》,它的故事设定很符合人们的向往:打工人玩家继承了爷爷的农场,离开格子间,回到田野,重建乡村。


今天提到的这些年轻人,似乎也部分复刻了这种方式——在城市工作打拼,回村建房子居住。


©《星露谷物语》


乡,是故乡。建房的土地,是儿时生长的地方。


离开乡村,重回乡村,在乡村建造一个突破制式的家。即便非专业建筑背景出身,但他们自身的理念,以及逆城市化的居住选择,无疑给中国乡建带去了一些新的可能。



就像小路家那栋醒目的白色房子,或许它看上去与周围的村屋格格不入,但我相信每一个路过它的人,都曾在内心由衷感叹:哇,原来村屋也可以这样啊。


好好住编辑部  |  策划

哆啦  |  编辑

互联网、受访人提供  |  图片



]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