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已经凋零的动画学派,却是世界影史上的一块瑰宝

2021-08-12 星期四
作者/撸串

也许正是因为南斯拉夫民族众多、仇恨不断的环境,正是因为那个独裁、冷战的年代,萨格勒布学派的动画才总是洋溢着对弱者的关怀与不屈的人本精神。


克罗地亚,坐落于欧洲南部的这一弹丸小国不为国人所知。

有些朋友可能听说过克罗地亚的旅游业发达,古迹名胜保存完好;《权力的游戏》曾在此取景;一些熟悉足球的朋友可能知道克罗地亚足球正处于他们“黄金时代”的尾巴上……

克罗地亚的球衣。。很卡通

不过,你可知道克罗地亚的动画界也曾有自己的“黄金时代”吗?

你知道在中国动画学派扬名世界的年代,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也有这么一个类似的团体吗?

你可知道该团体生产的动画片曾席卷欧洲各个动画、电影节,还斩获了奥斯卡吗?你可知道 “萨格勒布动画学派”吗?

Vukotic的《代用品》
获得了196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是萨格勒布学派的重要成果

《代用品》



一.“门外汉”的学步史

“萨格勒布学派”这一说法来自乔治·萨杜尔1959年的著作《世界电影史》。


“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有一个新的学派从1955年起推出了几位杰出的动画片作家,他们有的受“美国联合动画制片公司”的影响,有的受西方某些绘画风格的影响,但他们都有一种独特的和吸引人的想象力。”


 “萨格勒布学派”所指的并不是一群学者,而是一群同事,一群聚集在在萨格勒布电影公司动画部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萨格勒布电影公司旧址,成立于1953年

萨格勒布是克罗地亚的首府,动荡的历史下这块土地很难说有什么艺术的种子。克罗地亚民族自从定居在这片土地上之后,数个世纪都在诸强的夹缝中摇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后,克罗地亚才真正独立。

二战后,克罗地亚又加入南斯拉夫联邦,与其他南斯拉夫民族一同聚集在铁托旗下向着“理想国”的美梦进发。而萨格勒布的动画历史也就在这片至少在当时洋溢着浓烈共同理想的土壤上展开了。


南斯拉夫各成员国,红色的HRVATSKA便是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约就在旗帜中红星的位置。

然而,从纳粹手中光复之前,战争时期的南斯拉夫是全面禁止动画创作的,后来电影公司的成员也多是从广告、报刊行业半路转行的。这批冒冒失失的艺术家就这样把自己赶上了架,仅凭借着一腔对电影、动画的热情与对解决问题的执着,开始了对动画的摸索。而萨格勒布的动画史实际上也是这批动画作者蹒跚磕绊的学步史。

从零开始的尝试是困难的,但他们的执着也令人叹服。

1949年,一伙在报社工作的年轻人萌生了制作动画的想法,对动画一窍不通的他们买了从萨格勒布到卡尔洛瓦茨的火车票,靠一路上研究经过每个电线杆的间隔时间来参悟动画的秘诀。

因为没有工作室,他们只能在一间仅拥有原始工具的公寓中进行拍摄作业。萨格勒布的动画就这样起步了。克罗地亚政府1951年成立的杜加电影公司虽然在次年的经济衰退中垮塌,却提供了经验与人才。到了1956年萨格勒布电影公司的动画部门成立,南斯拉夫的动画业也算是正式进入轨道了。

萨格勒布电影公司的标志

全世界仅此一家的动画巨鳄迪士尼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们的行业标杆。但动画部的这些人实在太穷了,以他们的财力远远达不成迪士尼圆润、顺滑的标准。

耳、面、手、身。《木偶奇遇记》中男孩变驴的步骤明晰、过程顺滑。

《牛仔吉米》1957

《牛仔吉米》虽然已是萨格勒布学派作品中较接近迪士尼风味的,但可以明显看出其中动作与自然、写实相差甚远,反倒转向了另一种风格。

但是,有趣的事发生了。

南斯拉夫政府引进了一些外国电影刺激消费,其中电影《人生曲》中穿插的动画段落引起了电影公司中一部分人群的注意,他们悄悄将这个片段私下放映了许多遍,才将胶片送回。这可以说是第一部进入该国的动画作品。

《人生曲》动画片段

这个动画片段与《木偶奇遇记》相比,完全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

它代表了50年代兴起的“UPA”(美国联合制片公司)风格。迪士尼追求的是更多细节、更仿真的造型和更圆润、流畅的动作设计;而UPA追求的则是简约化的造型、更“有限”的动作设计。

这种风格有一种天生的优势——便宜。


1966年的《苍蝇》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有限”的动作设计:当角色的某个身体部分运动时,其他的部分往往是保持静止的;一些动作实际上是由摄影机的运动代替的;通过减少每秒的作画张数来削减运动的细节。

这种节约成本的技法改变了全世界的动画产业。

对于新兴的、存在巨量人才空缺的电视动画,“有限动画”以其低成本优势占领了市场,从汉纳巴伯拉公司的《摩登原始人》到《辛普森一家》,这种节制、有限的动画风格流传了下来。而日本也在更“有限”的电视动画中走向了自己的风格。



而在萨格勒布,成本的降低也让这些动画门外汉拾起了信心。在1967年的剑桥动画节中, Vukotic讲述了他们如何让制作一部十分钟的动画片从最初设计的一万五千张图画减少到四千到五千张,却让动作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


除了UPA,捷克的偶动画大师Jiri Trnka也对萨格勒布学派产生了影响


在“有限”动画的物质铺垫下,他们抛弃了自然主义的造型、动作,甚至抛弃了写真的音效和语言;抛弃了背景而换成了流动变化的“留白”,他们通过展现这些动画中才存在的规律,才最终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和吸引人的想象力”。


Dovnikovic-Bordo的作品《学走路》(1978)仿佛就在讲述这群艺术家寻找自己道路的征途。


二.花样百出的“大杂烩”

UPA式的造型、动作简化,纵然给萨格勒布学派带来了方向性的影响,但作品风格的多样性才更像是“萨格勒布学派”的特点。萨格勒布电影公司的这些动画作者多是在其他艺术门类上有所建树的人,他们中有从事漫画业的、有雕塑家、有平面设计师和舞台设计师,还有抽象画家。

他们每个人的贡献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他们日常的作业也相对独立,少有集中紧凑的大型制作业,因而生产出了众多风格迥异的作品。


这使得萨格勒布学派的作品大多是短片,其中更有许多长度甚至不及1分钟的小品,这些短片体量过小,往往只能容纳幽默滑稽题材。


《OKAY!》是荤段子


《祈祷者》是冷笑话

更多短片是实验方向的:有像《代用品》这样在造型上尽所能抽象,但仍在讲故事的;有像《萨蒂迷狂》这样纯粹为音乐伴舞的;还有如《日记》一般在“动”上穷尽了花样。这些努力都为动画世界开拓了疆界。


《代用品》中的丰韵女人和臃肿男人


《日记》中字母乱舞的场面十分壮观。



《堂·吉诃德》的作者Vladimir Kristl在动画中延续了他抽象画的理念。其中堂吉诃德的造型几乎是一根垂直的线,已无法辨认出眼口鼻等人类特征。片中,嗡嗡如蚁虫般盲目乱窜的人群才更像疯子,而堂吉诃德是他们的审判者。


众多艺术风格也流入了电影公司的大缸中。这部《臆想症》便体现了浓厚的表现主义风格。



喵~~


《死红面具》取材自推理小说鼻祖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也制造了类似的诡秘氛围。


70、80年代以来,南斯拉夫宿命般地一步一步踏向恐怖的战争泥沼,铁托死去,民族主义燃起,艺术家与政府的对立渐渐加剧。


这种对立使得动画片的生产量逐年走低,甚至到了1982年,所有艺术活动都被禁绝了。这时期的作品多沉浸于忧郁、惶恐的基调中,相当一部分动画或隐晦或直莽地表达了政治上的担忧。


《鱼眼》是一部骇人骨髓的反战动画。渔夫与鱼类之间的屠戮阴森又血腥。很不幸的是南斯拉夫日后真的陷入了这个恐怖的预言。


下面的这部《二等车厢的乘客》,是站在南斯拉夫生命的尾巴上,对整部南斯拉夫历史的回首。弹指之间的三十多年伴着热闹音乐乱哄哄地在车厢中重演,旅客兴冲冲地上车,目睹渔夫、牛仔、外星人、足球运动员在车中跑来跑去,然而列车开往的终点站却只有一片荒芜。




三.败也“南斯拉夫”

前面提到的UPA式的简约造型与”有限“动作,曾在五六十年代席卷新兴缺人的电视行业,对低成本的追求使许多电视动画与动画广告都在粗糙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萨格勒布的动画则避免了这一点,因为萨格勒布的动画几乎与商业绝缘。南斯拉夫的融资体系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虽然创作者可掌握的经费有限,但他们至少不会因为失败的作品流浪街头。


在这种环境下,萨格勒布电影公司的动画作品多以在动画、电影节上获得名次为创作目标,只有像《Baltazar教授》这样的系列儿童片曾有小规模出口。


疯狂秃学家Baltazar


他们确实在这个目标上表现出了造诣,萨格勒布的艺术动画精通各个艺术节的门窍,截至六十年代末,他们的100多部影片获得了80多个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然而当克罗地亚从90年代的战争泥潭中爬起,电影公司改组之后,萨格勒布动画的前景却从此陷入了僵局。艺术动画没有成本制作,商业动画又卖不出去,这样的窘境与上海美术制片厂90年代的窘境何其相似。


上海美术制片厂也曾创作了不少经典动画


“南斯拉夫”这个充满争议的造物给各族人民带来过理想的热情,当它死去时却留下了满地疮痍。但不得不说,萨格勒布动画确实从它的激情与特殊体制中成就了自己,当这栋大厦轰然倒塌时,萨格勒布动画的国际声誉也随它一起逐渐流失了。

但是花开花败毕竟是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萨格勒布动画有过辉煌的年代,虽然已渐渐远离舞台中央,但他们的优秀作品依然在流传,优秀的创作者者还在学校任教,年轻人也在新世纪继续创作出新作品……他们对动画探索的执着依旧照亮着后人的路。


这部《镜中的混沌》是1996年时对电脑制作动画的尝试


并且,也许正是因为南斯拉夫民族众多、仇恨不断的环境,正是因为那个独裁、冷战的年代,萨格勒布学派的动画才总是洋溢着对弱者的关怀与不屈的人本精神。


在他们的动画里,小人物面对冷酷的环境时总是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下面这部《动人爱情故事》中主人公那一声一声坚决的“格洛莉亚”是能够穿越媒介、穿越时空、直捣人心的。


也许“南斯拉夫”已成往事,也许萨格勒布学派的落寞已经是实事,也许中国动画也永远地失去了那个美好的年代,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注定走向凋零。

但我们曾经拥有的,不就是永恒吗?


《动人爱情故事》


- END | 动画学术趴 -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