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动物园景色如画的动物场馆,我觉得缺了什么?

2023-04-10 星期一

点击蓝字关注

方便找文看

动物园名称

杭州动物园 

本文参观日期:

2023-03-29

本文首次发布日期:

2023-04-06

参观花费:

门票20元

(2023年)

杭州动物园我来过好几次了,这座1975年建成开放的老牌动物园,我每次进来都不禁感叹:简直太美了。
杭州动物园大门

这种美,它是一种有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美。园内早期场馆极具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特别是位于西湖风景区,所具的气质、很“杭州”。
杭州动物园地图墙,也有年头

园林庭院风格的珍禽馆

如果顺时针参观,首先会看到的“珍禽馆”石头。
杭州动物园动物场馆名字用石头刻字表现

沿着一旁石路,小桥、池塘、长廊、湖心岛、影壁墙映入眼帘,姹紫嫣红、怪石嶙峋遍布其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庭院风格的场馆。
珍禽馆的小桥长廊

墙壁上的浮雕:“松鹤延年”和绿孔雀

倘若把聚焦水面的目光上移,便能发现树枝上停栖的鸳鸯,这一幕一下子让我想起:鸳鸯不仅会游水,还会飞、能上树啊——我在大多数动物园看到的鸳鸯往往就在水里游来游去、或在岸上休憩。

一树鸳鸯,五彩斑斓的是公的(长得好看讨雌鸟青睐),灰不拉几的是母的(孩子便于隐身保护自己和孩子


野外的鸳鸯不光能飞上树,还利用树洞筑巢繁殖——如果鸳鸯无法表达这些行为,游客也就看不到、想不到鸳鸯会上树了。
鸟鸣阵阵、鸳鸯戏水,颇有意境

池塘,好看的景致本就是一种美的体验。

在长廊里、树荫下观察各种鸟类,尤其夏天可以起到遮阴作用,同时给人带来一些幽静之感。
长廊下还能避雨呢

池塘的一侧背景做了“视觉屏蔽”

池塘挨着动物园主园路,要是站在池塘边、透过背景的树丛看到外侧主园路上的行人,多破坏景观啊。做了一排竹篱笆墙,把树丛间的空隙全部遮挡,游客便看不到主园路上的人群,眼前只有近景游弋的黑天鹅和远景茂密的树丛。
外面的道路、人群,全遮挡住了

竹子,源于自然的材质。“本色”出现的竹篱笆可以很好地融入自然景观,用它遮挡后边的路和人群,使得游客眼前保持一个完整的自然场景,巧妙实现了“视觉屏蔽”的效果。

杭州动物园另一处游禽湖,也使用了竹篱笆遮挡人工痕迹


不过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一定就适合动物需求。


像池塘边、湖心岛的石头驳岸,看着颇有美观,却让岸边与水面有了些高度崎岖,鸟类登岸费劲。岸边需要做斜坡、倾斜到水里的树干,方便水鸟走
这种驳岸不方便鸟登岸
杭州动物园游禽湖的这种斜坡岸边对鸟类是方便的

长廊下看犀鸟干饭

长廊下的观察窗,能看到蓝孔雀、花冠皱盔犀鸟、双角犀鸟、灰鹦鹉等。

灰鹦鹉、花冠皱盔犀鸟

我不了解这排笼舍最早是什么样子,现状是内舍+外笼舍完全打通,一个外笼舍通着两个内舍,呈“凹”字形。长廊下的玻璃挨着“内舍”这侧,游客只能从这侧观察。
这排笼舍在长廊下,水塘旁
还有面八边形的玻璃,不知以前就是个拱门、还是拱门形的笼网

我注意到,靠近玻璃这侧“内舍”地面大都铺了沙子或树叶,外笼舍地面为草地,鸟们可以接触多种材质的地面
花冠皱盔犀鸟笼舍

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活的,它们每时每刻都在生活,每次去看它们做的事情,吃喝、睡、探索、玩耍......可能都不同。


这次我就遇见双角犀鸟吃东西,满满一大盆饲料就摆在玻璃附近的地上,它就在边上吃。
双角犀鸟干饭中

最开始,它先拣出来几条面包虫吃了。盆里其余还有特制“窝头”块、葡萄、香蕉块、西红柿块、火龙果块。我又看它一块儿一块儿叼火龙果吃。
叼火龙果。长嘴像一双筷子,精准地夹住吃的

它专门找火龙果吃,连吃了十来块,都是火龙果,吃完了之后就蹦蹦跳跳离开了。

食物放在面前,它有选择的,先把喜欢吃、想吃的挑走了;也不是一下子把一盆吃的全干完。观察这些,蛮有意思的。
听,有小朋友说:原来它是这样吃东西啊~
穿过长廊,另一排室外笼子也是各种鹦鹉,还有白冠长尾雉等雉鸡。


展区的信息传达,该有整体性

池塘(鸳鸯、天鹅等游禽)、长廊(孔雀、犀鸟)、室外笼子(鹦鹉、雉鸡)组合为了一座“庭院”,从建筑上看是一个整体。
这个馆,可能是两个馆的组合:回到了主园路后,再往前走走,另外一条通往长廊下的小路旁一块石头上是“鸳鸯池”

珍禽馆-鸳鸯池有许多鸟种类,但从【展示】角度看,我觉得这儿更像【养鸟的地方】,而不是【展区】——单个或多个动物展示单元按照一定的线索构成的展示组合。
饲养展出鹦鹉、雉鸡的室外笼子

每种鸟只是各自独立的元素,被凑合在一起——有的鸟在水里游,有的鸟在树上,有的鸟主要在地上走......通过这些鸟类对比、讲述不同类群的特点,或展示鸟类的多样性——没这些意思,根本就没被保护教育工作者整合成一条清晰的线索,用这条线索串起整个珍禽馆讲述一个完整的信息,没有。


树枝上的红绿金刚鹦鹉,地上走的白冠长尾雉。按生态类群分,一个是攀禽类、一个是陆禽类

况且“珍禽馆”中的“珍禽”为何意,都没展板解释。


尽管馆内有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鸳鸯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却还有蓝孔雀、黑天鹅这样外来引入、大量人工养殖的观赏鸟类。什么样的鸟算“珍禽”呢?因为野外数量稀少,还是经济价值高啥的?


不如直接叫“鸟苑”之类的名字。
很多公园景区甚至校园里都养的黑天鹅,也算“珍禽”吗?


我们身边大多数动物园的展区大都如此。

可以去博物馆看看,省级、市级博物馆,甚至区县博物馆、一个小的陈列馆,他们每个展厅都是完整的展览
以浙江省博物馆基本陈列《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为例,从史前时期的浙江开始讲述

展厅里边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文物,玉器、青铜器、陶器、金石、字画......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种杂七杂八的展品,都是作为展览的一部分,体现某个时期,或者某一阶层,某一个身份的人,那时候的社会风貌。


有的文物它可能单独拎出来是个“镇馆之宝”,可以有很多角度解读,但在一个展览里,它在与其他展品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展示主题。
这些陶器、石器陈列在一起,是为展示“上山文化”。如果没有展板介绍,观众眼里就是平平无奇的石头、陶罐

这点,动物园的展区/场馆很值得借鉴。这些动物凑在一起,应该是一个有主题的、有线索的完整的展览。


一个场馆,就应该是一个展览,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博物馆的展览会从“前言”开始,到“结语”结束。近年来动物园出现的新展区往往用展区导览图引入——有了导览图,便在体现展区是一个整体。

但我发现动物园的展区往往太“含蓄”。就应该把为什么设计这个展区、向告诉游客什么,所有的意图表达地清清楚楚,从开头就讲,贯穿整个展区,最后再来个结语完整的下来


老树之见

怎么串起来?举个例子:


从进门一开始,先有牌子介绍“什么是鸟”

珍禽馆入口


然后“鸟的生态类群”——池塘边有块牌子介绍“游禽”(天鹅、鸳鸯等都是游禽),长廊、外笼舍有牌子介绍“陆禽”(孔雀、雉鸡)、“攀禽”(鹦鹉、犀鸟)......

珍禽馆的展板我没拍照,拿这块涉禽区的展板说说吧:最左侧确实是对鹤的总体介绍——鹤的特点,现存鹤类有多少种、中国有多少种;

但另外两块内容就针对丹顶鹤了,放一起好像为了挤一挤版面,放一起反倒不突出主题。另,标题“鸡立鹤群”是何用意?“鸡”在哪里?形容鹤的词语太多了,干嘛用这不知所云的词......


其他几类走禽、猛禽这边没有的话也可以介绍一下并告诉游客园内哪几处场馆能看到其他几类鸟

猛禽笼的秃鹫


再穿插介绍“鸟类的特点”“为什么要爱鸟护鸟”等信息......最后,不要忘了“保护鸟类你可以做什么”。


这样,整个场馆传达的信息(旨在向游客展示不同生态类群鸟类的特点、传达保护的理念)就完整串起来了。

杭州动物园相当注重“不要投喂”的提示牌,除动物基本介绍外,其他为数不多的展板中“不要投喂”占了多数。这也是动物园需要一直传达的信息,“保护鸟类你可以这样做”中的重要一条,随便投喂对鸟类有哪些危害也应扼要说明一下


我认为,就珍禽馆现状,完全可以在相应位置增设展板和互动设施,实现这样的保护教育信息传达。
诚然,对于新建或准备改建的展区,主题和线索在设计之初就加入其中,可以设计更合理的参观动线、更优化的观察点、为相应信息创造更适合的出现位置。

我认为老场馆也可以试着利用现有格局梳理线索。这要考验我们保护教育工作人员的智慧和心思了。

场馆附近的野生“居民”也应当关注,像这只夜鹭,也是城市常见野生鸟类。毕竟动物园保护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关注野外


多种鹤混养,不做对比吗?

涉禽展区也颇有沉浸感,游客走在中间的栈道,两侧为涉禽的活动场、隐藏在这姹紫嫣红树丛之中。
涉禽展区

主要动物有丹顶鹤、美洲红鹮、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等。我看到明显的人工建筑痕迹很少,自然氛围营造相当不错。
蓑羽鹤活动场。背景假山后面就是主园路

涉禽展区背景的树丛和假山同样起到了视觉屏蔽作用,游客很难看出树丛后面有道路还是房舍建筑,连围网都难一眼发觉——暗色的漆,使围网很好地“隐藏”在了树丛中

虽然眼前森林场景与丹顶鹤野外栖息的湿地生境有所差异,但在动物园还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各种功能才是最重要的

有个地方,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白枕鹤与白头鹤混养在一个展区,我走过来,先看到白头鹤展板,此时距这块展板最近的是只白枕鹤。
起初,我也以为面前的是白头鹤,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其实是白枕鹤

这两种鹤名字一字之差,外观也有些相似:身上羽毛都是灰色,脖子上都有白色羽毛,头上也都有红色和黑色的部位。

白头鹤此时出现的位置略隐蔽,在展区深处的小溪边梳理自己的羽毛。
白头鹤。腿环用于个体识别
如果一个普通游客,看到了白头鹤的牌子,然后看旁边出现的白枕鹤、和展板图片上长得“差不多”,可能会先入为主、觉得眼前的就是白头鹤。

白枕鹤没展板吗?有,在栏杆的另一头,与白头鹤展板没挨在一起放。俩展板之间距离有点远,不是一眼就能看到两块展板。
我还以为展板是不是搞错了,再往前走走才看到白枕鹤的展板
为什么把这两种鹤养在一起?可能出于省空间,反正习性相似、各有一只养在一起方便也能作伴(社群丰容)。


从展示、保护教育的角度,可以怎样向游客说明?还真可以说说。
展区场景

第一,白头鹤、白枕鹤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都是涉禽,在野外生活在同一生境、分布范围有重合。

第二,这两种鹤长得有些相像。尽管白头鹤、白枕鹤身上都是灰的,头上都有红色和黑色的部位,仔细观察会发现明显差异。就以这两种鹤为例,教大家可从鹤身体哪几个特征辨别它是哪种。
放一起对比,发现差异了吗?

老树之见

在展板上,便要进一步指出和说明。


设计专门的展板介绍,两种鹤混养有哪些用意——从单一的动物,引导游客认识它们生存的环境

白头鹤、白枕鹤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有分布,这是保护区一角


再专门弄一块展板,把白枕鹤、白头鹤各放一张大图,标注它们身体不同部位的特征,用对比来表现差异。
类似这块,把几处身体特征逐一标注出来
表格描述的方式不直观,文字需要与图片结合


这样游客只要看一看,起码会知道这儿有两种鹤、长得不一样,还可以掌握识别它们的特征。


这也在引导游客在动物园里去【观察】动物,别只看两眼就走人了。

至于丹顶鹤和美洲红鹳混养,搞块展板《火烈鸟是鹤吗?》(当然“不是”),还能讲到分类话题,火烈鸟是红鹳目、鹤是鹤形目,虽然都是涉禽、大长腿,也有很多不同......

别小看了展板,真能起到一些很好的作用。


别说放了没人看,你啥都没做,让人看什么去?


展板的更新和滞后

说到展板,我这次特别注意到了一点: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了更新,原来一些“三有”(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提升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的从二级变成了一级。
(西太平洋)斑海豹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提升为一级保护动物

动物园的展板是否做了更新?

杭州动物园斑海豹的显然更新了。海豹池护栏上的斜面展板、海豹舍外墙上的大展板,均写着斑海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斑海豹展板
另一块也更新了

在小兽园,豹猫和狼这两种提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展板也已经更新。
豹猫展板
狼的展板

可是,貉也在本次调整中提升为了二级保护动物,但貉的展板就没改被遗忘了、被漏掉了?

写的还是“三有”,而且“三有”用的还是旧版本——《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已于2018年改称《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还能因为:二级保护的貉仅限野生种群,觉得园里的貉来自养殖场,就不能算二保吗?
仅限野外种群因为貉有大量的人工养殖用于生产皮毛,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如果有这种考虑,我倒想问一下:咱们动物园养这几只貉给人看、向游客展示,你们是想展示人工养殖的貉(能做皮草的那种),还是野生貉(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就现有笼舍环境来看,确实更像展示养殖场的貉,跟野外不挨着
赤狐也是提升为二保的物种,展板也更新了。笼舍环境与貉无二,甭管实际哪个亚种,看着就是“养殖的”、做皮草用的

可是,人工养殖的貉列入的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你这也没写啊。
这个问题不是纠结展板“保护级别”上怎么写,是有关动物园、包括饲养管理和保护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如何对待,让动物表达出、让游客理解这里展示的是“什么样”的动物
小兽园笼舍做的物理环境丰容,能看出对不同物种的态度差异。貉隔壁的豹猫笼舍,根据豹猫的习性增加了一点攀爬的栖架,绿植营造遮蔽处,挂在高处的巢箱......但我找不到豹猫在哪里
狼的笼舍,用修池子堆土、铺树叶垫材的方式,改善笼舍原有单一的水泥地面。家里养的狗都喜欢去草地上,不用说野外的狼了
浣熊笼舍原有假山,还有模拟的假树、树洞

其实我想多了:貉不止一个笼舍养了,展板一共有两块。其中一块没改,写的还是“三有”,另一块更新为了二级保护动物。
这块展板我没专门拍照,从一张照片上截的,虽不清晰,但能看出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几个字

就是疏忽了,只做了一块、漏了一块。不够认真、不够仔细啊。


老树的动物园回忆


中国的动物园千差万别、形式各样,记录我所到过的动物园,留存那些与动物园有关的旧闻轶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