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网格线
每个不知道寻人吧的人,都应该感谢生活,感谢你是个运气好的人。
因为你没有遇到过难事,说明你没有那么多仇人,那么多债主,更幸运的是你没有走失的亲人。但你可能不知道,早在2003年,就是在百度贴吧刚出现的第一刻,就产生了一个寻人吧。
中国如此之大,生活状况如此之多,有的人顺风顺水,一辈子无忧。但有的人就不一样,会碰见不要脸的老赖,恨他不能死在面前的仇人,以及找不到的朋友和恋人,不知道是死是活、失踪了的亲人。
所以寻人是个刚需,在寻人吧有39万的帖子,有8万人关注,每个帖子都是一段念念不忘的回响。
第一个帖子是一个人在发帖寻找广东的张桂林。
在寻人吧里所寻的人,主要有三类:寻仇、寻友、寻亲。
寻人吧只是百度2000多万个贴吧中不怎么起眼的一个,它既没有对外“出征”的历史,也没被“爆吧”的经历。但它在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却不算短,早在2003年,也就是贴吧刚刚开始运营的那一年,寻人吧就已经成立了。
在摄像头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的年代,寻找肇事逃逸者是缉凶帖子中最常见的情况。但如果你以为不会有人为其他真正人命关天的刑事案件发布追凶启事,那你就想错了。
因为不仅有人贴吧追凶,而且警察也在贴吧里面追凶。
湖北省谷城与郧西两地警方都曾在寻人吧上发布过征集破案线索的帖子。
有杀了人没偿命的“仇人”,自然也有欠了债不还钱的“仇人”。
而后者往往比前者要常见得多。在“老赖”这个词儿还未流行以前,贴吧中还称呼这些人为逃债者。
很多被拖欠债务的当事人拿着法院的裁决,却依然执行无门。
焦头烂额的债主们只好寄希望于“人肉”搜索。
一张张老赖们的身份证复印件几乎是这些债主们掌握的唯一线索
但有些人索债的理由就相当尴尬,比如下面这位转错账的朋友。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和钱挂钩,总有人在生活中追求一些金钱以外的东西,寻人吧里也不例外。
利益纠纷之外,你在这里也能看到不少人间真情。
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有人在一端获取财富,也会有人在一端失去财富;有人收获了友情,也会有人在寻人吧寻找曾经逝去的友情。
比如有人会寻找当年在同一个战壕里的袍泽弟兄。
还有人寻找昔日的同窗好友。
拨号上网时代的“见字如面”。
早期的贴吧用户大概还没有发明出后来的互联网话语体系,这些在21世纪最初几年里诞生的寻友启事,大多还保留着寻呼机时代简洁的语言风格。
寻友,自然也会寻男女朋友。有时不经意间跳出的帖子,会让你极度怀疑发帖人的目的。你以为他在寻人,其实他可能在写一段都市爱情故事。
有人则在痴痴地寻找11年前擦肩而过的爱情。
常说情深不寿,也不知道这位小哥还能不能找到让他魂牵梦绕11年的东北姑娘。
也有人在那个还没有离婚冷静期的年代,相当冷静克制地要结束一段无可挽回的婚姻。
还有曾经不谙世事的少年,想找回《摩尔庄园》里的“爱人”。
如果说这些对爱过的、爱错的人的找寻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性的追忆与释怀,那么那些真正寻找至亲的寻人启事,更是映射出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人间悲剧。
翻阅着一页页寻人启事时,我总有一种在梳理中国当代历史的错觉。
只不过我没能从中读出历史的宏大与壮阔,只看到那些骨肉分离的家庭成了各个时代沉重的注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裹挟在时代大潮中的一些家庭,因为不同的原因,被迫做出了放弃儿女的无比艰难的选择。
而到了80年代,又有人因为生多了孩子,被迫遗弃了骨肉,事后又在这互联网时代,借助贴吧寻子。
曾经被迫放弃亲生骨肉的父母,如今都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不谙网络的他们往往由自己的晚辈代劳,在寻人吧中留下人生未了的心愿。
这些背景各异的老人,在寻人启事中表达的情感却惊人的相似:他们在伤心内疚之余都不大奢求原谅,除了感叹一句当年的形势所迫,也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而他们唯一的愿望便是在死前,于茫茫人海之中得到子女的消息,问一句你们过得好不好。
无论是这些父母,还是业已人到中年的弃儿们,他们都曾作为渺小的个体为一个大时代买单,而当时代变换,他们却要再一次偿还本不属于他们的孽债。
除此之外,有些帖子会在一瞬间把你的记忆拉回十几年前西南大地上那场天灾——汶川地震。
网络上相识多年的老友,一场地震便断了音信。
这样的寻人启事,或许透露着一种善意,善意地相信自己与友人只是不慎在人海中走散,有朝一日终能再续前缘。
而有些寻人启事甚至可能连祈祷都算不上,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美丽谎言。
失踪十年的女孩儿,只留下一张模糊的照片。
面对失踪在灾难中的孩子,时间也许能慢慢抚平父母们的伤痛,但对那些孩子遭到拐卖的家长来说,时间只会像一把生锈的锯子,把痛苦深深地刻进骨髓。
寻找女儿刘慧明的妈妈,找了整整30年。我们之所以没打码,是因为我们希望曝光这个事件,提高母亲找到小孩的机率。
寻人吧里的帖子,往往是事主们穷尽所有手段后绝望的挣扎。
一位女儿失踪的阿姨,在四年间为找女儿发了整整5844个帖子。
而本已深陷困境之中的当事人们,在寻人吧中还要时不时承受来自骗子们的二次伤害。
这些印在寻人启事上的人,之所以被寻找,是因为他们在一些人的生活中真切地存在过。
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的人,曾经变成过电线杆上的黑白照片,现在又变成了赛博世界里的模糊像素。
那些贴在电线杆上的大多数寻人启事,直到在风雨中逐渐褪色、破碎,也没能等到它们要找的人。
如今,“寻人吧”里的电子寻人启事似乎也正重复着同样的命运。
2019年5月,贴吧“大清洗”过后,无数2017年前的帖子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寻人吧自然也无法幸免,虽然有部分帖子被逐步恢复,但究竟有多少人的等待与期盼就此烟消云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理性的人认为,老赖们欠了十多年的钱,寻人吧里发再多的帖子,也都要不回来了。
失散多年的朋友,天各一方也很难找着了。
找不到的亲人、小孩,这么多年了,也大约已经不存在了。
但寻人吧的吧友一定是中国最有毅力的一部分人,他们坚信自己的亲友一定还活着,会在某一天轻轻敲开家门,重新团圆。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