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大外交成功將中國變成西方公敵

2022-05-06 星期五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官員近日表示,沒有發現中國在經濟與軍事上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讓他們鬆了口氣。

但是,中國官員可不會鬆口氣。他們很清醒地知道,美國頭號的對手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對於美中而言,未來的沖突是戰爭、意識形態,還是經濟科技領域,都決定了21世紀的真正走向。

中國外交官找不到宴請的客人

美國在二戰之後主導了世界秩序,從來不放過對手,即使日本、西德這種駐有美軍的民主國家,也不能在經濟、技術上挑戰;即使俄羅斯被奧巴馬鄙視為課堂角落的小痞子,但是無視北約權威的後果是嚴重的,普京對烏克蘭的侵略,其實是給了美國削弱俄軍絕佳的機會。

也就是説,今天美中的敵意在冷戰之後就注定了的。中國不再是美國需要的戰略伙伴,而是不斷上升的對手。克林頓關於用經濟推動中國民主的說法,只是為了WTO而討好美國國會議員罷了。

從克林頓開始,圍堵中國的聲音只是因為911而短暫休息。能量持續上升的中國得不到美國的尊重,在美國很多政客看來,中國只不過是不知報恩的小偷。

但是,對於北京政府而言,更大的問題是,中國如今不只是美國的結構性對手,而且成為了西方世界的公敵。要知道,對於眾多的西方國家而言,他們與美國的利益、雄心並不一致,他們不需要爭霸。

中国外交部被许多网间声音戏称为“断交部”

中国外交部被许多网间声音戏称为“断交部”

過去幾十年中,美國已經對中國的強勢有了痛切的感受。西方諸國卻在爭相與中國合作,進入世上最有吸引力的市場,也期待幾乎是天文數字的投資。

迎接習近平的不只是英女王的黃金馬車,還有法國第五共和以來最高的禮賓規格,意大利加入了一帶一路,德國總理則几乎每年都去中國。

然而,現在的形勢完全變了。對於西方諸國而言,中國不再是具有魅力的國家,而是與俄羅斯緊緊地被綁在一起。

不只是疫情讓中國隔離了世界,即使是身處西方的中國外交官,也找不到宴會的客人。在西方的媒體上,中國不是醒來的睡獅,而是令人厭惡、需要躲避的戰狼。

正是戰狼,中國外交官曾經沾沾自喜的稱號,沒有用外交改變中國的處境,反而不斷用輕狂,甚至惡毒的方式,讓文明世界對中國越來越不安。

  • Staatsbesuch Richard Nixon in China 1972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尼克松"破冰之旅"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与毛泽东进行了会晤,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不过,这次见面的时候双方尚未正式建交。

  • Staatsbesuch Richard Nixon in China 1972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尼克松与周恩来

    尼克松访问中国的重头戏当然是会见毛泽东,但是他见到的第一位中国高层领导人是周恩来。这位中国总理在机场迎接尼克松,并一起检阅了三军仪仗队。人们在这张照片上看不到的是,画面之外树立的大型标语:“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Staatsbesuch Richard Nixon in China 1972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红色共产中国与资本主义美国之间,从互不往来到尝试接触,其间分寸把握之艰难肯定远超出学习使用筷子。毕竟,仅仅20年前,双方还在朝鲜进行了一场激烈残酷的战争。

  •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Jimmy Carter und Deng Xiaoping 1979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改革者?独裁者?

    1979年,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美国,在华盛顿会见了卡特总统,这也是中共建政后首位领导人访美。当时的中国刚开始走出文革时期,邓被称为改革者,但十年之后,他展现独裁手腕,武力镇压六四民运。而卡特在2002年因为对人权事业的贡献而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George Bush und Zhao Ziyang 1984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政治明星的陨落

    六四枪声响起,中美关系也随即进入冰期,与此同时,改革派领军人物赵紫阳的政治生命也宣告结束,并从公众视线中消失,软禁至死。图中为赵紫阳在1984年1月11日会见前来访问的老布什。当时后者还只是里根总统的副手,直到1989年1月才当选总统。

  •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Bill Clinton und Jiang Zemin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六四之后的“冰期”

    赵紫阳下台之后,原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得到邓小平及中共党内保守阵营的支持,成为中共总书记。中美关系一度进入低谷。两国领导人直到1997年11月才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峰会,图为江泽民和克林顿在峰会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

  •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George W. Bush und Jiang Zemin 2002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爱出风头”的江泽民

    江泽民是中共领导人中少有的“活跃派”,在媒体面前屡有意外“表现”,比如唱歌、秀外文等,但得到的反响却是褒贬不一。图中是2002年江泽民访问小布什总统家乡德克萨斯州的农场。

  •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George W. Bush und Hu Jintao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胡锦涛:Who is Hu?

    江泽民2002年交出权力之后,胡锦涛成为其接班人,小布什也迎来了新的“北京客人”。与江的”活跃”不同,胡锦涛作风低调,给人印象严谨刻板。难怪他上台之后,国际媒体纷纷提问“Who is Hu?”

  •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Barack Obama und Hu Jintao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美中关系进入“奥巴马时代”

    2009年1月,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胡锦涛立即致电祝贺,当年11月奥巴马便访问中国,凸现美中关系的重要性。两年之后的2011年1月,胡锦涛访问美国,由于此前一年接连发生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朝鲜半岛问题成为焦点。

  •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Barack Obama und Hu Jintao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中美领导人的“第一夫人们”

    美国的“第一夫人”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场合,为丈夫造势助阵,米歇尔·奥巴马也不例外,而除江青以外,中共领导人的夫人们一般除了随同出访之外很少出现在公众舆论视线之内。

  • Michelle Obama Chinareise (Bildergalerie) (Reuters)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才艺“大比拼”

    2014年3月,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应时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对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进行访问。这既是米歇尔首次访华,也是美国第一夫人历史上第一次单独正式访华。坊间传闻说彭丽媛不但指导米歇尔写书法,二人还切磋了中国声乐的民族唱法。

  • Barack Obama und Xi Jinping in Peking 12.11.2014 (Reuters/G. Baker)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习奥首次在京推杯换盏

    2014年11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奥巴马和习近平二人夜游中南海,并在瀛台进行了一次中式“庄园峰会”,两人一边散步一边交谈。奥巴马抵达北京首日就宣布,将延长中国学生和商务旅游签证的有效期,中国外交部随后也宣布了对美国公民的同等签证安排。

  • Barack Obama und Xi Jinping (Reuters)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散步宾夕法尼亚大道

    瀛台小聚一年后,2015年9月,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华盛顿停留期间,身着西装不系领带的习近平同奥巴尔经宾夕法尼亚大道,散步前往布莱尔国宾馆。奥巴马在那里安排了一场小范围晚宴。美中领导人之间增添了很多非正式对话模式。

  • 	USA China Donald Trump und Xi Jinping (Picture alliance/Photoshot/L. Hongguang)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冬季白宫”迎来“红二代”领导人

    2017年4月,被称为“冬季白宫”的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Mar-a-Lago)迎来习近平作为宾客。

  • Donald Trump und Xi Jinping (Getty Images/AFP/J. Watson)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庄园晚宴

    特朗普携夫人和女儿在海湖庄园设宴款待了习近平夫妇,烛光晚宴给这次庄园会面也带上些许浪漫味道。

  • China Trump auf erster Asien-Reise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Harnik)

    中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40年过往

    同游故宫

    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抵达北京,开始他的首次中国之旅。刚下飞机,他就携夫人一同游故宫,陪同游览的中国一把手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


胡錦濤將李肇星詩集重重放下

中國掉入了自己挖掘的陷阱,外交環境比六四事件時嚴重得多。

1989年,當解放軍坦克碾過天安門廣場時,中國每一個駐外的使領館前,都擠滿憤怒的民眾。

幾乎所有的西方國家都在制裁中國,

而打破孤立局面的,正是外交部長錢其琛。

錢其琛並沒有派駐過西方,他與中紀委書記趙樂際父親的留學經歷是在蘇聯完成的。

但是,錢其琛超越意識形態的外交觀,總是謙和的微笑,軟化了充滿敵意的眼光。

錢其琛的外交遺產沒有人繼承。自稱從小挨過餓的李肇星以此認為西方沒有資格談人權,而這位駐美大使在華盛頓的爭議言行,在剛剛去世的歐布萊特國務卿的回憶錄中有記錄。

真正造成中國外交形象難以修復的是王毅。2016年,他在加拿大出訪期間對一名西方記者關於中國人權問題的問題做出嚴厲而又憤怒的回應:「妳沒有發言權!」而記者當時的提問對象并非王毅,而是加拿大外長迪翁。

王毅以外長之身,開啟了戰狼外交的新時代。

中國歷任外交部長一般都被排除在政治核心圈子外,不在25名政治局委員之列。這與大國地位是不相配的,使得外長需要更多的「媚骨」才能受到當上的關愛。也許,以此理解王毅的出格,更多是為了迎合習近平。

女婿:中國外交部的內循環

無論是李肇星,還是王毅,作為中國外交部長,他們最有趣的共同點,都是外交官女婿。

中國外交官也樂於討論這個話題。在普通人看來,外交官衣著光鮮穿梭於權貴晚會。事實上,中國外交官往往是隔離於外部世界。

在中共建政之初,20位將軍成為了中國的大使。周恩來在外交部成立儀式上,說出了奠基之語:「外交不能乱搞,不能冲动。不要冒昧,不要輕敵,不要趾高氣揚,不要無纪律乱出馬……」。

中共「外交之父」的這番話,被簡化為一句:「外交無小事。」也許周恩來最開始是給那些將軍外長發出警告,卻成為几十年來中國外交官的緊箍咒,使外交成中國最封閉的系統。

在使領館並不明亮的樓房里,過去很長時間,外交官最盼望的是公共食堂開餐,樂於討論的是購買什麼免稅的三大件,一些大使則在暗中為自己女兒挑選對象。

挑婿其實也是挑選幹部。被挑中的這些乖巧、用功的男子,按照岳父安排的仕途,一步步爬升。

戴秉國、王光亞、李肇星、王毅、劉結一被視為「外交女婿五傑」,三個正部級,兩個副國級。

這個近親繁殖系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功能,就是拒絕外來人員進入。在中央部委中,外交部是人才交流最少的官僚機構,幾乎所有的駐外大使,都是外交部挑選、確定的。即使是習近平,頂多只對幾位使節人選作些過問。

大使:招待所所長的奢望

沒有任何一個中國部委,比外交部擁有那麼多高級官員,其中最多的是級別很高、缺乏實權的大使。

這些眾多的大使,經歷了數個職位的晉升,最終修練成使領館館長,從行政經驗而言,當然是很豐富的。

但是,這些特命全權大使,很長時間扮演的只是招待所長的角色。他們最盼望的是,政治局常委的到訪。

為國家級領導人提供服務,那是他們最風光的時候。依照內部慣例,每位政治局常委,每年都得安排一次國事訪問,同時出訪數個國家。由於一些常委,例如分管意識形態者,很難被西方國家邀請,反而給駐中小國家的大使爭寵的機會。

大使比較自在的是,參加當地愛國僑領的活動。在那樣的場合中,那些急迫與大使合影的華人,不少是借機可以衣錦還鄉之輩,也有人是回國尋找商機。

鮮少見到如前駐法大使吳建民、駐美大使崔天凱那樣,可以真正獲得所駐國的接受。尤其是崔天凱,在惡劣的中美氣氛中,居然能獲得美國媒體的贊賞。

絕大多數大使堅守了為官低調的原則,但是,在外長王毅的影響下,還是有數位大使勇敢地跳了出來,成全了西方的政客。 

這些被認為屬於戰狼大使者,至少包括盧沙野、桂從友、劉曉明,曾分別出使加拿大、瑞典、英國。

他們用侮辱性的語言攻擊所在國,與大使身份是相違背的。他們離任時,得到的評語是:

「盧沙野是一位非常不專業的外交官。他沒有試圖理解加拿大立場、不與加拿大合作解決問題,而是霸凌我們,對我們下最後通牒,當然結果都適得其反。」

「桂從友讓瑞典嚇了一跳,會想念他的瑞典人應該不多。」

英國外交部則曾召見劉曉明,指劉的言論「不可接受、不夠準確」。

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很少發現中國駐美的大使們(包括數位大使銜的總領事)在美國放言無忌。

  • Filmposter 'Wolf Warriors 2'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电影《战狼》

    2015年,由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题材电影《战狼》上映后受到欢迎。中国媒体搜狐新闻报道,该片票房达到5.45亿人民币。吴京继而在2017年推出了续集《战狼2》,片子同样卖座。这部电影民族主义情绪相当浓厚,其中的一些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中国护照不能让你到达世界上每个地方,但他能让你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回来”广为流传。而几乎在同一时期,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中美爆发贸易战。中国外交作风渐渐强硬,这种新的外交风格开始被形容为“战狼式外交”。

  • Boxhandschuh auf Dollarnoten und chinesischen Renminbi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外交风格转风向

    北京近年来一改邓小平定下的韬光养晦外交基调。CNN指出,与过去几十年素来温和的中国外交官们相比,“战狼外交”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这些中国外交官不会发表冗长的声明,而是在推特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任何针对中国或共产党的批评进行直接回击。

  • Standbild aus 'Wolf Warriors 2'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有狼才有战狼?

    中国的外交官们最初并没有否认这种表述。根据中国官媒央视报道,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今年5月曾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路线,然而因为世界上有“狼”,因此中国需要“战狼”来捍卫国家尊严。图为《战狼2》剧照。

  • Singapur | Rüstungsgeschäft mit Taiwan | Zhao Lijian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战狼外交官

    “战狼外交”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其言论多次引发争议。比如3月,他在推特上提出,可能是美军把新冠疫情带到了武汉。 “五眼联盟”外长发出针对香港问题的声明后,他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不管他们长“五只眼”还是“十只眼”,只要胆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小心他们的眼睛被戳瞎。最近一次引发争议是赵立坚发布的一则抨击澳军在阿富汗战争罪行的推文以及相关图片。澳洲总理莫里森表示,中国政府完全应该为这条推文感到羞耻。

  • Sars-CoV-2 Illustration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战狼大使们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4月威胁说,如果澳州政府继续推动调查新冠病毒源头(图为冠状病毒结构示意图),中国民众可能抵制澳大利亚的产品或者旅游。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则针对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的儿子指责中共“专制政权”的说法,在推特上称他去了一次迈阿密后“感染思想病毒”。

  • China Jin Canrong Interview in Beijing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战狼学者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最近发出“战狼呛声”,声称若是蓬佩奥及以上美国官员访台,中国应该在台北超低飞行动,宣誓中国主权。学者金灿荣(见图)曾表示,中国块头大了,物理上再继续韬光养晦已经做不到了,他在2018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中国GDP是日本的2.5倍,现在蹲下来也比日本高,怎么韬光养晦。

  • Hongkong & Sicherheitsgesetz China | Chinesische Flagge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战狼”效果适得其反

    可北京的“战狼外交”未能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相反,地缘政治变得进一步恶化。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学者汉森(Fergus Hanson)指出,由于中共开始表现得日益“咄咄逼人”,其在澳民众舆论中的形象“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站出来反对中国“战狼外交”,明确表示对于新疆再教育营和限制香港自由的反对。

  • China Symbolbild Großmacht

    “战狼外交”的前世今生

    中国外交部不高兴

    中国外交部最近也不满“战狼外交”的说法。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一次论坛发演讲时表示,给我们贴“战狼外交”这个标签,至少是对中国外交的误解。他还指出,中国从来就是礼仪之邦、以和为贵,从没有主动挑衅别人,也没有跑到别人家门口更没有到别人家里去挑事,“是别人到我们家门口耀武扬威,我们不得不奋起自卫”。

    作者: 文木


發言人之變:戰狼是個群

在紐約,中國有三位大使銜的外交官,一位是駐紐約總領事,兩位是駐聯合國正副代表。

紐約是中國外交官歷練之地,包括擔任過外交部發言人的李肇星、吳建民、陳健、沈國放、崔天凱、章啓月、耿爽等。

中國外交部新聞司由情報司演變而來,但召開第一次新聞發佈會是30年之後的1982年。

錢其琛作為首位公開亮相的發言人,獲得了迅速的晉升。也因此,在內部形成了所謂「新聞系」。

錢其琛之後的幾位發言人,即使他們並不能給大家驚喜,多半還是生硬的政治宣示,但是普遍得到記者的理解,甚至好評。

原因很簡單,在缺乏言論自由的國度,發言人是體制的代言人,除非他們可以失去這個職業。

但是,當發言人以譏諷、嘲弄甚至攻擊性的口氣回答記者提問時,人們很清楚地知道,這不是發言人的輕浮,而是這個國家開始輕狂。

這不只是某人的品性,這是他們共同的群像。當西方人看到中國國家的面孔,如此缺乏真誠、充滿敵意、沒有職業性,當然知道是這個國家已經不想掩飾暴發戶的報復心態,他們已經敢於挑戰西方。

大外宣與大外交,是中國起飛的雙翼,是中國的形象設計師,是中國化解敵意的使者,消耗巨資,費盡心機,卻讓中國變成了西方的公敵。

習近平面對這樣的成果,會有多大的動力改變?在很多人看來,這一切,不正是為了迎合他的復興大夢嗎?大外交正是冠上了習近平的大名。

何頻曾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加拿大、美國從事媒體工作,報導、評論中美關係超過30年,接觸過眾多外交官。現任明鏡集團董事長。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