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18岁成人指南

2024-03-13 星期三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18岁成人指南

记者|刘畅
18岁是法定成人的年纪。青年人在这个年纪进入大学,要开始承担子女、学生、公民等诸多角色,处理不同角色间相应的关系。大学的环境既与父母分离,又与社会游离,本是青年人练习成人最好的场地。但因学业的压力,许多青年人的多重角色,被扭曲为单一的考生,难以成人。释放青年人的压力,在于改变“被动接受任务”的惯性、用实习破除职业偏见、在大学塑造完整的人格。

18岁,“卷”得只剩下“活着”?

“活着。”

这不是现当代文学课上,老师问学生喜欢哪部小说时得到的答案,而是中国人民大学在给大一下学期的学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劳动与人事学院的助理教授金秋萍询问学生,“大学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之后,许多学生给出的回答。
职业生涯规划课在中国人民大学是一门通识课,面对的是形形色色专业的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思考未来与自己的爱好、特质匹配的职业。当我找到她,询问当下大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状况,她向我举出了这个例子。

她是“80后”,当时她在课上亲耳听到学生的回应时,深感震撼。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生人,感受也同样如此。在我的印象里,就像“18岁出门远行”是中国年轻人走向独立的一个意象,大学生活应该有一些共识,面对一些永恒的问题,诸如脱离父母,独自生活,面对形同虚设的班级、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室友、全新的老师,在上课、看闲书、参加社团活动、游戏之间作选择。甚至自我定位也大同小异,比如觉得自己事实上18岁,心智也就16岁,很多事情考虑不周,总会因为一句话,不经意地得罪人。

《一起同过窗》剧照
这些挑战原本就是成人必经的过程。“18岁以后,一个人的生理已经成熟,即便大脑的发育要到30岁左右才完成,他也比青少年时期理智得多,不会那么情绪化。而且社会心理也发生变化,18岁之前,一个人主要需要处理和家长、和同辈的关系,18岁之后,还需要处理和社会人之间的关系。”金秋萍告诉我,当一个人到高校学习,家长供给他生活费,老师辅助管理他的生活时,他就进入了成人初显期。在这个已经摆脱一部分对父母的依赖,却无法完全承担责任的阶段,他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自我与他人的边界,为毕业后融入社会做准备。

这样的生活不该只意味着“活着”,甚至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副作用,18岁像是一个伴随高考结束而打开的“魔盒”,处理关系、探索自我的需求一股脑地涌来,本应尤为热烈。李梦就是如此,高中时学习占据了90%以上的时间,没有发挥兴趣爱好的余地,自己也不知道学习之外的能力。来到大学后,她慢慢摸索自己做旅游攻略,她加社团的辩论会,竟然发现自己应付得来。

但实际上,人民大学的校园里流传着保研的“811”准则,“80%的科研成绩、10%的科研项目成果、10%的学工成绩”,一般学生在第一学年就能知道自己保研的希望几何。许多大学生的手机屏保就是课表;一些学生因为高数考了92分而非95分,痛苦不已;大部分大学生始终处在备考的状态里,为升学而战。
“真正喜欢一个专业和只是为了考试,与老师沟通时的状态是不同的。比如在心理学课上讲到弗洛伊德,对知识感兴趣的学生会找老师聊弗洛伊德的其他著作,评判他的观点,注重考试的学生则更在乎PPT上的文字,他有没有理解清楚。”金秋萍看到不少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怎么感兴趣,只是跟着“卷”,虽然上课非常努力,课堂笔记生怕没有记住重点,生病不敢请假,考试周甚至不睡觉,成绩却很一般,始终处在焦虑之中。

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逆转?

大学是年轻人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

改变“被动接受任务”的惯性

“从一张生涯彩虹图可以看到,进入大学后,一个人的身分在子女、学生、休闲者之外,又增加了公民的角色。但他们面对的竞争压力,让他们很难发展学生以外的角色。”金秋萍知道毕业生人数和青年失业率逐年增高,甚至许多公务员岗位也需要研究生学历。她也看到贫富差距在学生能力上的体现,仅仅英语听力能力,西部三线城市的学生就会比东部一线城市的学生差不少。

金秋萍面对学生的压力深感矛盾。一方面,她深知现实严峻,许多学生做出的选择不可谓不理性——一些学生虽然对专业兴趣不大,只是跟着“卷”,他也自认自己水平一般,未来无法留在北京,但他的父母在老家为他把出路安排妥当,他两相权衡,未来遵从父母的安排是最舒适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确实不可忽视。“很多学生会思考,但不会为自己作决定,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状态。”刘佳曾是一家教培机构的资深员工,他同时在教育公益组织“青年成就中国”(Junior Achievement China,后简称“JA中国”)的志愿者,每年有固定的时间到北京的高中、大学为学生做财商教育和生涯规划的培训。他曾在大学课堂上做过调查问卷,只有不到10%的学生给出了读研对于职业生涯的具体价值。
在像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中,这样的情况尤为明显。学生的盲目,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从没“输过”。“成绩看起来又的确是付出就有回报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在一个赛道上‘卷’,在他们看来,是成本最低的选择。”中国政法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于悦为了不让学生“卷”,他特意限制作业字数的上限,而不设下限,但仍有学生向他提问到深夜。在他的学校里,法学是塔尖上的明珠,从其他专业转到法学系的学生很多,但一些法学院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对法学有玫瑰色的幻想,入学后却发现自己不适合,却不愿转到别的专业。
但是只要学生走向社会,就一定会遇到价值观的冲击,工作中必然需要员工发挥主动性。刘佳所在的公司曾因为新开一条产品线,招收许多新人,当时没有明确的任务,只需员工做出一个满足大致预期的成果。“最终脱颖而出的员工,不在于工作的细致程度,也不在于人际表达,而是那些能够拆解议题、给自己布置任务的人。”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于悦(于楚众 摄)

用实习破除职业偏见

选择专业与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性息息相关。生涯规划师的共识是,一个人的专业,应是这个人在高中阶段对自己有一定了解、对一定领域感兴趣之后,在更宽阔的大学平台,做更深入探索的领域。大学生对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往往存在诸多误区。

齐叶是中国一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的生涯规划老师,她发现学生们能够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本人与父辈、祖辈三代之间,对职业的观念应该各有不同。而学生难以意识到,当下学生面临的就业处境,与自己年长三四岁的师兄师姐,也会有很大差别。
最典型的行情变化就是互联网大厂。齐叶记得2019年时,他们学校毕业的工科生进大厂的年薪普遍在30万元出头。但是到了2021年,新入职字节跳动的员工年薪暴涨到50万元。那时学生看着欣喜,她却知道那是大厂在调整薪资结构,在市场上抢人才。一部分起薪高,意味着其他学生会被淘汰。从行业角度看,那样的抢人说明线上购物的需求被提前透支,一大波爆发后,整体行业迅速衰落。
除此之外,许多学生对职业的好奇往往本末倒置。刘佳记得一次课后,学生私下询问互联网大厂的情况,上来就问“在大厂工作是不是加班都蓬头垢面,是不是像网上所说,一到35岁就会被裁”。志愿者反问他,“你想一下,当你希望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应该具备什么能力”。他说自己不知道。

《二十不惑》剧照

大部分学生很难对这些有全面的认识。一方面是学生压根就没有意识。一些高校里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要不就是选修课,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选,选时也会选在临近毕业的大三,即便是开在大一的必修课,对于刚离开高中不久、算上读研的岁月,觉得毕业遥遥无期的学生,老师的课堂上的劝说,大部分学生也很难在意。

另一方面,待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他们可求助的机构并不多——大陆的高校没有学生发展中心,承担相应职能的招生就业办公室里老师要处理的行政工作居多,大多数老师也不具备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的专业能力,即便有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一般也只有一两次,无法对学生的发展长期追踪。
在这种情况下,当JA中国这样的公益机构,将有10~20年工作经历的企业员工带到课堂,又借助量表和各种认知方法,让一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性格、能力可能与期待的职业不符时,企业人士成为学生们可贵的独立信息源。

刘佳和其他志愿者会告诉学生们,了解一个行业,首先要了解它的发展历史,判断它是朝阳行业,还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地步。接下来要探究这个行业大概需要哪些人才,这人才的水平需要到什么程度。然后要摸清这个行业的各个类型人才的供需关系。之后再了解,如果自己想要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有哪些可行的发展路径。最后才是那些诸如工作环境之类的“花边”。

在这个顺序之上,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再帮助学生突破专业与岗位之间的限制,从全局角度思考一种能力、一个职位对于企业的价值。比如刘佳就会告诉学生,在大厂里,会计专业出身的人完全可以做运营。学生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实际上,运营这个岗位不需要顶尖的编程技能,而会计拥有量化评估的技能,在运营岗位上是相比纯技术人员的加分项。从这个视野思考,当一个人从职业角度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和能力后,思考自己可能适合的行业或岗位,然后蹭招聘会,甚至到脉脉上找该行业的人聊,然后根据那些要求,准备自己的技能,就能变成一个复合型人才。
实习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途径。找到一个实习岗位,是最直观地让人了解自己学科是否适合一个岗位的方法。以JA中国的志愿者们的经验,大学阶段应该至少实习三种不同方向的岗位——一个人很难实习一次就确证自己的方向。在不同的岗位实习,同时也能观察身边其他岗位同事的工作状态,以及一个企业的工作风格,是不是匹配自己的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在北京团结湖三中实习,按部就班的课程表让她感到些许束缚,但是相对稳定的工作前景还是让她选择接受(视觉中国 供图)

塑造完整人格

学生并不会天然地因为面临毕业就积极实习,学生为拿学分找份实习证明的情况比比皆是。刘佳曾询问学生不实习的原因。一些学生是因为藏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他们从学校前辈那里得知,学校提供的一些实习岗位很“水”,于是认为一切实习就是“挣钱”或是“免费出卖劳动力”,而很多是恐惧。

刘佳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因恐惧而产生巨大沉没成本的事情。他所在的部门曾招进来一位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很强。刘佳最初给了新人很大自由,为了让他尽早适应团队的运作模式,他允许这位新人可以坐在任何一个人旁边,参与任何员工的工作,跟着开会,只需要一周之后告诉他,自己都了解到了什么。结果对方整整枯坐了5天,只是因为自己害怕。

这样的恐惧一方面是源于缺乏对实习岗位的了解,一方面是对人际交往的抵触,前者只需多增加了解,后者不仅是心理问题,对于一个青年的成长而言,可能需要全面的提升,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是“社牛”,但不能妨碍社会功能。

《现在的年轻人啊》剧照

帮助一个学生认识自我是个系统工程,往往从高中阶段就应该开始了。“如果拿一只雏鹰作比喻的话。雏鹰的脑袋代表处理信息的能力,躯干代表自我认知的能力,尾巴是主导方向平衡的规划能力,两只翅膀,一边是独立能力,一边是合作能力。”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下文简称“朝阳未来学校”)的生涯规划老师王蓝钒借用雏鹰模型,展示在她期待中一个高中生成年时应该具备的能力。

培养这样的综合素养,不能仅仅依靠上课。JA中国在高中阶段会设置的课程有三门,一门是模拟企业决策;一门是理财,以此认识金融体系;还有就是学生公司,学生们在了解生产、营销、品牌各个环节之后,组建公司,设计产品售卖,看报表,比较利润率,模拟一个公司运转的全部流程。刘佳告诉我,“课堂上会分组讨论,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就能得到训练。学生公司设计产品需要创意。学生公司作决策,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这个决策的想法、依据。”

而与公益组织不同,像在朝阳未来学校里,可以做更为细致的工作。王蓝钒在学生入校之初,会给学生布置一项特别的任务,让学生为父母做访谈,了解父母的职业,唤醒他们对于生涯的意识。之前一位女生为母亲做的采访,令王蓝钒印象尤为深刻。那个小女孩的妈妈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客座讲师,以前是电台的编导,小女孩一直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当上老师的,就从母亲选专业、上大学,聊到对职业的兴趣和转换职业的考虑。小女孩采访后反思,她发现妈妈提到以前采访时,“整个人都亮了”,坚定了她把兴趣点衍生成职业的想法。但她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当老师,因为她没有妈妈那么爱孩子。她最后还意识到,她妈妈是因为做了母亲,才放弃了以前的工作。

2023年9月22 日,郑州大学举办 2024 届毕业生首场综合类秋季校园双选会(视觉中国 供图)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对职业有所感知,更能通过看到别人而看到自己,最终变得包容。王蓝钒也让学生做MBTI性格测试,但不提倡学生为自己和他人贴标签,而是引导学生意识到别人与自己天生不同。“像人际关系的问题,我会在上课前给学生假设一种情景。比如我请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我请了10个人,只有小明用补课的理由拒绝了,但我知道他不补课。那小明有没有把我当成朋友?了解MBTI性格之后,学生就会说,小明可能是个I人,他不是针对我,而只是不喜欢那种场合。”

类似的认知实践在大学也适用,学生可以在大学里碰撞,了解彼此的边界,甚至大学课堂就是最好的试错场地。于悦所在的学校里,有不少像刘佳遇到的那般腼腆的学生,其中一位想做销售,但不敢在大家面前讲话。于悦曾教他们“脱敏”的办法,把自己当众讲话的情景录下来,然后反复看自己的毛病。那位学生照着做,如今已经是一名医药代表。他向于悦反馈,老师的方法管用。于悦告诉他,“敢看自己的视频,你就很了不起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李梦、刘佳、齐叶为化名,感谢陈开航、子西对本文的帮助,实习记者覃思对文本亦有贡献。本文节选自本期封面主文,相对原文有删改)


大学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像生产车间

大学的评价系统和内卷连在一起

学生疲于奔命

⬇️点击观看「为什么大学生不快乐?」⬇️
访谈嘉宾:

甘阳 清华大学教授

吴琪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杨璐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拍摄、制作:谢永洁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18岁成人指南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18岁成人指南(刘畅)
  • 18岁能否成人,标准是什么?(訾非)
  • 脱离对父母的依赖(驳静)
  • 首先得养活自己(刘畅)
  • 自己住(刘畅)
  • 与父母建立平等关系(驳静)
  • 建立可靠的朋友圈(驳静)
  • 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刘畅)
  •  “我___不太行,但我___还不错”(刘畅)
  • 和焦虑情绪和解(吴淑斌)
  • 亲自做决定(驳静)
  • 花一年时间,坚持一件小事(魏倩)
  • 社会融入(覃思)
  • “给个机会,埋个伏笔”(覃思)
  • 告别“好学生心态”(覃思)
  • 别人的想法,也可以与自己不同(魏倩)
  • 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吴淑斌)
  • 心理(人格)成熟度测试(訾非)

| 经济 |

  • 市场分析: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为什么居民存款额越来越高?(谢九)

| 社会 |

  • 调查:一个普通家庭的两次重病困境(吴淑斌)
  • 调查:美国大麻种植园的华人务工暗流(余物非)

| 文化 |

  • 文化:敦煌的星空(陈璐)
  • 专访:幸存者写下的《塔斯马尼亚》(蒲实)
  • 文史:钱谦益的旧账(卜键)
  • 书评:一生只为一事来(郑勇)

| 专栏 |

  • 邢海洋:网约车与巡游车
  • 袁越:珊瑚礁与厄尔尼诺
  • 张斌:泰森重登拳台,又一场好戏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点击下方图片

开通数字刊会员月卡解锁本期👇



本周新刊

18岁成人指南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纸刊!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