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演员是先做平凡人,进而一步步做大侠、演大人物。吴孟达则是反过来。他先入行就做了大侠胡铁花,做了武侠世界里最顶级的人物,然后在命运独特的安排下,反倒不做大侠了,而是做太保、黑仔达、十三叔、二当家、广州将军、剧组卧底……他一步步找到了自己在艺术上的归宿,一步步做回平凡人,越做越是从心所欲、人见人爱。最后,他做回了吴孟达本达,以一个多病、略显苍老但又不失豁达的本真形象离开世界。作为一个从小看他喜剧片长大的人,我也真的非常、非常怀念他。然而,越是怀念他和他的电影,有一个问题我就越觉得好奇,也越想弱弱地问一句:达叔、星爷的那些“经典”喜剧,如果放到今天,会是什么待遇?吴孟达最好的喜剧片,基本都是90年代和周星驰合作的。如今基本没什么人黑,都众口一辞,说是经典。可假如拿到今天,在当今普通网民们无处不在的“政治正确”的放大镜面前,吴孟达和周星驰的喜剧有多少能过得了关?前几天毒sir问得好,就那一句尽人皆知的,“一个肥婆掉到水沟里。”好吧这是《大内密探》,达叔没有演。那《鹿鼎记》总是演了,还是金庸戏。
前一阵《唐探3》里因为出现了“36D”“好胸”等台词,遭到疯狂diss,被骂成诋毁女性、搞流氓段子。还有一些很可怕的大帽子,比如以貌取人、丑化女性、只看外表、嘲弄体型缺陷……《鹿鼎记》里那个男扮女装的掌柜,又是个“肥婆”,还有一句台词:要说丑化女性,《食神》里莫文蔚那造型,口舌生疮,大龅牙上还带有昨天的剩菜,请问这算啥,我想举报。《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石榴姐呢?影片一直拿她的丑做文章,说是四大淫贼看了都不想碰:说到在影片中殴打女性角色,《唐探三》有一处女护士在电梯里被殴打的情节,被铺天盖地喷成不把女性当人看。旁人不但不怜惜、呵护,还大叫一声“鬼呀”,一哄而散。女孩子被打肿了还得被说成是鬼?按现在网络上无限上纲的方式,秋香已经伤痕累累,最后还要再挨男人一顿“还我漂漂拳”,再次遭受二度暴力,才能回归“美丽”,讨好你们男性?而且秋香被打前还说了一声“用力”,完全丧失自觉意识,要死了……再说把女性简单化、幼稚化。石榴姐被拍得那么淫荡,又那么愚昧,怎么说,是不是典型把女性幼稚化、欲望化。还有《大话西游》里,我向网民举报一帮流氓头看春三十娘洗澡,至尊宝还特么脱裤子……还有,向网民举报在悬崖上跟白晶晶那一段:“当时我不顾一切地摸她,她也不顾一切地摸我……”片方你们想干什么?你凭什么说人家想不顾一切的摸你?你臆断别人这么肤浅吗?哦还有,一堆女性,听了一个男主的拙劣说唱,居然就嗨得飞起来,台词我都不大敢复述。还有放在今天会被网络放大镜黑一万遍的《大内密探零零发》。还把女性幼稚化,等同于是欲望的工具,还说什么“粗暴的男人让我觉得刺激”:要按照现在网民“政治正确”的标准,达叔、星爷的喜剧还远不止是这点问题。比如地域黑,《审死官》里一个怪腔怪调的公差,居然公然宣称自己是山西人,同时还说了一句疑似地域攻击的话:我们山西,才可以出这样的优良品种。《国产凌凌凌漆》里,一个劫匪的履历是湖南人,而且诡异的是这段台词的语音说的又是河南话,而译出来的字幕又是山东人。得,一下子把三个地方都得罪了,演员和主创死不死啊?按照现在一些网民的套路,要不要向一亿甲省人,一亿乙省人,七千万丙省人道歉啊。还有丑化残疾人的,举报《鹿鼎记》和《国产凌凌漆》里丑化眼盲人士。对了我本人近视,我举报他们歧视近视人群,《功夫》的台词里就一口一个“四眼仔”。你说这不关达叔的事,《功夫》他没出演?用现在一些网上的话术,我不管,连带责任嘛,达叔你和周星驰是老搭档,凭什么坐视,你就该管!甚至,电影里许多底层人群被刻画成了油腻、懒惰、愚昧,一副不可救药的样子。请问我们是这样吗?演员、主创你们是不是屁股坐歪了……所以吧,对于一些人来说,也别讲什么再也看不到黄金搭档、再也看不到经典喜剧的话了。按照眼下网民们无处不在“政治正确”标准,什么喜剧在你们的放大镜面前有空间呢?什么演员不得向你们道歉认怂了事呢?不止是达叔经不起,周星驰经不起,金庸也经不起,鲁迅也经不起。和菜头前一阵说了几段对读者和观众说的话,值得一读:
你总是可以用纯度不高,道德有瑕疵为名,抵制和封杀谁;同样,这个进程一旦开始,也总有一天会轮到你自己被人判别为纯度不高。今天你用三观去鉴定一个人,一部作品,那么未来你十年前的一句无心之语也会被拿出来放在放大镜下检视,而且你多半通过不了。
按照这个玩法,哪怕曹雪芹、施耐庵都估计活不到一下幕,而吴承恩也已经岌岌可危,罗贯中最终也难逃命运,因为他们的三观都不够纯,他们的作品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悖德和冒犯之处。求取道德的最大公约数,那么这个数字会小到没有多少空间能容纳多少内容。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艺术,而不是反过来。唐诗如此,武侠如此,电影也是如此。作为一个观众、一个读者,你别以为你是在为艺术好。艺术最大的需求,就是求你别为他好。为什么如今这些90年代的喜剧片又安然无恙、无人翻旧帐呢?那是因为网民一切所谓的“政治正确”,都是欺软怕硬的。达叔、周星驰已成经典,当真挑剔起来,阻力太大,对立面太强,怕要激怒了全体影迷,因此不敢,也没那个动力。相比之下,新人、新作家、新导演或者普通人,则不妨往死里弄,往死里上纲。真那么心疼女性,前不久刚发生的有姑娘嫁到某地去、不愿在婚礼上向各路来宾磕头的事,闹那么大,怎么没见某些群体组团去声援,维护一下女性当事人?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这事儿犯不着、惹不起,你横,人家更横。不如找个小事儿,挑个软柿子,欺负欺负就完了。这才是真正鸡贼的抓波龙爪手。希望我们真正都有喜剧的精神,而不是那么多片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