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入殓师,好美丽的精神状态

2023-11-10 星期五



现实生活中,最让人畏惧的职业是什么?


入殓师,也许是答案之一。


作为B站为数不多的“殡葬职业”UP主,@汤木檀泽 一句话描绘了丧葬行业的工作环境。


“前有守灵厅,后有停尸房,还附赠一个火化车间。”



汤汤是一位00后UP主,目前在天津一家私人殡葬服务公司工作。


今年7月份开始,汤汤把自己每天的工作当成素材,用最轻松的语气,讲出常人最避讳的日常。有网友称她是B站精神状态最好的入殓师。


这种反差感让她在三个月内迅速涨粉75万,视频播放量也时不时突破百万。


出于对这份工作的好奇,每天都有不少网友在弹幕中询问:


“从事这份工作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由于在私人服务公司上班,汤汤是一名全能手,要熟悉殡葬服务行业的所有流程。


这其中包括主持、插花,为逝者穿衣、沐浴、化妆……有时候,还要为意外死亡的逝者缝合遗体。


汤汤外出工作时准备的化妆箱


其中,给逝者化妆,是汤汤的主要工作。


为此,她还专门出了一期《【干货】如何化一个简单的入殓妆容》的教学视频,让大家了解真实的化妆过程,视频播放量将近100万。


汤汤分享道,如果逝者是正常死亡,且脸上没有伤口,第一个步骤是为逝者清洁面部。


“开始前先向逝者鞠躬,再用棉签和湿纸巾闭合口眼,以表示尊敬。”



清洁完成后,再为逝者化妆。


用遮瑕、眉笔、眼影等工具,尽可能还原逝者生前的样子。



与日常化妆不同,遗体妆容追求的效果是“安详”,像“一个活生生的人睡着了”一样。


汤汤说,对于正常死亡的逝者而言,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化妆技术,而是为了给他们最后一份体面。



这也让汤汤养成了职业病,每次逛街看到好看的化妆品,她都想着可以买回去在工作时用。


“散粉我用的这款,给遗体化妆时也用。”



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汤汤平时的一些职场小事,在旁人看来都是地狱笑话。


比如在公司排练仪式时,她会毫不忌讳地拿出自己的工作照,充当模拟遗照。



又或者朋友们去ktv唱歌时,遇到一些悲怆的曲目,她会情不自禁地念上一段悼词。



但因为工作中要直面死亡,汤汤对自己的每个行为和措辞都会小心翼翼。


比如,在家属面前,不能提到“尸体”,只能使用“逝者”。


在交谈时,手势动作不宜过大,不能侧着与对方讲话,要音量适中,不能让对方感到心不在焉。


遇到情绪激动的家属,在安抚对方的同时,还要尽量注意措辞,以防刺激到对方。



亲人去世,本来就是一件悲伤的事。同时整个家庭还要面对繁琐的殡葬流程,因此在丧葬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非常容易发生摩擦。


比如,对于“要不要为逝去的老人化妆”这件事情,家属之间有时会爆发激烈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汤汤就只能躲在一旁。



有时,她也会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感谢。


一次,她上门去为逝者化妆,由于手法轻柔细致,让老人恢复了生前熟睡时的样子,家属见到亲人安详的模样,竟激动地直接给汤汤跪下。


汤汤觉得自己受不起如此庄重的感谢,她连忙扶起对方,安静地空出位置让家属做最后的道别。



因为工作中需要保持严肃,有很多不善于社交的年轻人甚至表示,对这个职业很感兴趣。


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汤汤的介绍,大家发现,这份工作的难度和不便超出了想象。


不过,汤汤也给想入行的网友指了一条明路:先考民政大学殡仪系。


她有一条“回到母校为大家揭秘殡葬课程”的视频,达到了309万的播放量。



首先,从汤汤的专业课就能看出,这份工作对专业性的要求很高。


殡仪系的课程,不但专业课上要学习火化机的专业维修,还要在物理化学层面学习热的传导原理。



10周理论课后,课程进入到实操阶段。


实操包括演练火化机、用假人练习缝合技术,以及在模拟的灵堂教室里,学习葬礼的一条龙仪式。



仪仗队的课程上,不仅要为了保持礼仪练习憋笑,还要为了抬棺进行长跑体力训练。


这也让现在的汤汤,练出了超一流的憋笑能力。


汤汤努力的微笑


除此之外,从事这份工作最痛苦的不是恐惧,而是要承担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比如工作地点太偏僻,附近的野山鸡比炸鸡店都多,就连想要外卖订餐,公司附近也只有6.6公里外的一家蛋糕店。


而且不论叫外卖还是打车,都很少有人愿意送到殡仪馆,甚至有一次外卖员把外卖挂树上就跑了。



想要在休息时出去玩也很难打到车,不仅车少,就算叫到了也有被取消订单的风险。


大部分司机在接单时都会和汤汤讲,自己对墓园的恐惧。


为了能够正常打车,汤汤的每个同事都买了一辆小电驴,先骑车离开墓园再叫司机。



困扰不止休息日的出行,从事这份工作还没办法选择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


汤汤经常在深夜被唤起去抬尸体,有时也要在缝合尸体的间隙,与尸体共处一室紧急吃个饭。



弹幕中有人问,殡葬行业这么苦,赚的钱是不是很多?


汤汤回答,选择殡葬行业时确实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一行的真实收入在2300—6000元不等。



尽管有这么多不便,但她从未想离开这个行业。


汤汤坦白,最开始选择这个专业时,只是因为自己比较社恐,不太喜欢和人交流。


然而,真正从事这份工作后,她才意识到这是一份直面生死的职业。


谈起感受,汤汤联想起小时候曾经目睹过姑妈的去世,当时姑妈躺在一个冰棺里,没有人化妆也没有人整理,看起来很狼狈。


那时的她想,如果有一个人能帮她整理一下就好了。



渐渐地,有不少网友在看了汤汤的视频后,对殡葬行业的恐惧感也在渐渐消除。



很多人会留言说“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但汤汤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份工作神圣化。


对死亡的敬畏,是为了让人专注当下的生命。


对于现在的汤汤而言,这份工作只是提供一项服务。


“修补逝者遗体的感觉,更像是修补一个毛绒小熊,为它清洗,为它穿衣服,哪里破损了为它修补。”


一份让逝者体面,进而让生者宽慰的服务。



尽管每天面对生离死别,汤汤偶尔也会破防。


出于丧葬习俗的不同,有一次汤汤要为垂暮的奶奶试穿寿衣,汤汤让奶奶抬起胳膊穿衣时,奶奶却没了反应。


这也让汤汤第一次体会到,生命在自己手中流逝的感觉。



死亡并不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有位网友在评论区中问到,母亲去世时在殡仪馆看到了入殓师给母亲化妆,那一幕六七年后还不能忘怀,该怎么办。


汤汤回复他,那是我们的亲人,没办法真正忘怀,时间虽然不能治愈一切,但是可以淡化哀伤,在那之前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吧。



“死亡是中国文化里向来很忌讳的话题,却是每个人最终都会经历的必然阶段,是每个物种和生命都要去认识、去直面的东西。”


小小年纪就看惯死亡,汤汤经常告诉网友,只要过好当下存在的每一天,就是生的意义。




作者  |  简杉

编辑  |  卡卡

         运营  |  榕榕树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