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Daily-每日lns新資訊
一声枪响,她挥臂、转弯、狂奔,如一颗子弹,在风中擦出火焰。这是2016年里约残奥会女子400m决赛,灯火如昼,人声鼎沸。此刻,全世界只剩下无边黑暗,下一步是悬崖还是终点?她不知道。一个高大的男子在她身旁飞奔,同一节奏,同一速度,目光如长空猎鹰。那夜,刘翠青一举斩下冠军,可奖牌榜上没有男人的名字。在此之前,翠青身边的领跑员已经换过4任,对盲人而言,变化是大忌。“我会尽全力帮她实现梦想,因为我以前也是专业运动员啊。”那一年,他25岁,像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但其实早已退役。少年有梦,徐冬林为了继续跑下去,决定成为盲人领跑员。领跑员的身高限制在1.80m-1.85m,百米成绩在11.2s内。他们在奖牌榜上没有名字,在2012年前,甚至不能和运动员同台领奖。赛道上,他总是穿着一身荧光马甲,没有号码没有名字,只有一行小字——他要保护选手、引导方向、控制节奏,哪怕跑到鼻血直流,都不敢擦。这些年,徐冬林见过不少失明运动员,但刘翠青,最特别。
这个皮肤黝黑的广西女孩,比他小3岁,除了奔跑,就是沉默。面前是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眉清目秀,唱着儿歌,轻轻笑。1991年,女孩出生在南宁吴圩镇,妈妈给她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刘翠青,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字字有春光。自幼家贫,父亲多病,她一家九口住在破落平房,收入全靠几亩薄田。妈妈千借万讨,无能为力,最后只能看着阿青,完全失明。她进入了盲聋哑学校读书,她安静、听话,懂事得让人心疼。她抿抿嘴说:“我想开一家盲人按摩店,让妈妈不用那么累。”那时候,她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奥运冠军。在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身上,人们看到了一股孤注一掷的“狠劲”。黑暗中奔跑,每一步都是赌博,但刘翠青知道,自己已经没什么可输的了。落日把她1.64m的身子拉成长长的影子,离终点越来越近。她不停地跑,不停地换领跑员,虽成绩不错,但未能突破。“我必须让她完全信任我。”徐冬林说道:“因为我是她的眼睛。”
他和她谈心、听音乐,训练前会拍拍她的肩膀,为她绑好鞋带。他陪着她走路,上下楼梯,弯路、坎坷、坡道,他永远在她身后。一个人的时候,徐冬林会闭上眼睛走路,学着感受风的形状。“如果她不信任你,默契就体现不出来。因为她看不见,对周围都很陌生,只有完全信任你,她才会大胆地往前走或者跑。”他要成为她不离不弃的影子,也要变成她一往无前的羽翅。所以,徐冬林就必须先把一个动作练100次、1000次,然后教会她。结实的书包带缝成一个圈,再缠上几层羽毛球手胶,就成了他们的引导环。两个人,四条腿,一双眼睛,引导环紧紧相扣,跑道上逆风飞奔。节奏、方向、速度,徐冬林知道,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刘翠青受伤摔倒。在2014年仁川亚残会上,刘翠青横扫100m、200m、400m、4X100m、跳远五项金牌。从此,两人成为田径场上的最佳拍档,各种比赛,大杀四方。每次到达终点线前,徐冬林都会轻轻喊一句:“冲吧!”喊完,他就会慢下脚步,松开右手,将刘翠青送到终点。每次冲线,徐冬林都会第一时间追上来,搂住刘翠青,让她心安。400m田径赛道,如一轮银河,他牵着她飞驰,两个人一双眼,是夜里的星。10m、8m、5m,“冲吧!”他大喊一声,松开右手。不要回头,不要犹豫,你要一直跑,跑到终点,跑下去......48h前,4x100m决赛,他拉伤了大腿,半月板同时震裂。他忍着。24h前,400m半决赛,他韧带完全撕裂,几乎无法行走。他硬撑。教练劝他放弃,领队让他休息,徐冬林却说:“不要告诉翠青,她没和别人配过。”徐冬林回忆当时,心有余悸:“再有5米,就真的顶不住了。”但在比赛结束那天,他却和刘翠青说:“你放心跑,就算走,我也会陪你走到终点。”数年后,两人参加《朗读者》,镜头前刘翠青坐在一旁,安静羞涩。很多人以为他们是情侣,喊着在一起,但徐冬林其实早已结婚。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下小IN
每天会分享INS新资讯
长按添加订阅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