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策|多地公务员省考正式启动,大学毕业生向城乡基层岗位拓展

2022-07-08 星期五

21世纪经济报道王峰、实习生韩甜报道  “终于等来了公务员省考!”中央财经大学大四毕业生徐蓉蓉(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她现在手握一家企业的offer,但还是想试试老家的公务员考试。

7月9日,多省2022年公务员招考笔试将正式开考。今年上半年,疫情反复导致省考延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备考节奏。

“现在企业招聘基本快结束了,整个上半年,我基本上是两边准备,既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到考公当中,还得时刻关注企业的招聘面试。”徐蓉蓉说。

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

日前,人社部、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工作的通知》,推动各地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

基层天地大有可为,但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也存在一些痛点。“很多基层岗位与专业不对口,而且有的不知道会分配到哪里,我不想去太偏远的地方。”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刘韬(化名)说。

对此,一些基层岗位正在完善。7月6日,北京市委常委会研究了《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提出要加强工作待遇保障,完善薪酬体系,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

政策性岗位扩大供给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期,不少省份明确将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的开发供给。

202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与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共计划招录11.6万名应届生,比去年增加0.9万名。今年5月,吉林省发布政策介绍,今年吉林省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招聘人数约2.2万人,比去年增长10%。河南省则透露,今年将稳定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规模。

徐蓉蓉已经准备了很久的公务员考试,即使已经拿到了企业offer,她仍希望优先考虑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列环节,耗时是比较久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如果中间有一些细小的差池,可能都会前功尽弃,所以,准备公考的同学都非常努力,珍惜机会。”她说。

此外,2022年全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名,比去年增加2000名。

据介绍,在往年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岗位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拓展了乡村建设助理员、野生动植物保护员等服务岗位,扩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空间。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山西、江西、广东、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发布了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部分省份已经组织完成了考试。

2022年“特岗计划”也已经出炉,全国计划招聘6.7万人。据介绍,“特岗计划”招聘对象以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鼓励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应聘,可适当招聘高等师范专科毕业生。特岗教师服务满3年,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按有关规定落实工作岗位,连续计算工龄、教龄,不再实行试用期。

日前,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各地要尽快启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推介招聘信息,倒排招聘报名、考试、考察、体检等时间表,在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招聘进度,力争在8月1日前完成教师招聘任务。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我们将继续落实部分教师‘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政策。”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人社部、教育部、民政部日前联合发文,要求广开基层就业门路,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用好各类资金、政策渠道,积极开发各类基层就业岗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从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加快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来看,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基层天地大有可为,对于城乡社区基层来说,急需高校毕业生充实专业、高素质人才队伍。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专职化、专业化的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目标测算,到2025年,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将达到166.61万人。

然而,据介绍,目前社区工作者主要由三类人员组成:下沉到社区的党员干部、退休老年居民志愿者、社会实习的大学生,整体专业性、稳定性有待加强。

马亮认为,城乡社区是基层治理的主战场,也需要扩充基层治理的主力军。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治理事务繁杂、千头万绪,而社区工作者人手不足、老龄化的问题突出。大学生作为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将有力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用好各项激励措施

在近期各地发布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举措中,不少地区推出了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

在河南今年的公务员招录工作中,有2163个计划补充到基层乡镇,对脱贫县的乡镇采取适当降低学历要求、不限制专业条件、调整报考年龄、面向当地户籍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其中,98%的职位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取消各种不合理限制条件,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报考机会,助力推动就业。

基层就业空间很大,但也存在一些痛点,比如薪资待遇、职位晋升等。

“基层的待遇比较低,虽然比较稳定,但工资没有办法满足买房、结婚这些需求,而且在北京读了大学以后,不习惯在乡镇的生活。”徐蓉蓉说。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的对全国29个省份城市社区工作者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29个省份城市社区工作者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市社区工作者总体月均收入3738元。当然,各地城市社区工作者的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上海城市社区书记主任工资平均水平为6828.77元/月,北京为6612.68元/月,而两地2020年社会平均工资分别为10338元/月和8847元/月。

实践中,城市社区工作者可根据当地相关要求与街道办、区职能部门、社区组织或社会组织、劳务派遣机构等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城市社区工作者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但“五险一金”覆盖率整体偏低,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只有61.5%。

因此,相比于去社区工作,有的高校毕业生更青睐于高校的临时性岗位,比如科研助理、行政助理。刘韬曾参加过一个行政助理岗位的面试,但这是给一位医学院教授做助理,“感觉自己的专业发挥不出来,就放弃了”。

刘韬对科研助理的岗位曾有很大兴趣,却并非为了就业。“因为我有读博的计划,联系了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但是他今年已经没名额了,所以当时我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本校延期毕业一年,二是去清华大学当一年科研助理。我更倾向当一年科研助理,可以更好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为考博做一个过渡。”他说。

刘韬介绍,清华大学的科研助理待遇不错,大约5000元一个月,还可以解决住宿。

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稳定收入、提升职位晋升预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7月6日,北京市委常委会研究了《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会议提出,加强工作待遇保障,完善薪酬体系,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用好各项激励措施,拓宽社区工作者成长空间,引导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社区。

上述调查显示,74.8%的被访者表示当地实行了社区工作者“干部优先选拔”的人事政策。

马亮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做好政策落实与衔接,出台切实有力和精准到位的配套政策措施,更好地接纳、培养和包容大学生。“投身城乡社区的高校毕业生是送上门来的人才,相对来说,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可能不谙世事,要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他说。

马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一方面是引进来,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另一方面是如何留得住并培养好、发挥作用。这方面可以参考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的做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薪酬、晋升等方面的支持。”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