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种flag正在危害全球环境

2021-07-04 星期日


原文作者:Quirin Schiermeier

使用“方便旗”(flag of convenience)这一漏洞以求在环境管制宽松的地区报废船只的行为正在急剧飙升。

船舶运输着世界90%的贸易货资,因此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但当油轮及其他大型船体报废并被拆解时,它们会产生大量的海洋污染,这一现象在当地环境法规对于拆船管理松懈的国家地区尤为严重。

在孟加拉国,拆船厂中的工人们正辛勤地拆解一艘巨型船体

研究已经表明[1],自2002年以来,误导性地将船只由原属国注册到其他国家——又被称为“方便旗”——这一行为的数量正在猛增。这种做法允许来自环境法规严格国家的船东以低廉的代价拆解船只——但通常情况下对环境损害极大。


来自富裕国家的企业家们,包括欧盟成员国以及美国、韩国和日本,控制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货运和油轮船队。但一份来自商业海事数据提供商的船匹报废记录分析却揭示出,在2014至2018年间,这些船舶中有80%仅在3个国家被拆毁——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位于这些国家的拆船厂受到的环境、劳工和安全法规管辖都极为薄弱(见“滥用法规”)

来源:Z. Wan et al. Mar. Pol. 130, 104542 (2021)

薄弱的环境监管

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使用“方便旗”已经成为欧盟企业主默认的设置。严格的欧盟法规要求所有在欧盟国家注册的船舶必须在欧盟委员会获批的船厂进行回收作业,但当该船只悬挂着欧盟国以外的旗帜时,其所有者就可以规避监管。


各国有责任对于在其旗帜下注册的船舶强制执行国际和地区间的安全及环境准则——但众所周知,许多方便旗的被注册国都没这么做。研究发现,在2002至2019年期间,在低收入国家注册的欧盟所属船只的比例从46%上升至了96%。


通过在国外注册船舶,船东还可以逃避税收并经营不合格的船体。在2002年至2019年期间,被注册频率最高的方便旗由巴拿马和利比里亚转向两个小岛国:科摩罗和帕劳;只需缴纳一笔费用,船只即可在此更换注册国旗,且无需受到监管。

海洋法的失败

领导该项研究的中国上海海事大学运输研究员万征指出,国际条约——包括1992年的《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Basel Convention)及2009年的《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在防止环境不公方面非常无效。


在低收入国家进行的船舶报废也将带来致命的健康风险与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向土壤和海洋释放汞、铅、石棉、臭氧层消耗物质和各类杀虫剂。一项研究预计[2],至2027年,将有近5000名印度船舶回收场的工人死于间皮瘤,一种由吸入石棉引起的恶性肿瘤。


“商业实操使许多国际条约和地区法规无法执行,因为被注册‘方便旗’的国家往往对监管兴趣不大,”万征提到,“此外,在从事拆船业务的低收入国家,工人的健康总是被忽视的。”


英国爱丁堡职业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Occupaational Medicine)的工作场所健康研究员 John Cheerie 补充:“来自富裕发达国家的船东规避国际公约、并使低收入国家的劳工暴露于潜在的伤害风险之中,是十分不道德的。国际社会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并消除漏洞,这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Wan, Z., Wang, L., Chen, J. & Sperling, D. Mar. Pol. 130, 104542 (2021).

2. Singh, R., Cherrie, J. W., Rao, B. & Asolekar, S. R. Int. J. Hygiene Environ. Health 225, 113478 (2020).


原文以Boom in ships that fly ‘fake’ flags and trash the environment标题发表在2021年5月24日的《自然》的新闻版块上

© nature

doi: 10.1038/d41586-021-01391-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点击文字或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被噤声的科学家:对环境研究的压制正在愈演愈烈

城市“助力”新冠传播?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的城市规划了

非法捕捞的渔船,可能挂着“避税天堂”的旗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email protected]。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1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星标我们🌟,记得点赞、在看+转发哦!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