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 Network:1990-2020年间日本自杀系网站小史 – BIE 别的

2022-04-01 星期五
编者按: 我们已经对文中可能出现的诱导内容作了模糊处理,但本文依旧不建议未成年人阅读。这篇文章是关于日本自杀系网站的社会观察和历史梳理,其中部分内容和心理描写可能引起不适,请酌情参阅。
我们发起「死后畅想」这一专题,是希望通过正视死亡,甚至直视自杀行为的广泛存在,来更好地解决当代人的生存问题。如果你遇到了自己也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难以和家人、朋友言说,请拨打全国 24 小时心理援助热线:400-161-9995,或求助专业心理机构。
今天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希望大家可以不漠视、不轻视心理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也请大家多多关照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日本曾经发生过一起由特殊的连环杀人案件,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 
2005 年 8 月 2 日,一名年轻女性的尸体被发现于长野县某处河堤边。3 天后,警方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前上博。出乎意料的是,前上被捕后不仅立刻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还立刻供述了另外两件彼时尚未被发现的杀人罪行,受害者分别是一位 14 岁的男中学生和一位 21 岁的男大学生。对于有着对尸体的异常性欲,还犯下虐杀、连续杀人等罪行的前上来说,这份过于坦率的供述多少显得有些不符合他凶暴杀人犯的形象。
作为一件连环恶性杀人事件,前上博最终在司法、受害者家属、以及他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很快被执行死刑。案件所披露的一个细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就是:这些受害者原本都是 “自己想要去死的”,也就是全员都是自杀志愿者。犯人前上博本与他们素不相识,他在某一类 “特殊的网站” 中遇见这些这些自杀志愿者后,前上声称自己可以“帮助你结束生命”,由此获得了受害者的信任,最终将他们杀害。
随之浮上大众视野并被广泛讨论的,是日本的 “自杀系网站”。 
90 年代末至千禧年初期,互联网世界高速发展,尤其是在日本,这段时间被称之为互联网的 “混沌时代” 又或者 “黎明期”。彼时推特等 sns 和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尚未问世,能在论坛一类的地方看到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所说的话,又或者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在这个名为网络的异世界,被众多不认识的人所看到的,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
如果说现在的 sns 世界是根植于现实,很大作用在于记录和反应现实生活,构成了一个对于现实生活的延伸和补充,那当时大量的匿名论坛和各类揭示板则构成了另一个与现实世界全然不同而又无比新颖、刺激,又神秘的虚拟网络世界并且几乎不受到任何势力的监管。
与此同时,互联网外面的世界里,美苏冷战的余韵带来的世界性的不安定,日本经济泡沫,诺查丹马斯的末日预言等等,一种阴郁颓废的气氛笼罩在日本社会上空。
现在看来或许不可思议,80 年代末,日本的少年少女们,乃至不少成年人都真心相信着世界大战将要到来,世界或将毁灭,纷纷在以《Moon》为代表的神秘学杂志的留言板上寻找 “自己的前世的战友”、“其他转生战士请联系我”。1989 年 8 月 16 日,日本德岛县的三位小学女生为了寻找“自己前世的记忆”,三人一起服下大量药剂自杀。末日论思潮给当时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现在依旧可以从当时的诸多 “毒电波” 系游戏,还有许多动画漫画中得以窥见一隅。可以说,从 80 年代末到千禧年初期,整个日本都处在空前的 “自杀狂热” 之中。 
从法医学角度阐述自杀(起码作者是这么标记的)的书作《完全自杀手册》中这样描述这个时代:
“八十年代即将结束时,曾经掀起一阵‘世界末日潮’、‘危险话题’,最受喜爱的乐团唱着 CHERNOBYL 的歌,小孩子的玩笑话全都充满死亡的味道,少女为了准备迎接世界大战而开始寻找同伴。我们则为 ‘厉害的人物要出现了’、‘也许明天会是世界末日!’ 而兴奋不已。
然而,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原子弹始终没有爆发,全面核武战争的梦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八十年代的革命家,彻底的体验到挫折感。
最后大家终于明白,‘大显身手’ 是不可能实现的,二十二世纪一定会到来。(当然,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因为不会有所谓的世界大战。)世界绝对不会出现世界末日。只是稍稍接触到‘异界’以及‘外面’,并无法得到满足。如果希望有更大的刺激,如果真的希望世界走到末日,除非是做‘那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完全自杀手册》是当时销售榜第一的热门畅销书。 
但无论是末日前的集体狂热也好,又或者只是隐约地对这些 “刺激” 的知识感到好奇,自杀终究是无法在主流媒体上被讨论的,这些想法也无法和周围的亲朋好友诉说。在揭示板和网络聊天室出现之后,这些现实生活里无处发泄的情绪,以及关于自杀的隐秘知识,最终都涌上了网络世界,自发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由个人所运营的自杀系网站。 
上文中所提到的自杀系网站杀人事件的犯人前田博提到过,他自己原本是想要自杀,读了《完全自杀手册》之后,在网上寻找自杀方法时,他第一次踏入了自杀系网站的世界,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同样聚集在这里,渴望死亡的被害人们。
如要要追溯自杀系网站的历史,能找到的最早的记录源于 1998 年。某位自杀系网站使用者在自己的博客里(该博客已于 2019 年停止更新)如此说道:
“我具体是几岁开始上网的,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是 98 年那个时候吧。当时的检索引擎也很难用,我也没有相关的知识,所以经常出入的是雅虎的某一个名为 ‘认真地一起讨论关于自杀的事的地方’ 的子栏目。这个栏目也设置了揭示板。虽然是登录在雅虎下的栏目,却不温不火,一天也就只有 10 条不到的投稿。
然后,就发生了那起著名的奇利柯医生事件。当时的我连这个网站到底是哪来的也不知道(奇利柯医生的诊察室似乎是名为 ‘安乐死狂会’ 的网站下的一个栏目),总之,因为这个事件,‘认真地一起讨论关于自杀的事的地方’ 也消失了。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我都没能找到自杀系网站。“ 
奇利柯医生是漫画家手冢治虫的青年向漫画《怪医黑杰克》中的一个角色,秉持与主角不同的理想的奇利柯医生坚信安乐死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他原本是一名军医,因为在战场上见到许多士兵身受重伤却无法死去的凄惨样子,下决心以安乐死拯救这些医学所无法拯救的人们。当然,这个角色有自己的原则,只有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实施安乐死,也曾愤怒地拒绝想要自杀的小孩子的安乐死请求。
但这里所提到的,现实里的奇利柯医生事件却并非有这个漫画角色这么美好。
1998 年 12 月,居住于东京都杉并区的某女性饮下数片含有氰化钾的剧毒药剂自杀。据调查,她在名为 “安乐死狂会” 的网站下的揭示板 “奇利柯医生的诊察室” 与其管理员相识。这位揭示板管理员以奇利柯医生的名字自居,并且经由邮寄途径为她非法提供了药物。 
以此方式获得氰化钾的不止一人。这位假的 “奇利柯医生” 在揭示板内与多位意图自杀者或者重度抑郁症病人聊天,一方面是开解他们的烦恼,但他本着 “要是有吃了能随时死掉的药,他们就不会想死了” 的想法,为许多人提供了氰化钾药剂。值得一提的是,并非医生也没有任何行医执照的 “奇利柯医生” 的这个所谓的 “治疗理念” 正是来自于《完全自杀手册》中所写的原文。
在揭示板之外的的现实世界中,“奇利柯医生” 的真实身份是一个饱受重度抑郁症折磨、也曾寻死过的病人。毕业于私立大学理工学部工业化学科,曾就职于医药品开发公司的 “奇利柯医生” 因为对职场上司的不满自行辞职,那之后做过家教,也曾一个人去往印度和泰国旅行。
根据几位证人所言,他在辞职开始旅行的最初几年深受抑郁症困扰,也曾自杀未遂过,他也曾经去过医院,但是最终对于当时缺乏个体关照的治疗体系感到失望。他试着寻找自救的方法,却最终被《完全自杀手册》中的理念所说服 —— “如果人随时都可以死,也就不会急着寻死了”。“奇利柯医生” 对此深以为然,因此自己随身携带氰化钾药物当做某种 “护身符”,以辞抑制自己的自杀念头。 
自从他本人的情况因此而好转了(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他便开始在揭示板中将这个方式介绍给其他被他认为是与自己有着相似状况的人,并且约好 “必须是重度抑郁症,长期吃药,去医院也没有缓解“绝对不能使用,如果有人吃了的话,我也会去死” 等等前提。
最终,得知女性死讯的 “奇利柯医生” 就如同自己所承诺过的一样,也选择自己饮下了氰化钾自杀身亡,“奇利柯医生的诊察室” 也随之消失,主页 “安乐死狂会” 同样在这次事件之后关闭。
安乐死狂会曾经的主人美智子交合在 1999 年出版的f书籍《我死去也可以的理由》中提及此事,并试着还原 “奇利柯医生” 的生平与所思所想。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出版社就是过去曾经出版过《完全自杀手册》的太田出版。根据美智子交合的自述,她也曾从 “奇利柯医生” 那里得到过氰化钾护身符,那之后不久,她去往自杀圣地富士树海自杀,结果未遂。向好友 “奇利柯医生” 报告自己回来了的消息之时,她记忆中的 “奇利柯医生” 拔高了嗓门,高兴得几乎是跳起来一般大声道:
“你还活着啊!太好了,啊啊,太好了(中略)那个呀,真是不可思议的护身符呢,至今为止我给了好几个人,但是谁都没有吃下去,大家,都是把它当做护身符好好带着的哟。(中略)护身符的有效期,只有五年,我会等待着,五年后,美智子小姐可以把护身符原模原样地还给我。” 
当然,他最终没能等到自己曾经承诺过的 “五年后”。五年,到底是氰化钾药片的有效期,还是 “奇利柯医生” 给自己设下的某种 “治疗期限” 呢?直到如今也都无法考证了。 
临床心理医生矢幡洋在著书中《Dr. 奇利柯的赠物》中如此总结道:“奇利柯医生” 的实践的本质,是一种当事者互助组织,但这也包含了由于 “过于纯粹的诚意所带来的危险”。

截图为网友制作的已经闭锁的 “奇利柯医生的诊察室” 过去的记录整合中,最后一条留于 1998 年 12 月 27 日的帖子内容

1998 年的 “奇利柯医生” 事件发生后的不久,又一极具代表性的自杀系网站 “太宰治 自杀与遗书” 于 1999 年出现。著有私小说《人间失格》,至今都以无赖汉形象和一生中六次自杀而享有“盛名”,被调侃为 “你的人间今天失格了吗” 的太宰治,在身为日本近代文学大家之余,也被一部分人当做 “自杀界的偶像”。
无论作家本人的意愿到底如何,即使是没有读过他的书的人,在提到 “自杀的名人” 时依旧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他的名字,这个网站也因此命名。聚集在这个网站下的许多人并非是为了讨论文学而来,而是因为自己也有着想要自杀的想法才在此聚集。网站揭示板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太宰治无关,而是在诉说自己的苦闷,自己的生活和疾病,自己的死亡志愿,这里一跃成为了彼时日本最大的自杀志愿者聚集地。之后 “太宰治 自杀与遗书” 更名为 “日本自杀研究所”,运营到了 2012 年左右,从这网站的更名中可见其性质。
聚集于此的自杀志愿者用户后来逐渐开辟了自己的揭示板和主页,可以说是自杀系网站遍地开花之时。开辟网站之后,他们还会把新的链接贴到现有的自杀系网站中分享和引流。这段时间开辟的自杀系网站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自杀志愿者的休息所”(1999-201?(推测2012-2020之间))、“DEAD_LINE”(1999-2003)、“自杀志愿者交流会馆”(2000-2002)、“自杀企图者”(2001-2004)、“自杀揭示板”(2001-2003)等。
这个时期的自杀系网站之中,规模最大的是由网名 “待宵月” 的管理员于 1998 年所建立的“自杀志愿者的休息所”,据说这个网站曾经在自杀志愿者与自杀网站界之间无人不晓。根据网络现有的碎片化资料推断,该揭示板在 2012 年时还处于运营状态,但在 2020 年的一篇记事中提到网站已经关闭。具体的关闭时间尚且不得而知,而关闭理由也未曾公开。作为彼时拥有最大访问量的自杀网站,管理人未曾提及过运营方面或者资金方面的困难,只是某一天,突然就将网站关闭了。
在 “自杀志愿者的休息所” 已经无法访问的当下,唯有其管理员 “待宵月”的私人博客还可以浏览。最后一篇记事发表于 2006 年 04 月 13 日,标题为 “抑郁与咖啡因”。看来是一篇普普通通的日记,行文在自杀系网站之中可称得上是格外流丽清晰。
文章以 “我抑郁严重的时候,就会服用咖啡因(注:这里指含有咖啡因成分的片剂药物,在日本属于非处方药,可以在药房等正常渠道购买)” 开头,讲述了自己服用咖啡因之后倦怠感有所减轻,因此间接地缓解了抑郁症状的经历,并且提示说效果因人而异,也会有人服用后反而感到焦躁不安的。
文章下有十几条留言,除了三条是来自于揭示板的熟人,剩下的都是广告。最新一条留言是 2021 年 11 月留下的:
“好久不见了,你最近还抑郁吗?我变成躁郁了。”(ID:夜间飞行)
曾有自称认识待宵月的网民提到,待宵月与软弱自卑的自己不同,是某种程度上对自己很有自信的人。Ta 在那之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还活着吗,还在服用咖啡因药剂吗,依然在对抗抑郁症吗,还是已经过上了安然普通的生活呢?曾管理着最大自杀系揭示板的 Ta,现在也许只是东京街头,会从你我身边经过的普通人中的一个。

另一篇 2005 年 11 月 28 日的博文:【3 万人】这是现在日本每年的自杀人数,好多……一天就有 90 人左右。因为日经平均股价上升的关系经济一点点景气了,但似乎贫富差距也扩大了……这世界真是变成了对弱者格外严苛的世界了。

这些自杀系网站的凋敝始于 2002 年 10 月24 日,日本发生的第一起烧炭自杀事件。东京都练马区的无职男性(30)与大阪市内的女性公司职员(32)在自杀系网站相识一个月后,一起在公寓内烧炭自杀。这段历史在播客 “web-g.org 跡地” 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说到烧炭自杀事件,那段时间(2003 年左右(笔者注:实际上是 2002 年 10 月))之后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了。揭示板上所写的内容从 ‘请教教我没有痛苦的死法’ 转变成了 ‘募集一起去死的人’ 这种更直接的内容。另外,因为那个事件而抱着为了好玩的心态而访问自杀网站的人也大大增加了。因为人数增加而带来的骚动,使 ‘DEAD_LINE’、‘自杀揭示板’、’自杀志愿者交流会馆’,还有‘自杀企图者’ 都接连关闭了。我想这就是自杀网站的第二期历史的终结吧。”

这起案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大的连锁效应,是因为事件中的这二人相识非常简单,仅仅是在自杀系网站上发了一个 “募集心中对象” 的帖子,随之便认识了,是典型的 “网络心中” 事件。

网络心中在中文里更常用的说法是 “自杀网聚”,但是在这里,我想讨论一下日文特色的 “心中”这个词。心中文化在日本由来已久。“心中”一词,在日文中指“殉情”,原指具有深厚情感的男女基于世俗压力等等原因不得已而一起自杀。江户时代的吉原等花街柳巷之中也时有游女与客人的心中事件发生,“心中物语” 则是江户时期歌舞伎和歌谣里的热门题材。在供人娱乐的歌舞伎町,彼时最受欢迎的两大热门题材 “艳杀” 与 “情死(也就是殉情)” 都逃脱不开死亡的主题,一方面可以说是以死实现对旧道德的反叛,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这种题材的作品最容易刺激大众情感,无论是在哪个时代。
“心中” 来源于日本武家道德观与世俗感情的不兼容,以及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脆弱。若这份恋情违背大义,只能以共同赴死作为结局,这是 “心中” 原本的核心。而到现代之后,这种道德上的冲突似乎已经很少会发生在现代的情侣之间了,但在自杀网站的遍地开花的环境下,“心中” 这个词的含义又再次发生了改变。

“东京都内(关东圈内亦可),有人计划今天夏天心中的吗?年龄性别等其他要素都无所谓,请私信我 #心中募集”

“募集心中对象”、“网络心中” 的男男女女很显然以前并不认识,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恋爱基础。从发帖到二人相识,再到共同自杀,很可能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如同 2002 年的网络心中烧炭自杀事件中,当事人的遗书所写的那样:

“果然,一个人死掉太寂寞了,(心中的)对象是谁都可以。”

“我和在网上的自杀揭示板所认识的 XX 先生一起去死了。” 

在这件新闻被报道出来之后不久便出现了连锁效应,埼玉县的一位男性与两位女性在揭示板相识后实施了 “网络心中”。那之后又连续出现了多起 “网络心中” 烧炭自杀事件。其中最大规模的要属 2004 年埼玉县皆野町的网络心中事件,死者多达 7 人。“网络心中” 成为自杀系揭示板导致的自杀事件的主流,二人一组的自杀事件明显增加。 

2020 年某自杀系揭示板上,居住于广岛附近的人于揭示板内招募网络心中对象的帖子:【广岛想自杀的人】“要周日去死吗” “有的话周六碰个面,然后一起死吧” “我住在五日市。这次一定要死。请多指教。” “可以杀了我了?要是能约好杀了我的话,我就去广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时间来到文章开头由自杀演变为连环杀人事件的 2005 年。
以前上博事件为代表,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谁都能轻易找到甚至创建自杀系网站。尤其是在 2003 年开始的多起连续烧炭自杀事件之后,自杀系网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经由报纸刊登媒体讨论等等,谁都多少听闻过它的存在。“出名了的” 自杀系网站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它吸引的不再是纯粹的自杀志愿者或者精神疾病患者,还有以这些心灵脆弱的人为目标,企图乘机而入甚至伺机犯罪的人也注意到了自杀系网站的存在。 
金钱诈骗,宗教诱劝,甚至寻找性犯罪和杀人的对象。当寻死的人提出 “好想死,谁和我一起” 之时,没有人能确保来赴约的究竟是另一个自杀志愿者,还是怀有不轨企图的罪犯。包括前上博事件中,他起初是以安慰者的姿态接近网站上的自杀志愿者,获取信任之后便骗取金钱,再诱劝他们写下遗书,将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伪装成自杀。之后他将受害者骗入自己家中,令其服用下含有安眠药的饮料后实施性犯罪,最后再将受害者杀死。无论受害者本人是否抱着想要寻死的念头与他接触,起码,这种死法绝对不是他们原本想要的那种 “自杀”。
自杀系网站渐渐地从互助组织(无论这些互助是否正当,是否专业),走向了纯粹的互联网危险地带,甚至建立者本身都可能是带着某种恶意的目的性。笔者在调查自杀系网站时,曾经误入一个观感令人十分不快、可以说是明显引起人不安的网站。鉴于该网站现在依旧可以浏览,故在此隐去其具体名称,以 “网站 Z” 代指。
如果说自杀系网站也有自己的 “道德正当性” 存在,一个 “正常的” 自杀系网站,无论基调如何阴郁,其本质依旧是烦恼相谈揭示板。总体而言,其管理员和大部分使用者会自发地维护网站作为互助组织的性质。人们在此倾诉自己的烦恼,也会有人给予回应和安慰。
但 “网站 Z ” 却明显不同,点进去的瞬间就可以看到相当惊悚的特效和大量图片。虽然在抬头写着 “本网站不鼓励自杀”,但是内容无一不是恐怖片级别的诡异血腥图片,诅咒小人,怪异的符咒,有大量死者出现的新闻图片,还有以自杀为主题的自制歌曲,又或者是意义不明的颂唱往生来世经文的视频。

仅截取网站中相对观感不那么惊悚的一角,绿色文字内容为:在这之后 日本国宪法不通用

虽然内容杂乱,但是归根结底可以看出来,网站 Z 明显流露出了崇拜某种信仰往生来世的新兴宗教的倾向。再在主页上点了几个隐秘的链接跳转之后,赫然出现的页面上有一行巨大的文字:“危险 在这之后 日本国宪法不通用”,配以背后的诡异图片。虽然不知道这个宪法不通用是单纯的 “中二病”,还是为了引出新兴宗教的什么教义,但出于自身精神卫生考虑(实际上,我已经不安得难以忍受,出现了呼吸不均症状),笔者在此退出了网站。我不能理解,制作这样的网页并配以自杀系网站的名头,给心灵原本就十分脆弱的自杀志愿者观看,到底安的什么心。 
2010 年 8 月 14 日,知名自杀系揭示板 “死亡之门”(因同名自杀系网站至今可以浏览,故此处隐去网站真名,采用化名)上出现了一条无差别杀人犯罪预告并且在揭示板成员中招募共同犯罪的人。发布这条帖子的人很快被逮捕,成为了日本第一个因在互联网上发布犯罪预告而被逮捕的人。经由警察介入,“死亡之门” 也被判定为有害网站,随之关闭。
“死亡之门” 的特色是具有 “快乐时的白揭示板” 和 “悲伤时的黑揭示板” 两面,其中黑揭示板便是自杀系揭示板。网站关闭后,管理员 G 太郎(假名)的流言倒是在互联网上传播了一段时间。有一些人说他是遭人嫉恨,被人报复而刻意引来了警察;也有曾经与他共同管理网站的前任副管理员指出,G 太郎态度轻浮,对揭示板疏于管理,出现自杀者募集等危险的帖子时,他不会表示关心或者及时删除帖子,相反是装作没看见,在和论坛里的年轻女性用户打情骂俏。这位举报 G 太郎的副管理人之后被撤职,并被网站拉黑,无法再度登录。可以说,自杀系网站也并非能超脱于世俗互联网世界的净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登录 “死亡之门” 的原网址可以看到网站已经关闭,仅有一条 “本网站在此关闭,没有运营其他类似网站或者姐妹网站;不认可由其他使用者来运营;没有在经营油管自杀或者精神问题的业务” 的提示语。 
但是 2015 年,突然出现了同名的新网站,在揭示板设计和图标等方面也与过去的 “死亡之门” 别无二致。虽然不能确定其管理者到底是谁,但是从帖子内容可以看出,使用者依然是以前的那些人,他们依然时不时谈论着以前 “死亡之门” 中的话题。当然,还有自杀者的发泄内容。写下这篇稿子的 2022 年 3 月 28 日,新 “死亡之门” 依旧在运作与更新。 

最上方的一行字是:”不许做出让(管理员)会被罚红牌的迷惑行为”

2017 年,座间事件 —— 又被称为座间市九遗体遗弃事件 —— 轰动日本,这起案件的恶劣性远超之前所发生的所有自杀系网站自杀事件。犯人白石此次以推特为据点,自称 “首吊士”,通过检索 “想死”、“网络心中募集” 等关键词,连续物色九位受害者,诱骗到自己的公寓实施犯罪,随后将受害者分尸藏在自己的公寓中。犯罪者本人并无一点想要自杀的意思,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杀人,仅仅是享受着连续杀人本身。 
警方赶到其公寓进行调查时,在犯人白石的公寓里发现了十个塑料箱 —— 比受害者数量还要多一个。根据白石所述,这是为了下一个目标所准备的。他可以明确地指出哪一个箱子里放着哪一位受害者的头部,被问及 “实施杀人和想象中杀人一样吗” 时,他回答说没有什么差别。他坦承自己杀人是为了快乐,不会有罪恶感。
根据白石的供述,九位受害人中,除了其中第二位受害人是第一位受害人的恋人,在寻找失踪恋人下落时遇害以外,其余八均是在推特认识,或者说,在推特被犯人所盯上。在无论是谁都能简单发布信息并且具有 Tag 功能的 sns 平台,2010 年以后,推特早已取代了自杀系揭示板,成为了隐藏在普通 sns 之下规模最大的自杀系网站。 

“#自杀募集

想死但是害怕一个人死掉

如果有谁可以一起去死的话请私信我。

这里是23岁东京在住。如果您有车就更好了。”(2017 年 9 月 20 日晚 0 点 48 分)
—— 这正是座间事件的最后一位受害人发布在自己推特的内容。 
就如同搜索 “#猫猫照片” 一样简单,只要搜索一下 “#想死”、“#想自杀”、“#网络心中” 等 Tag 或者关键词,随时可以看到时间流上有多少人在讨论这个话题。不同于揭示板,当你点进这些账号,你甚至可以通过账号过往的只言片语简单地拼凑出对方的人生,更可以轻易推测出对方的性别与年龄,甚至能看到对方的脸。在推特物色受害人显然比过去在自杀揭示板效率更高、范围更广。
犯人白石正是看上了这一点,以推特上心里处于脆弱时期的年轻女性作为目标,注册了多个账号,尽量广撒网地与这些自杀志愿者接触,声称自己有将人吊死的专业知识,可以提供无痛的自杀协助。 
但是,最终他只是诱骗这些女性,实施性犯罪后将她们残忍杀害。甚至他并没有从受害者女性那里实际得到过 “请你杀死我” 的请求,有的只是在遇见难得可以交流死亡的话题的网友时便轻易给予的信任,有些只是去他家玩耍做客散心,却再也一去不回。
这一恶性连续杀人事件毫无疑问地以白石被执行死刑结束,同时,因为社会影响过于恶劣,座间事件推动了推特公司颁布了新的使用条款:“发现暗示自杀、自残的发言时,禁止助长或是煽动,违反者会被删除发言或是封锁账号。”
只不过,推特并没有封锁这些关键词,现在依然可以看到 “想死”、“想一起自杀” 等等这些 Tag 下的内容每秒都在不停刷新,即使不能直接回复,也可以通过给推主发送私信等等方式取得联系。毫无疑问,对于令和的日本来说,推特正是现存最大的自杀系网站。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许多年轻日本人使用推特的习惯,基本默认一个人持有多个账号,每一个账号用以关注特定的内容,取名为 “ XX 垢”(垢:账号 Account 读音的日文汉字转写)。这些自杀相关的内容很多不会发布于自己的主号上,也不会被任何现实里的同学或者家人看见,而是发布在被称为 “病垢”(意味发病,有病的账号)的专用小号。 

这个称谓多为十几岁到二三十岁区间的年轻人所使用。病垢里的内容,基本都是诉说想死的心情与抑郁的痛苦,也大多只允许同类账号关注,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己的自杀系小圈子。

网络自杀研究者涉井哲也曾经做过一个社会情报学调查,以 52 位曾在推特发表 “想死”、“想自杀” 言论的 “病垢” 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生态。其中,最常被使用的 Tag 依次为“想死”、“想消失”、“想自杀”、“(关于自杀的其他单词)”、“自杀愿望”、“自杀志愿”、“自杀募集”、“要一起自杀吗”、“要一起死吗”。
谈及发表这些言论时的理由与心情,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 “是为了发泄那一瞬间的感情”,接着是 “为了整理自己的心情”,“希望有人能听听自己说话”,“想与谁交谈” 和 “其他原因”。
发表自杀言论之后他们所获得的反应,最多的是 “毫无反应”,这种情况几近半数,接着才是 “愿意听自己说话”,“对自己说别死”,甚至还有以此为契机来搭讪的。
而得到这些反应后的心情,最多的是 “想死”,还有感到“多管闲事”,“虽然有人回复自己,但是感觉答不到点子上”,很少有人会觉得 “有人听自己说话,很开心”,极少感觉到 “想活下去了”。
调查的最后,涉井问他们,在饱受令人想要自杀的程度的苦痛中,有没有向谁发出过 SOS 求救信号。小半人的答案都是 “没有人会听自己的求救信号”,少数回答 “有人会听”,接着是 “不想求救”、“其他” 和 “还没有求救过“。
2013 年以后,因为自杀对策法和诸多自杀对策措施的出台,日本的年间自杀率暂时回落到三万人以下。其中中老年男性所占的比率大幅减少,涉井推测这是因为对借贷的规制越发严格的成果。但是另一方面,年轻女性自杀者的人数却几乎没有任何好转,而中学生的自杀率更是呈现上升态势。其中后两者也正是病垢的主要使用者。
自杀系网站作为发泄一时情感,整理心情的场所,固然起到了一部分积极作用,它作为自发形成的基础互助组织的性质不可磨灭,也有多位学者曾经以 CMC (Computre-Mediated-Communication)理论试图讨论自杀系网站在自杀预防上起到的作用。但很显然,目前看来,在没有专业人士参与的前提之下,这种互助组织的作用是很局限的。并且也没有任何人能保证在这样的互助之中,伸出援手的另一个自杀志愿者自己是处在何种情绪状态。 
目前,主流观点依然处于 “需要管制鼓励自杀的自杀系网站,增加预防自杀性质的自杀系网站” 的阶段,由公共组织主导的基于互联网的自杀预防服务现在依旧极度稀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经在《自杀论》中指出,自杀,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他认为自杀与自杀者本人的健康与精神状态都关联甚微,而是取决于人和社会的关联性。当人与社会关系紧密时,人便不容易采取自杀行为,反之亦然。
 或许事实也确实正像前文中那位不知名网友所讲的那样,“说到底人不是自己想活,而是为周围的人活下去的”。笔者并非社会学或者心理学专业出身,面对如此严肃的命题,我无法说出一种准确的结论。
自杀的原因,活下去的理由,想来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包括涂尔干的理论,也只是站在一个全然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而分析得出的。但无论社会社会自杀率如何,总有人会自杀,自杀率不可能是零。他的理论的大前提是,社会中必然存在自杀。 
即使是在乌托邦小说里,也不存人人都获得幸福的世界。哪怕是同一个社会,同一份幸福,人所感知到的程度也各自不尽相同。所以没有人能代表其他任何人,去叙述他们自杀又或者活下去的理由。只是作为个人,我是为什么想死,当我想死时我在想些什么呢?这么一想,脑中突然冒出了推特上很多 “病垢” 常常使用的另一个 Tag :“○○さんと繋がりたい” —— “我好想与你联系”。
2019 年,某位我很喜欢的、专注于创作与当代社会和年轻人心境有关题材的动画监督推出过一部作品。在这里我不是想讨论这个动画本身,而是想起了它每一集的标题:
《想要与人联系,但也想说谎》
《想要与人联系,但也想夺取》
《想要与人联系,但得不到回报》
《想要与人联系,但不在身边》
《想要与人联系,但不被允许》
……
《想要与人联系,却无法联系起来》
我找到了自杀系网站这种东西的原因本来很简单,我那时自杀失败了,所以想要寻求更靠谱的自杀方法,于是上网调查。当时我找到的,是一个甚至可称为诙谐幽默的网站。 
作者详细介绍了诸多自杀方法,比如说 “缸中脑自杀法”,意思很简单,就是效仿缸中脑思想实验,将自己的大脑保存在水槽里,等待第二人生的到来。
“如果说,你没有享受现在的这个人生的自信的话,那抱着对第二人生的期待按下思想实验的电源开关吧。” —— 管理员如此写道。
我:“……”
顺便一提,网站运营者也是要吃饭的,所以每篇这样匪夷所思的 “自杀方法介绍” 下面都会附有推(广)荐(告)商品的链接。这篇缸中脑自杀法的下面,推荐的是号称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的口香糖,和面向六岁儿童的益智拼图
多少令人有些无语。
而烧炭自杀法的文章下面,推荐商品链接除了木炭,炭盆以外,还有 A5 级别的高级松阪牛肉(烧烤专用)。这种昂贵的牛肉一般人家可不会买,链接甚至贴心地写了,这可是专门庆祝用的高级特选牛肉,推荐用于生日会,成人礼,等等等等…… 
这种广告安排实在是让人怀疑管理者的用心,但是彼时满脑子只想着自杀,去死,躲在被子里查手机到处寻找自杀方法的我,看到这个松阪牛肉的推荐,因为太傻了而不由得噗嗤笑了出来,笑着笑着,然后就开始哭,哭了很久。 
“啊!我死前也想吃一次这样昂贵的一万日元一盒的高级牛肉啊!庆祝用的高级牛肉!但是,下单等牛肉送到还要三天,那就等到三天后再死吧。” 我这样想着。 
就这样我又活了好几年。2021 年夏天,我再一次自杀未遂,想来是人生中的第三次还是第五次了。从医院里醒来之后,我去朋友家住了一个夏天,时隔许久再次回到自己家之时,我和家门口堆着的原本为了自杀买来的烤盆和两箱木炭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拿对方怎么办。
我在同城交易网站上把木炭和炭盆打包送人,起初有些害怕,炭盆和木炭,一看就很不吉利吧,不知道这个人原本买这个来是想干嘛,送人也很晦气,一看就是那什么用的,谁会要这种东西呢。我反而有点担心起它们未来的主人来。最后收下了我曾经的自杀道具的,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中年人,想来是很忙很累的上班族大叔。下班后的晚上,他开车来我家门口拿烤盆和木炭,然后他对我说,“谢谢,我会和家人们一起好好珍惜着使用的。”
我愣了一下,先是没反应过来,接着才迟钝地慢慢想起来:我眼里的这一套 “自杀道具”,其实只是普通的七轮烤肉盆和普通的优质木炭。它不是专门用来让人死的,原本是用来烤肉的,可以烤 BBQ ,还可以在庆祝日的时候烤高级 A5 和牛。这才是炭盆原本的用途,我却似乎已经忘记这样的事了。
想来,大叔应该是拿着它们,回去和妻子孩子一起开心地烤肉吃了吧。木炭应该也会觉得这样被使用是很幸福的。
当人总是想着死的时候,看待所有事情的心态都会变得不一样。听起来像废话,但就好比说,当你脑子里只想着去死时,甚至会忘记木炭本可以用来烧烤。 
我把浏览过的那么多自杀系的网站,称之为 “自杀 Network”。是我自己取的名字,来源于以前少女杂志时代读者通信栏目的女学生读者们曾经自发组成过 “女学生 Network”。她们是以女学生为共同点和唯一价值观形成的狭窄世界,而这里则是以自杀志愿为共同点和唯一价值观的狭窄世界。对女学生 Network 而言,成年人是背叛者;对于自杀 Network 而言,最终选择不自杀的人是背叛者。如果有一天你不想死了,是否是背叛了你曾经与不认识的网友同志们共同忍耐过来的那份苦难,和那个曾经想死的自己了呢?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的。站在局外人的视角看来,自杀 Network 的存在本就形同幻影,世界上本没有一种这样的结社,也没有规定人不能背叛过去的自己。姑且不论人每分每秒都在成长与变化,其实那些素未谋面过的网友也从来不可能真正与你共享同一份苦难。我们从来不曾真正相连。
会有 “不可以背叛” 这样执拗的想法,也正是自杀系网站的特征之一了吧。尽管并没有人是故意的,聚集在这的所有人都只是很弱小,很脆弱,害怕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想死,那样很寂寞,仅此而已。
自杀系网站之所以依旧存在且经久不衰,是因为人即使在最后时刻,也有着强烈的被承认欲:当一个人说 “我想死” 时,ta 希望有人可以看见。想消失,但也不想真正消失。
如此一想,人们会依赖于自杀系网站的原因倒也已经明了了,其实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不是自杀系网站,反而已然没那么重要。
“我想与人相连”。

“与我相连起来吧”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