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眼中的昂山素季——从民主女神到跌落神坛

2022-12-24 星期六

点击上方 东南亚学人 订阅学习


学人简介

 
吴思琦,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后


导语

202121日,缅甸军方以“存在舞弊”为由,拒绝接受2020年缅甸大选结果,随即接管了国家政权,逮捕了前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与前总统温敏在内的一干民盟官员,并成立“国家管理委员会”,由敏昂莱大将出任该看守政府的临时总理。直至目前,缅甸局势依然混乱并陷入了僵局。在此情况下,12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份针对缅甸局势的决议,呼吁缅甸结束境内的暴力情况,并释放包括前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在内的所有政治犯。这份决议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是74年以来安理会通过的第一份关于缅甸的决议,且无一票反对。在俄乌冲突这一热点事件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时,该决议案再次将世界的视线焦点拉回到了已逐渐失去“存在感”的缅甸,拉回到了一个关键人物——昂山素季的身上。


01 昂山素季仍然是影响美国人眼中的关键吗?

昂山素季的名字再次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也令人不禁想到曾长期将之奉为“民主女神”的国家——美国。那么,美国对她的态度是否仍30年如一日不变呢?


缅甸政变发生后,美国拜登政府于同月11日发布了14014号行政令,宣布对发动政变的缅甸军方及相关人员实施财产冻结、签证禁令等制裁。在此后的两年里,美国国务院、商务部、财政部据此行政令不断扩大制裁范围,对象包括:缅甸军方个人及部队、军方高层的家属与军方支持者,以及与军方有关联的企业等。2022118日,美国国务院再次公布了对缅甸的新一轮制裁,以此回应1023日缅甸看守政府所领导的军方对克钦邦发动的空袭行动。自政变发生以来,这已是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第14次制裁措施。


从缅甸2021年政变的发生,到美国随后实施的制裁,似乎都在重复30年前那段相似度极高的剧情——1990年,缅甸在经过长期的军政府统治后,首次举行全国大选,昂山素季所领导的民盟大获全胜,该结果却在最后关头遭军政府拒绝,民盟领导人随后也遭到了拘捕或软禁。而美国在当时的反应也与此时几乎完全一样——对缅甸军方展开了一系列制裁,且这一制裁政策框架持续了20年之久。在这两段如同“复制粘贴”一样的剧情背后,昂山素季都是无可争议的焦点人物。


1990年,昂山素季遭到软禁后,在国际上却收获名誉无数,集诺贝尔和平奖、萨哈罗夫人权奖、拉夫托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奖等于一身。在美国政界,尤其在国会中,许多官员和议员都以“力挺”昂山素季的方式来彰显自身对“民主与人权”价值观的坚定支持。若获得与软禁中的昂山素季会面的机会,都可能成为他们在政治前途上的“加分项”。从1991年至2016年昂山素季正式成为缅甸实际领导人的25年中,美国国会推出了15部以她命名的法案或决议案。其中涵盖祝贺她获诺贝尔奖、授予其国会金质奖章、谴责军政府对其持续软禁、祝贺其获释等事件,在法案标题中将她定义为“缅甸争取自由民主的象征”。甚至昂山素季的生日以及遭软禁的周年纪念日都成为了国会议员言及缅甸问题的契机,其姓名在国会日常发言中被提起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与当时美国对昂山素季的“热捧”不同,2021年昂山素季再次遭到逮捕,美国却对她显示出某种程度上的冷淡。


缅甸政变后,美国总统拜登对此发表声明,其中虽提及昂山素季,但并无多于言辞予以其特别关注,而是将其与前总统温敏并列作为“呼吁释放”的对象。在此后美方各次提及缅甸局势的相关声明中,昂山素季的名字也极少单独出现,其中仅以“所有遭到不公正逮捕的人”一言带过。截至目前,昂山素季已被缅甸法庭累计判决处26年监禁,但仅在202112月她第一次被判处4年监禁时,美国国务院对此发表了声明。而在对昂山素季最为推崇的国会中,至今未推出一部专门针对昂山素季境况或判决的法案或决议案,她的名字也仅作为陈述条款的一部分出现在其他与缅甸局势相关的法案中。这与19902008年间,昂山素季在国会法案中的“热度”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与昂山素季私人关系最为厚密的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在《2021缅甸法案》被推上立法日程时,却保持了沉默。而麦康奈尔所发表关于政变的声明在涉及昂山素季时,更偏向一种“例行公事”的口吻,完全显示不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至于来自于麦康奈尔家乡肯塔基州的缅甸人群体集体发声,对他在该问题上的表现表示失望,并敦促他更加积极地支持美国对缅制裁立法。当前,《2021缅甸法案》已经作为《2023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得以通过,但与2003年“德拜因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通过一部专门为缅甸打造的《2003缅甸自由与民主法案》相比,其效应已不可同日而语。


02 昂山素季为何在美国人心中“失宠”?

今日美国对昂山素季态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究其原因,可以归于以下几点:


从“民主斗士”到国家实际领导人的滤镜褪色。2016年民盟正式执政前,昂山素季一直被西方视为与长期执政的军方对抗的民主斗士,无论她公开发表演说呼吁缅甸进行民主改革,或是屡次遭到军政府逮捕软禁,为她带来的都是名誉上的“增量”。在美国的对缅政策中,昂山素季的境遇与美国对军政府的制裁增强或是放松紧紧相连,她是缅甸民主的象征,被赋予了“神圣化”的滤镜。而2016年昂山素季成为国家实际领导人后,她所面对的已然是复杂的国家事务,无论是“民主女神”还是“民主灯塔”的称号都无法在处理具体政务上为其提供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助力。暂且不论在民盟执政的五年中,缅甸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下,国计民生更加雪上加霜。仅凭昂山素季在罗兴亚人问题的处理方式,就足以击碎其在美国等国家中树立起的神圣形象。由于她拒绝承认所谓“种族清洗”的存在,并且为缅甸军方在若开邦一系列镇压行动进行辩护,她此前在国际上所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头衔遭到剥夺。在之前对昂山素季推崇备至的美国国会中,虽然一部分议员仍为其辩护,但也出现了不少“失望”、“愤怒”的声音,这与此前国会中一边倒对其赞誉有加的局面大相径庭。作为执政者的政绩无法与自身之前的光环相媲美,昂山素季陷入甚至比1990年大选后更恶劣的境遇时,远在华盛顿的很大一部分政客恐仍然无法释怀她光环上的阴影。


与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及“人民保卫军”相比,昂山素季已不具备在反抗缅甸军方实际效果上的优势。目前,昂山素季仍处于监禁状态,在她身上出现的,只有不断累积叠加的徒刑。而美国除呼吁释放与加强对军方的制裁外,也暂未采取明确的实际行动以专门“解救”昂山素季。因为,昂山素季已不是缅甸反对军方的民众、美国等西方国家唯一的希望,她被审判所产生的效应,仅仅是再为反抗者们再添一把怒火。随着政变应运而生的流亡政府与反抗军,甚至加上长期与缅军作战的民地武,都正在缅甸国内和国际上不断为军方制造着层出不穷的、更加实际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束手无策的符号性人物与有规模的反抗组织相比,哪一边更具影响力,一目了然。拥有使缅甸军方不断疲于奔命实施镇压、同时又无法被彻底被消灭的“人民保卫军”,比起牢狱中的昂山素季更具有反抗缅甸军方的现实性。在未来,美国是否仍然会将所有对缅政策的赌注押在昂山素季身上,已然可以打个问号。


美国战略与世界局势的演变使缅甸及昂山素季都遭到了边缘化。2017年,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演变为“印太战略”,缅甸不再作为这其中的关键一环。因此,美缅关系从奥巴马时期“不同寻常”的热络趋于回归正常,甚至可以说冷淡。拜登上任后,虽与特朗普分属不同党派,其实在外交上仍延续了该战略。缅甸政变发生,其震撼程度虽高,但只要国内冲突未严重外溢,在美国人看来已变为“再坏也不过如此”的局面,因此反而成为了美国外交中的“非优先事项”。昂山素季的光环褪色与缅甸在美国战略的边缘化则形成了一个叠加效应:只要其生命暂时未受到严重威胁,拜登政府大可持续“例行公事”地以不断加强制裁这一常规手段对局势变化作出回应。以《2021缅甸法案》为例,该法案作为国防授权法一部分或作为一部独立立法通过,在条款执行上并无明显区别;但若作为独立法案通过,其中的象征意义则更为重要。即是说,缅甸与昂山素季在代表民主价值的效果在美国看来已不再如前。此后,俄乌冲突的爆发再次将缅甸事务推向美国外交的边缘,加之缅甸军方对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明确支持的表态,致使美国将缅军政府视为俄罗斯的附庸支持者,其策略可以总结为:集中精力应对俄罗斯,并将其与其他支持者小国一同“打包处理”即可。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作为弱国元首坚持与俄罗斯对抗,在美国人眼中更符合一个新世代反抗强权的自由斗士形象,昂山素季的光芒已无法与之争辉,美国人更不必分散过多经历与缅甸军政府在昂山素季的问题上周旋。


12月21日联合国涉缅决议表决现场,图源联合国安理会网站


现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案对于在押的昂山素季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其在美国眼中的声望,以及美国将其作为“民主斗士”的价值,已经开始黯淡,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她目前仅仅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对于昂山素季的命运,我们尽可以哀之叹之,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当她选择作为一个政治家,走上一个处于长期动荡、军政未曾分离的国家的政坛时,只能以处理这样复杂局面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注定无法永远作为另一个国家无条件支持的“宠儿”或轻而易举地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东南亚学人微信公众平台稿件,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东南亚学人立场。

    

何故为敌:缅甸族际冲突中的宗教因素探析


东盟方式解决缅甸危机——最不坏的选择?





小马拉大车:湄公河委员会新《可持续水电发展战略》简评


对接中老泰铁路将为马来西亚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