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亲患了癌症,术后愈合不良引起并发症去世。父亲离开时住在重症监护室,很痛苦,林国嬿没有机会给父亲做舒缓服务,这一度让她感到遗憾。现在的她能理解家属的心情,她认为自己的目的不是把病人治好,而是帮助他们平静、温和地离开。
“父母在孩子离开之后常常问为什么——为什么孩子有病,为什么我会生这样的孩子,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我的家庭。”林国嬿后来发现,其实父母也需要寻找孩子生命的意义。“我的信念是,每一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可能不是立即看得到。所以我们做辅导的时候,与父母一起看,让他们知道孩子生病、死亡也有意义。如果可以帮助父母找到孩子生命的意义,他们会比较容易放下。”
长时间的相处,妈妈们能够根据孩子们的声音或者微妙的动作来判断他们是饿了,还是痛了,还是想要抱抱。在这里,生命之间的交流微妙和奇特,但都在爱与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着。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