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试试」救不了卡顿的 HIS 系统

2022-09-13 星期二
HIS 系统能有多难用?

「写病程辛苦大半天,一死机又回解放前。鼓起勇气从头开始,结果忙完了才发现保存不上。」
 
「电脑超期服役,操作系统甚至还是 XP,从来不关机,因为一旦关机不知道第二天还能不能再打开。」
 
「信息科经典三连:清缓存、重启一下、报个 IP 地址,但是到头来该卡还是卡,该慢还是慢,该崩溃还是崩溃。」
 
图片来源:丁香园后台留言

围绕 HIS 系统,临床医生吐过的槽可绕地球三圈,但归根结底绕不过三个词:卡顿、崩溃——还有最重要的「落伍」。

 

补丁摞补丁的 HIS

 
上世纪 90 年代初,为了提升部队医院的卫生水平,总后卫生部组织了一批优秀开发人员,以解放军总医院为开发基地,开发了「军字一号」信息系统,这一系统从 1995 年开始,陆续应用于全国 200 多家军队医院与 100 多家地方医院,成为后来全国 HIS 系统的雏形。
 
图片来源:面向军惠医院信息系统升级的软件测试设计与实现

这一时期的 HIS 系统以「收费」为主要功能,而后升级为财务等信息管理,而经过 2009 年的新医改、2015 年的电子病历分级,HIS 系统更加强调功能扩充、信息互通。
 
随后,为了适配医院的各种已有的设备、功能需求,HIS 系统便通过不断「打补丁」的方式来进行升级。
 
但一层摞一层的补丁,终究掩盖不住老旧的框架,让 HIS 变得「难用」起来。
 
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李昀(化名)说:「我们科电脑是十年前买的,写一行字歇一分钟,信息不是丢失、就是在丢失的路上。(HIS 的)接口少得可怜不说,看个片子还能把人急死,我上门诊和患者解释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就三句话:系统慢、有点卡、再等等。
 
而从 21 世纪初服役至今,各大医院的 HIS 系统在近年迎来了更换的高峰期,换代之后的 HIS 系统,却仍旧常常出现「水土不服」。
 
王锐(化名)医生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比方说用药,我发现 HIS 系统接入的用药数据库永远是滞后的,常常临床上已经普遍使用的药物,在系统里开不出来,或者被弹窗提醒,导致需要接入药师进行二次审核,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
 
李昀(化名)表示:「虽然老系统不好用、BUG 多,但我身边的医生都不怎么想升级新系统。因为老系统起码大家还知道 BUG 在哪。」
 
 

换了新系统,为什么还是难用?

 
2018 年,国家卫健委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到 2020 年,三级医院要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
 
在 2022 年国家卫健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 10294 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提到:国家卫健委正在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等信息标准体系,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但 HIS 系统这头大象转身的过程中,虽然系统功能进行了升级,但在医生端的反馈却仍停留在「难用」的时代。
 
某知名信息化平台负责人杨先生曾告诉丁香园:「对于一家医院而言,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是它最为核心的利益。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病历系统用起来卡不卡,可能压根就不是医院买 HIS 系统需要考虑的初衷。
 
图片来源:天风证券《嘉和美康:电子病历龙头,品类持续拓展利润率加速优化》

将 HIS 系统的核心需求进行拆解,就会发现这个系统服务的,实际上是医院的管理与运行。根据《医院 HIS 系统设计与实现》,其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归纳整理原始信息、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居民实时查询更新等。
 
图片来源:医院 HIS 系统设计与实现

而在医院建设 HIS 系统的过程中,对各个模块的需求与优先级别都不同,由此,不仅在各操作逻辑的设计上可能存在差异。王锐(化名)医生就表示:「一般来说资历越高的医生接触 HIS 越少,平常有材料或者科研数据,也能交给下属登记,这样就形成了认知上的差异。

另一方面,从设计上就「缺位」的医生角色,更成为了 HIS 系统难用的症结所在。
 
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表示:「我们在系统的升级、更新中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另一个问题是,与信息技术人员沟通交流渠道一直以来都不通畅,比方说在 HIS 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不太好找到信息科解决,一方面临床医生不懂信息技术,与专业人员的沟通存在壁垒,互相都不理解对方。」


人适应工具,还是工具适应人?


回到医生对 HIS 的不满本身:即使用者认为系统应当服务于自己;而系统提供者服务于购买方(院方)——院方的态度与行动力,则直接决定了医生满意度的高低。

图片来源:丁香园后台留言

如果说通过建立问题反馈机制解决临床困难,是流程上的优化;那么从设计源头上就添加进「医生将如何使用」的思考,则是另一种对 HIS 的改进。
 
以「找临床痛点为例」:武汉协和曾进行过一次系统升级,升级前综合考虑到单次挂号时间(3 秒以上),大量病患家属滞留医院大堂;同时在诊疗高峰期各科室均反映业务响应慢,从而将重点放在了响应速度的升级。
 
不仅单次挂号时间从 3 秒缩短为 0.5 秒;平均点击系统的响应时间从 30 秒缩短到 3 秒;HIS 系统诊疗信息的备份时间从 60 分钟缩短到 20 分钟,「医务工作者结束一天的辛苦工作后可以早些下班。」
 
HIS 系统最终服务于医疗,而好的工具不仅应当服务于人,甚至能够主动基于业务层面发现并解决问题。

日间手术是近年来各大医院主推的一项工作,在 HIS 结算过程中,多数医院选择上线一套「日间手术管理系统」。
 
《南方医院历时 4 年构建新 HIS 系统》曾提到,南方医院推广日间手术时,为减轻对病床占用,手术部分准备工作在门诊完成;同时要将术前 7 天产生的医疗费用纳入住院结算,以解决门诊、住院医保报销比例不一致的问题。
 
南方医院对日间手术进行流程再造,同时使日间手术患者在门诊可暂不医保结算;在手术当天,系统可将术前准备所涉门诊费用统一纳入医保结算清单,保证用户体验流畅、数据完整。

但归根结底,无论是补丁摞补丁的老 HIS,还是花样翻新的新系统,不趁手的工具,也从来都不仅仅是工具的问题。而在经过近 30 年的升级后,或许这些将医生角色作为用户服务的更新,才能真正让卡顿的 HIS 系统「重启试试」。(策划:Leu.)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下载「丁香园 App」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丁香园 App」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