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三月,你的朋友圈就被《米店》刷屏?

2021-03-06 星期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三月,网上都会掀起一场分享《米店》的狂欢。从大大小小的音乐人、音乐博主,到朋友圈里的音乐爱好者们全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把这首歌分享出来。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米店 张玮玮和郭龙 - 中国乐队 第4期


就连平日里不爱凑热闹的李志都忍不住发微博说:“《米店》是近20年来,最好的中文歌曲。张玮玮是近半辈子以来,最好的朋友。”



那么张玮玮的这首《米店》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无数人为之倾倒,让每年的三月成为了“米店月”。

 

 

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其实三月成为“米店月”的字面原因非常简单,无非是因为《米店》开头的那一句:“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这是张玮玮写于2007年的一首歌,就像很多民谣歌曲中俗套的“南方”和“姑娘”这种爱情故事一样,当时的张玮玮一个人在北京,他的爱人在南方,而“米店”是他爱人当时想要开的一家杂货铺的名字。


但《米店》的魅力在于,它写出来一种独属于春天的温柔又迷蒙的情绪,关乎于爱情,但并不止于爱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米店 张玮玮和郭龙 - 白银饭店


从烟雨飘摇的春天到街上匆忙的人群,再到舞步划过空房间的寂寞和码头上停泊的船只,《米店》在情歌之外,延展出一种从日常到命运的人生隐喻,让人逐渐迷失在那些悱恻的阴雨天气,在手风琴怀旧的旋律中徘徊良久。


后来张玮玮回忆说:“我那时正处在人生低谷,宅在北京一个老式居民楼里混日子,有时看着窗外的行人那么忙碌,觉得自己像是在时间里卡住了,很想离开北京过另一种生活。《米店》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的,渴望爱情,渴望新的生活。



而这首歌中最为人熟悉的那段手风琴的间奏,其实是一段即兴创作。当时张玮玮在中国音乐学院一个很大的录音棚里录这首歌,除了郭龙的打击乐,他自己一个人在三个小时内要录完两轨吉他、两轨手风琴、还有主唱伴唱的录音,加上和录音老师相处的并不愉快,《米店》的间奏完全是他当时随手即兴拉的,却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对于张玮玮自己而言,《米店》是他从一个乐手转变成音乐人开始,他说:“做乐手很像在别人的梦里飞翔,人家梦醒后,自己就没处可飞了。所以我只好转型自己创作当歌手,给自己营造个可以一直飞下去的梦境。《米店》就是这个梦境的开始。”


只是他没想到《米店》不仅是他自己的梦,在过去的十年里,它也成了很多人的梦,成了很多人心中对烟雨飘摇的三月的诠释。张玮玮把他写过的歌比作自己的孩子,他说每首歌都有自己的命运,听到它的人们赋予它什么,作者也无法左右。


《米店》就属于运气比较好的那类孩子,出家门顺顺当当的就长大了。

 


《米店》的那些翻唱版本



《米店》之所以能在出家门后顺顺当当的长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年来无数人对他的翻唱:老狼、李志、宋冬野、赵雷、衣湿乐队、五条人、痛仰乐队……还有很多很多音乐人都曾翻唱过这首歌。



老狼的翻唱出自2016年《歌手》节目第四季的总决赛,请来了张玮玮为他伴奏。老狼的演绎的这版《米店》温柔动听,更具流行性和传播度。老狼温暖的声线减弱了原版歌曲中音乐传递出来的那种孤独感,让整首歌的氛围都更加明亮。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李志在《我爱南京》这张专辑中翻唱的版本,这个版本的《米店》把一种“李志式”的孤独和敏感体现到了极致。尽管有《米店》原曲的温柔敦厚感打底,但无论是李志的粗糙的人声还是这个版本的中不大肆抒情的器乐编配,都让这首歌的氛围变得更加冷郁孤独


另外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翻唱是衣湿乐队和五条人的方言改编,他们分别用四川宜宾话和广东海丰话对这首歌做了新的诠释。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米店 衣湿 - 乐人·Live:衣湿乐队成都演唱会(Live)


衣湿乐队的开头便将“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改成了“三月里落雨兮兮的南方”把这首歌从长江的下游,唱到中游。这首歌的编曲用到了一些民乐乐器,更有中国古典意味,丝竹管弦,似江面流水,把北京居民楼里的南方梦唱成了江边的小调。



五条人翻唱的《米店》是我听过最快乐的版本,快节奏的手风琴声,充满希望与快乐的唱腔和间奏中那些欢快的吆喝与口号声……虽然听不懂海丰话的歌词,但你很容易就会被这首歌的欢乐氛围所感染。


像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米店》是一首可塑性很强的歌,每一个翻唱的版本都各自诉说着不同的心事,但又都可以被笼罩在那飘摇的三月烟雨中。


 

我们为什么要在朋友圈分享《米店》?



也许是许许多多的翻唱版本帮助更多人认识了《米店》,也许是《米店》本身真的很符合三月的春日氛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首歌成了三月的代言歌曲,在每年的三月分享《米店》甚至成了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情。


当然与之相反的另一面,一定也有人在每年的三月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米店》感到厌烦。当在某个特定日期分享某歌曲成为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时,有时候这首歌本身的内容含义反而会被忽略。也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说的:跟风分享。


当互联网的话语权逐步把《米店》与三月进行绑定后,一首歌会因为这种关联性而得到更好的传播,但也会限制人们对其内涵的深入思考和想象,形成一种简洁但刻板的印象。


这其实并不只是《米店》一首歌所体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忽然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分享风潮中,都包含着大量不明就里的模仿者。因为易于模仿的永远是动作和形式,而难于理解的永远是内容本身。


就像彭磊因为乐夏出圈后被大众视为拉黑典范的那些朋友圈,从某种程度讲,他们这类人并不是真的讨厌那些事物本身,而是反感大众忽然之间一窝蜂跟风去做同一件事,但这又恰恰是互联网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的事。



于是有时我们会想:当《米店》满足了我们对三月诗意想象的时候,是否也让我们放弃了思考自己语言系统中那些关于春天的表达方式?


在互联网越来越多符合我们胃口的精准内容投喂下,那些所谓我们的观点和感受,到底是谁在为我们说话,它们是真的在为我们说话,还是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我们不思考的惰性呢?


所以我们到底要不要在三月分享《米店》呢?问题的答案其实应该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因为这世界上总有人喜欢一部电影会反复看上很多遍,也总有人根本不屑于跟别人穿同款撞衫。


但重要的是:做自己,并且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The end】
研究员:苏试试
脾气暴躁,神经脆弱。谨慎关注,理性留言。




我们不能停止浪漫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