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2020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公众版)

原文地址

图片


引言

通常作为城际长途交通工具的高速铁路,竟然在苏州与上海两地之间每隔5-10分钟就会载客开动,然而即便这样,高频的发车班次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仍然不能满足需要;通常作为城市内部短途交通工具的公交巴士,竟然跨越省界从太仓直接上海,并始终有市民希望延长运营时间。根据两地的交通往来不难发现,长三角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不再受制于传统意义上城市行政边界,并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留下空间印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布了《2020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本报告借助智慧足迹手机信令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跨城通勤行为进行研究(其中通勤行为指的是每工作日往返于工作地、居住地的行为),探究上海、杭州、南京三个中心城市跨城通勤的流量、流向、空间分布的特征,以此认识长三角一体化、都市圈发展的特征。


(本文为《2020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公众版,报告完整版将于近日在《上海城市规划》2020年第6期刊载)

2020

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

2020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

编制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课题负责人:钮心毅 教授

课题组成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钮心毅 胡婧怡 来佳莹  张佳越 李志鹏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张岩 冯永恒 付景新 罗剑锋



一、上海的跨城通勤


01

整体规模特征


地级市层面上,手机信令大数据测算上海市域与周边的南通、苏州、嘉兴、无锡等地级市跨城通勤者共14401人,折算实际人数达7.2万人以上,其中流入通勤者有9965人,流出通勤者有4436人。测算上海中心城区跨城通勤者共4256人,折算实际人数达2.1万人以上,其中流入通勤者有3570人,流出通勤者有686人。苏州市嘉兴市与上海的跨城通勤联系最紧密,流入上海市域通勤规模分别占总量的93.17%和6.05%,自上海市域留出通勤规模分别占总量的82.94%和16.19%。


区县层面上,昆山市、太仓市和苏州城区为流入上海市域通勤者的主要来源地,分别占流入上海市域总量的74.8%、12.7%和4.5%。昆山市、太仓市和平湖市为上海市域流出通勤者的主要目的地,其流出量分别占总量的60.7%、16.2%和9.3%。


02

整体空间分布


上海市域的跨城通勤现象主要集中在市域边缘地级市层面上,苏州市是流入上海市域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通勤规模占总量的93.17%。区县层面上,跨城通勤者在上海市内主要分布在嘉定区、青浦区和金山区;在周边城市主要分布在与上海交界区域。


图片

上海市域流入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上海市域流出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上海中心城区流入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上海中心城区流出通勤空间分布


03

整体方向特征


地级市层面,上海市域的总体流入、流出通勤的入出比为2.25,上海中心城区的总体入出比达到5.20,体现了上海的就业吸引力。其中,苏州市与上海市域的入出比为2.52,与上海中心城区的入出比为5.76。


区县层面上,上海市各区的跨城流入通勤者普遍多于跨城流出通勤者,上海市中心城区各区的入出比普遍高于市郊各区。近沪城市区县中,流入上海市域的通勤量普遍高于上海市域流出通勤量。


04

与苏州方向的联系


苏州与上海市域的跨城通勤在市域边界和中心城区呈现高值区。苏州与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占全部通勤量的31.0%其中,昆山市、苏州城区和太仓市与上海中心城区通勤联系最为紧密,其规模分别占总量的80.6%、10.4%和8.0%


苏州流入上海中心城区的跨城通勤者的工作地主要分布于浦西;在苏州的居住地主要集中在苏州城区的高铁站点周边、昆山城区和花桥。上海中心城区流出至苏州的通勤者数量较少,在上海的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浦西,工作地在花桥较为集中。


图片
图片

苏州各区县-流入上海


05

与嘉兴方向的联系


嘉兴与上海的跨城通勤总量显著小于苏州方向。嘉兴各区县中,平湖市、嘉善县与嘉兴城区与上海市域通勤联系最为紧密,其通勤规模分别约占总量的48.3%、40.2%和10.1%。嘉兴与上海跨城通勤主要在上海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总量仅占与总量的13.4%。嘉兴各区县与上海市域的跨城通勤主要集中于两市交界处。嘉兴流入上海通勤者的居住地在嘉兴城区、嘉善县有较为集中分布。上海流出至嘉兴通勤者的居住地较为集中在金山新城和枫泾镇。


嘉兴各区县-流入上海


06

外围城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

本文选取上海市域外的苏州工业园区、昆山、花桥、太仓、嘉善与上海市域内嘉定、青浦、松江、南桥、金山、临港、城桥等7个郊区新城进行比较。花桥是上海市域外流入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人数最多的城镇。花桥与上海中心城区的流入流出通勤总量超过了临港、金山、城桥等上海郊区新城。


市域外城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流入、流出通勤入出比为6.44,高于上海郊区新城的2.30。其中,花桥、昆山的入出比较大,分别为9.48和7.74。相比于上海郊区新城,花桥等市域外城镇有着更为明显的上海中心城区“卧城”的特征。


图片

外围城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规模

图片

外围城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规模


苏州方向有花桥、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三个与上海存在紧密通勤联系的热点地区。


居住在花桥的通勤者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作地主要分布在浦西,其中漕河泾、人民广场、徐家汇、中山公园等是热点地区,平均直线通勤距离为31.12km。居住在花桥的通勤者在上海郊区的工作地主要在嘉定区及青浦区,平均直线通勤距离为7.58km。

图片

花桥通勤者在上海中心城区及郊区的工作地分布

图片

居住在昆山城区的通勤者在中心城区的热点工作地为上海站、漕河泾、徐家汇等地区,平均直线通勤距离为44.91km。嘉定工业区是其在上海郊区的热点工作地区,平均直线通勤距离为20.15km。

图片

昆山通勤者在上海中心城区及郊区的工作地分布

图片

居住在苏州工业园区的通勤者数量较少,在上海市内工作地主要集中在真北和漕河泾,在张江也有少量分布,平均直线通勤距离为68.14km。

图片

苏州工业园区通勤者在上海中心城区及郊区的工作地分布

图片



二、杭州的跨城通勤


01

整体规模特征


手机信令大数据测算杭州市域跨城通勤者共16171人,折算实际人数达8.1万人以上,其中流入通勤者有8556人,流出通勤者有7615人。测算杭州中心城区跨城通勤者共9654人,折算实际人数达4.8万人以上,其中流入通勤者有5612人,流出通勤者有4042人。


嘉兴市、绍兴市、湖州市与杭州跨城通勤联系最紧密,流入杭州市域通勤规模分别占总量的60.5%、31.1%、7.3%,自杭州市域流出通勤规模分别占总量的44.6%、34.7%、19.1%。


图片

各地级市-杭州市域流入流出通勤规模

图片

各地级市-杭州中心城区流入流出通勤规模


02

整体空间分布


杭州中心城区位于市域东北一隅,周边城市与杭州的跨城通勤实际上主要是与杭州中心城区的跨城通勤。跨城通勤者在杭州市内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余杭区东北部以及萧山区边缘;在周边城市主要分布在与杭州交界区域。


图片

杭州市域流入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杭州市域流出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杭州中心城区流入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杭州中心城区流出通勤空间分布


03

整体方向特征


杭州与嘉兴、绍兴、湖州三市的跨城通勤方向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市域范围内,杭州的流入流出通勤比为1.1。其中嘉兴市的入出比为1.5,流入通勤者多于流出通勤者;绍兴市的入出比为1.0,双向通勤数量较平衡;湖州市的入出比为0.4,以吸引杭州流出通勤为主。


中心城区层面,杭州的流入流出通勤比上升至1.4,体现了比杭州市域更强的就业吸引力。其中嘉兴市、绍兴市的入出比均有所上升,达到1.8、1.4;而与湖州市的入出比则进一步下降至0.3,流出通勤现象更为显著。


04

与嘉兴方向的联系


嘉兴与杭州跨城通勤中,80.6%是与杭州中心城区的联系。嘉兴各区县中,海宁市的跨城流入、流出通勤规模分别占嘉兴市总量的93.9%和86.1%,平均流入、流出直线通勤距离分别为12.27km和13.42km。


在杭州市内,与嘉兴的跨城通勤者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江干区的白杨街道和下沙街道,余杭区的临平街道、东湖街道和乔司街道。在嘉兴市内,与杭州的跨城通勤者高度集中在海宁市的许村镇和长安镇。嘉兴城区地处上海、杭州两市之间,与上海、杭州两市的跨城通勤规模也基本相当。


图片
图片

 嘉兴各区县-流入杭州


05

与绍兴方向的联系


绍兴与杭州跨城通勤中,85.9%是与萧山区的联系绍兴柯桥区与杭州的流入、流出通勤规模分别占绍兴市总量的78.0%和80.9%,平均流入、流出直线通勤距离分别为12.10km和13.49km。


在杭州市内,柯桥区和越城区的跨城通勤者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在萧山区的瓜沥镇、衙前镇、新塘镇,以及萧山城区内;诸暨市的跨城通勤者则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南部。在绍兴市内,除两市交界处,跨城通勤者还较为集中分布在绍兴城区和诸暨城区。


图片
图片

 绍兴各区县-流入杭州


06

与湖州方向的联系


湖州与杭州跨城通勤中,54.8%是与杭州中心城区的联系。在杭州中心城区外,主要是与余杭区发生跨城通勤联系。其中,德清县与杭州的跨城流入、流出通勤规模分别占湖州市总量的84.3%和86.2%,平均流入、流出直线通勤距离分别为16.91km和18.03km。


杭州市内,除中心城区,与湖州的跨城通勤者较集中在余杭区运河街道、塘栖镇、仁和街道。在湖州市内,与杭州的跨城通勤者较为集中在德清县的禹越镇、雷甸镇、德清县城。此外,在湖州中心城区和安吉县城也有集中分布。


图片
图片

 湖州各区县-杭州流出


三、南京的跨城通勤


01

整体规模特征


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南京市域跨城通勤规模达到7603人,折算实际规模可达3.8万人以上,其中,流入通勤者有4969人,流出通勤者有2634人。测算南京中心城区跨城通勤规模则为3385人,折算实际规模可达1.7万人以上,其中,流入通勤者有2317人,流出通勤者为1068人。


南京虽地处安徽和江苏的交界,但仍与江苏方向有更紧密跨城通勤联系,其联系规模占到了市域总量的74.5%与南京中心城区之间跨城通勤量更可占到88.0%


镇江是与南京跨城通勤联系最紧密的城市,流入南京市域的通勤人数占总量的63.1%,流出占比55.3%;此外,马鞍山市、滁州市和扬州市也与南京市域有跨城通勤联系,流入通勤分别占比12.1%、10.2%和6.1%,流出通勤分别占比13.5%、5.7%、9.5%。在南京中心城区层面,镇江是跨城通勤占比最高城市,流入通勤占比可达85.1%,流出通勤占比为75.3%。


图片

各地级市-南京市域流入流出通勤规模

图片

各地级市-南京中心城区流入流出通勤规模


02

整体空间分布


南京市域的跨城通勤现象主要集中在市域边缘,在南京与镇江、滁州、马鞍山的交界处存在多个跨城通勤高值区。南京中心城区也是跨城流入通勤的主要工作地流入南京中心城区的跨城通勤者的居住地主要集中在镇江市;在流出南京中心城区通勤者的主要工作地在镇江市与南京市交界区域。


图片

南京市域流入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南京市域流出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南京中心城区流入通勤空间分布

图片

南京中心城区流出通勤空间分布


03

整体方向特征


市域范围内,南京的入出比为1.9。其中,镇江市和滁州市流入南京市域通勤人数显著高于流出南京市域通勤人数,入出比分别为2.2和3.4马鞍山和扬州市的入出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7和1.2


中心城区层面,南京的入出比上升至2.2,体现了比南京市域更强的就业吸引力。其中镇江市和滁州市的入出比均有所上升,达到2.5和4.4;马鞍山市和扬州市略有下降,分别为1.4和1.1。


04

与镇江方向的联系


镇江是与南京跨城通勤联系最紧密的城市,在南京市域和南京中心城区的跨城通勤中分别占到总量的61.4%和82.0%。其中,句容在镇江市中与南京跨城通勤规模最大,流入、流出南京跨城通勤占了镇江方向总量的93.4%和90.9%,平均流入、流出通勤距离分别为17.92km和18.06km。


在镇江流入南京跨城通勤中,除了市域边界周围,南京中心城区的新街口和南京东站形成了明显高值区,跨城通勤者的居住地中则主要集中在句容宝华镇、句容黄梅镇、句容西站周边和句容城区。在南京流出镇江的通勤中,通勤者居住地主要集中在南京与镇江的交界处、栖霞区南京东站周边、江宁区的南京南站和江宁站周边地区;主要工作地集中在句容城区和宝华镇


图片
图片

 镇江各区县-流入南京


05

与扬州方向的联系


扬州方向和南京市域、中心城区的跨城通勤联系分别占到总量的7.2%和4.5%,流入、流出南京市域的平均直线通勤距离分别为32.8km和31km。其中,仪征市占了南京与扬州跨城通勤总量的81%,主要发生在仪征城区内。此外,邗江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居民流入至南京工作,占到总量的11%


图片
图片

 扬州各区县-流入南京



四、 结论

长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三个中心城市均与周边城市形成了较为显著跨城通勤联系。在通勤规模上,上海、杭州与周边城市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跨城通勤双向联系,而南京的跨城通勤规模相对较小。在通勤方向上,上海作为全球城市,其中心城区为周边城市提供了难以替代的就业岗位,具有极强的就业吸引力;南京同样体现了对周边城市较强的就业吸引;杭州与周边地区则呈现了独特的、较为均衡的双向流动特征。


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会促进长三角城市关系向更紧密、高效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通过《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系列报告》,为大家提供一种持续观测长三角城际关系动态变化的视角。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