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唯一简支石柱石梁桥——史公祠门前这座桥要拆?部门回应:方案仍未确定

2021-11-27 星期六

    近日,史公祠内的两棵银杏到了最美的观赏期,前来打卡银杏和瞻仰史公遗风的游客络绎不绝。从热闹的盐阜路踏着石阶向下,缓步走上一座石桥,大而浓的树荫撒下,立时将街上的喧闹隔绝开来,通过这座不到20米的石桥,史公祠便到了眼前,庄严且静默。

    而从今天上午开始,有多位市民向记者反映称,相关规划即将要拆除史公祠门口的桥,疑是为方便宽体画舫行船。市民认为,史公祠门前小桥与史公祠的设计、搭配十分契合,不应为了行船而坏了一处景。


    桥虽不“古”名号响亮

    这座造型古朴的桥其实是在1957年建成的,彼时,扬州博物馆设在史公祠内,所以该桥也被起名为“博物馆桥”。

    1959年出版的《扬州名胜》一书关于史公祠的介绍中,有“从渡江桥向北,顺着渡江路、国庆路、史可法路这条通衢大道,越过一座新建的跨着城河的雕栏平桥,就到达为人们所崇敬的史公祠墓了”。

    在原扬州城建档案馆馆长全季良先生写的《扬州桥梁实录》中,有对该桥的介绍,并对其石梁板的来历做了说明,其“位于史可法路桥西侧。因临近设于史公祠内的扬州博物馆,故名。1957年扬州市建设科兴建,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石梁板人行桥。石梁板为原城内牌坊石。”

    在《扬州文化大辞典》“建设卷-道路桥梁”篇中,有关于这座桥的介绍,其名为“博物馆桥”,介绍中说,该桥“位于史公祠南首,跨北城河。扬州文物馆、江苏扬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筹备处、扬州博物馆先后设于史公祠,桥因此得名。初建于1957年,长16米,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石板人行桥”。

    在《扬州城老街巷》一书中,也有关于桥的简要介绍,“博物馆桥建于1957年9月,在史公祠大门正南方,是一座宽1.2米、长16米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石板桥。因当时扬州市博物馆设在史公祠内,故名博物馆桥。从那时起城区人去瞻仰史公墓不必从广储门桥或天宁门桥绕道。”    

    在2017年由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编辑出版的《桥城扬州》一书中,对该桥的介绍为“史公祠桥”,其“位于史公祠大门之前。为石板人行平桥,3孔,跨栏5米,全长16米,宽1.2米。桥南拾级而上接盐阜西路。建于1957年9月。”

    

    扬州唯一简支石柱石梁桥

    “这座桥建成的年代确实不长,可能还没能达到文物级别的标准,但是它已经成为史公祠这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附属结构,承载着很多扬州人、扬州城的历史记忆。”多位市民得知这座石桥可能要被拆除的消息,感到难以接受。

    据传,当初设计者将这座桥设计为平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盐阜路在护城河里侧,地势高,史公祠在护城河外侧,地势低,平桥不遮挡视线,在路上就能看见史公祠,而且,因为没有桥拱,也不会对史公祠大门形成压迫感,能够让大门完整面对外部。

    “此桥在影像画作中,作为优美、细长的前景和导向线,拉长了主建筑景深,衬托出史公祠庄严、静默的建筑特色,与史公祠建筑群一起构成完美画面。”名城研究院研究员邱正峰介绍,这座桥是扬州唯一的简支石柱石梁桥。


    学者呼吁:

    扬州市民对它有感情

        

    扬州文化学者顾风曾任扬州市文物局局长、扬州市双博馆馆长、扬州市申遗办主任,多年来,为扬州古城保护与文物保护付出了大量心血,在他心中,史公祠门前的这座桥,因为可以通往史可法衣冠墓,所以,它已经不仅是一座简单的桥,同时具有类似陵墓神道的功能。

    确实,在1986年左右出版的《扬州市地图册》上,该桥的名称即为“墓道桥”。

    “作为一个具有近70年历史的现代建筑,它完全可以公布为保护建筑了。”顾风介绍,1991年10月,金日成访华时来扬州,便是从盐阜路下车步行拜谒史公祠墓的,以及在此前后若干年,众多中外贵宾都是如此,“这座桥是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参观活动的见证物,它承载了扬州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扬州市民对它有感情。”


    部门回应:

    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该桥是否真的会被拆除?记者联系了景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的打造方案仍在调研过程中,至于市民反映的史公祠桥的问题,方案也尚未最终确定,目前只是先期对北护城河河道清淤疏浚、河岸整治加固、控源截污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记者 林倩雯 图为网友提供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