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转设下的志愿填报:不转设的学校,我不敢赌 | 深度报道

2021-07-10 星期六
采写/王怡然 罗鹏飞
编辑/杨宝璐

陈航的报考志愿书

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两天里,陈航检索了将近110所学校的招生信息。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面对重大抉择——是选择独立学院,还是选择民办大学。而在这之前,他本在四月就圈定了几所目标学校,其中大部分是独立学院。

但高考前,包括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在内的数家独立学院,因合并转设为职业大学而引起学生不满,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尽管浙江、江苏等地又迅速出台了“暂停转设”的文件,但对于今年报考的应届学生而言,凡是没拿出转设方案的学校,都带上了几分不确定性。

陈航在知乎上发布咨询帖

“我不敢赌”

6月29号,是四川省高考本科志愿填报的最后一天。但对于陈航来说,他的志愿填报在前一天下午两点,按下确认修改键的那刻就结束了。提交之后他长长舒了口气,在经历数天的筛选、放弃、遗憾之后,关于高考的一切“就真的结束了”。
 
陈航是美术高考生。早在4月,他就根据自己的专业成绩,考虑将要填报的学校了。在咨询同专业的师哥师姐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独立学院。
 
他的分数不高,满分300分的专业课,他考了225分,刚好踩在“门槛”上。结合文化课成绩,想上公办本科比较难,在陈航看来,依托优质公办大学建立的独立学院,能够提供较民办大学更好的师资和平台,是自己分数范围内的最优选。
 
但就在高考前不久,陈航得知,部分独立学院与职业学院转设为职业大学,并由此引发学生抵制。“转设”的消息打乱了他此前的计划——本来,在他检索的近110所学校中,独立学院大约占了30%。
 
在填报志愿的几天内,他添加了近百个相关人进行报考咨询,还在微博、知乎等平台提问。对于每所目标范围内的独立学院,他挨个确认其是否有明确的转设方案,如果有,是转为公办、民办还是职业本科;而对于没有明确提出转设方案的学校,他还去该院校的微博超话中,向在读的学生咨询。
 
那段时间,他常常在电脑前一坐一整天,同时开着十几个网页,手机不停振动,那是各个社交平台在不断弹出新消息。
 
父母比陈航还要着急,却无能为力,甚至开始寻找社会上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服务。在要不要独立填报志愿这件事上,他与父母难以达成共识。
 
最终,在9个志愿中,陈航把两个公办大学放在前面“冲一下”,其余七个志愿均填报了民办大学与已确定转设为民办大学的独立学院。
 
虽然咨询时,招生人员都向他强调“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他觉得这终究是个不稳定因素。“大家都说不歧视职业大学,但心里会介意。”陈航说,“暂停(转设)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变,要考虑到风险。如果真的变了(职业大学)怎么办?我不敢去赌这个概率。”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转设:今年报考的最大变量

“这两年别报独立学院”、“能报公办就去公办,独立学院逃不过转设”......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一个交流群中,会出现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讨论。已经入学的“老生”们听闻有新生要报考自己就读的学校时,纷纷规劝。
 
在网络平台上,关于今年报考独立学院的建议层出不穷,不少人提到,要报就报已经转设成公办或民办普本的学校,最好别报还未出台转设方案的独立学院。“谁也不想读了半天变成专科。”一名回答者说道。
 
实际上,教育部去年就已下发了关于独立学院的文件。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独立学院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方案提出“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的转设路径,并指出,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对于无社会举办方的独立学院(即所谓的“校中校”),“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
 
2021年6月,教育部在《关于独立学院转设有关问题的说明》中又提到,“合并转设”是指独立学院整合优质的高职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校的名称一般为XXXX职业大学或职业技术大学。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本科层次教育,与普通本科高校同属一个层次,学生毕业后取得本科学历。同时,对于以原独立学院名义招生的学生,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妥善处理。
 
在这一年时间里,有部分独立学院与职业大学已成功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今年招收的本科生,未来能够在职业大学中拿到本科毕业证。
 
但这对于2021届高考生而言,独立学院转设,无疑是报考面临的最大变量。
 
“独立学院都没了,我去哪里读书啊!”高考完几天后,浙江考生罗晴在微博上写道。此前,她一直将省内的独立学院作为报考目标,但现在却“有点怕”。在她的微博下,有人劝她“选独立学院一定要慎重”,也有人回复“别说了,已经开始焦虑了”。
 
在刚得知独立学院转设的消息时,罗晴陷入深深的纠结中。一方面,她此前想报的南湖学院、湖州学院都已转设为公办本科,“分数线肯定上去了”;另一方面,她担心如果报考的独立学院转为职业本科,会对自己未来找工作产生影响。本计划留在省内的她,开始考虑起填报省外的二本院校。
 
罗晴的同学们也认为“报独立学院还是得慎重一些”,然而高考分数不够高,使得选择的空间极为狭小,考生不得不在地域、专业、师资,以及独立学院转设带来的不确定性之间做一个取舍。
 
罗晴想留在本省,可供她选择的只有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她觉得前者的综合实力肯定更强。了解到毕业证书上的校名不会发生改变后,她决定遵从原来的报考思路。“不影响毕业文凭的话,我就可以(报独立学院)。”罗晴说,“现在不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嘛。”
 
最终,在罗晴填报的前5个志愿中,有3所独立学院。她觉得未出台转设方案的学校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下降,就把这些学校填在了前面,准备“冲一下”。

报考鄙视链

陈航发现,不少与他分数相近的同学对“独立学院转设”并不了解。对于刚超出二本线分数的考生,独立学院及民办大学是上本科的最后的“防线”。但在独立学院转设一事上,很多考生和家长却知之甚少。
 
一位河南考生的家长也陷在焦虑中。他告诉记者,孩子非常想学医,但分数只够报考独立学院。这位家长能够接受“今年录取按本科专业发证,转设后学位证才会受影响”的办法。但如果有得选,他更愿意考虑公办二本学校的中外合资项目。
 
黑龙江高考志愿填报师张同给二本报考排了个序,先是公办二本学校、公办二本的中外合资项目,最后才是独立学院及其他民办学校。他告诉记者,来找他咨询的家长很少主动咨询独立学院,更不知道“转设”一事。他们对学校普遍了解不多,思想也较为保守,最看重的是孩子是否能上一所性质为公办的学校。在张同看来,那些可能转设成职本的院校,一旦转设,在家长眼中就成了“跟高职差不多”。
 
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职业本科”是个陌生的词汇。浙江金华一所公立高中的政治教师林宇,每年都会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在他看来,转设的独立学院分两种,一种是已经转设成为公办普通二本的独立学院,如浙大城市学院,这类学校的录取分数应该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些学生的分数能报省外211,但为了留在省内而报考此类学校,这种选择在他看来性价比低。“毕竟学校(二本)性质还没改变。”
 
另一种则是还未转设的独立学院。林宇在指导学生报考时,通常会推荐学生选择省外211而不是省内一本,但对于在外省公办二本和独立学院间进行选择的学生,他不会做任何推荐。“限制太大,怎么选都不是很理想,只能让学生自己考虑。”
 
林宇认为,对浙江省考生而言,独立学院转设是今年志愿填报的变量,考虑到未转设学校转为职本的可能,一些东中部地区的公办二本学校分数线或许会提升,与偏远地区的学校比较,更多的学生依旧倾向留在省内。
 

部分转设院校(图片来源于中新网)

学校发展措施各异

不光是报志愿的学生,已经就读独立学院的学生也在关注着“转设”的发展。
 
杨晓洁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今年6月,她第一次听到关于母校转设的消息:学校要与江西外语外贸学院洽谈合并。随后,校园里“掀起了一阵波澜”,校方连夜赶出三份文件,前前后后发了三次公告和声明,并暂停了转设。
 
“首先,大家担心职业本科学历含金量不如普通本科,以后就业受歧视。第二,学信网信息以后还会不会更改,毕业院校是否为原学校校名。此外,还有传言说(转设后)影响考公考研。”杨晓洁告诉记者。
 
深一度记者采访了数所尚未转设、以及已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独立学院招生处,不同学校在师资、管理方面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是今年首次招收本科生的职业技术大学,其由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与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合并转设而来。今年开设的本科专业只有5个,其余专业依旧为专科招生。招生负责人称,合并之后,负责教学的均为原专科学校的老师,独立院校的老师已回到河工大本部。
 
而由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同为第一年进行本科招生的河北职业技术大学的招生负责人则表示,合并后,专科会与原独立学院共享师资力量。对于学生最关心的“毕业证含金量”问题,该校另一位招生负责人坦言,“可能会(与普通本科)有区别,但还不确定”。他表示,职教本科在就业方面“完全不用担心”,但考研考公方面,政策还不是很明朗。
 
预计明年转设的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的招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学院暂缓转设,依旧正常招生,但已确定明年将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办学地址、教师和专业均以湖工职院为基础来设立。“现有的兴湘学院的运作模式将会停止,另外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升成本科。”但该负责人表示,对于今年报考的学生的正常教学与毕业证没有影响。
 
“现在与职业本科合并已经暂停了,但是之后什么时候会继续、会怎么继续、我们都不知道。”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说。她表示,即便学校未来转设为职业大学,也不会对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任何影响,并强调“不要听信网上的谣传”。
  
陈航认为,独立学院改革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最终结局无非是转成公办普本、民办普本、停办或是变成职业大学。虽说各学院招生办、教育部官网等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均称,转设不会影响以独立学院名义招收的学生,但如果独立院校转设成职业大学,他担心会给未来发展带来隐忧。
 
一位在互联网公司做HR的朋友以私人身份向陈航透露,如果未来有些独立学院转设成职业本科,毕业于转设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找工作上可能会受到影响。他自己在招聘前,会在学信网上查询求职者毕业院校,看该院校能开出哪种层次的学位证书,若有硕、博教学点,意味着学校层次较高,会为求职者带来优势。
 
HR在判断求职者学历水平时,若遇到不太好判断的情况,通常不会花时间深究,为了减少麻烦而直接舍弃。该HR认为,独立学院转设为职业本科后,那些原学院毕业生的简历很可能会变得“不好判断”,从而失去入选的机会。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独立院校转设有关问题的说明》

“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平等”

相较于将要转设成职本的学校,已确定转设为民办的学校显得更为从容。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今年获批转设,明年起将更名为北京金融科技学院。该校招生办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更少的限制、更多的拨款,以及更精英的师资——这也成为招揽生源的卖点。一位负责协助招生事务的大三学生在接受咨询时表示,以前被本部“卡着”,没办法找更好的老师,但如果转设成功后会有更雄厚的师资力量,“北大、清华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能颁发给学生本科毕业证,是他们面对学生疑虑时拿出的又一颗定心丸。招生办老师许诺,他们给学生颁发的毕业证在找工作、考研时都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那种转成职业技术大学的,对学生来说,你感觉好像从职高出来的,对吧?”上述招生办老师说,“让你自己选择,你也肯定选择本科。”
 
“就算国家一直在倡导,未来要重视技术性人才,但这种在大部分人观念里根深蒂固的东西,我觉得很难改变。”陈航说。正是因为这种忧虑,促使他最终放弃了独立院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能理解这种忧虑。在他看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能仅依靠建立职教本科,关键在于社会评价体系要对职业教育转变认知。并且,只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社会地位、收入等各方面实现平等,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接受职业教育。
 
熊丙奇告诉记者,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时期的产物,应当从历史舞台中合理退出。其与专科院校合并转设,正顺应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但“职业技术大学”的名称,却会导致另一问题的出现。
 
在他看来,地方本科院校原本应“更多承担着培养职业人才的职能”,学术培养占比很少,但由于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不愿将自己定位为纯粹的职业学校,于是一个新的方案——职教本科应运而生。但“职业”两字开头的名字,仍旧在人们的观念中低人一等。
 
职业教育的“矮化”潜移默化地存在于生活之中。熊丙奇认为,各地方政府在中考时就用普高率评价初中办学,用高考升学率来评价高中办学,招聘时又区分本科与专科学历等,形成一系列共有的思路,矮化了职业教育。

从财政投入上亦可看出,目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与普通教育存在一定差距。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9年全国教育总经费50175亿元,其中职业教育投入5019亿,占比10%;普通教育投入16175亿,占比32.24%。
 
“头部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其他普通学校的配置差距越来越大,用人单位提出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整个教育管理社会的评价体系,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熊丙奇认为,要扭转这种评价体系,亟需改变的是导致学历崇拜与职业教育歧视的隐性制度与政策。
 
“要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平等。这样不管是学术性人才还是职业技术性人才,都是自我选择,自然也没什么高低之分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深一度】独家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7岁少年工厂实习坠亡:生前遭遇“旷工开除”警告

我和我的肚子从央美毕业了

救回那个心脏骤停40分钟的陌生人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