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龙:“现在的人都喜欢发这种鸡汤吗?”

2022-08-06 星期六


新闻学院16级小童同学来信:

“最近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觉,是里尔克的:

‘要容忍心里难解的疑惑,试着去喜爱困扰你的问题。不要寻求答案,你找不到的,因为你还无法与之共存。重要的是,你必须活在每一件事情里。现在你要经历充满难题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不知不觉,你将渐渐活出写满答案的人生。’

“觉得这句话很好,就分享给了同学。结果没想到同学说,别人也给他发过同样的话。‘现在的人都喜欢发这种鸡汤吗?’他说。

“看到他的这句话感觉有点困惑。‘鸡汤’这个词现在似乎已经带上了贬义色彩。有的话有些人会觉得很有感悟,很有哲理,而有些人却认为这是矫情,是已经喝腻了的‘鸡汤’。哲理和‘鸡汤’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个人觉得,‘鸡汤’是否为鸡汤,取决于这‘鸡’。如果作者所作的话是凭生活感悟总结的,是个人生活体悟的分享,且作者本人具有一定威望的话,他所说的话读者自然信服。反之,如果作者本身是为了教化而附庸风雅,且自己所作所为不足以让人信服,自然会有“语言空转”的嫌疑(不知道这个术语用在这里是否正确)。

“另外,是否为‘鸡汤’,和读者个人的心态与生活经历也有一定关系。哲理之所以为哲理,能为人所接受,是因为它与大多数人的生活产生了共鸣,让人心领神会。

“而有些人之所以觉得‘鸡汤’太多,可能是因为他自身具有一种反抗意识,反抗一切权威的所谓教化与生搬硬套,但无形中也抵制了很多可能确实有益的教训与言论。”


里克尔的那段话,小童同学看了很有感觉,我看了也很有感觉。记得一位21级的本科生在一年级开学不久听了我的讲座《热爱让我们专注与自由——与大学生谈成长》,她给我来信说:“虽然说理想很美好,但是能真正做到无绩点论,无功利论是很难的,你没办法超过这些东西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这就会必然而然地‘卷’。包括我自己,我承认我在讨论课上发言,有一部分原因是可以加分,,,,就真的很痛苦。我每天都过得很焦虑,我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我给这位同学的回复和里克尔说的相近:

“你的问题关键是要在大学学习的限制中找到自由。对各种你不喜欢的课程要求,尽可能不要用应付的态度去做——既然‘被迫’做了,就干脆做得对自己有利,否则是不是太亏了?

“怎么才算有利呢?就是真的在这些课程要求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出味道来。

“既然躲不开,就积极投入进去。”


后来在学期末,这位同学来信告诉我:

“很抱歉一直没有回你,因为我想先按照你教的方法去学习看能不能有所改变,才能用实质性的结果来回复您。

“非常感谢老师在开学的时候,在我最低迷的时候非常耐心地改正我错误的观点。当我按照老师的建议,硬着头皮把那些很复杂的文献逼着自己看完的时候,之后又加上讨论课,我确实收获特别多。

“然后在一篇篇读书报告和论文的写作下,也算是掌握了一些技巧。让我苦恼的那节课期中有很多人退课了,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就是因为老师的话鼓励了我,也确实学到了以前很多不会思考和不会关心的东西。

“我在专业的学习中,也慢慢找回节奏,就像老师您说的,既然来了,就要做到极致的好。我已经在这个学校了,不能改变什么了,那未来的事情就交给未来好了,现在主要的目标就是把每学期该做的事做好。”


我引述了这么多,想说明什么呢?说明里克尔的这段话,是人生经验之谈。因为我自己无论是下乡插队落户,还是在复旦读本科,都是这样想的。我的高考志愿是文学专业,可是拿到的复旦录取通知却换成了汉语专业,原因是古汉语附加题做得好入学后专业负责人对我们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人都是在限制中生活的,生活就是在限制中找到自由。我对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说过这个观点。我们从21级这位同学给我的回信也可以看出,她在实践后对此也很有体会。

这样看来,小童同学对里克尔的话“很有感觉”,非常自然。那为什么小童分享给同学后,同学会有“鸡汤”的感觉呢?

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鸡汤为什么会没有营养?——鸡汤的一次沦陷

“鸡汤”为什么会成为贬义词?因为“鸡汤”没有营养。

“鸡汤”的语言看上去很美,为什么会没有营养?

1. 语言平滑

鸡汤往往和“优美”联系在一起。它用富有韵律的句式和唯美的辞藻打动人。然而恰恰是形式上的刻意追求,使得它很不真实,很平滑,让人感受不到现实的质地。而在光鲜亮丽的语言环境中,那些现实生活中充满生命体验的粗言粝语,反而会让人心头一震。

当然,一种好的表达,应该有相应的语言形式上的力量。好的力量形式让人感到它就是思想的质地,它们浑然一体。但如果在形式上刻意起来,这种刻意很容易脱离思想,反衬出内容的苍白。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美辞对于鸡汤,是扣分项,是“负资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看到唯美辞藻,就想到思想空洞,连内容都不想看了。


同学们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辞藻美了,思想就空洞了呢?这就要说到我们反复讨论的“差异化”。

美的语言形式是人人羡慕的,而人们之所以会羡慕,是因为美的语言形式是有限的。如果在表达思想的时候走语言捷径,思想就无法表现出自己特有的质地来,被语言的“重复了一万次的美”遮盖了。

千篇一律,是产生不了美的,只会消蚀其代表的内容。真正有个性、“气盛”的思想内容,一定有自己差异化的形式。也就是说,差异化才是美的真谛。

同学们经常会问,一种辞藻,一种修辞,为什么他用就是美的,我用就不美?关键就在差异化。一种语言表达可能在开始的时候是“有感而发”,富有营养的,它会让人感动,但这都是有上下文的。离开了上下文,美的形式就没有了灵魂。此时,只有在新的独立的“有感而发”中才会产生差异化的表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差异化是多么可贵!

别人用过的美的辞藻,我用就不美,因为形式一旦凌驾于内容之上,就是语言要空转的节奏。


2. 立意浮夸

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无数鸡汤语句,鸡汤语篇,它们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追求“立意”之奇。

那些奇崛的立意,当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可能会扼腕称奇,继而感动,而当人们纷纷学舌起来,群起效“奇”,此时反复听到,给人的感觉就很廉价,很矫情,很有表演感。

学舌的言下之意是,这很奇特,这很高级,我加入,我时尚。至于我是不是真的很有想法,很有“己见”,那不重要,而且很累。


在网络语言中,那些在无数转发中高速旋转的鸡汤文,已经彻底离开了真实的地面,成为一种廉价的“刻奇(kitsch)”(媚雅)。表面上看是在讨好别人(媚俗),其实更是在讨好自己(自媚),自己被自己的矫情感动了。

语言是用来表达自我的,表达自我的语言天生具有创造(差异化)的基因。一旦流行起来,它就越来越假,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思想都不可重复,语言却“复制”了一个又一个人,让人生厌,也很尴尬。

一份有营养的鸡汤文,就这样在重复中失重,成了浮在空中的絮聒。


二、鸡汤有没有营养,谁说了算?——鸡汤的二次沦陷

“心灵鸡汤”是本世纪初出现的一个新词语,用得多了,就简称“鸡汤”或“鸡汤文”,指一些智慧而温暖的故事或话语。我们从“心灵鸡汤”这个词语的使用来看,它一开始非常“正能量”。例如: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到底该如何开展?这是近期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出击,为大学生煲一份心灵鸡汤,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这是长沙理工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回答。(《光明日报》2004.5.12

“为大学生煲一份心灵鸡汤”,这样的话语在今天已经有了反讽的意思,意味着空洞和浮夸。但这只是鸡汤泛滥的后果,它并不能否定智慧而温暖的语言给人的真实感受。这样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鸡汤有没有营养,谁说了算?


新闻学院17级小翟同学给我来信说:

“您曾说,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是批判思维。但是批判思维也分质量的高低,和初衷的良莠。就像前两次课上,连续有同学上台分享关于‘流行语’媚雅的观点,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大家都比较一致地对其进行批判否定。但是您上节课说,大部分的流行语,其初衷多是健康的、好的,是能够唤起社会心理共鸣的。尽管您还是说因为不断地被重复而渐失真诚,但您却首先肯定了它的本原性质。这让只考虑到消极面的我备受启发。

“扪心自问,面对‘主流’现象与观念,我或许可以做到不跟风‘媚雅’,但是却经常落入‘跟风’‘批判”’的陷阱。究其原因,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正是对‘批判思维’的不解释、只强调,使得‘反主流’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貌似摆脱乌合、反对从众的思考惯性,看到‘主流’或是广受追捧的事物便不假思索地批判否定,却又陷入另一个‘媚雅’的循环。

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将这种渐成惯性的批判视作一种证明存在感的表态,好像赞成大多数就意味着庸俗空洞;而批判它,就有相反的效果。如此一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就沦为了一种站队标牌。因此,我认为唯有时刻清醒才能免于受他人摆布的命运。”


小翟同学说得很好。当我们对鸡汤文不假思索群起攻之,避之唯恐不及时,这样做的内在逻辑其实和鸡汤文一样:简单化地对待语言形式,以时髦代替自我。这不啻又陷入了另一种“鸡汤”——“反鸡汤”的心灵鸡汤。

我们可能很容易批评一种现象,而批评的本身却依然在套用流行语言,无论是西方的流行语言,还是中国的流行语言。此时,重要的是问一个为什么——

你是否真正了解你批评的对象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有哪些动于衷或不得已之处?他这样做背后的情绪,我们有没有感同身受?


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出,里克尔的话,本身是有质感的,是厚重的人生体验。小童同学看了很有感觉,而她分享的同学因为最近反复看到这段话,话语的份量在重复中就轻浮起来。他会认为分享里克尔的话只是一个时髦的流行动作。然而这位同学没有意识到,反鸡汤的行为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鸡汤。这就是小童感到困惑的地方:我明明有感觉,为什么说它是鸡汤?

小童的困惑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一段流行话语(所谓“鸡汤文”)有没有营养,首先要看它的初心是否真实;其次要尊重传播者真实的感受。

传播者的真实感受,表现在他对“鸡汤文”的差异化反应中,同时也靠听话人设身处地“同情地理解”。


那么,作为传播者的小童,应该想一想自己的分享是不是太轻捷了?是不是应该让自己的感受沉淀一下,从而有差异化的表达?以期引起同学的共鸣。

作为听话人的小童的同学,则应该关心小童分享这段话语的心情和思考,而不是同样轻捷地视之为鸡汤,去占据一个也很廉价的心理高点。

这样的同学之间的对话,才是有营养的,差异化的,温暖的。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