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对准爷爷奶奶”,年轻人隔屏守望故乡

2023-01-05 星期四

▲  2022年8月,监控画面中,蔡耀因的奶奶在院子里看雨。(受访者供图 / 图)

全文共5710字,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
  • 确诊感染新冠的外公外婆需要转运至方舱医院。在监控画面里,朱祎祎看见他们手足无措,马上喊话,嘱咐他们带好充电线、常用药,放好狗粮。


  • 蔡耀因此前不知道,单调和无聊是奶奶生活的主调。她翻看监控回放,看见奶奶一个人在院子里的龙眼树下,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一动不动。


  • 当镜头被安装在高处,年轻人以全新的角度看长辈——俯瞰着老人满头的白发,颤颤巍巍的、矮小的身体,苍老,甚至是落魄。


  • 家人想给葛小姐外公装监控,外公扭捏着不肯答应。他害怕装了监控之后就会“被观看”,家里就得收拾,生活就“不松弛”。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彭乐怡
南方周末记者 庞礴
责任编辑|谭畅

蔡耀因与奶奶的临终告别,是在智能监控的镜头里完成的。

那天,蔡耀因感到很不安。一大早开始,她反复打开智能监控画面,看看奶奶在做什么。

她在南京读书,与在家乡广东潮汕地区的奶奶相隔1200公里。2022年10月,奶奶肾病急转直下,重病卧床。但彼时南京疫情严重,蔡耀因只能隔着屏幕诉说思念。前一天夜里,她拨通了视频电话,心中突然有预感——这可能是跟奶奶最后一个视频了。

心揪着大半天,到了中午,蔡耀因收到感应般,一打开监控画面,忽然看见奶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走掉了”。家人在床边拼命呼喊着,蔡耀因也在监控另一端呼喊,泣不成声。

用智能监控陪伴老人,不只是蔡耀因家的故事,也是悄然发生在城乡的浪潮。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空巢老人人数突破1亿。年轻人试图通过技术寻找养老问题的新出路,而智能监控正是他们的一个选择。

2022年2月至6月,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斌在鄂西某农村开展调查,发现近八成村民在近三年安装了智能监控。张斌告诉南方周末,这是个赡养老人的折中选择,正在让代际关系呈现出新图景:智能监控成为连接代际感情的中介,甚至在重塑家庭关系。

1

在监控里看见故乡


2022年武汉的春季,外婆在院子里摔倒了。

邓柔刚生产完三个月,母亲正在家帮忙照顾新生儿,突然接到一百多公里外同村人的电话。前一天,外婆关鸡笼门,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腿部轻微骨裂。

邓柔和母亲无法马上抽身,只能频繁地打电话回家。为了照顾邓柔的情绪,母亲总是背着邓柔打电话,语气里满是着急。她开始奔波两地,周六早上出发回去看望老人,周日晚上又回来继续照看邓柔和小孩。

于是,邓柔买了智能监控,寄回村里,安在外婆家的客厅里。这是镜头也是电话,一联网就能“活”,邓柔在手机安装好程序,一连上视频就听见外公外婆在另一头感叹:“哇,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往东800公里的上海朱祎祎家,智能监控原本是用来看宠物狗的。朱祎祎说,三年前,白色比熊犬“咖啡”被朱祎祎的母亲带给老人解闷,她为了看“咖啡”而在老人的客厅里装上监控,但时间一久,透过镜头看外公外婆反而更多一些。

朱祎祎经常用监控和他们对话。2022年6月,两位老人被通知确诊新冠,需要马上转运至方舱医院。在监控画面里,朱祎祎看见两位老人手足无措,就马上通过监控喊话,嘱咐他们带好充电线、常用药,放好狗粮,两位老人这才冷静下来。

“咖啡”独自留守在家,老人牵肠挂肚,朱祎祎就经常截取监控画面给他们看。她将小狗独居18天的监控录像剪成视频,“咖啡”因此登上热搜。画面里,它总是趴在门口等待,偶尔玩玩具、吃狗粮。19天以后,它听到响动,欢快地摇起尾巴奔去迎接主人。

在邓柔和朱祎祎家,智能监控让人放心。

邓柔说,孩子们在外地成家立业,老人更想生活在故乡,而联系就成了麻烦。年过耄耋的两个老人都鼓捣不来智能手机,外婆的眼睛还做过手术,虽然买了老人机,但也总是联系不上。他们不习惯用手机,不是忘了充电,就是忘记充话费,手机很少带在身上,而是藏在枕头下面,就怕丢了——于是,家人也只好打电话给邻居。

如今,智能监控正对着大门,来访的客人与屋里的饭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邓柔的外婆脸上的笑容多了,母亲照顾老人的焦虑也缓解了

刚安装的头几天,一有人串门外婆就炫耀:“呼叫老三!”邓柔的母亲随即接到视频电话,电话里总是几个村民围在摄像头前研究,兴奋地喊她的小名。

每天到饭点,一家人就围在屏幕前云团聚,有时邓柔会把大舅、姨妈和叔叔拉进群聊视频,一群人叽叽喳喳,很热闹,就跟当面聊天一样。

监控画面中,朱祎祎的外公外婆和白色比熊犬“咖啡”。 (受访者供图 / 图)

2

直播日常与无常


“这种隔着电子产品的陪伴算是一种无奈之举。”张斌说,“年轻人也许还是鞭长莫及,但他看到了,还是比完全不知情要好——在新冠期间行动不便,很多人回不了家,就更是如此。”

在过去的几年里,蔡耀因一直在南京求学;终于毕业,就业形势却变得严峻,2022年暑假,她只在家待了7天就回校找工作。

她是祖父母带大的孩子,爷爷在她中学时就去世,离家后,她对奶奶的牵挂与日俱增。只要有空,蔡耀因就打开监控看奶奶在做什么,陪她说说话。每位家人都安装了手机程式,经常会在家庭群里分享自己看到的监控片段。

三个镜头直播着奶奶的日常生活,蔡耀因时不时地打开看看,就像是回到了那个潮汕的小村庄。

更多时候,蔡耀因会翻看监控回放,了解奶奶的一天。凌晨五六点,奶奶起床,溜达到蔡耀因家,打扫院子、喂鸡喂狗,然后在院子里坐到太阳升起,出门到田地里干点农活,中午又回到家里烧柴火做饭。午后就泡上功夫茶,偶有老友来串门,一聊又是几小时。

很多时候,奶奶一个人在院子里的龙眼树下,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一动不动。

蔡耀因此前不知道,单调和无聊是奶奶生活的主调。她在学校里忙着写论文,复习、准备面试,复盘面试技巧,忙碌的一天过得飞快。

监控画面里,奶奶总是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有时候伸手摸摸大狗的脑袋:“豆豆,你没事多带你家小孩(另一只小狗)来看我,别老在耀因家门口待着嘛。”

奶奶知道蔡耀因喜欢狗,有时也会对着狗提到她:“你家的耀因呀,很久没有回来了,你要等她的话,还有得等呢。她过年才会回来。”

“对奶奶而言,生活好像被无穷无尽的时间填满了,那一刻我才知道她很孤独。”爷爷去世后,房子一下空了,奶奶独自生活近十年。蔡耀因本以为奶奶习惯了没有爷爷的日子,但这个单薄、佝偻的身影却通过监控镜头反复敲打她的心。

当镜头被安装在高处,年轻人将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长辈——俯瞰着,能看见他们满头的白发,颤颤巍巍的、矮小的身体,苍老,甚至是落魄。这种观看如同当头棒喝。“对于外出的子女而言,这是一种孝道的再教育。”张斌说。

蔡耀因没想到,2022年10月,与奶奶的告别也是在镜头里完成的。奶奶走后几天,蔡耀因还是习惯性点开监控画面看看。空荡的房间里,阳光从窗外打进来,她只能看见空气中漂浮的尘埃。

2022年10月,监控画面中,蔡耀因的奶奶在家里休息。 (受访者供图 / 图)

3

“被观看”的晚年


当监控侵入老人的生活,隐私的讨论不可避免。

张斌至今记得,他偶然通过监控看到父母为了一件小事抬杠,斗嘴十几分钟。他立马打电话过去问“一个小事在吵什么”,电话挂掉后,张斌马上感到后悔:“我不应该过多地介入他们的生活,这样感觉我在监视他们的隐私一样。”

父母并未因此表达不满,但从那以后张斌再没见过两人在镜头下吵架。张斌也开始思索如何不打扰老人的生活。

朱祎祎的答案是尊重,即便吵架也没什么,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让它自然发生。一开始,外婆也觉得家里多了个摄像头挺不自在的:“后来嘛,我知道孙女是想看看家里的小狗,而且这也是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在监控里,我们都能互相看到,大家都很放心。”

朱祎祎外婆对南方周末说,她当然希望孩子们都陪在身边,但也理解年轻人忙,没时间。

装监控之前,朱祎祎从没有这么仔细观察过老人的生活。监控让她生出新的责任感,必须每天看看外公外婆的日常。

两个老人看电视时吃的零食都是朱祎祎买的,茶几上零食一少,她就马上下单,保证“不断粮”;他们爱吃哪种,她下次一定再买,“最近他们喜欢吃香芋片”。

但并非每位老人都愿意让渡隐私,葛小姐的外公就是一例。

这个退休的上海老人喜欢做做木工和画画,独居生活无拘无束,木匠工具、画架、颜料摊开摆放在房间,木屑也不常扫。如果葛小姐要去探望,得提前一天跟外公说好,外公便会进行一次认真的大扫除,“这是他的礼貌”。

外公每天晚上都打电话给葛小姐报平安。一天,外公联系不上了,葛小姐和妈妈急了好久,差点翻墙进家,后来才发现老人就待在房间里听广播。

家里人担心,打算给外公装一个监控。

“不要不要。”外公一听,扭捏着不肯答应,也不愿意直说为什么。几次三番,葛小姐感受到,外公害怕装了监控之后就会“被观看”,家里就得收拾,生活就“不松弛”。沟通过后,家里人决定尊重老人的选择,以后通过勤打电话、多报平安的方式来让彼此安心。

外公不肯装监控的故事被葛小姐分享在她的播客节目《书外SSIRedTalk》中。葛小姐认为,在养老问题上,很多时候都是年轻人替老年人做选择。“来自老年人的声音并没有那么多,尽管他们可能表达得不够清晰,但我们想告诉大家,他们也是选择里的一部分。老人会有自己的优先级。”

4

情感通道


在葛小姐的播客节目中,第一期议题正是智能监控与代际情感的沟通。她在节目中提及,智能监控的社交属性并不强,更多时候是年轻人在“观看”,而老年人相对被动,这容易产生问题——老人的情感需求是否会被忽略?

发现奶奶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时,蔡耀因受到很大的冲击。不管她拖动监控回放的进度条,还是翻看不同时间段的回放,都没能找到奶奶比“发呆”时间更长的活动。她意识到,即使有实时对话的监控,也没办法给奶奶精神上带来满足。

不过,对习惯面对面交流的高姗和外婆来说,智能监控反而恰到好处。

她和外婆亲近,祖孙见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可电话里却总是语塞。“我总是问那几个固定的问题,她也总说什么都好。”再多问几句,外婆就怕浪费电话费,只能匆匆挂断。

高姗说外婆性格和她很像,内向、不自信,但也许正是如此,两人十分投契,“像是忘年交”。外婆时常和高姗聊坎坷的往事——童年时的天花,她生下来就夭折的第一个孩子,车祸后去世的大舅,精神失常后去世的二舅,说到动情之处两人一起抱头痛哭。

性格使然,外婆总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和朋友遛弯,就静静听着别人炫耀自家儿子;别的老太太邀请一起跳广场舞,也委婉拒绝,只站在旁边看。家里人都知道那些前尘往事,外婆却从不当面细说,唯独面对高姗时,才变成倾诉者。

如今隔着电话,两个人的距离一下远了,离家千里的高姗很想外婆,但离家工作是自己的选择,“想家”说出来总显得别别扭扭,于是到嘴边的话也就咽了回去。

电话总是几分钟就挂断,似乎只是为了缓解孙辈的愧疚,却不能让老人讲出心事。高姗感受到距离,她心中总是出现外婆的影子——沉默地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热闹的行人。

她提出要装监控后,外婆特别高兴,感叹道:“现在的生活真好,隔那么老远都能看见。我还想再多活几年呢,这辈子还没活够。”

晚上下班后,高姗就通过监控跟外婆连线。镜头一打开,外婆又能跟高姗肆无忌惮地说心里话了。有时要说悄悄话,外婆就会把房门关上,不让高姗父母听见。在高姗面前,外婆就像小女孩儿,“要是有人给她买了新衣服,她就会到镜头前,逐件试穿给我看”。

监控画面中,高姗的外婆展示新衣服。 (受访者供图 / 图)

5

无法托付监控的事


然而,智能不是万能,养老过程中的问题千变万化,几百元的监控无法轻易成为通用答案。在一个年轻人聚集的线上社区,人们不仅分享吃喝玩乐,也记录生老病死、喜怒哀乐。2022年下半年,“把镜头对准爷爷奶奶”话题在这个线上社区引发了近2000万关注讨论。

年轻人在讨论中分享的绝大部分是暖心故事。但也有网友质疑,人们主动分享的生活记录难免带上些表演性质,容易成为附加上个人期待的局部切片。镜头外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在南京,26岁的蒋泠对监控的看法是:“看监控总是没事,真有事儿的时候,可能监控又刚好看不到。”

这不是较真,而是他家的现实。一天半夜,蒋泠一家突然被电话声吵醒,接起来,奶奶惊慌失措,语焉不详:“爷爷从楼上掉下去了。”

全家动身前往。到了爷爷家发现,爷爷正躺在楼梯上,幸好只是皮外伤。家人推测,爷爷凌晨出门,上楼回家时没站住,就摔倒在楼梯上。意外一幕发生在监控之外,无人知晓。

这一起意外背后,有诸多无法被监控看见,也不能被监控解决的问题。蒋泠说,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多年,有明显的时间认知障碍,他性格固执,不肯配合治疗,病程发展得很快,最近几年病情加重,情绪变得暴躁,肢体动作也逐渐跟不上了。

病情逐渐加重的老人穿着板正的衬衫,不苟言笑,依然倔强地维持每天散步的习惯。但他记不住时间、分不清路线、身体摇摇晃晃,走丢是常事。家人只能在老人每个包里都放一个定位装置,靠着定位去找他。

使用者们往往需要承认,没人能把老人的安全与健康托付给监控。2021年,爷爷病重去世,蒋泠把奶奶接回自己家,亲自照顾起居饮食。“在身边会更踏实和放心,现在我们不再需要智能监控了。”

智能监控不是老龄化问题的最优解。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长期关注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议题,她分析,对非互联网原住民的老年人而言,他们更需要线下的陪伴;但若子女提出安装智能监控,他们大多也会默许,“我估计他们无力去反抗”。

在智能监控的使用上,年轻人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孙萍观察发现,中国人工智能市场面向的消费者主要是青壮年,老年人的需求从一开始就未纳入产品设计逻辑中,老年人被边缘化。

就智能监控而言,孙萍认为它也未嵌入老龄化意识。“它真的需要全面入侵老人的生活吗?能否有自我选择性,能否有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孙萍问。

到2035年左右,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孙萍希望,包括智能监控在内的虚拟技术发展能进一步辅助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我们可以开开脑洞,也许像电影《头号玩家》里那样,每个人戴上虚拟眼镜,就能在新的空间里感知彼此。”但她仍然呼唤,给老人更多线下的见面与真实的陪伴。

(应受访者要求,邓柔、高姗、蒋泠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