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出“国区特供版”的波兰球,是怎么火进小学生圈子里的?

2023-10-11 星期三


文丨阿蒙


最近有一款知名派对游戏正在被好评盛赞中,没错,说的就是你——猛兽......般狂野的《波兰球:编年史/Bang On Balls Chronicles》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个拿“波兰球”当噱头的换皮垃圾水货,而错过这款很有可能是近期评价最高的派对游戏。在正式发售的短短4天内,它已经拿下了97%的超高好评率。


13号之前有-20%折扣,折后73.6元


这是一款3D动作冒险游戏。玩家需要创造自己的“波兰球”,在各种(官方注释:不准确的)历史事件的广阔场景里探索和战斗,并通过执行任务,收集物品并探寻秘密。



不管是玩法、道具、地图破坏还是机关构成,《波兰球:编年史》方方面面的自由度和可探索性都高得离谱。


而继承了“波兰球”的MEME属性,你能在游戏里看到各种或恶搞或还原各国历史的名场面,乃至当你叫上几名好友一起游玩时,能创造出无数脑洞大开的地狱笑话。


这游戏的EA其实开了很多年


当然,虽然我们能玩到的国区特供版本,缺少了某个红色底色黄色点缀的可选皮肤,但也没人真的在这个游戏里找寻三次元政治带入。


海外游戏媒体GamingNexus给它打出了10分满分,并评价到,“自从《超级马里奥:奥德赛》以来,我再也没有在探索3D平台游戏中感受到如此的满足。”



这不是“波兰球”第一次被改编为游戏作品,不过本作的热度也确实反过来辐射到了这个IP本身。


但让很多国内玩家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隔已久再次见到“波兰球”的玩家们,自己却已经完全无法融入这个圈子了。



在老一代网友的记忆中,波兰球或许是这样的:永远圆润滑溜的圆球形状,在各路网友随意绘制的短漫或短片中大搞地域黑。



那时候它还保持着自己最原始的用途:骂战,就像促使它诞生的万恶之源那样。


2009年8月,当被北欧人歧视多年的波兰网友,试图在一个面向全球的圆形涂鸦网站drawball.com里试图举全国网民之力反击时,“波兰球(Polandball)”就此诞生了。



再添上同样圆形的双眼,替换下国旗皮肤,就有了被用“波兰球”泛指的一系列 以国家球为基础形态的网络MEME作品。



但现在,再刷到以“波兰球”为标签的漫画插图,却已经完全看不出drawball.com 圆形画布的样子了,图中角色脸上的条纹,也大概会被误解为某种面部彩绘。



“孙笑川吧”近日出现了一条点赞超过3万的的帖子,帖主表示自己被中学生堂妹拉进了一个名为“强国有我果泥”的百人群聊中,但当他回答群友自己的属性为”波兰球 达瓦里氏“时,却被单删并踢出群聊了。



这个贴子里出现了大量打听“果泥”文化的迷茫路人,在了解到这是“国家拟人”的缩写谐音后就更迷茫了,这东西居然还有属性一说?



顺着这个帖子,我们才终于发现,当网友们再一次因为一款叫好叫座的新游戏重新一次注意到“波兰球”之前,这玩意儿在国内已经衍生并与其它国家拟人IP杂糅出了一个独立且完整的圈层。



CH,百度百科会告诉你这两个字母指的要么是电脑屏幕右下角代表中文输入法的”ch",要么指的就是天天背锅被骂的游戏策划的首字母缩写。


但在小红书,拥有4.7亿浏览量、13万次参与的标签TAG“CH”,指的却是CountryHumans——国家拟人。



话题里的讨论从当下热议的时事热点例如亚运会、核污水,到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争端,由深到浅层出不穷,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讨论,均是在几名二次元画风的卡通人物间进行的。


所以你乍一眼看过去能见到的更多情况下,这些二次元角色都是以一种极为亲密暧昧的姿势在讨论那些堪称眼熟的国际议题。


其实在聊国债


讨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何种姿势、双方嘴唇的距离、以及CP中的左右位置。“波兰球”的外形是否依旧是“球”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人设、美貌、吸粉点。


这些才是现在“果泥圈”讨论的真正重心。


美瓷指的是中国和美国的CP


但你千万不要觉得这样的话题讨论完全没有深度,事实上你如果要他们论证“为何美国是攻(1)”,那家人们必然能拿出3000字小论文来跟你唠唠清楚。


上到历史书上记载的真实事件,下到美国目前决断的分析思路,同人爱好者们有一百种分析出它为何是霸道总裁的人设且必须在上面的方式。


超过40W点赞的俄瓷CP视频


这一切跟“波兰球”以及国家拟人本源的讽刺漫画本质已经有了天差地别的差异,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图源水印


要回顾传统意义上ACG作品在国家拟人领域最知名也大概是较早一批的尝试,那必然是《黑塔利亚(APH)》



这部由日本漫画师日丸屋秀和最早在网络上连载,而后续于幻冬社的漫画杂志《月刊Birz》上刊登的漫画作品,在近15年被陆续改编成了动画、游戏、广播剧、网络广播、音乐剧,并获得了超高人气。


本作虽然对真实历史进行了较大出入的改编,但确实在早期把“国家拟人”的概念在亚洲地区大规模推广开了。



百度上对本作的简介是这样写的:


一战时期,德国与意大利交战,对曾经强大的罗马帝国有些畏惧的德国却发现,如今罗马的孙子——意大利已经成为了超级乐天的废柴。这样的意大利与固执的日本,我行我素的奥地利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另一方面,由英美中苏法组成的同盟国也开始活跃了……


光看这个简介、日本人讲一战/二战历史以及“搞笑四格”的标签,你就能预想到这部作品的故事能有多生草了。



但还是抵挡不住在当时看起来非常独特的“国拟”创新角度,以及把对国家的刻板印象当笑话讲的节目效果,所以APH一直保持着相当不错的口碑以及热度。


但关于它真正广泛出圈的,还得是基于其日常向氛围的同人作品。没有什么东西,比世界历史更有广泛认知性了。



以世界各国为背景的世界观,更是让其中角色拥有了远超一般作品的背景丰富度,随便一个NPC拉出来都拥有百年人文历史,这也让画手、文手太太们拥有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所以APH的同人作品从量级到质量上都一直保持着相当、甚至超越原作的讨论度。



APH以及其同人作品的爆火让很多漫画家一下子找到了新思路,所以不管是日常向、冒险向、乙女向的“国拟”作品一下子多了起来。


其中下一部火起来的日漫叫《地政学BOYS》,一样是把各个代表性的国家人设拖到了现实日常生活里,只不过彻底转变成了女性向的职场漫画,作者为此前就创作过国拟作品《绝望男子和中国娘》的理央。



这部作品虽然人气和地位上完全不及APH,但好在是足够新潮,并且用职场问题聊了很多看起来在危险边缘反复横跳的敏感时事,所以也具有了相当的讨论度。


更重要的是,本作的人物相对来说更加美型,也更集中于塑造美日中俄四国的故事,为很多在“国拟”圈本就大热门的CP再添了一把火。



在这类作品的加持下,“国拟”圈的漫画风格就越来越从讽刺、搞笑,弯向了BL、耽美的一边。


上述前提下,国内另一部重要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世界观与热度融入,不仅拔高了“中国”这一形象在“国拟”圈里的地位,也让这个原本有些小众的圈子第一次被迫接受到了外界的审判与冲击。



在最后,波兰球的基础国家皮肤,搭配上更偏耽美的倾向,以及国内较主流作品的热度加成下,最后就诞生了“CH”这样一个基于波兰球的BL粉丝群体向话题。


 图源水印


初看可能有点搞笑,但它真的具有一个粉丝圈子该有的所有特性。


比如说,偶像男团粉丝间流行的“捡手机”文学,在这里你同样可以看到有人发帖说“在某次五常会议后捡到了瓷(中国)的手机”。


 图源网络


又比如说,他们会将某学年的某本历史教科书,视为自推的黑料。



还比如说,这里也有大粉、激推、隔空喊话BOT、受抚慰、攻抚慰这类你可能完全听不懂的博主分类。


某种程度上,饭圈化是所有作品/人物/集体爱意的大概率走向,粉丝会在不知不觉间获得集体荣誉与归属感。它同时也能让CH这样看似比较不安的讨论突然具有了可控和稳定性。



但杂糅了太多的东西之后,CH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过于低龄向。在融入每一部“国拟”作品的过程中,它都会丢掉一点原始的严肃性以及讽刺性,只保留最吸引人最具有娱乐性的部分。



丢掉了嘲讽意味的CH,最终吸引来的爱好者越来越低龄、越来越将其与三次元分割开来,作为一个真正的二次元人物来看待。


就像我们开头看到的帖子那样,这个圈子已经的新人几乎全是小学生,并排斥成年人。“国拟”现在最火的地方一个是B站、另一个就是抖音的低龄群体。


 可以从他们的教科书看出年龄段


这本来是一个有效切割合理区分二三次元的好事。但在很多家长、老师眼里却并不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看到许多审判这个圈子具有“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



但其实现在的CH根本没什么攻击性,多次杂糅迭代后的它甚至能当个原创设定来看待,当代互联网的过滤性也非常有效的屏蔽了大多数家长眼里的危险发言。


也同样也是为什么,10年前能火起来的是波兰球,而10年后能火的是CH。




-END-



往期推荐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