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2分钟写一首歌,音乐人如何竞争?

原文地址

图片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亿谦

2020年,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前所未有的活跃:国内外的音乐人朱婧汐、马伯骞、Grimes等先后和AI合作发布了歌曲、AI驱动的虚拟DJ出道、人工智能歌曲大赛举办、韩国SM公司推出含AI概念的女团aespa、19万人在网上观看了“AI埃米纳姆”Diss马克·扎克伯格……


前几天,网易才发布了一首AI歌曲《醒来》,AI包办了词、曲、编、唱。

图片

现在,音乐人们为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为荣,很快,我们感受到的或许是,一个AI就是一个队伍。


一个AI甚至可能是一个公司:据网易科技的报道,网易雷火自研的编曲算法能在15-30秒内生成一首对标人编1-1.5万元左右的出版级编曲,已具有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能力。


当AI具有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能力,音乐行业或许真的又要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了。音乐创作从过去的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人机混战。



A

今年的赛博味怎么那么浓?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2020年,“赛博”(Cyper)或许是一个备选。作为前缀,赛博代表了网络化的世界,而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随着线下活动的停摆,一切都开始变得赛博化。


“赛博”一词的流行,也跟“赛博朋克”有关。基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的结合”背景建构的“赛博朋克文化”愈发流行,而一款叫《赛博朋克2077》的游戏,在2020年底,将这种亚文化的热度推到了制高点。


不只是游戏,2020年的音乐圈看起来也是很赛博的一年。Travis Scott在游戏里举办巡演、机器人Shimon和人类合作发行了个人专辑、Grimes和AI结合推出了一个安眠APP、韩国SM娱乐的新女团aespa由真人和AI驱动的虚拟形象联合编队、朱婧汐和微软小冰联合创作发行了歌曲《HOPE》、小冰还成为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荣誉毕业生……


《Shimon和人类对Rap》


2020年里,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发生着种种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肉眼可见的,有些则是潜移默化的。


比如各大音乐平台的算法推荐,就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音乐欣赏习惯。而另一种潜移默化则可能决定着很音乐人们的“命运”。据外媒报道,2020年,华纳音乐通过AI驱动的大数据分析系统签下的新人数量是2019年的两倍。


或许,你现在喜欢的一位欧美歌手里,就有人是AI发掘的。而年轻的音乐产业观察者Cherie Hu在网上发了这样一张图,配文说:音乐产业的未来。


图片


B

机器的音乐创作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一个月前,网上有人发布了一首挤兑脸书老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歌曲,说是AI模仿说唱天王埃米纳姆(Eminem)的风格创作的。


据发布者说,他们只是键入了“Mark Zuckerberg Diss in the Style of Eminem”(用埃米纳姆的方式挤兑马克·扎克伯格),然后机器就完成了填词,然后,一个专门从事深度伪造(Deepfake)歌曲的账号,借助谷歌的人工智能合成出人声。


图片


网友们纷纷表示,声音以假乱真,有网友留言,跪求创作一整张假埃米纳姆的专辑。


人工智能创作音乐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1951年,“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就尝试过用电脑生成音乐并录制下来,2016年,新西兰科学家复原了图灵的录音。


如果说早些年,人工智能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纯乐曲和氛围音乐,那么最近两年,AI在作曲、填词和演唱上全面开花,电音、摇滚、说唱,各种曲风手到擒来。


今年4月,OpenAI在SoundCloud上发布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Nas风格的说唱,也有Katy Perry风格的流行歌。


今年5月举办的“人工智能歌曲创作大赛”(AI Song Contest)上,全球13个人工智能团队展示了各自的作品,参与歌曲评审的专家认为“其中的一些歌曲拿去参加欧洲电视网歌唱大赛完全没问题。”


“人工智能歌曲创作大赛”冠军:《Beautiful The World》


今年7月,微软小冰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相关报道称,小冰目前已经形成了流行、古风、民谣等几个大的音乐风格,作曲水平逐渐达到和人类相似的稳定水准。


韩国音乐人和人工智能团队创业者Park Chan-jae不久前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称,“如果说2018年,AI的音乐创作水平只是初中生水平,那么如今AI的音乐创作水平相当于学过半年音乐的高中生。”



C

与其害怕AI,不如学会共处


凡事都有两面,AI也不例外。就连一向乐于拥抱新科技的音乐Grimes,在跟AI合作发布歌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图片


不久前,Grimes和一家人工智能团队合作,推出了一款AI驱动的安眠APP,在宣传这款APP的同时,Grimes称,“虽然我很感谢新技术帮我创作音乐,但我真的担心AI超过人类让音乐人被淘汰,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Grimes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据报道,微软小冰创作一首歌只需要2分钟,而上文也提到,网易雷火自研的编曲算法能在15-30秒内生成一首对标人编1-1.5万元左右的出版级编曲。而在国外,一个AI系统一天能生产4000-5000首歌曲。


单纯从生产效率上说,人类很难跟AI竞争。


也有观点认为,AI的作品没有“人性”,不能打动人。不过,Park Chan-jae对此有不同的意见。Park Chan-jae认为,AI完全可以模拟人类创作,AI创作出能打动人的作品一点问题没有。


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当下的流行歌曲过于雷同。Park Chan-jae举了K-Pop的例子。在他看来,当代的K-Pop歌曲远离音乐本质:“专业音乐人和制作人只关心排行榜,不关心音乐的独创性。最大的受害者只是听众。”


Park Chan-jae认为, AI可以帮助真正具有个性的音乐人实现创造力的最大化。“AI并不会取代音乐人,但是会缩小音乐人和非音乐人之间的差别。AI会是一个工具和合作者。”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真正有独创性的音乐人不但不会被AI取代,AI还可以成为其独创性的延伸。但是,对于那些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音乐,AI的替代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已经开始影响音乐产业了。


在《Nylon》的一篇报道中,一位开音乐公司的老板称,他公司出品的“罐头音乐”(production music,视频、广告等使用的背景音乐)大都用AI创作了。而且,在他看来,“罐头音乐”最终都会不会再需要人来创作。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必然会影响到产业中的人。产业中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音乐人不免要遇到AI的挑战。很快,人机之间,有交互,有合作,也会有“竞争”。学会跟AI共处,将是所有人的一大课题。


-全文完-


新音乐产业观察推荐搜索
AI
KPOP
作词
音乐人

相关阅读:

接下来,请看AI歌手的表演

 
图片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