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得好好的,子孙又给我挖出来:古代讲究“入土为安”,为什么还有开棺迁葬?

2024-04-12 星期五


本 文 约 5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分 钟


咱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在一个富豪家族中,历代男性始终无法逃离“遗传怪病”的魔爪,就连新生儿也难以幸免,终日啼哭不止。这也成了全家族的一块心病。医生们全都束手无策,富豪家庭走投无路,不得不花费重金寻求萨满巫师的帮助。

寻求萨满巫师的帮助场景模拟。来源/电视剧《民间怪谈录》截图

年轻巫师们就这样被“委以重任”。到达富豪家后,他们救助了刚刚出生的婴儿,最终得出一个不幸的结论:祖先黑暗的影子正降临于富豪一家人身上,长孙身上竟背负着遗传诅咒……原来“祖坟”才是一切的祸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萨满巫师联合风水师和入殓师勘查富豪家的祖坟后,发现该墓地风水凶恶,妨害了子孙的气运。他们向富豪提议,应当尽快破土迁葬。

破土迁葬场景模拟。来源/电视剧《庆余年》截图

那么问题来了,祖坟的位置真的会影响子孙的气运吗?

近年来,伴随考古发掘,学者们也确实发现了很多在某个时间点经历过二次搬迁的“迁葬墓”。

但是,考古人员是怎么看出来这些墓葬属于迁葬墓的呢?而古人迁徙坟墓的原因,真的如故事所说,是为了改善风水吗?

今天,我们将聚焦于宋代这个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展的时期,查看这时“迁葬”葬俗方面的独到之处……

河南许昌白沙宋墓。来源/国家文物局

换块地方“摆摆”好


墓碑不会开口说话,泥土也不可能自报家门。那么,迁葬墓究竟是如何被考古学家识别出来的呢?

识别古墓场景还原来源/电视剧《盗墓笔记之怒海潜沙》截图

关键线索之一,就在于人骨的分布与状态。在迁葬墓中,人骨通常呈现出经过刻意摆放的状态。这是因为,一般迁葬会发生在墓主首次下葬并安息一段时间之后,在这段时间里,墓主的遗体很可能已经腐化,仅留下白骨。因此,在迁葬过程中,人们需要将这些遗骨收集起来,并带到新墓中“摆摆好”。

而“摆”成什么样,就是个学问了。经过考古发现,目前已知宋代迁葬墓中的人骨摆放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似一次葬式、骨骼集中叠放式以及凌乱无规律“乱放”式。

类似一次葬式,指的是尽管经过了迁葬,但墓主人看上去很像正常的、没有经过迁葬的样子。这种类型的骨骼往往仰面平躺,看上去就像新下葬的逝者一样。但它们大多并非自然形成,所以仔细观察也能发现人为摆放的痕迹:它们大多被先摆出人体大概框架,再将一些碎骨集中堆放在人体中部的位置。

点击图片查看人骨摆放情况

比较典型的还有骨骼集中叠放的模式。这样摆放的人骨,往往将身体下部骨骼和上部骨骼叠放,并且总体摆放较为规整,是特意码好的样子。之所以这样摆放,大多数情况是因为骨骼的损坏较为严重,但较为重要的部分幸存了下来(如头骨)

点击图片查看人骨摆放情况

果人骨的保存情况极差,只剩零星碎骨的话,那就只能选择“随便一放”,将骨骼凌乱地放在一起。


点击图片查看人骨摆放情况

除了人骨的保存情况之外,新墓室的大小也会影响人骨的摆放样式。如有些迁葬墓内的人骨空间偏小,不够容纳一位正常死亡的墓主。在狭小的空间内,人骨也自然要挨近些。要么将下肢骨骼叠放在一起,要么干脆无规则地摆成一堆,看上去“异常委屈”。可见即使是逝者,也有些不得不说的“住房难题”。


点击图片查看逝者的“住房难题”

迁葬墓人骨摆放小问答


那么问题来了,在迁葬过程中,骨骼要“搬家”,原来的随葬品也要随行吗?

从出土结果来看,这倒不一定。迁葬墓中的随葬品可以从原墓搬迁至新墓,继续沿用,同样也可以在迁入新墓时再次添置。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到底为什么要迁葬?

为何迁葬?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入土为安”。那为什么还要“折腾”已经“安”了的祖先,非给他们开棺“搬家”呢?这不会被认为是不孝顺或对祖先的大不敬吗?难道真的像开头里的富豪家一样,是为了破解超自然力、改善风水?

开棺场景还原。来源/电视剧《老九门》截图

当然并非仅仅如此。迁葬墓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大到政治、战乱、节省耕地,小到墓地被毁、冤狱平反等,都有可能导致墓葬的迁徙。而学者胡长海曾分析,宋代时期“伴随唐宋社会变革,儒家礼制逐步下移,在‘礼’与‘俗’的双重作用下,迁葬在社会中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这也是宋代迁葬墓较为多见的原因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宋代迁葬原因中最主要的三种:

「魂归故土」

古人重视宗族,受“聚族而葬”的丧葬形式和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封建礼制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家族合葬的观念深入人心。直到宋代,这一思想仍在延续。因此,家族观念也就成为了引发迁葬的一个重要成因。在目前发现的迁葬墓中,家族合葬的情况最多,单人单墓较少。

临汾翼城上石汉晋墓群。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宋代社会变革加剧,人口流动加强。很多人背井离乡,去世后也未能归葬故土。在家族观念的影响下,这些游子及其后代子孙都以“与家族合葬”为愿望,待日后条件允许时,再以迁葬的形式归葬于故乡祖茔。因此,在许多以家族为单位的宋代墓葬群中,既有一次葬墓,也有迁葬墓。其中,一次葬墓的主人大部分都世代居住在故乡,而迁葬墓的主人大部分都客死他乡,之后再迁葬回“祖坟”。

此外,另一种人口迁移也会引发迁葬,使墓葬群呈现相同的面貌。当人们迁徙到新地安家后,会在当地营建新的家族墓地,并将之前去世,已经葬入故土祖茔的家庭成员迁到新地一同埋葬。如《宋故太原王公墓志铭》中记载:

“公讳士英,字子能,世为河阳人。曾祖禋、祖荣以财雄于乡里。父丈政乐河南土风,徙居之。其始布襦芒屦,推家财不有,用仁厚信义处百贾间,附者翕然。遂再致巨产,甲于河南门族,蕃衍桑梓,于是今为河南人矣。……大观四年十月初九日,公晨兴,盥栉如常,忽感暴疾。……卜以政和四年十月巳酉举公之丧,葬于洛阳县金谷乡宣武原之新茔,并以夫人范氏祔焉。”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家族墓群中,葬于故土的先祖们被迁葬到新家园里,而在新家园去世的人们就地下葬,无需迁葬。除此之外,合葬墓中也会出现一次葬、迁葬混葬的情况。如河南地区的林县一中宋墓(墓内多位墓主分不同墓室安葬,推测为“整整齐齐”的一家人)就是一个典型:后去世的墓主就地下葬,而先去世的墓主需要搬家,带着随葬品搬入新的墓室。根据骨骼的保存情况推测,迁葬的应该是家中先去世的长辈。

以河南地区为例,河南地处中原,宋代两京都在河南范围内。因此宋代河南人口基数大,经济、文化较发达,人口流动量大。在家族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客居外地的宋人在去世后归葬故乡河南。也有很多外地人口迁徙至河南,定居后再将家人墓地迁入。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河南地处中原,宋代两京都在河南范围内,人口流动量大。来源/故宫博物院

如果家族兴旺发达,族中后辈就重修家族墓地,将已埋葬的家中众先人一同迁葬,以此来回馈家族和先祖。这正是宋人家族观念的可贵之处。

「夫妻情深」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强调“夫妻之义”,认为夫妻应当“生同衾死同穴”。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夫妻二人不可能“同年同月同日死”,那应当如何达成“死同穴”的愿望呢?

《如懿传》中如懿想与皇上“生同衾 死同穴”的心愿。来源/电视剧《如懿传截图》

答案还是迁葬。当夫妻中一方先去世时,会先暂时埋葬于别处。等到夫妻双方都去世后,子孙再将先去世的那位迁去与对方合葬。这样一来二去,就形成了一次葬、迁葬混葬的一男一女夫妻合葬墓。这种合葬传统也很常见,如新乡电视台8号家属楼唐夫妻合葬墓,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是张希光及其夫人贾氏。张光希先于夫人贾氏去世,被葬在“卫北之原”。大和元年(827),夫人贾氏病故,子嗣将两位老人“合祔迁窆于新乡县东十里之原”,也就是今天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地方。

在全国范围内,因为夫妻合葬而形成的迁葬墓占比极高。如安徽地区合肥蒲宋马绍庭夫妻合葬墓,墓内女性墓主先去世,待男性墓主去世后,再将女性迁来合葬。

古代夫妻合葬石棺床。来源/河南省文物局

再如山西左权宋代双层墓。根据墓志的记载,墓主人赵武在去世后第二年下葬,下葬地就在今天发现的地点。可见墓主人并非迁葬。但在墓主的木椁中,还有两位夫人的遗骸,她们都是迁葬。因为三人葬于同一木椁中,推测为同时下葬。应该是墓主的两位夫人去世较早,先前已被安葬在墓主赵武一家工作和生活的华州。后来“因赵武向往辽州(今左权),爱其风俗淳古,土物丰阜”,愿于左权安葬,两位夫人才随丈夫迁葬到左权。

「风水之说」

正如文章开头所讲,古代民间重视风水之说,宋代也是如此。很多宋人会依据风水对去世亲属进行迁葬。他们认为去世的先人灵魂不灭,可以通过地气与后世子孙相连,从而影响子孙后代的命运。如程颐在《葬说》中说:

“父祖子孙同气,彼安则此安,彼危则此危,亦其理也。”

程颐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只有运用阴阳风水堪舆之术选择吉地对死者进行安葬,才可使死者得到安息,并保佑后世子孙荣华富贵。如选址不佳,则还可能有害于子孙,如朱熹在《上陵议状》中所述

“地之不吉,则必有水泉蝼蚁地风之属,以贼其内使其形神不安。而子孙亦有死绝灭之忧,甚可畏也……此虽术家之说,然亦不为无理。”

由此可知,宋人认为死者选择一块吉地安葬不仅是应尽的孝道,更是关乎后人(自己)命运前途的大事。因此常常出现“有贪求吉地未能惬意,至十数年不葬其亲者;有既葬以为不吉,一掘未已,至掘三掘四者”的情况。

北宋八棱鼓腹柱石买地券。买地券又称冥契、幽契,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具有鲜明道教文化特征的随葬物品,作为阴间买地的凭证,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有祷神除殃、镇墓解祟的作用,并作为死者对墓地所有权的证明和保护。来源/四川省文物局

尽管都是为了“改命”,但人们所求的事情不一而同。有人求财保平安,也有人求的是科举高中,如《夷坚志·支景》卷一《朱忠靖公墓》中记载“风水相师”看过“朱忠靖公墓”后说:

“山势甚吉,恨去水太远,秀气不集,子孙虽蕃昌,恐不能以科名自奋。”

果然家人累试不中,后“改葬山水祥和相配之处”。神奇的是,二十年后家中人竟真的接踵科第,这当然也可能只是个巧合。

关于迁葬,你家乡那边又有什么样的习俗仪式呢?不妨在评论区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参考文章:
(宋)程颐、程颢撰:《二程集》卷十《葬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22页。
(宋)朱熹撰,刘永祥、朱幼文点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五《山陵议状》,《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30页。
(宋)罗大经撰,刘友智点校:《鹤林玉露·风水》,济南:齐鲁书社,2017年,第589页。
(宋)洪迈:《夷坚志·支景》卷一《朱忠靖公墓》,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334-1335页。
(宋)李干贞:《宋赠殿中丞河南源府君墓志铭并序》,载郭茂育、刘继宝编著:《宋代墓志辑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85页。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东郊杨家山发现南宋墓》,《考古》1961年第3期。
梁敏:《捡骨葬——壮族主要的葬制》,《民族研究》1982年第6期。
张思青、武永政:《温县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编:《千唐志斋藏志(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317页。
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成都东郊北宋张确夫妇墓》,《文物》1990年第3期。
林县文物管理所:《林县一中宋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90年第4期。
王志俊:《试论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二次合葬墓》,《文博》1990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0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新安县宋村北宋雕砖壁画墓》,《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3期。
张锴生:《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
川口敦司、廖金凤:《广东省连山县壮族捡骨重葬的科学思想与风水迷信》,《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邱播、苏建军:《山东临沂市药材站发现两座唐墓》,《考古》2003年第9期。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50-151页。
祁英民、贾格年:《浅谈原始社会的二次丧葬习俗》,《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金坛市博物馆:《金坛市茅麓镇石马坟北宋墓的发掘》,《东南文化》2006年第6期。
宋嵩瑞、耿建北、付得力:《河南登封市双庙小区宋代砖室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7年第6期。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新乡金灯寺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
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乡市仿木结构砖室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第2期。
朱海滨:《近世浙江丧葬习俗的区域特征及地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
青州市文物局:《山东青州市仰天山路宋代砖室墓的清理》,《考古》2011年第10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登封市文物局:《河南登封唐庄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9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郑州黄岗寺北宋纪年壁画墓》,《中原文物》2013年第1期。
王巍总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24页。
李筱:《二次葬及其相关问题——比较分析安徽与部分民族地区的二次葬》,《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宋德剑:《“风水之说”与“迁徙的传统”——闽粤赣客家地区二次葬习俗的文化解读》,《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7期。
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乡市公村宋代墓葬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7年第1期。
肖红兵:《“客死异乡”与“卒葬乡里”——宋代墓志所见“宦游士人”的故土意识与家族观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张弋
编辑 | 胡心雅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李栋 张斌 




国历好物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