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特效公司倒闭跑路,吴京退股切割|特效业生死劫

2023-11-08 星期三
“特效行业的商业模式,
从来没有成功过。”
——工业光魔总经理Scott Ross
927日,吴京突然退出特效公司“聚光绘影”股东行列。
原因很简单——这家曾主导《战狼》特效制作、并凭借《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获香港金像奖“最佳视觉特效奖”提名的公司,倒闭了众多被欠款供应商发起集体诉讼时,才发现已“人去楼空”
新冠疫情肆虐过后,超级英雄、魔幻、奇幻及动画大片是令多数观众进场观看的“功臣。全球票房TOP10榜单上的电影,也多以特效为卖点。
国内剧集领域,古装玄幻题材回春,爱奇艺《苍兰诀》、腾讯《玉骨遥》、优酷《长月烬明》等,统统都离不开特效的加持;前一阵热播的漫改剧《异人之下》,同样飞天遁地,特效满满。
然而,最先倒下的,却是在这一影视类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特效公司。
「文娱春秋」发现,从好莱坞到北京,几乎没有一个特效公司在良性地运营着(这里企业良性运营的定义,即“有行业平均利润,且现金覆盖两年以上支出”)。比起疫情时期,生存环境尤显艰难,甚而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
特效公司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对项目和补贴的依赖强烈,前期报价的不准确性,项目款的结算拖欠,及恶性竞争中的压价与低价,导致了这类公司不断倒闭。对应的是,工作人员在无尽加班下被欠薪、裁员的糟糕结果。

除了“聚光绘影”,电影《长空之王》、剧版《三体》幕后特效公司新加坡VHQ北京分部,公司体量大幅缩减;制作《花千骨》《蜀山战记》重点特效的中国老牌特效公司诺华视创岌岌可危;国外,世界第一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宣布关闭新加坡视效动画工厂。 
工业光魔自建的新加坡分部Sandcrawler大厦,造型来源于《星球大战》“沙行者”
主导《沙丘》《奥本海默》的特效公司DNEG启动了裁员咨询程序,预计裁掉伦敦市中心菲茨罗维亚基地的70名员工;凭借《1917》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MPC印度分部裁掉特效师250名以上……

与项目成就、绮丽画面成正比的,是特效公司的谋生难度。

其实,这一切,并不是今天才发生。

从九十年代特效行业繁荣之初的好莱坞,到如今中国特效公司,面临的重重压力,其背后原因从来都是相似的。几十年来,只在少数时间段,盈利稍有一些好转。大部分时间,特效公司都在尽力挣扎着,似乎要不停地奔跑,才不会死得那么快。
著名特效公司数字王国联合创始人、曾在九十年代供职于工业光魔担任总经理的斯科特·罗斯(Scott Ross),2017年接受采访时说:人们开始说“在过去的美好时光”,我的答案是“不,从来没有美好的过去时光”,过去一直都是糟糕的,从来没有好过。你非常努力的工作,创造了一些伟大的画面,但是在财务方面,你一无所获。
最后,斯科特悲伤地感慨:“特效行业的商业模式,从来没有成功过!”

|破产,或卖掉
除了《战狼》,聚光绘影还曾参与包括《太平轮》《智取威虎山》《择天记》等几十部影视剧的特效制作,最为风光是在七年前。当时,它获得主营业务为水利工程的围海股份投资,后者以1.1亿收购其41.11%股份,整体估值2.55亿,吴京占股2.66%——直到最近退出。
7年后,知情人向「文娱春秋」透露聚光绘影现状,供应商无从索要欠款,因为,人已经找不到了。从「文娱春秋」获悉的聚光绘影倒闭原因,可窥见中国很多特效公司的现状——
当年,为顺利拿到围海股份投资,聚光绘影签下对赌协议。随后几年,为完成业绩目标,接了大量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有问题,要么是低价竞争而来,要么尾款难以收回,或两样皆是。最有名的事件是,聚光绘影曾为京东制作一条广告,广告上线一年后,尾款还没结算,不得不公开讨要。这些良莠不齐的项目,给聚光绘影带来很多“烂账”。
收不回款项,聚光绘影的应对是——拖欠下游合作方的费用。
为赶工期完成项目,聚光绘影找了大量供应商——体量较小的特效公司、工作室,但这些外包价格低廉,导致很多供应商感觉“被压榨”,只与聚光绘影合作一次就作罢。除了外包,租用了不少“渲染农场”(超级计算机)的机器
经营末期,聚光绘影欠了很多供应商及渲染农场的钱无法支付。当七八家供应商通过法律途径对聚光绘影发起诉讼时,才发现已人去楼空。

聚光绘影不是没有想过自救,但方式令人意外——2022年初,花费千万装修办公场地,试图拉到新的投资方进场,但因为疫情进入影视寒冬,再无新资方入场。

在吴京退股一个月后,据爱企查显示,10月26日,聚光绘影成为失信人;而其法人朱星,从7月到10月,18次被限高消费。
另一家“诺华视创”,曾是今年优酷爆款《长月烬明》“神魔篇”的特效团队,还参与过动画电影的票房奇迹《大圣归来》,也因为近几年的资方更迭,现正在危险边缘游走。

不论聚光绘影还是诺华,都曾有充足资金以及百人团队规模,眼下却出现了现金流极度紧张甚至“跑路”的状况。而作为分包商的小特效公司,则是“10部9部戏收不回来钱”,这种自上而下的现金流截断、拖款,也让他们无力承受不得不关门大吉。 
20236月,一家特效公司向院线电影《扑克》的出品方宁和万向影业及制作方北京一和云方影视讨薪
一家特效公司的HR告诉「文娱春秋」,前几个月面试十个人,两三个被公司欠薪,最近面试十个人,十个人被欠薪。

驻扎在北京的“外企”新加坡VHQ北京分部和与工业光魔深度合作的BASE,都在缩减公司体量,对工作人员有一定比例上的欠薪。知情人透露,两家公司都在积极减少欠薪比例,尽快地为员工们前两个月没有及时发放的工资。

与其他北京的特效公司主营中国影视不同,BASE主要承制好莱坞的项目,参与过《蚁人2》《美国队长》《海王》等电影。体量之所以缩减,和好莱坞编剧、演员罢工有关。

大洋彼岸的好莱坞,特效师就业情况也很糟糕。

自从5月份好莱坞编剧、演员大罢工后,每周都有越来越多特效师被裁员的消息。一位特效师说,自己超过一半的同事被解雇了。一开始被裁员的,主要是供职于小型工作室的自由特效师,之后,由于缺乏项目,特效公司开始考虑解雇高级特效师。
编剧罢工111天后,世界顶级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宣布关闭已创建20年的新加坡分部。这里曾参与制作中国女导演赵婷执导的《永恒族》,及2022年全球票房第三名的《侏罗纪世界3》。300名员工将在数月内直接被解聘,或去往工业光魔在世界各地的其它分部。
不过,特效公司的困难并非罢工带来的,充其量只是加速了——正如斯科特·罗斯所说,他们的日子从来都不太好过。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2013年间,有21家美国特效公司停业或破产,包括曾制作《少数派报告》《怒海争锋》《国家宝藏》的Shelter VFX和曾制作《潘神的迷宫》《禁闭岛》《爱丽丝梦游仙境》的Cafe FX
最让人唏嘘的是,成立于1987年,三度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的R&H(节奏特效工作室),在第三次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奖前夕破产。2013210日晨,仅用三小时遣散了254名员工,包括工龄超过17年的特效总监。
2012年,迪士尼以40亿美元收购卢卡斯影业,工业光魔作为卢卡斯的产业,并入迪士尼;但同年,由詹姆斯·卡梅隆牵头成立的数字王国就没那么好运,宣布破产。数字王国曾主导制作《泰坦尼克号》,参与《变形金刚》系列、漫威宇宙第一阶段《钢铁侠》《复仇者联盟》等电影的特效。硕果累累,却无力偿还1600万美元的高额负债及5000万美元的多项亏损。
但好莱坞之外的资本挽救了这个品牌——数字王国在其宣布破产后,被中国的小马奔腾和印度信实媒体集团以73的比例,出资3020万美元联合收购,后易主香港上市公司奥亮集团至今。
谢霆锋组建的特效公司“Po朝霆”尽管顶着明星光环,后期也无力支付特效师工资,2016被重组后的数字王国收购。
七年前,柠萌影业曾从BASE挖走了成熟的特效团队,组建子公司柠萌数码,成品《九州缥缈录》在市场上没有溅起水花。柠萌及时止损,原地解散了特效团队。
要么倒下,要么被收购,特效公司的命运如出一辙。但如果收购是基于产业整合,上游吃掉下游,这算是好的;但在中国,有不少是外行跨界,比如围海股份对聚光绘影的投资。
一位特效公司老板告诉「文娱春秋」,特效行业有迷惑性,它让外人感觉能够赚钱,其实很难;而且,这个市场有一定的深度,“你必须要深入进来做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知道说它原来是这样的,它也不像零售业或者其它行业,你可以去做一个很严谨的市场调研。这行的每一个系数变化都非常大。”
事实上,特效公司一直寻求投资的最核心因素在于——恰是商业模式不健康,在业务上挣不到钱,所以总想拿投资,把公司做大,摊平成本,维持运作。但实际上,大部分特效公司都在赔钱。

垄断,与抱团取暖
前工业光魔总经理斯科特·罗斯曾说,特效公司有一个恐惧根源在于,他们必须得拍制片方的“马屁”,不然就会饿死,因为特效公司只有六个客户。
讲述R&H如何走上破产之路的纪录片《Life After Pi》里也提到:世界上所有的特效公司都想从好莱坞的六大豪门(索尼、20世纪、迪士尼、华纳、环球影业、派拉蒙)手中抢活干,它们掌握了特效市场的定价权。虽然现在,多了NetFilx和亚马逊两家流媒体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的漫威系列成为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后,所有的特效公司都争相与漫威工作室合作——被视为是提升知名度的最快方式。但因为这种“受欢迎”的项目,激烈的投标,导致了恶性的低价竞争。
特效公司不得不以降价报价去抢漫威的项目——非常讽刺。
中国的特效公司,面临着相同的遭遇。近几年,特效制片端口,开始被汇集到以爱奇艺腾讯视频为首的长视频平台。

一名从业多年的视效总监告诉「文娱春秋」,之前没有网络视频平台,电视剧、网剧是制片公司组织,由制片公司找特效公司,各家管各家在剧。那时大家其实都还可以,好像还有都有钱赚,而且各家公司都有活,百花齐放,到处都是公司,大公司小公司都有饭吃。
现在,都统一到了长视频平台。特效公司只有进了长视频平台的供应商体系,才有和影视剧合作的可能。现在,想要参与一个较大的剧集项目,不通过这些平台,几乎不可能。因为它们既是制片方,还是播出平台。

以前特效公司在合作上,有很多制片公司可以选择,但是现在只剩下几个选择:“他们可以选择100家特效公司,这100家特效公司只有三个客户(指优爱腾)。”
其中一家客户,甚至会在制作期间减少期款的10%——30%,说“这是公司的规定”,不容反驳。

这也是导致这两年“死了”一批内地特效公司的原因。

试想,如果100家公司只有六个或三个客户,那么这些客户将会如何选择特效公司?

它们会从报价的特效公司里选择一个最低的(通常定价在项目开始后,无法改变)——“就这么多预算,就这么多活”。总有公司为了害怕空档期报出更低的价格,恶性竞争。

斯科特·罗斯曾想过解决办法——成立行业联盟,制定价格保护机制。但实践起来并不顺利。R&HCEO John在公司濒临破产时,都不敢接受成立行业协会的提议,John说:“我加入的前提是其他人都加入,而且不要提到我的名字。”

好莱坞特效行业之所以一直无法没办法成立一个保障行业利益的贸易协会,斯科特认为,就是因为所有的特效公司都太害怕得罪“六大”影业了。

“特效协会”,其实在中国曾经成立过。

100家特效公司曾联合成立“中国影视后期联盟”(China Post Production Alliance 简称CPPA)。以“聚合创新、开拓共赢”为宗旨,从2018年起,在北京、青岛、上海等地开办活动。
特效公司老板们,曾寄希望靠CPPA“抱团取暖”,由几家大公司商量出一个报价规则,大家签署联合声明,“承诺不低于这个价格接活儿”来抵制行业内的垄断行为。

一家特效公司老板说,这听上去是一个防止恶性低价的好办法,但其实无法实现。

首先,除了几家大公司外,小公司不会签。因为小团队的优势“灵活、高效”,都体现在价格上;其次,在拿项目时,没有特效公司会真的遵守协议;最后,几家大公司表面上和气,背后该挖人还是挖人,该抢活还是抢活,再谈价格联盟的话就尴尬了。

有人在活动上提出过另一个解决方式:由几家大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行业基金。

基金由几家大公司按照出资比例共同管理,对行业内的公司做出专业评估之后,给予这些公司空档扶持,只要按照统一的报价运营,一旦空档,产生的费用由行业基金承担。

但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

20231026日,CPPA的组织者之一王嘉文告诉「文娱春秋」,CPPA目前已不再正常运作。


生死劫,与悖论
一位特效公司老板告诉「文娱春秋」,每部电影对于特效公司来说,都是“九死一生”的,无一例外。

比如《流浪地球2》,要比《流浪地球1》难很多。

《流浪地球1》的特效部分主要在冰雪天气和空间站;《流浪地球2》有基地、太空电梯、水下,空间站船坞、月球……视效类型远远大于前作,动用了67个特效团队,2300名特效师。
三组视效总监,从初期拟定分包计划,和制片结合对影片的理解和从业经验进行预估,将影片从场次、效果等维度进行分类,再根据分包擅长的特点进行筛选,敲定档期,沟通效果和预算。中国所有的一线特效团队,都参与了《流浪地球2》的项目。
知情人透露,在协作流程上,还是出现了资产混乱、上下游协作不流畅,导致了很多影响效率的问题。

对于拿到全流程权力(作为一部电影的特效主导,有权选择分包公司)的特效公司,每一部电影的压力都很大,可能亏本还没做出来;最好的是做成了,有了口碑,再用新项目,填补前面的亏损。
制作《泰坦尼克号》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无法决定特效部分能否交给自己的公司数字王国,他只能向20世纪福克斯(现更名为20世纪影业)建议特效团队。开拍前,片方制定的特效预算是1800万美元。
数字王国认为,这个价格远远不够做《泰坦尼克号》的特效,预算应该是2700万美元。这个项目,还吸引了当时数字王国最大的竞争者——工业光魔。工业光魔给片方的报价是2500万美元,以亏损200万美元的代价抢项目。数字王国不得不把预算降到2500万美元抢回项目。

斯科特回忆,200万的亏损,足以让数字王国破产,但如果当时不接下《泰坦尼克号》,数字王国也可能会破产。

特效工作开始进行后,卡梅隆没有按时把后期镜头交给数字王国。

斯科特问卡梅隆:电影在哪里,东西呢?
卡梅隆回答:我还在拍摄中。

制作计划被打乱后,数字王国前期因为空档烧钱,后期又为了赶进度大量加班——为了赶交片时间。斯科特不得不把部分镜头分包给工业光魔  VIFX20世纪福斯旗下特效公司,曾参与《异形3》《永远的蝙蝠侠》等电影),“这意味着《泰坦尼克号》不再是(只属于)我们的电影了。”
《泰坦尼克号》原定上映时间是199772日,最后,特效镜头在10月才完全交付,电影不得不推迟到11月上映。

结果对片方是好的,因为延后的档期没有大片竞争,《泰坦尼克号》在此后十年成为影史票房冠军,也拿到了1998年奥斯卡最佳视效。

但数字王国,因为亏损,加快了破产的步伐。

特效公司报价有一个悖论:
1 、特效公司无法承受空档期。

2 、特效公司不能接不靠谱的项目。

3 、特效公司应该尽可能多地接项目,如果不接,参考1,如果接了,参考2

为什么斯科特说数字王国不亏本接下《泰特尼克号》就会破产?为什么罢工影响特效公司裁员?

首先,特效公司无法承受空档期——因为特效公司的人力成本非常高。

特效公司的报价按“人天成本”计算:特效师日工资×特效师数量×项目周期(天数)。

这个成本同时也是特效公司的运营成本,空挡的每一天,都由特效公司自己承担。这导致了特效行业非常脆弱,对项目强烈依赖。无法承担空档期的运营成本,必须用项目填满人工工资。
其次是,特效公司不能接不靠谱的项目。什么是不靠谱的项目?事实上,大部分的项目都是。

R&H的一位前高层说,我受不了说好了工期,却根本没有所谓的工期。

每一帧特效都需要花时间设计与渲染,但导演意愿的改变会直接导致特效师前期做无用功。

《蜘蛛侠:纵横宇宙》动画师曾匿名接受采访爆料,制片人菲尔·罗德太喜欢改剧本了,他的权力凌驾于所有导演,重拍同一个镜头,一路从分镜表、构图、动画和终极构图、到细节:背景、衣物、头发都在无止境修改:
“菲尔·罗德的工作方式就是找了一群建筑工人盖房子,但手上没有蓝图,等他们建得差不多了,他说,把这部分敲掉。”
对于被李安拖垮的R&H,境遇相似。

R&H的高层曾说,镜头一直改,越改越离谱,之前谈好的镜头 被后来新到的镜头完全替换掉。交付最后一版镜头的时候,李安看着画面说:
“为什么这里下雨?这里不应该下雨。”
就好像你已经追寻这个目标大半年,突然间,需要你掉头去另一个方向。

一家北京特效公司的老板告诉「文娱春秋」,成本最高的地方,就在“客户的沟通”,特效师技术成熟,公司流程搭建得清晰,看起来是工业化流程,“但就好像我这辆波音747飞得贼快,结果你一路向北,导演突然让你往南飞,你原来飞得越快越完蛋。”

沟通成本的背后,是绝大部分的导演和制片人并不理解特效。一名特效总监说,如果你不是一个视觉意识很强的人(导演),又想依靠特效技术来弥补你的镜头,你肯定会失败。

如果特效公司的客户(导演或制片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特效公司就会进入无度的修改状态。这对特效师来说是灾难,意味着经常在做无用功。
有没有解决办法?国内的特效公司曾见识过澳洲的“特效商务”,应对导演无度修改。
一家澳洲特效公司与中国片方合作的时候,每24小时,会发来视效修改确认单。只要是导演提出方案调整,牵涉到推翻和增加超出合同范围的新的工作量的,就立即向片方形成新的账单。
一位视效总监告诉「文娱春秋」,这种对账单也不会太死板,一般会给导演两版宽松状态作为过度。但两版之后导演还在原定合同上修改反馈意见,就立即要求加钱。把法务和制片功能合为一体。
片方如果不确认的话,项目结束之后,商务会把所有账单整理出来,起诉制片公司。一旦一部电影挂了境外的诉讼,就无法上映了。
但为什么这样的方式在国内不使用?

中国影视圈还是在走“人情关系”,再一个就是,内地的市场太小。
所以,必须和片方搞好关系,随叫随到、有求必应。他们的需求,如果执意不改,下次他不找你怎么办?
知情人向「文娱春秋」吐槽,比如“光线影业”是典型的“店大欺客”,因为它们一直有项目。
一位老板无奈地告诉「文娱春秋」,特效公司就是跑个流水,从客户那里拿到钱,转手就发给员工了。
只有中国更多新生代导演崛起,影视市场真正繁荣,项目多起来之后,特效公司的日子才会变好。

四海为家,及无法署名
好莱坞的特效公司常常搬家。
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特效本身得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扶持;一是影视项目能够得到政府的退税。
在国内,影视资源虽然集中在北京,但浙江、上海、成都、广州也有不少特效公司。如参与《长月烬明》的特效公司“时光坐标,把公司开在了杭州和象山,原因是两地分别有对科技型高成长企业的的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及对创新产业扶持等政策。
国外,温哥华、蒙特利尔、伦敦等地都对影视公司有退税政策。特效公司不得不随着影视项目搬来搬去,或成立分部。

特效师走上街头,抗议海外税收优惠政策,两个小孩的牌子上写着:妈妈,为什么我们必须搬到温哥华,好莱坞没有特效吗?
一方面特效师“四海为家,一方面,特效公司的成本为此而降低:要么搬家,搭建机房,花费一笔成本,要么在报价上,减少影视公司能够获得的退税部分。

比如,片方如果有1000万预算,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公司能享受300万退税。但不在温哥华的特效公司,就需要降价300万来接这单生意。

斯科特·罗斯曾说,好莱坞的大佬告诉特效公司,想吃饭吗?搬到温哥华去吧,在哪里砸上百万建一个制作基地。

为了税收优惠,大部分特效公司在温哥华和英属哥伦比亚开设了公司,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效仿,给予特效公司税收优惠,导致特效公司四处搬家。如果一名特效师只有25岁,TA可能觉得不是问题,但当特效师40岁的时候,工作的漂泊性质依然没有改变,TA的生活里就只剩工作,“我们像要饭的一样在全球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有意思的是,很多年前有人预言中国或印度的特效产业会超过好莱坞,但这件事到现在还没有发生。因为好莱坞的特效公司可以去政府补贴更好的地方,比如伦敦或者孟买。
被剥夺的署名权反映在,特效正在被部分导演边缘化。
《奥本海默》是DNEG第八次和诺兰合作,DNEG现有1000名员工,已经是欧洲最大的特效公司。公司参与制作《奥本海默》的特效师超过160人,《奥本海默》电影片尾特效部分,仅显示27个署名,其中十个人,是主管 
在《奥本海默》的宣传活动中,诺兰多次提及“电影不包含任何电脑生成镜头”,导致很多人认为影片中没有特效。
诺兰说《奥本海默》没有CGI镜头,其片尾字幕只显示了27名特效工作人员。
工业光魔的一位特效师,挨个检查了在《奥本海默》被隐藏的特效人员名单,发现其中包含了建模、环境、灯光、材质、动画等专业人员,所以,诺兰宣传期的言论是不准确的。

另外一位大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Christopher McQuarrie),也曾经宣称《壮志凌云2》和《碟中谍》系列多是实拍,而非使用特效制作;直到《壮志凌云2》被奥斯卡提名视觉特效奖,都不允许特效公司发布特效解析。 
大部分特效师会在一部电影上投入一年的工作时间,每个周的工作强度超过100小时,但只有少数人能够直接和导演沟通,通常,修改反馈一层层的传达,也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就连斯科特在工业光魔任总经理的五年时间里,只见过乔治·卢卡斯三四次。

业内人士告诉「文娱春秋」,特效公司、特效师们的话语权,始终没有高过,其实现在还算好点了:“你根本没办法想象到之前是有多卑微,以前视效总监连导演棚都进不去!在外面就像一个打杂的一样。”
如今,随着特效在院线电影作品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在卖座片中占绝大多数,特效师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算是能有沟通机会了。

受好莱坞罢工影响,8月开始,国际戏剧舞台从业人员联盟(IATSE)帮助美国的特效师们,在近50年来的行业发展里,第一次成立了工会。
但特效工会的成员,只有部分工业光魔、漫威项目的特效师,规模没有惠及到普通特效师。这部分特效师,其实是行业内待遇优渥的群体。

如果工会只能保障行业中“最上等”的人,如同虚设;
如果制作出顶级的奖项、享誉国际的作品,都无法让特效公司获得良好的收益;
如果只能祈求减税、投资,来获得卑微的安全保障;
如果一个项目在还没有做完就已经开始亏损,同时又担心与下一个项目之间的空档期……
市场不确定性如此强烈的情况下,特效行业的稳定收益从何而来?
他们,为什么要坚持呢?
一位特效总监说,大概只为了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做出的画面的那一刻吧!
【相关链接
特效公司求生记:我们是影视工业的弃子
撰稿 | 水方人子
策划 | 文娱春秋编辑部
点击原文链接可看《奥本海默》特效师全名单

为防失联,请将【文娱春秋】设为星标哦~



本文系「文娱春秋」原创内容
我们关注线上线下文娱产业的发展
若有合作请加微信:xiachuchu2001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