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音乐圈有什么大事,除了这两天周杰伦的新歌,那就是上周六在台湾举行的第33届金曲奖颁奖典礼了。
在这届金曲奖上,最出风头、斩获最多的歌手莫过于蔡健雅。凭借着专辑《DEPART》,蔡健雅一口气拿下了年度专辑、最佳华语专辑、最佳华语女歌手以及最佳演唱录音专辑4项大奖。
这个结果可能还是令很多听众稍感意外的。
如果纵向跟蔡健雅自己以往提名或者获奖的那几张专辑比较,《DEPART》确实是稍微逊色了一点。
但幸运的是,《DEPART》这张专辑赶上了一个竞争压力相对要小很多的年代环境。
和蔡健雅同类型的面向大众的主流流行音乐人/组合中,2021年发行了专辑的,老牌的有飞儿乐团、李健、王菀之、鱼丁糸(苏打绿)、曹方,年轻一些的有艾怡良、金玟岐、魏如萱、裘德。
其中,王菀之的是一张老歌翻唱集;曹方、金玟岐身处大陆是否报名金曲奖未知;飞儿乐团的9专明显露出了颓势;那在剩下的竞争对手中,蔡健雅这张至少也算可以和他们几位不相伯仲的水准,能得奖也并不稀奇。
这张专辑以英文单词“depart”命名。这个单词直译过来,有离开、出发等含义。
許一次未知的出走 走一回世界的巡遊
窺視未知、正視已知、對話天地蒼穹
世界偌大 仍有跡可循 共感而生的絕美價值
睽違三年 蔡健雅用一把木吉他 創出最繁複的極簡 造出極大膽的縝密
用音樂紀錄世界巨變時刻 借自身近觀人類休戚與共
专辑简介中是这样写的。显然蔡健雅是希望用音乐来带听众进行一次离开当下的桎梏、走出去周游各地的旅行。
明确了这样的概念再去聆听这张专辑的话,这张专辑的优缺点就都很直观了。
第1首歌《Bluebirds》着实是全专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放在开场曲目的确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人听下去,也让人对接下来的曲目有了期待。

旋律写作是蔡健雅一贯的风格,“Bluebirds”副歌部分最为出彩,抓耳且具有新意。即使抛开配器的加成,单拎这首歌的旋律出来也已经很出色了。
更不必说,配器方面为这首歌起到的极大增色。穿插在歌曲中时隐时现的陶笛、曼陀铃,为歌曲带来了浓厚的空灵、神秘的异域色彩,后半段的鼓组+弦乐组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大片的巨制恢宏感。
想象一下,假设这首曲子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加勒比海盗》等奇幻大片用来渲染进入未知的神秘场景,最后看到一片奇景的过程,想必也非常贴切。
沿着《Bluebirds》营造出的恢弘氛围,第2首歌《Breakdown》几乎摒弃了传统的吉他+键盘+鼓组+贝斯的传统编配方式,几乎全程靠弦乐作为骨架贯穿始末,旋律、节奏以及和人声的声音比例,都为这首歌赋予了歌曲置身剧场般的体验感。
值得一提的是,弦乐部分的小提琴组更侧重于旋律的表达,而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部分更侧重填充节奏律动,这一点在过渡段“Oh~”那部分很明显。
歌曲后半部分使用了电子节拍器和电子鼓掌声、跺脚声代替了传统的鼓组来丰富节奏。不仅在风格上注入了更时新的电子元素,也避免了底鼓和弦乐组音色上可能引起的冲突。
旋律写作也依然精彩,副歌仅用3、5、6这3个最常见的音就组合出了有新意又抓耳的旋律。
前两首作品都属于亮点突出的优质作品,作为流行音乐可以说挑不出什么毛病。但第3首歌《Into The Wild》开始,歌曲的优缺点就开始凸显。
《Into The Wild》旋律写作属于上乘,阿云嘎的加入也为歌曲在音色呈现及和声设计上带来了新鲜的听感。

但歌曲的风格一下子从前两首歌场景感十足的氛围中跳脱了出来,只靠一把吉他的编配虽然也有它的精彩之处,但风格呈现上还是更接近民谣类的流行歌,失去了其他元素的表达,歌曲似乎和“depart”的主题偏离了。
这种状态几乎一直在剩下的几首歌曲当中延续。
《出走》算是专辑的同名歌曲,作曲方面旋律悦耳度虽然不如前两首歌那么突出,但在表达“走出去”这个主题上完成得不错。主歌、副歌处往高音上飘的部分,再配上蔡健雅本人的假声演绎,非常有试图走出去的感觉。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这些卡在蔡健雅换声点的音,暴露出了她吃力生硬的演唱。
编配上依然是吉他+弦乐的配置,民谣流行的味道很重。和旋律想要表达的内容产生了微妙的反差感,更像是营造一种困境的感觉。
第5首歌《那些小事情》像是一首小品式的作品。

这首歌的主题是怀念儿时的状态。旋律单拎出来听是温情流畅的。但和弦当中运用到了大量的六和弦与调外和弦,在温情之余也蒙上了一层旧旧的朦胧感。
蔡健雅自己说,这首歌是献给儿时喜欢的乐队——卡朋特的,想要一种泛黄的照片的感觉。
这首歌也是吻合专辑“走出去”这个概念的。只不过是从空间概念转为了时间概念。歌曲本身的旋律写作也有一定的亮点,时常拿出来反复品味一下会是不错的选择。
第6首歌《旧情歌》和第7首《全部的所有》我曾一度弄混了它们的名字。

先说第7首《全部的所有》。因为这首歌的旋律更像是“旧情歌”的感觉。

贯穿歌曲的核心旋律动机2362/2361,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歌常用动机,从五月天的《如烟》,到汪苏泷的《年轮》,再到杨坤的《答案》、吴青峰的《太空》都有使用到。人人都可以用,也就不太能体现出创作者的独创性。
因此,这使得《全部的所有》成为了专辑中比较普通的一首歌曲。
再说回《旧情歌》,这首歌反倒是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主歌“短暂的依赖~还是会”这部分,连续两次用到了一串半音下行的和弦3m7-3♭Maj7-2m7。在调内调外来回反复游离的和弦,仿佛回忆起过往感情从入神到失神。
副歌“问候停留在指尖”旋律抓耳,下一句“是否他过得好”用到了4级小和弦,色彩黯淡了下去,有伤感的情绪在其中。
这首歌和《那些小事情》一样,也是时间概念上的“depart”,放在《那些小事情》之后也是比较适合的曲序。
第8首歌《Photographs》是和法国歌手Carla Bruni的合作,算是一次音乐上的中西合璧。

Carla Bruni为歌曲注入的欧美血液,也是丰富听感并且吻合专辑主题的方式。
第9首歌《让浪漫做主》是专辑中旋律写作相对出彩的一首,但也是和专辑主题关系最弱的一首。是一首好听的情歌,但不是一首适合放在这张专辑当中的歌。

最后一首歌《Om Tara》是一首和开篇曲目《Bluebirds》遥相呼应的作品。
Tara是藏传佛教中的绿度母。这首歌又是一首和异域风情有关,并且回归到“depart”主题,并且升华的作品。

开头的副歌旋律写作非常有异域特色,和声与配器的使用也添加了很多空灵、悠远的圣洁感。和《Bluebirds》一动一静,一头一尾,为这张专辑做了个良好的收尾。
简析完专辑中10首歌曲的特点之后,这张专辑的优缺点也就很明显了。
优点在于:
歌曲的平均质量都比较高,没有哪首歌是特别平庸的;
特别是开篇的前两首歌和最后一首歌,都是质量优秀且严密扣合专辑主题的佳作;
部分歌曲的旋律处理与和弦运用,从音乐内容上营造出了“走出去”的感觉。
而缺点则在于:
在第2首歌之后,第3~9首歌的整体风格回归到了民谣流行的基底,在曲序的连贯性上和前面曲目有些脱节,也没能承接好最后一首作品;
部分歌曲在音乐的呈现方面,偏离了“depart”的主题。
这张发行于2021年的专辑,虽然不算特别出色的作品,但在整体式微的环境下,就是一种:得奖说得过去,不得奖也不算埋没它的状态。
最后幸运女神还是眷顾了蔡健雅,让她再度封后。
关于蔡健雅的争议
我知道很多听众对于蔡健雅有着不小的争议,所以今天也借机说一下。
蔡健雅的一些作品,的确有着不小的争议,和别人的作品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但由于种种原因,法律上无法进行认定。
对此,我的看法是:对事,别对人。
她的确有存在争议的作品,而且不止一首,这是事实;但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乐坛输送了不止一首好作品也是事实。这两者并不矛盾。
对于她的那些争议极大的作品,我们当然应该保有自己的思考、态度与看法,但只限于那些作品就好,实在没有必要因此而让这个人的其他作品也因此受到连坐,这对于好作品来说,有点冤。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