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美食艺术家,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是《寿司之神》之类的场面:
高清4k特写镜头下,伴着巴赫大提琴组曲第一号,大厨优雅地在盘里点上几朵花瓣金箔。

《寿司之神》片段@图源网络
但如果你打开各大短视频平台,会发现全国各地的小吃摊小馆子里,还藏着无数的民间美食艺术家。
有的刀工快出幻影,有的颠勺技术已入幻境,摆盘造型技术之高堪称现代艺术,即便是带货创意,都能让好莱坞大片导演目瞪口呆。
准备好下巴,接下来带大家看看:民间美食艺术家有多牛🍺。
备注:内含大量动图,请大家连好wifi,耐心等待3秒加载。
厨房基本功
练到极致就是艺术
从这里开始,忘掉之前看过的颠锅示范,这些才是真正的颠锅艺术行为。
颠锅艺术第一阶段:一口气炒十几斤菜,只要你肱二头肌够紧实,颠锅就没压力。

小红书@夏慕槿苏
第二阶段,开始追求速度:

bilibili@阿权视品
第三阶段,开始追求颠锅动作的连贯性:转体运动配合颠锅,必须是装盘一摔的潇洒收尾,才能拿下颠锅组的高分。

bilibili@LSの烘焙世界
第四阶段,加大量,加大幅度,加大频率,利用流动力学控制颠锅。

bilibili@有喵小姐的大本营
第五阶段,花式加分动作。只有融合舞蹈才艺与音乐,才能促进颠锅这门艺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bilibili@好食勇哥
刀工这门技术
小当家不过刚刚入门
刀工这门艺术,分为三个派系:
最广的一派是手速流,“快即正义”,追求刀起刀落快出人类眼睛捕捉速度。
第二派则为严谨流,仿佛刀有强迫症一般,必须片片齐整均一。
小红书@阿蔡美食雕刻著名的文思豆腐,那也必须得来一套。嫩豆腐切成不断的细丝,在水里丝丝分明。
连方饺子皮都能给你切圆了,手部仿佛自带圆周率计算公式。这一派高手大多稳如泰山,切丝无需案板,气球上切萝卜也是行云流水。
第三派则追求花式创新,立体剪裁。比如这超快速切蓑衣切法,一片土豆能给你切出一条土豆渔网:既考验造型创意设计,又考验艺术家的速度与稳定性。看这鱼鳞,看这浪花,葛饰北斋看了都说好。面条,民间美食艺术家最爱研究的主食之一。摆个整整齐齐的鲫鱼背,不值一提。真正的美食艺术家,能用一把简单的面条,炸出立体5D瀑布造型,再飞上几朵蝴蝶,造型栩栩如生,细节跃然盘上。同样炸面条,也有抽象派铁锅艺术家,只用简单3种颜料,给你炸出一把孔雀开屏。民间的艺术家还针对面条筋道的特性,挖掘了面条在编制艺术方面的潜力👇:在艺术家眼里,一切食材都可以成为艺术,包括炸虾片。bilibili@佰味美食
除了创意迭出的原创造型,民间美食艺术家也不忘向上一辈老艺术家致敬。bilibili@佰味美食
也有作品,饱含艺术家对现实投射的深远寓意。比如这套雕刻跨界烹调艺术作品:《书中自有蒸冬瓜,书中自有红烧肉》还有中国风复古造型艺术雕刻:《癞哥抬着鹅妹出嫁》,
橘子,在艺术家眼里它是立体多功能的——橘子皮雕刻,橘子泡水饮用,坚决贯彻不浪费食物最高宗旨。小红书@1983年小巷12月晴朗
也有艺术家简单粗暴,别的不管,就给我加大,加量,加粗。创意小吃摊
更有艺术家用繁复的花纹与明亮的色彩,让每一份煎饼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丽。传统手艺吹糖人,年近半百,仍然不满足于平凡的造型艺术,勇于挑战一次吹两款造型的“不可能任务”,看得人手心冒汗。bilibili@吹糖马青旺 小贴士,看这个视频的时候你可以呼吸
也有年轻龙须糖艺人,主营视觉系妖孽,丝滑多彩仿佛沙宣广告,精彩令人难以置信:打花生酱还带挥抛动作,仿佛花生酱液体都有了生命,不滴不漏,此刻尽享丝滑。隔壁印度赛区也是内卷久矣,看这双打战术削薯片,飞得再快再高都不离锅:
你以为是乡土水果广告
众所周知,农村的水果,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多汁:
一颗柠檬可以拿来紧急灭火,一块西瓜可以养活一亩稻田:bilibili@會飛的魚Sty 是真的,我们村吃水果已经淹死两个了不会自己喷汁的橘子,也可以手把手教你如何几秒内开盖畅饮。
最后再来两枚彩蛋
引起极度舒适
极度治愈超精细剥甜柚子,莹莹果肉闪亮透光,实在太解压了!写这篇民间美食艺术家,并不只是为了消遣搞笑,我们更想说的其实是:高手在人间。每一次颠勺背后,每一把快刀背后,都是平凡人无数汗水积累的努力。无论是给土豆切蓑衣还是给面条打毛衣,都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对平凡食材的惊人创新。他们不是高级餐厅的主厨,没有高清摄像机对着他们的日常拍摄,也没有丰厚的薪水,但他们蓬勃的热情与创造,值得更多人看到。💥爆款商品限时直降、第2件0元,抽奖福利都在等你~加鹅妹后回复【闪购】附上一张鹅司的历史购物订单截图,满200元以上(淘宝/有赞均可) ,将在3月25日审核成功后邀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