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龙一:事已至此,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2022-06-08 星期三


2021年1月21日,坂本龙一在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继在2014罹患咽喉癌之后,再次被确诊为直肠癌。自此,“与癌共生”成为教授的又一个人生标志,我们也以为(误以为)教授克服了病魔,岁月似乎继续静好。


没料到在今天发售的《新潮》杂志7月刊上,教授开启了连载系列《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该标题引用自《遮蔽的天空》影片中的著名台词: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在第一篇文章《与癌共生》中,教授详细讲述了之前不为人知的治疗过程,“与癌共生”并不是鸡汤名词,实际情况比外人预想得要严重很多,大致如下:

 

一,教授在2014年患上咽喉癌,2020年6月在纽约接受检查时,被确诊为直肠癌。因为上次咽喉癌的康复效果不错,教授很是信任纽约的这家癌症中心,便继续在此处接受治疗。此次治疗直肠癌,教授不仅接受放射性治疗,还服用抗癌药物。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癌症并没有消失。

 

二,2020年12月,教授回到日本处理工作事宜,当时教授感觉记忆力衰退,经常忘事,于是就在日本检查了大脑状况。医生确诊大脑正常,但是……医生发现身体的其他部位有异常情况,直肠癌已经转移到肝脏和淋巴。

 

三,此时距离放射性疗程结束已经有三个月,为什么纽约的医院没有告之转移的事实?至少在9月底就应该能察觉到转移的迹象。癌细胞转移自然是令人震惊,但作为全美数一数二的癌症中心,要么是忽略了这个病情,或者是出于其他原因对病人保持沉默,教授顿感难以置信……

 

四,在日本医院接受第一次诊断时,肿瘤内科的一位名医很明确地告诉教授:“如果什么都不做,你还有半年的寿命。”而且经过先前的放射性治疗,教授体内的细胞受到了损伤,不能再进行同样的治疗。名医还说:“即使使用强效抗癌药,进行痛苦的化疗,五年的生存率也只有50%。”

 

五,名医的直言不讳以及悲观的判断让教授深受打击,教授感觉自己可能和这位名医性情不合,于是又到其他医院接受诊断,医生认为病情很严重,给出了同样的判断。当癌细胞开始转移时,便属于癌症四期(也就是晚期)。而且在之后的检查中,教授被确诊癌细胞也转移到了肺部……说白了,这是一个绝望的局面。

 

六,2021年1月,教授接受手术:首先切除直肠的原发灶(涉及切除30厘米的大肠)和肝脏的两处转移灶,然后再切除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这是一次大手术,原定手术时间12个小时,最后耗时20个小时。教授打趣道:我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没法跟医生建议大肠能不能剪短一点,剪到20厘米左右吧。

 

七,2021年1月21日,也就是在此次大手术之后,教授在官网发布了“与癌共生”的公告,其中注明“现已顺利完成手术”,但实际上治疗并没有结束。在这两年里教授一共经历了大大小小总计六次手术,其间的2021年10月和12月,教授先后接受了两次手术,切除掉转移到两肺的肿瘤。到目前为止,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处理的所有肿瘤都已经被切除。

 

八,经过六次手术,教授以为这一切终于结束了,但医生告之:身体内依旧有病灶,并且还在增殖中。教授坦言:以后无法通过手术一个个切除肿瘤,只能用药物进行全身性的治疗。这是看不到尽头的与病魔抗争的生活。

 

九,教授坦言:之所以选择“与癌共生”而不是“与癌抗争”的说法,可能是内心深处觉得勉强抗争也没用吧。

 

此外,教授还附上了以下一段话:

 

夏目漱石死于胃溃疡,享年49岁。相比之下,即使在最初发现癌症的2014年于62岁去世,我也足够长寿了。患上新的癌症,如今迎来了70岁,虽然不知道在今后的人生中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但算是难得活下来了,我希望能像敬爱的巴赫和德彪西一样创作音乐,直到最后一刻。

 

于是在剩余的时间里,我想重新回顾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在书写《音乐使人自由》的续篇一样。幸运的是,我有最好的听众:铃木正文(《GQ JAPAN》的杂志总编)。我非常喜欢和铃木君聊天,以至于忘记了疾病,时间匆匆而过。如果大家也愿意倾听我们简朴的对话,我会非常高兴。

 

事已至此,真的是事已至此了。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