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时事分析:中欧对拜登政府可信度已有共同的判断

2021-01-04 星期一

本栏目由FT中文网与公众号“远见经纬”(原公众号“经纬远见”)、中华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

本周,上周遭搁置的中欧签署双边投资协定一事再次突飞猛进。12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进行了视频通话,宣布中欧完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国领导人表示,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协定将为中国和欧洲的投资开辟更大的市场并改善商业环境。

欧盟商会人士上周向笔者判断:自现在开始到拜登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为止,还有将近一个月的“关键性”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能够把中欧双边投资协议签署下来,则一切好办;如果等到拜登正式任职,中欧签署双边投资协定的可能性几乎就很小了。

而现在,情况有了逆转。当然,目前中欧签署的将是一个类似政治声明性质的文件,下面还有路要走,但既然已经上了这条船,方向就已经确定了。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即将签署实际上意味着:美国已经不再受到中欧的信任,下一步这必然会波及到日本这个盟国对美国的信任;而且这不仅是经济领域,它还必将连带到与美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外交关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实际上使得世界从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迈出了极具象征性的一步,起码对中国来说是如此。

中欧已不再信任拜登,并开始独立行事

正如上述欧盟商会人士向笔者指出的:中欧马不停蹄地要完成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显然是为了赶在拜登就职前把事情赶紧办完。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中国对拜登政府已经不再信任,欧盟起码已是三心二意、半信半疑地信任,为此,中欧已经开始了独立且联合的行动。

中欧双方自上周来的行动速度可谓惊人。上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生变后,中欧都加强了相关的内部工作。

欧盟开始处理内部亲美国的持不同意见者国家的反对立场,统一内部意见。据悉,目前欧盟内部已不会再有一个国家在表决时对中欧双边投资投反对票。

这显然是欧盟判定:一旦拜登上台,拜登将会继续打压中国,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也将使他很难马上大幅改变对华政策,这会大大影响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签署的机会;同时,在世界经济普遍萎缩的背景下,当前欧洲对美国的判断是,由于疫情的严重打击,美国当前很难在经济上帮助欧洲,甚至美国自己的经济在明年能否恢复正常,都是一个问题;而欧洲经济在世界经济大萧条背景下,必须求生存。如果按照拜登团队的意见,不与中国签署双边投资协定,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得不到,于是欧盟决定在拜登上台前赶紧签署。

当然,欧盟还要看拜登上台以后对欧盟的态度和表现。但欧盟的行为本身已经说明了欧盟的心态:先把中国这张船票订上,这会使自己主动很多;同时有中国这张船票在手,与美国交易时手里也多了一张大牌。这本身就是对美国可信度的质疑。

作为美国的盟国,日本也得出了和欧盟类似的结论。今年特朗普一开始竞选连任准备时,日本的外交权威人士、主流媒体高管都告诉笔者:特朗普极可能已经无法连任;美国经济已经陷入泥潭,日本在美国企业很多都停止工作了。到目前为止,在特朗普能否连任的问题上,日本的判断最为准确。

上述事实表明,美国主要盟友对美国经济实力和未来世界领袖位置可靠性的判断,是一致的。

对中国来说,当然面临的压力巨大。中国显然判定:一旦拜登上台,大概率会继续遏制中国,只是手段不同于特朗普而已;同时,拜登在国内的压力,也导致中国难以信任他有能力改变美国国内的疫情传播和美国社会的尖锐对立,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的主流民意,至于发展美国经济,则更是令人怀疑了。这一切导致中欧投资协定签署的机会非常渺茫,因此必须尽全力在拜登上台前签署协议。

据笔者的消息来源说:中国甚至为此又做了最新让步。国际媒体报道,中国在劳动力、华为等一些问题上做了让步。

欧盟官员和商会人士告诉笔者:这比较公平,因为现在不公平,欧洲什么都开放,而中国对外国人不开放,“我认为这是一笔公平交易,在欧盟内部,现在还有不少人反对中欧现在签署双边投资协定。”

很显然,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和中欧关系上,中国是在着眼将来,算总账而不是算小账。笔者今年以来多次在《金融时报》中文网和其它平台和场合强调:即便是中美彻底脱钩,但只要中国依然保有东盟、欧盟和日本,中国仍然能撑得住,前提是这三块不能再丢失了。实际事态的发展,和笔者的判断一致。同时,欧洲和日本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替代美国的一些作用。

显而易见,中欧两大力量已不再信任美国,美国的盟友欧盟,至少已经是三心二意、半信半疑了;而且,在涉及自身切身利益问题上,它们已经开始独立和联合行事了。

中欧美战略三角关系,正在发生变故。

欧美关系将趋复杂

在美欧关系上出现了这样大的变故,对美国拜登政府是一记重击。美国和国际舆论曾经一致认为:拜登曾经有过给奥巴马当副总统和在美国国会处理美国外交工作的经验,在世界领导人中人缘关系很广、很深,这有利于他就任总统后在外交上为美国牟取利益并遏制中国。而现在的事实,显然与这种期盼有很大差距。通过欧洲决定与中国签署双边投资协定一事可以判定:未来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更多的将是交易,而少了盟友的团结,这实际上也促进了中欧美战略三角关系的战略性变化,其中欧洲处于有利位置,此事标志着在美国面前,欧洲地位的提升。

欧盟此次紧急处理和中国签署双边投资协定一事,就是上述交易的具体体现:一来,签署协议本身是欧洲的切身利益,因为欧洲不确定在当今世界经济的恶劣环境下,自己能够依靠自身疫情和经济都困难重重的美国;二来,选择签署政治声明性质的文件而不是具体的法律文件,一方面搭上了中国经济这条大船,同时也有观察拜登政府未来对欧洲的具体态度,并在手拿中国这张大船票的有利位置上,和美国政府交易的意味,因为签署了这份中欧政治文件后,当然会继续往下走,可是怎么走下去,快走还是慢走等等,这其中可以交易的节点不仅有,而且不会少。

无论如何,这一切实际上标志着美国地位的下降,因为在这中间,美国的西方盟主和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被弱化和降低了。从这个角度看,基辛格说此次疫情改变了国际政治,无疑是有所指的。考虑到疫情背景下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美国的困境,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单极世界,正在走向多极世界的这种趋势,已经显而易见。

(注:作者为察哈尔学会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