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价最低5.38元,那些做新冠核酸检测的企业还能赚到钱吗?

2021-12-22 星期三


红利期渐逝,新冠病毒检测不算是一门好生意了


文/ 信娜 王伟宁

编/ 王小


图/Unsplash


一对河北夫妻打算2021年12月22日进京办事,他们头天在县城做了核酸检测,每人8元。


又卷,利润又低。这是核酸检测企业感觉到的冰冷,躺赢的欢喜仅持续了一年。


按国家医保局的规定,12月15日前,中国各地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需降至40元。去年核酸检测刚出来时定价是200元,之后一路180元、80元、60元的降下来。在政府集采中,有些企业的核酸试剂供货价已低至约5元。



从各地单样本检测的政府指导价看,截至12月22日,最低为35元。


尽管一轮轮全民核酸检测,让市场看上去很繁荣,然而,同道的兄弟也越来越多。《财经·大健康》不完全统计,获得核酸检测试剂资质的企业已经超过20家。


两下夹击,利润断崖式探底。


不过,在疫情防控中,还没有可替代核酸检测的技术,核酸检测仍然属于金标准。这意味着,核酸检测仍可作为一门长期生意,但还会是好生意吗?


离不挣钱还有几步?


不到两个月,北京核酸检测价格从58元降至35元。“很吃惊,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又降价,一下子又降了这么多。”一家北京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负责人说。他们是做核酸检测服务的机构。



是否应该放弃这项业务?另一家ICL负责人已经在摇摆。因为单纯从单检项目来看,有些企业可能没什么利润可赚了。


不到10秒做一次核酸检测,到检测报告出炉,牵动的是试剂原料供应商、仪器设备件供应商、核酸试剂盒研发生产商,还有医院、疾控中心及第三方检测机构。


现在,不止是核酸检测服务机构,就连试剂生产企业也叫苦。某核酸试剂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试剂的集采价格一降再降,“太卷了”。


如果惦记着2020年的荣光,确实让业内人难以心平气和。尤其是在疫情最紧急时首批获得资质的那六家企业。


2020年武汉疫情初期,六家企业的六个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最先获批应急上市。这六家分别为之江生物、圣湘生物、捷诺生物、伯杰医疗、达安基因和华大集团(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其中,圣湘生物、之江生物分别于去年2020年8月28日、2021年1月18日先后挂牌科创板。


被称为“抗疫第一股”的圣湘生物挂牌科创板之际,董事长戴立忠的财富市值超过150亿元,跻身亿万富豪队列。根据《2020年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戴立忠以176.2亿元财富名列第210位。


2021年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春节返乡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次日,新冠病毒检测板块便应声大涨,金域医学、凯普生物、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集体上涨。当日早盘,金域医学封上涨停板,每股153.12元。


一年利润几倍到几十倍增长,创造数亿到几十亿的业绩增量,如此的造富能力,无人不羡慕,急于寻找通过审批的企业甚至直接开始寻找出口的途径。


爆发式的增长,拯救了已连续三年业绩下滑的华大基因。2017年至2019年,华大基因总营收增速从22.50%,下滑到10.41%。2019年,其净利润同比下降28.53%,出现负增长。


华大基因首批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应急审批程序获准上市的检测产品。2020年,华大基因的营收突破83.97亿元,同比增长199.86%,而此前三年营收均未超30亿元。2020年的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656.43%。


除了提供试剂盒,华大基因推出的“火眼”实验室还可提供新冠核酸检测服务。华大基因2020年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其两项产品线的盈利。其一便是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销售试剂盒和提供检测服务,2020年这条产品线盈利6.7亿元,同比增长724.2%。


进入2021年,华大基因增速放缓。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68.86%。


华大基因方面公开解释,下降原因为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下降,公司基于新冠相关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较2020 年同期的爆发式增长有所下降。


利润已经探底


在一位病毒学家眼里,新冠核酸检测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试剂盒、耗材等没有壁垒。


说到底,一张资质才最具竞争力。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目前共批准了42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也就是说唯持有资质者才可生产售卖新冠病毒检测试剂。


2021年9月7日,京津冀鲁联盟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试剂联合采购中,纳入了22种核酸检测试剂盒。


这个产业链中,生产商的盈利能力高于检测服务机构。为了更有竞争力,既有自己的试剂盒,又能提供检测服务,这是目前大多数基因检测企业采取的策略。


然而,这不能阻挡价格的折断。


在上述京津冀鲁联盟集采中,最低供货价已低至5.38元。从2020年4月,湖北率先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试剂集中采购工作,核酸检测试剂最低中标价16.78元,最高24.99元。2020年6月15日,北京公布“京津冀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联合采购挂网成交结果”显示,11个核酸检测试剂产品挂网成交,最低为12元。


卡尤迪董事长李响说,“这价格已经低到不可思议”。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检测试剂每份平均生产成本很低,集采能够使厂商保证一定利润率水平。结合万孚生物、东方生物等几家主流检测试剂盒厂商的财报,大概测算出目前胶体金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约在1元-2元左右,核酸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约在3元-5元左右。


如果进一步压缩成本,仍然有一定利润空间,但已远不及2020年。一句话,还有得赚,但赚得少。


图/Pexels


圣湘生物2021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32.67亿元,同比减少9.38%。虽然营收下降,但其核酸检测试剂发货量依然上涨。截至2021年6月底,发货量超过8880万人份,较上年同期增长142.64%。


对于营收下降,圣湘生物解释,国内同类厂家新冠相关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普遍下调,使得营收同比略微下降。


多轮调价后,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做核酸检测服务的医疗机构。


“政府对试剂进行阳光采购,检测服务指导价也在不断下调,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医疗机构就会亏损,每天至少五百多例以上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李响曾告诉《财经·大健康》。


医务人员用除了采样管、拭子等耗材、试剂完成采样后,将样本送去检测实验室,那里不但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实验室本身的造价不菲。实验室人员每穿一套防护服的成本在百元左右,四小时需要换一次;实验室里的很多设施需要单独建设。最重要的问题是,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只能做一项业务,不能另做他用。


这意味着,相比核酸试剂盒本身,核酸检测服务的成本构成更复杂和高昂。用行业内人的话来形容,“赚的是辛苦钱”。


从收样、样本运送、检测再到发回报告是一条相当长的供应链。从成本拆解看,最重要的两部分是检测试剂和人力。“采样成本能占到总成本大概在30%—40%左右,成本是相对比较高的。试剂本身耗材的成本也差不多是这样。”上述北京某ICL负责人对《财经·大健康》说。


一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负责人闻及核酸检测价格又下降了,便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如何优化流程,继续压缩成本。


不过,“优化的空间已经不大了。”他说。



检测规模回不到高峰


李响不认可,核酸检测暴利、造富神话的说法。在他看来,用薄利多销更为合适。


“从去年来看,整个核酸检测企业的营收大部分是靠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核酸筛查,人口是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从今年来看的话,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上述某ICL负责人说。


“全民核酸检测”,动辄需要千万,甚至上亿个试剂盒,不需要各家企业抢生意,每家都能“吃饱”。上述北京ICL负责人曾参与2020年北京新发地疫情中的核酸检测,“基本上只要在北京有资质,就能分到量”。


壁垒没那么高的情况下,获得资质也只是时间问题。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20年5月11日,全市有67家机构可以进行核酸检测。到了2021年1月,已批准了252所。


相比去年,2021年的核酸检测规模也在缩小。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更讲精准,大城市没有大规模的全民核酸检测,一些小城市虽然还做,但量太小。


图/pixabay


想要保持营收增长的核酸检测企业,“吃老本”不管用了。出路是做产品转型,如果只靠单一服务模式,未来生存空间会逼仄。


最近,九安医疗因一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应急使用而引起资本热情,这一产品可在电商、药店、商超等渠道进行销售,因为在美国,家用自测试剂盒不需处方便可购买。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方向,我们也正在做。”上述某核酸试剂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分析,但随着疫苗和特效药的持续推进,疫情会进一步控制,检测数量和规模都难以回到2020年的高峰水平。


红利期已经渐渐暗淡,以华大基因代表的基因检测企业是否又会重回低迷增长?留给他们调整的窗口时间不多了。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财经·大健康】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  爆料  进读者群

扫码添加小编





往期 · 推荐



《财经·大健康》

科技与健康新媒体

别错过优质内容,记得设置星标在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