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广州地铁拍了100只手,发现了超越日常的浪漫

2022-03-30 星期三





 

在广州,每天有700多万人乘坐地铁。人们密集地聚集在这个封闭空间里,用手机构建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距离。

 

但抬起头的瞬间,偶尔也会被某个人吸引,试图从TA的装扮和表情拼凑出片段的故事。

 

首班车和末班车的乘客会闭目神游,仿佛一辆做梦的列车;上下班高峰期的珠江新城站,总有年轻人在夹缝中看书,对抗着生活的庸碌。





节假日的体育西站挤满情侣,低头看都是十指紧扣的手;一号线西门口-芳村站会突然灌入很多老人家,他们很少玩手机,手拉车里总是装满肉菜。


在所有可以捕捉的细节中,「手」是最可靠的。面部表情可以被规训,但手总是不受控制地传递着情绪。





Instagram博主汉娜·拉·佛莱特·瑞安也留意到地铁上这些饱含情绪的手。

 

在过去几年,她在纽约地铁中拍摄了上千张乘客的手,拼凑出了这座城市的迷人切面。

 

于是在某个百无聊赖的雨天,我们去了广州地铁里「拍手」。今天就将这上百只充满戏剧性的手,布置成展览,讲一篇故事给你听。








 

《十点半的地铁》里唱:「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平稳而微微晃动的车厢,是有安全感的摇篮;机械的到站信息播报,是助眠的摇篮曲。

 

手充当临时的枕头,托起松弛的头,同时也代替耳朵听着到站信息。在做梦的列车里,手是唯一不能做梦的警卫。

 





 


 

地铁很安全,但父亲、奶奶和爱人,生怕那万分之一的意外。

 

他们在潜意识中展开双手,放弃拥抱自己,转而拥抱那个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生命。

 

 



 




搭地铁时,即使不需要也不想玩手机,也会下意识掏出手机,来维持密闭陌生人空间中的微妙边界。

 

在我们观察到的极小的地铁时空样本中,有10%的乘客,选择交叠起自己的双手,观察着他人,也旁观着自己——

 

比起在虚拟信息流里遨游,他们更愿意捕捉身边不一定有用但真实的信息。

 

 

 


 



在三号线机场南/北站,开始密集出现带行李箱的乘客。刚经历一段起落平安的长途飞行,他们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过手还要紧张最后一段路程,毕竟此时会滑动的行李箱是最不听话的「危险品」。

 


 

 



 

带着口罩的脸、经过刻意训练的脸看不清情绪,但每一瞬间的手,传递的是最真实的微表情。

 

地铁里的手,演出了一场密集的戏剧。镜头的放大下,当事人都察觉不到的紧张、焦虑、松弛、愉悦,正无声展现。




 




长时间坐地铁时,会感觉自己身处与世隔绝的真空世界,乘客或焦虑或享受地应对着这场失联。

 

直到屏蔽门开启,新乘客手中带来外界的信号,真空状态才被打破,重回现实。

 




 



 

「地铁上不宜喧哗,但我还是想小声和你分享美好和八卦」。

 



 




法国人类学家马克·欧杰将地铁这类过渡空间称为「非地方」,他认为这些地方本身不是目的地,很难像某个建筑一样拥有集体记忆。

 

但地铁上包含情绪的手,在讲着那些无法证伪的故事,它们甚至比事实本身更迷人。


当搭地铁变成奔赴一场展览,重复的日常也演化成了加载私密记忆的浪漫。

 

本期展览到此完结。


如果你还愿意看,我们便和瑞安一样,将地铁里的故事一直讲下去。





撰文:Peace&Love的猪遥遥
编辑:Peace&Love的Delyn
摄影:Peace&Love的Santo
设计:Peace&Love的ZiWinn

商务联系  15920571295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