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星标,才能不错过每日推送!方法见文末动图
被誉为数学界亚历山大大帝的希尔伯特在儿时未显露出任何天赋。但经过高中的蜕变,他激发出了对数学的热情,走上了数学之路。青年希尔伯特因彻底解决代数不变量理论中“戈丹问题”的壮举,而成为最受瞩目的后起之秀(参见上篇《数学世界的“大卫王”:普通娃如何成为数学翘楚》)。后来,他被邀请前往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希尔伯特迅速成为数学界的领袖人物。然而,随着希特勒的上台,他在晚年遇到了巨大的困境和挑战......
“应该看到,作为数学家,我们是站立在精确科学研究的高山之巅。除了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崇高的职责,我们别无其他选择。任何形式的限制,尤其是民族的限制,都是与数学的本质格格不入的。在科学研究中人为地制造民族的或种族的差异,是对科学极端无知的表现,其理由是不值一驳的。 “数学不分种族……对于数学家来说,整个文明世界就是一个国家。”
“哥廷根马路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比爱因斯坦更懂得四维几何,但是,尽管如此,发明相对论的仍然是爱因斯坦而不是数学家。”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这个刻在他墓碑上的“希尔伯特理想”,永远激励人们向前。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近期推荐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