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清洁手替,拾起生活勇气

2022-11-14 星期一


「比得过且过更有种的,是努力生活。

>>>


在一众制作精良、创意独特、狠活硬整的B站破千万播放的视频中,竟存在着原生感如此强烈的一个。
破千万播放的家政保洁视频)
这类视频常常伴随着一声惊呼展开,接着,一队制服统一、装备齐全的年轻人闯入家中,不由分说开始行动。他们搬开沙发床柜清理深藏的垃圾,喷洒神奇洗剂擦拭桌面和墙壁,时不时还被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动物”吓一大跳。在苍劲有力的BGM结尾,放上打扫前和打扫后的对比,让观众们直呼过瘾。
没想到,家政清洁的过程拍成视频竟然能收获如此高的播放量。如果你在深夜打开这类“家政”类视频,会惊奇地发现竟有成百上千人正在一同观看。


(深夜上千人看清洁视频解压
屏幕中的乱室在十分钟内变成新屋,干净整洁的舒适感也传达到了屏幕之外,“全屋深度清洁”的爽感在深夜里变成了解压的通道,在大开大合的极致转变之中,究竟是什么抓住了观众们的注意力?

深度清洁,看得见的成就感
家政清洁的视频,在B站不算少数。

(保洁视频B站搜索结果

这些全屋保洁视频,往往会在tag中打上“解压”标签,这份解压的功能,与从脏乱到整洁的极端反差中获得的成就感紧密相关。

(看着房子变干净会带来成就感
从卧室到客厅、从收纳到清洁,沙发下的垃圾灰尘、床上堆的衣服杂物、厨房里的陈年油污,经过几位“家政清洁师”的妙手回春,立马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家政服务前
(家政服务后
搞卫生的回报是确定且直接的,抹布一擦,窗明几净;衣服一叠,井井有条。只要付出了劳动,就一定能够收获一个清新喜人的空间。人们用触觉、嗅觉、视觉感受着被改造的空间,用自己全部的感官享受着最直接的劳动成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点一点焕然一新的感觉”。
不仅如此,清洁的过程又好像在探险寻宝,时不时出现一些古早的玩物,稍不留神就破坏一些动物昆虫的老窝,在清洁小哥被吓得大叫同时,弹幕评论也一片欢腾。
(古早武侠小说)
(昆虫老巢
就这样,这群年轻的清洁师作为“互联网清洁手替”代替观众经历繁琐的步骤、辛苦的劳动。十小时甚至几天的清洁过程,被浓缩在短短的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视频当中,供我们玩味和欣赏。
(被快进的劳动过程
这种本就是最直接的成就感,不再需要我们亲手取得,而是借由视听感受来刺激,尽管不及自己真正收拾房间来得真实,也足够压力巨大的年轻人获得即时满足。
与即时满足相对立的,是教人克制欲望的延时满足。世俗的话语建构了延时满足的“神话”——善于延时满足的人是自律的,他们克服了人性的弱点从而具备成功的潜质。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践行着延时满足的实践。
“下次来妈妈再给你买”
“等你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再等等,万一还有更好的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推崇延时满足的世界中,我们都被教育搁置自己的欲望,把希望投射于下一段人生的实践中。可是等到人生真正到了下一个阶段,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网友对延时满足的反叛
慢慢地部分人开始怀疑延时满足被推崇的价值,萌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信条。“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们关注当下的感受、取得当下的快乐,来对抗未来不够确定的承诺。
深夜,只需点开视频,体验没什么意义的“又恶心又爽”的感觉,聊以慰藉一天劳累之后疲惫的身心。可以说,在这些家政清洁视频中,观众用最小的力气、收获了最确定的满足感。

脏乱背后,看到人的故事
或许挤痘痘、修马蹄、液压机的解压视频,确实是单纯的即时满足。但家政清洁这类解压视频,因为人的存在而具备了更深层的意义。
不可避免地,有些观众的讨论直率又显得冷漠,他们像网络中的大多数人一样,聚集起来对一个人进行多方面多样化的审判甚至贬损,在匿名之下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戏谑之中扭曲别人的面貌。

(网友最直接的尖锐表达
而对于另一些观众,一堆堆清理出的垃圾,一个个收藏的物件,勾起了他们对于一个人的好奇。在调侃之余,他们会追问和揣测,业主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况。


(网友对业主生活经历的追问
于是,这段视频不再只充斥着对邋遢、懒惰生活的负面评价,我们开始探讨这种生活状态背后隐藏的问题。
一位老婆婆的案例,在所有视频中格外突出。屋子脏乱已经让她被邻居告上了法庭,她甚至不敢打开窗户通风因为会被邻居嫌弃,才不得不找专业保洁来做家政。
视频中,婆婆的老光碟、90年代的圣诞贺卡、老式电影票甚至二十几部按键手机被悉数翻出,都在诉说着婆婆年轻时的精彩生活,与无处不在的垃圾、过期生虫的食品、堆积成山的衣物形成鲜明对比。
(老婆婆家里的“宝藏”,滑动查看
这时人们的眼光穿过杂物,借由这些意义非凡的宝物,关注到躲在暗处的那个人。婆婆到底经历了什么?人们纷纷给出猜测,是孩子的不管不顾?还是保健品推销员的巧舌如簧?
总之这次,解压的工具变成了关怀的平台,观众意识到一切不寻常的行为都有其发生的复杂原因,而取笑只会让受伤的人六月备寒。

(网友对于婆婆经历的猜测

婆婆的生活状态,让人不禁想到松子。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角松子在最后的绝望中不再打扮和收拾,不再工作和社交,不再积极生活,变成“痴肥垃圾婆”,终日蜗居在房间里散发着臭味。最终在河岸边被中学生用棒球棍击毙,留下那句emo名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照
松子被家庭忽视,被小人出卖,被爱人伤害,当过妓、杀过人、坐过牢、混过黑社会,她人生所经历的种种不公都在电影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一切她晚年的堕落邋遢都有迹可循,观众不会嘲笑和讥讽,只会生出无尽的遗憾和同情。
在视频的最后花絮里,婆婆还在她没有被打扫过的厨房里,给几位清洁小哥做红烧肉吃。即便自己生活杂乱,依旧怀有感恩之心。人们虽不知道婆婆经历了什么,但是人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对过去生活的积累,她一定有她如此表现的原因。对她的“心疼”,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网友心疼和婆婆一样的留守老人
现在,这类视频不再只是单纯解压了。当视频联系到某种不寻常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种普遍的社会问题,解压的意义就升华了。观众不再被即时欲望的满足所填充,而是被陌生人在赛博空间之中的共情所治愈。


(网友在评论中交流自己的故事和经验
这就是此类视频的特殊之处,将一种极端化的生活方式具像化地摆在观众面前,从而激发讨论。人们相互讲述自己的、自己亲人的故事,来为业主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作解释,也共同探讨如何改善生活环境,将生活过得更好。

改头换面的家,安放积极生活的价值
观看家政清洁视频的人,其实内心都认同一点,他们认为保持整洁是令人舒畅的,是有意义的。他们厌弃懒惰的性格,反过来说明他们肯定积极生活的价值。所以观众们期待看到业主能够在房屋被打扫干净之后有所改变,期待看到他们重燃信念行动起来积极生活。



(对老人有所改变的欣喜和求回访的留言
千呼万唤始出来,回访视频终于上线。
视频中的爷爷,在房屋打扫干净之后,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脏到小偷都不愿踏进的房子,如今被儿子装上了密码锁;原本乱丢乱吐、一年打扫一次的卫生习惯,如今一周叫一次维护保洁;邻居从门前路过再也不会掩鼻而逃,爷爷也开始每天去茶馆见见老朋友。
(回访视频的第一位爷爷
但是第二位回访的阿姨,生活习惯却没有像第一位爷爷一样发生转变。沙发上还是堆起了大量的包装袋,没吃完的外卖还是放在床铺上。
(回访视频第二位阿姨的沙发
观众们即刻“怒其不争”,建议第二位阿姨进行心理干预。


(网友建议第二位阿姨进行心理干预
网友们将看问题的眼光系统化,将网络上的虚拟关怀延伸至线下。除了针对这位阿姨的评论,大家还建议家人子女多多陪伴老人,甚至建议保洁公司与社区合作。


(网友给出的其他建议

在这一正一反的对比中,观众面对生活的态度显露出来。在对别人积极生活的期待之中,也透露出自己面对生活的行动主义:比得过且过更有种的,是努力生活。
我们透过互联网看向人间百态,小学生面对平板一遍又一遍念古诗、考研人在楼道里挑灯夜读、社畜在地铁上席地而坐开始工作……世间的各色人群都在面对着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是他们也在坚韧和拼搏中努力生活。

(普通人的努力生活,滑动查看
如果说歌颂苦难被批判,是因为它架空了正在经受苦难之人的伤痛,掩盖了为人带来的遗憾和失败那么歌颂迎战甚至战胜苦难的人,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
对于面对苦难坚韧不拔的主体,人们会被他们积极生活的信念感激励。这种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一次次摔倒又爬起的动作,跳出了寻求同情的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量。这是源自生命深处本身的震撼,令人敬畏。
经济下行,内卷不断,生活的苦难连绵不绝,我们需要不断寻找和坚定面对生活的勇气。而这份勇气,藏在重获新生的情节之中。从最小处的搞卫生开始看到的转变,可以汲取到抚慰人心的力量。
至此,视频被划分出了三层含义,即时满足的爽感也好、传递感受的共情也罢,都是为了在深夜入眠之前用最小的成本舒缓压力,以积极面对第二天的工作学习。
屏幕里清洁老房,屏幕外整理心房。看到他人的家改头换面,我们也反复确认着内心的声音。
“生活会变好的吧?”
“一定会的。”

(图片来自网络

原文地址:点击